傳銷違法的條例
『壹』 傳銷行為由哪個部門立案偵查
傳銷行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立案偵查。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公安機關舉報傳銷行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公安機關接到舉報後,應當立即調查核實,依法查處,並為舉報人保密;經調查屬實的,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對舉報人給予獎勵。
傳銷行為由哪個部門立案偵查?
《禁止傳銷條例》第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公安機關舉報傳銷行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公安機關接到舉報後,應當立即調查核實,依法查處,並為舉報人保密;經調查屬實的,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對舉報人給予獎勵。
第九條利用互聯網等媒體發布含有本條例第七條規定的傳銷信息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會同電信等有關部門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查處。
第十三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查處傳銷行為,對涉嫌犯罪的,應當依法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傳銷案件,對經偵查不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移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查處。
傳銷歸工商局管,需要派出所去搜集證據。
禁止傳銷條例 第十三條規定: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查處傳銷行為,對涉嫌犯罪的,應當依法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傳銷案件,對經偵查不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移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查處。
第八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本條例的規定,負責查處本條例第七條規定的傳銷行為。
第九條利用互聯網等媒體發布含有本條例第七條規定的傳銷信息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會同電信等有關部門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查處。
第十條在傳銷中以介紹工作、從事經營活動等名義欺騙他人離開居所地非法聚集並限制其人身自由的,由公安機關會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查處。
第十一條商務、教育、民政、財政、勞動保障、電信、稅務等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依照各自職責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公安機關查處傳銷行為。
第十二條農村村民委員會、城市居民委員會等基層組織,應當在當地人民政府指導下,協助有關部門查處傳銷行為。
第十三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查處傳銷行為,對涉嫌犯罪的,應當依法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傳銷案件,對經偵查不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移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查處。
根據我國相關的偵查體制,傳銷類案件的立案以及舉報等都由工商行政部門進行管理。傳銷是一種影響極其惡劣的行為,近年來我國在不斷加大對其打擊力度。在實際生活中遭遇傳銷時,都可以向工商部門進行舉報,工商部門以及公安機關也會及時的進行偵查與辦理。
『貳』 直銷法《禁止傳銷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44號)於2005年8月10日經國務院第101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05年11月1日起實施,旨在防止欺詐,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保持社會穩定。條例由總理溫家寶簽署,全文如下:
1. 總則:第一條明確,為防止傳銷活動,維護經濟秩序和社會穩定,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定義了傳銷行為,包括發展人員並以銷售業績計算報酬,要求交費取得資格等,以非法牟利為目的。第三條至第五條強調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加強領導和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公安機關應依法查處。
2. 傳銷行為及查處:第七條列舉了傳銷行為的具體形式,如發展人員並計算層級獎勵。第八至第十二條規定了不同部門在查處傳銷中的職責,從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到教育、電信等都需配合。
3. 查處措施和程序:第十四條至第二十一條詳細規定了查處傳銷的措施,如責令停止、查封扣押、調查取證、公示警示等,並強調了公正執法和責任追究。
4. 法律責任:第二十四至二十九條明確了不同主體違反條例的法律責任,包括罰款、停業整頓、吊銷執照、刑事責任等。
5. 附則:第三十條指出條例自2005年11月1日起開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