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大小非減持稅收法規

大小非減持稅收法規

發布時間: 2025-02-09 19:03:03

A. 大小非通過大宗交易減持股票有哪些避稅方案

目前大宗交易市場提供了兩種避稅方案供選擇:政策避稅與定價避稅。

政策避稅包括:

個人股東通過大宗交易減持時,需按稅法規定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然而,通過將股票轉託管至合作券商營業部,可以實現高達應稅額40%的節稅效果。

機構股東在進行大宗交易減持時,涉及營業稅與企業所得稅等稅種。為實現節稅,機構股東需變更注冊地,節稅額度與個人股東類似。交易的對手方,通常為與地方政府合作的機構,能提供多種稅率優惠方案,合理避稅。

定價避稅方案則基於交易所規定,交易雙方通過定價交易,實現股東層面的二次避稅。此方案對個人股東與機構股東均適用。

B. 大小非減持要交稅嗎

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證監會《關於個人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徵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167號)的有關規定,個人轉讓限售股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條、第十條的規定,個人轉讓限售股或發生具有轉讓限售股實質的其他交易,取得現金、實物、有價證券和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均應繳納個人所得稅。限售股在解禁前被多次轉讓的,轉讓方對每一次轉讓所得均應按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對具有下列情形的,應按規定徵收個人所得稅:(一)個人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交易系統或大宗交易系統轉讓限售股;(二)個人用限售股認購或申購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份額;(三)個人用限售股接受要約收購。(四)個人行使現金選擇權將限售股轉讓給提供現金選擇權的第三方;(五)個人協議轉讓限售股;(六)個人持有的限售股被司法扣劃;(七)個人因依法繼承或家庭財產分割讓渡限售股所有權;(八)個人用限售股償還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中由大股東代其向流通股股東支付的對價;(九)其他具有轉讓實質的情形。
三、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一)個人轉讓第一條規定的限售股,限售股所對應的公司在證券機構技術和制度准備完成前上市的,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按照財稅[2009]167號文件第五條第(一)項規定執行;在證券機構技術和制度准備完成後上市的,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按照財稅[2009]167號文件第五條第(二)項規定執行。(二)個人發生第二條第(一)、(二)、(三)、(四)項情形、由證券機構扣繳稅款的,扣繳稅款的計算按照財稅[2009]167號文件規定執行。納稅人申報清算時,實際轉讓收入按照下列原則計算:
第二條第(一)項的轉讓收入以轉讓當日該股份實際轉讓價格計算,證券公司在扣繳稅款時,傭金支出統一按照證券主管部門規定的行業最高傭金費率計算;第二條第(二)項的轉讓收入,通過認購ETF份額方式轉讓限售股的,以股份過戶日的前一交易日該股份收盤價計算,通過申購ETF份額方式轉讓限售股的,以申購日的前一交易日該股份收盤價計算;第二條第(三)項的轉讓收入以要約收購的價格計算;第二條第(四)項的轉讓收入以實際行權價格計算。
(三)個人發生第二條第(五)、(六)、(七)、(八)項情形、需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的,轉讓收入按照下列原則計算:
第二條第(五)項的轉讓收入按照實際轉讓收入計算,轉讓價格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的,主管稅務機關可以依據協議簽訂日的前一交易日該股收盤價或其它合理方式核定其轉讓收入;第二條第(六)項的轉讓收入以司法執行日的前一交易日該股收盤價計算;第二條第(七)、(八)項的轉讓收入以轉讓方取得該股時支付的成本計算。
(四)個人轉讓因協議受讓、司法扣劃等情形取得未解禁限售股的,成本按照主管稅務機關認可的協議受讓價格、司法扣劃價格核定,無法提供相關資料的,按照財稅[2009]167號文件第五條第(一)項規定執行;個人轉讓因依法繼承或家庭財產依法分割取得的限售股的,按財稅[2009]167號文件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成本按照該限售股前一持有人取得該股時實際成本及稅費計算。

熱點內容
搜狗輸入法官方下載2015 發布:2025-02-10 21:46:22 瀏覽:230
媒人隱瞞病情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10 21:34:01 瀏覽:178
勞動法連續 發布:2025-02-10 21:33:50 瀏覽:811
上海財經大學商法 發布:2025-02-10 21:27:38 瀏覽:374
藝術碩士和法律碩士 發布:2025-02-10 20:09:00 瀏覽:929
新勞動合同法第50 發布:2025-02-10 20:03:40 瀏覽:731
不批假算違反勞動法嗎 發布:2025-02-10 19:36:00 瀏覽:651
2017上海養犬管理條例 發布:2025-02-10 19:29:16 瀏覽:832
七年級人教版政治法律知識點 發布:2025-02-10 19:28:36 瀏覽:40
藍天司法 發布:2025-02-10 19:22:48 瀏覽: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