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工作條例
『壹』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部分法規的決定
一、對下列法規中明顯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要求的規定作出修改
1、刪除《河北省價格監督檢查條例》第十四條第(五)項、第(六)項。
2、刪除《河北省經濟技術開發區條例》第五章共十條。
3、刪除《河北省公路條例》第一條中的「規費征稽」。
刪除第二十二條、第四十七條第(二)項、第四十八條、第四十九條、第五十條、第五十一條、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五條。
刪除第二十四條第(二)項中的「和建勤民工組成的養護組織」。
刪除第五十三條中的「第五十條第二款」。
4、刪除《河北省村集體財務管理條例》第十二條第(二)項、第(九)項。
刪除第十五條第二款。
5、刪除《河北省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條例》第十九條第一款中的「村提留、鄉統籌」和第二款。
刪除第二十四條第(二)項。
刪除第二十五條中的「村提留和鄉統籌費」。
6、刪除《河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辦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
7、刪除《河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辦法》第六條。
8、刪除《河北省支持和鼓勵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發展條例》第二十八條。二、對下列法規中不符合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要求的規定作出修改
9、刪除《河北省建設工程抗震管理條例》第十三條第二款。
將第十七條第一款中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修改為「產權人」。
將第十八條修改為:「建設工程的抗震加固設計必須由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承擔。抗震加固設計必須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認定的施工圖審查機構審查合格後,方可進行加固施工。」
將第二十三條修改為:「設計單位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者,責令改正,可以處以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工程質量事故的,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或者吊銷資質證書,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取得設計資質證書或者超越本單位資質等級承攬工程設計任務的;」
10、將《河北省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第十三條第一款修改為:「勘察、設計資質證書有效期屆滿,勘察、設計企業應當依照國家和本省的有關規定在資質證書有效期屆滿六十日前,向原資質許可機關提出資質延續申請。未按期延續有效期的,資質證書自行失效。」
刪除第三十條。
將第三十一條修改為:「建設單位應當將施工圖設計文件委託由省以上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認定的具有設計審查資格的機構,根據法律、法規、技術標准與規范,對施工圖的結構安全和強制性標准、規范執行等情況進行審查。」「審查機構必須在限定的工作日內完成審查,並對審查的內容負相應的審查責任。審查所需經費由建設單位支付。審查費用的范圍和標准,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計劃、物價等有關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另行制定,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
11、刪除《河北省植物保護條例》第十六條第二款、第二十條第一款、第二十八條。三、對下列法規中行政事業性收費被取消的規定作出修改
12、刪除《河北省城市建設管理條例》第四十六條、第四十八條。
13、刪除《河北省城市綠化管理條例》第十四條、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五條。
將第二十三條修改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佔用城市綠化用地。因建設或者其他特殊需要臨時佔用城市綠化用地的,必須經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同意,按照有關規定辦理臨時用地手續。」
14、刪除《河北省產品質量監督條例》第十七條。
15、刪除《河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辦法》第四條第二款。
刪除第十九條、第三十條中的「人民防空建設費」。四、對下列法規中與上位法規定不一致的規定作出修改
(一)依據憲法修正案有關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的規定作出修改
16、將《河北省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條例》第四條的「三年」修改為「五年」。
(二)依據憲法修正案有關徵收、徵用的規定作出修改
(1)將下列法規中的「徵用」修改為「徵收、徵用」
17、《河北省村集體財務管理條例》第十二條
18、《河北省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
19、《河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辦法》第十三條
20、《河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辦法》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第四十二條
(2)將下列法規中的「徵用」修改為「徵收」
21、《河北省公路條例》第十七條
22、《河北省水利工程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
(三)對下列法規按照行政復議法的規定將申請行政復議期限統一修改為「六十日」
23、《河北省兒童計劃免疫條例》第二十一條
24、《河北省城市建設管理條例》第六十條
25、《河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第四十四條
26、《河北省個體工商戶條例》第四十八條
27、《河北省公路條例》第五十九條
28、《河北省村集體財務管理條例》第四十四條
29、《河北省產品質量監督條例》第四十七條
30、《河北省價格監督檢查條例》第二十五條
31、《河北省私營企業條例》第七十條
32、《河北省經濟信息市場管理條例》第四十一條
33、《河北省徵兵工作條例》第五十八條
34、《河北省技術市場管理條例》第四十七條
35、《河北省礦產資源管理條例》第五十二條
36、《河北省反不正當競爭條例》第五十條
37、《河北省預算外資金管理條例》第三十八條
38、《河北省標准化監督管理條例》第三十七條
(四)對下列法規按照行政許可法的規定將行政許可批准期限統一修改為「二十日」
39、《河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辦法》第二十四條、第三十二條
『貳』 河北省鄉鎮人民政府工作暫行條例
第一條為加強鄉、民族鄉、鎮(以下簡稱鄉鎮)人民政府建設,發揮其職能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以下簡稱《地方組織法》)的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鄉鎮人民政府是國家基層行政機關,是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執行機關。
鄉鎮人民政府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上一級國家行政機關負責並報告工作。第三條鄉鎮人民政府設鄉長、副鄉長或鎮長、副鎮長。鄉長、副鄉長,鎮長、副鎮長的產生和任期,按照《地方組織法》的有關規定執行。民族鄉和由民族鄉改為建制鎮的,應當配有少數民族鄉長、鎮長或者副鄉長、副鎮長。
鄉長、副鄉長,鎮長、副鎮長在任期內應當保持相對穩定,一般應當任滿一屆,並可連選連任。因工作需要必須調動的,按照法定程序辦理。第四條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工作需要,按照精幹、高效的原則設置工作機構,配備工作人員。
鄉鎮人民政府工作機構的設置或者變更,由本級人民政府報請上一級人民政府批准。第五條鄉鎮人民政府的工作機構和工作人員受本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並且依照有關規定接受上級人民政府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第六條鄉鎮人民政府行使下列職權:
(一)在本行政區域內遵守和執行憲法、法律、法規和規章;
(二)執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決議和上級國家行政機關的決定和命令,發布決定和命令;
(三)執行本行政區域內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組織和領導經濟建設,發展農村經濟;
(四)制訂和組織實施村鎮建設規劃,加強公共設施的建設和管理,發展各項服務事業;
(五)加強水利建設、土地使用管理和環境綜合整治,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保護耕地,改善生態環境和生活環境;
(六)依法管理鄉鎮財政,組織執行本級預算,完成財政收入任務,推行財務公開,實行民主理財;
(七)管理和發展教育、科學技術、文化、廣播電視、衛生、體育等事業,提高公民素質;
(八)開展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的宣傳教育,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調解民間糾紛,維護社會穩定;
(九)推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保護婦女、兒童和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大力提倡文明禮貌,開展社會主義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實行移風易俗,制止賭博、封建迷信等活動;
(十一)保護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的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合法財產,保障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護各種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
(十二)發展社會公益、社會福利事業,做好社會保障工作;
(十三)管理民兵工作,承擔兵役工作任務;
(十四)指導組織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開展工作;
(十五)辦理上級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第七條鄉鎮人民政府應當保障少數民族的權利,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
民族鄉應當結合本地區的具體情況和民族特點,依照法律、法規規定,發展經濟、教育、科學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第八條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協助設立在本行政區域內不屬於自己管理的國家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進行工作,並且監督其遵守和執行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第九條上一級人民政府的有關部門設在鄉鎮的派出機構,要接受鄉鎮人民政府的領導,完成鄉鎮人民政府交辦的其職責范圍內的工作任務,其工作人員的任免、獎懲,必須徵求鄉鎮人民政府的意見。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支持各派出機構完成自身的業務工作。第十條鄉長、副鄉長,鎮長、副鎮長組成鄉、鎮人民政府辦公會議,討論決定本級人民政府工作中的重要事項。第十一條鄉鎮人民政府實行鄉長、鎮長負責制,由鄉長、鎮長主持本級人民政府的工作。副鄉長、副鎮長協助鄉長、鎮長工作。
鄉長、鎮長不能履行職務時,可以由鄉長、鎮長委託或者由上一級人民政府指定一名副鄉長、副鎮長代行鄉長、鎮長職務。第十二條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實行任期目標和個人崗位責任制,建立健全勤政廉政、考核、獎懲等制度,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第十三條鄉鎮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員應當遵守和執行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方針、政策,堅持實事求是,發揚民主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忠於職守,廉潔奉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自覺接受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人民群眾的監督。
『叄』 鄉鎮人大代表職責是什麼
1. 確保在本行政區域內憲法、法律、行政法規以及上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決議得到遵守和執行。
2. 負責領導或主持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工作。
3. 召集並組織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的召開。
4. 討論並決定本行政區域內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化、衛生、環境和資源保護、民族、民政等工作的重大事項。
5. 根據本級人民政府的建議,決定對區域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預算的部分調整。
6. 對本行政區域內人民政府的工作進行監督,與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保持聯系,並受理人民群眾對上述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申訴和意見。
7. 撤銷本級人民政府的不適當決定和命令。
8. 根據上級提名,決定本級人民政府鎮長、副鎮長的任免,並向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
9. 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補選出缺的代表,罷免個別代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第四條
代表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一) 模範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在參加的生產、工作和社會活動中,協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
(二) 按時出席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認真審議各項議案、報告和其他議題,積極發表意見,完成會議期間的各項工作;
(三) 積極參加統一組織的視察、專題調研、執法檢查等履職活動;
(四) 加強履職學習和調查研究,不斷提高履行代表職務的能力;
(五) 與原選區選民或者原選舉單位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他們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
(六) 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廉潔自律,公道正派,勤勉盡責;
(七) 履行法律規定的其他義務。
『肆』 河北省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基層政權和民主法制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以下簡稱《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以下簡稱《地方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以下簡稱《代表法》)等有關法律的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鄉鎮(指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是基層地方國家權力機關,依照《憲法》、《地方組織法》和本條例的規定行使職權。第三條鄉鎮人民政府是鄉鎮人民代表大會的執行機關,是基層國家行政機關,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上一級國家行政機關負責並報告工作;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負責並報告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必須依法行使行政職權。第四條鄉鎮人民代表大會由選民直接選舉的代表組成,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每屆任期三年。從本屆鄉鎮人民代表大會舉行第一次會議開始,到下屆鄉鎮人民代表大會舉行第一次會議為止。第五條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及其主席團的會議經費及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履行職責時的各項活動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第二章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條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每年至少舉行一次。
經五分之一以上代表提議或主席團決定,可以臨時召集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第七條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每屆第一次會議,在本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完成後的兩個月內舉行,會期不得少於兩天。第八條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必須有三分之二以上代表出席,方能舉行。第九條鄉鎮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在本行政區域內,保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上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議、決定的遵守和執行;
(二)在職權范圍內通過和發布決議;
(三)根據國家計劃,決定本行政區域內的經濟、文化事業和公共事業的建設計劃;
(四)審查和批准本行政區域內的財政預算和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審查和批准鄉鎮統籌費徵收的標准;
(五)決定本行政區域內的民政工作的實施計劃;
(六)選舉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
(七)選舉鄉長、副鄉長,鎮長、副鎮長;
(八)聽取和審查本級人民政府的工作報告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的工作報告;
(九)撤銷本級人民政府的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
(十)保護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的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維護社會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
(十一)保護各種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
(十二)保障少數民族的權利;
(十三)保障憲法和法律賦予婦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項權利。
少數民族聚居的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在行使職權的時候,應當採取適合民族特點的具體措施。第十條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一般在舉行會議的十日前,由主席團將開會時間和會議事項通知代表。第十一條鄉鎮人民代表大會舉行會議的時候,鄉鎮人民政府和其他有關機關、團體負責人,經主席團決定,可以列席會議。第十二條鄉鎮人民代表大會舉行會議的時候,主席團、鄉鎮人民政府、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五人以上聯名可以提出屬於本級人民代表大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
各項議案經議案審查委員會審查後,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
列入會議議程的議案,由鄉鎮人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在交付大會表決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經主席團同意,會議對該項議案的審議即行終止。
構不成議案的可以作為建議、批評和意見處理。第十三條鄉鎮人民代表大會進行選舉和通過決議,以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第十四條鄉鎮人民代表大會舉行會議的時候,代表十人以上聯名可以書面提出對本級人民政府和它所屬各工作部門以及上級人民政府派出機構的質詢案。
質詢案必須寫明質詢對象、質詢的問題和內容。
質詢案由主席團決定交由受質詢的機關或單位在大會期間的主席團會議、大會全體會議上負責口頭答復或者書面答復;書面答復的,受質詢機關或單位負責人應當簽署,由主席團決定印發會議或印發提質詢案的代表。
提出質詢案的代表半數以上對答復不滿意的,經主席團決定由受質詢機關或單位再作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