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廣東省特區條例

廣東省特區條例

發布時間: 2025-02-16 11:13:51

Ⅰ 廣東省珠海經濟特區房地產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發展珠海經濟特區(以下簡稱特區)房地產市場,加強管理,保障房地產經營者和房地產權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結合特區的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房地產,是指在特區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及其土地上的住宅、工商樓宇、倉庫、停車場等建築物及其他附著物。
本條例所稱的房地產權是指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及其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第三條在特區內的房地產登記、轉讓、租賃、抵押等經營和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第四條珠海市人民政府(以下簡稱市政府)房地產管理部門,依據法律、法規和本條例,對房地產經營活動實施管理和監督。第五條通過有償出讓、轉讓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單位或個人,已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條件和期限進行開發建設的,可按本條例的規定取得房地產權,並可轉讓、出租、抵押。通過行政劃撥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必須補辦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取得房地產權後,方可進行房地產的轉讓、出租、抵押。第六條國內的經濟組織、公民、華僑、外國人和香港、澳門、台灣同胞及其經濟組織,可在特區從事房地產經營活動。第二章房地產權登記第七條特區實行房地產權登記確認制度。經登記後,房地產權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市房地產管理部門負責辦理各種房地產權登記,並頒發《土地使用證》、《房屋所有權證》、《房屋共有權保持證》、《房屋他項權證》。第八條房地產權登記包括:
(一)新建房屋產權登記;
(二)土地使用權登記;
(三)轉移登記;
(四)租賃登記;
(五)他項權利登記;
(六)變更登記;
(七)預售預購登記;
(八)注銷登記。
上述登記的申請期限為三十日,其中第(一)項從竣工驗收之日起計算,第(二)項從付清地價款之日起計算,第(三)至第(七)項從合同簽訂之日起計算,第(八)項從注銷事項發生之日起計算;當事人居住在香港、澳門的為六個月,居住在台灣或國外的為一年。
房地產管理部門對於符合登記條件的申請,應當自收到申請文件之日起第(一)項在三個月內,第(二)至第(八)項在三十日內給予登記。第九條申請房地產權登記的,應當向房地產管理部門提交下列文件:
(一)產權登記申請書;
(二)申請人的身份證明;
(三)房地產權證明文件。第十條申請房地產權登記,當事人是自然人的,由自然人申請登記;當事人是法人的,由其法定代表人申請登記。
共有房地產權登記,可委託一名房地產共有人辦理,但須有其他共有人出具的委託書及有關證明文件。
申請人不能親自申請登記的,可以委託代理人辦理。第十一條申請人居住在香港、澳門、台灣或國外,需要委託代理人申請登記的,按下列規定辦理:
(一)居住在香港、澳門的,經中國司法部門指定的律師見證或認可的機構辦理認證;
(二)居住在台灣地區的,經特區公證機關辦理公證;
(三)居住在與中國有外交關系國家的,經中國駐該國使(領)館辦理認證;
(四)居住在與中國無外交關系國家的,經與中國有外交關系的第三國駐該國使(領)館辦理認證;辦理認證有困難的,可由與中國縣級以上的僑務部門有聯系的華僑社團辦理認證。第十二條辦理房地產權登記,申請人必須按規定交納登記費用。第十三條土地使用權出讓期滿前六個月,房地產權人應當向市房地產管理部門申請延長使用登記。土地使用權期滿未申請延長使用登記的,房地產權由市政府無償收回。第十四條房地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由市房地產管理部門代管:
(一)產權人死亡或下落不明而又無合法繼承人或代管人的;
(二)產權人委託代管的;
(三)法院指定或判決由市房地產管理部門代管的。
前款第(一)項房地產的代管,市房地產管理部門必須在決定代管後一個月內在《珠海特區報》上登報說明。代管期最長不超過三年。代管期滿後,仍無權利人申請登記的,視為無主房地產,由市房地產管理部門向人民法院提出認定財產無主的申請。第三章房地產交易第十五條房地產交易必須通過房地產交易機構進行。第十六條房地產交易前必須委託經注冊登記的評估機構對房地產價值進行評估。

Ⅱ 廣東省經濟特區勞動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適應深圳、珠海、汕頭經濟特區(以下簡稱特區)經濟的發展,保障職工(含臨時工,下同)的合法權益,維護用人單位的用人自主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特區內所有企業及其職員和工人。
特區內的國家機關、 社會團體、事業單位招用工人按照本條例的規定辦理。
前兩款所列的單位統稱用人單位,所稱的職員、工人統稱職工。第三條用人單位招用職工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第四條特區開放勞務市場,調節勞動力供求關系,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可相互選擇。第五條用人單位應加強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保障職工的安全和健康。第六條特區建立職工社會勞動保險制度。用人單位必須按規定保證職工參加社會勞動保險。第七條深圳市、珠海市勞動局、汕頭經濟特區勞動局(以下簡稱市(特區)勞動局)是所轄特區勞動行政主管機關,負責本條例的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深圳市、珠海市的市轄區勞動局(以下簡稱市轄區勞動局)是本區勞動行政主管機關。第八條市(特區)勞動局指定有關部門建立勞動就業介紹機構,組織培訓待業人員,辦理職工年老、疾病、工傷、待業等項社會勞動保險業務。第二章勞動合同第九條勞動合同是用人單位與職工為建立勞動關系而達成的協議。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用人單位招用職工,雙方必須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第十條訂立勞動合同必須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堅持平等、自願和協商一致的原則。勞動合同一經依法訂立,即受法律保護,對雙方均具有約束力,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變更和解除。第十一條勞動合同應包括下列內容:
(一)應完成的生產(或工作)任務;
(二)試用期限、合同期限;
(三)勞動條件;
(四)勞動紀律;
(五)勞動報酬;
(六)勞動保險、福利待遇;
(七)違約責任;
(八)雙方認為需要規定的其他事項。第十二條用人單位經上級主管機關或董事會批准轉產、調整生產(或工作)任務,或者由於情況變化,合同雙方可協商變更已簽訂合同的相關內容。第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雙方一致同意的;
(二)符合本條例第二十四條和第二十五條規定的;
(三)職工試用期滿,不符合錄用條件或本人不願意供職的;
(四)職工患病(不含職業病)或非因工負傷,經治療復工或調整工作崗位後仍不能從事正常工作的;
(五)企業瀕臨破產處於法定重整(整頓)期間需要裁減職工的;
(六)企業因生產、經營、技術條件發生變化,經市(特區)勞動局確認無法調劑安排富餘人員。
解除勞動合同,應執行勞動合同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後,用人單位應及時告知本單位工會,並報市(特區)或市轄區勞動局備案。第十四條宣告破產的企業,職工與其簽訂的勞動合同自行解除。第十五條職工被勞動教養或判處徒刑的,其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自行解除。第十六條勞動合同條款有下列內容之一的,視為無效條款:
(一)侵犯法律、法規賦予用人單位和職工的基本權利的;
(二)顯失公平的;
勞動合同無款條效的確認和處理權,屬勞動行政主管理機關和人民法院。第十七條因簽訂勞動合同無效條款造成損害後果的,有過錯的一方應向對方賠償損失。第十八條勞動合同中的無效條款經修改並經勞動行政主管機關認可後,雙方應予履行。第三章職工招用、調動(流動)、辭退和辭職第十九條用人單位可根據生產(工作)需要確定招用職工的數量。
用人單位可自行招用特區和特區所在市市區的居民。
外商投資企業和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經濟組織及個人投資興辦的企業在特區招用職工尚不能滿足需要時,可到國內其他地區招用職工,由市(特區)勞動局與當地勞動部門共同做好組織、協調和服務工作;其他用人單位到國內其他地區招用職工,須徵得市(特區)勞動局同意。第二十條用人單位招用職工應公開招收,全面考核,擇優錄用。
用人單位錄用職工,應到市(特區)勞動局或其指定的有關部門辦理有關手續。第二十一條嚴禁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人員。
文藝、體育、工藝美術等行業因特殊需要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人員,須經市(特區)勞動局批准。

Ⅲ 廣東省經濟特區土地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對廣東省經濟特區(以下簡稱特區)的土地管理,合理地開發、利用、保護、經營土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有關法規,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深圳市人民政府、珠海市人民政府和汕頭經濟特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市政府或管委會),依據國家和省的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規,對特區土地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徵用,統一出讓,統一管理。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的公司、企業、其他組織和個人,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均可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取得土地使用權,進行土地開發、利用、經營,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第四條特區國有土地實行有償使用制度。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出讓、轉讓、出租、抵押或者用於其他經濟活動。第五條市政府或管委會的國土局(以下簡稱國土局)是特區土地管理的職能機構,負責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及本條例的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第六條市政府或管委會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統一徵用。統一徵用集體所有土地的各項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按照《廣東省土地管理實施辦法》有關規定辦理。第七條出讓土地使用權價款(含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市政配套設施費用,以下簡稱地價款),作為專項基金管理,主要用於城市建設和土地開發(包括造地)。地價款的管理使用辦法,由市政府或管委會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製定。第八條土地使用者應按規定繳付土地使用稅或土地使用費。
土地使用費的標准和繳付辦法由市政府或管委會規定。第九條土地使用權的出讓、轉讓、出租、抵押、繼承、終止,應向市政府或管委會指定的土地房屋權屬登記機關登記。
登記文件可以公開查閱。
登記辦法由市政府或管委會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製定。第二章土地使用權出讓第十條土地使用弘出讓,由市政府或管委會統一組織,由國土局負責實施。第十一條土地使用權出讓,可採取下列方式:
(一)協議;
(二)招標;
(三)拍賣。
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具體程序和辦法,由市政府或管委會制定。第十二條土地使用權有償出讓,由國土局與土地使用者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以下簡稱出讓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
出讓合同應當包括土地用途、使用年限、地價、投資總額、投資期限、土地利用要求、規劃設計要求、土地使用的附帶條件以及違約責任等內容。第十三條協議、招標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應按出讓合同規定的期限和方式向國土局繳付地價款;逾期未全部繳付的,國土局有權解除出讓合同,並可請求違約賠償。
國土局未按出讓合同規定提供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有權解除出讓合同,並可請求違約賠償。第十四條以拍賣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應在出讓合同生效之日向國土局繳付地價款10%的定金,余額應在出讓合同生效之日起六十日內全部付清;逾期未付的,國土局有權解除合同,已收定金不予返還。第十五條土地使用者付清地價款後,應在三十日內辦理登記,由登記機關發給房地產證或土地使用證,確認其使用權。第十六條土地使用權出讓年限,由市政府或管委會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根據具體情況確定。第十七條土地使用者需要改變土地出讓合同規定的土地用途和規劃要求的,必須事先向國土局提出申請,由國土局提交市規劃部門審核同意後,重新簽訂出讓合同或補充合同。土地使用者應按市政府或管委會的規定補足地價款,並在三十日內辦理變更登記。第十八條土地使用權期滿,土地使用權及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無償歸市政府或管委會所有。土地使用者應交還房地產證或土地使用證及房屋產權證,並辦理注銷登記。第十九條土地使用權期滿,土地使用者可以在期滿前六個月申請續期。經市政府或管委會批准續期的,應與國土局重新簽訂出讓合同,繳付地價款和辦理使用權登記手續。第二十條土地使用者不按出讓合同規定期限投資建設時,國土局有權解除出讓合同,經市政府或管委會批准,可收回土地使用權。第二十一條國家機關、部隊、文化、衛生、教育、科研單位和市政公共設施等非營利性用地,經市政府或管委會批准可以減交地價款。
前款土地使用者未經國土局批准,不得改變土地用途,不得將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或抵押。經批准改變土地用途的,應辦理有關手續,並按市場價格補交地價款;單位撤銷或搬遷的,由國土局按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Ⅳ 廣東省深圳經濟特區失業保險條例第一章 總 則

為確保在廣東省深圳經濟特區(以下簡稱特區)失業的員工的勞動權益,促進他們重新就業,本條例依據國家相關法律和法規的基本原則,結合特區實際情況而制定。


第二條條例中所指的'用人單位'包括:



  • (一)在特區注冊的企業

  • (二)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


第三條'失業員工'定義為失去工作並完成失業登記手續,且擁有特區常住戶口的員工。常住戶口是我國根據戶籍制度設定的一種身份標識,用於人口管理和法律訴訟,即使人在異地居住,戶籍所在地仍被視為常住戶口所在地。


第四條失業保險應與職業介紹、就業培訓和自我生產自救等再就業服務相結合,以促進失業員工的就業機會。


第五條設立了失業保險基金,實行全市統籌,基金主要用於支付符合條例規定的各項費用。


第六條深圳市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即市政府勞動部門,負責失業保險工作的管理,其下屬的失業保險機構具體處理業務經辦事務。


第七條市政府的社會保險管理監督委員會對失業保險工作實施監督,確保基金的合法使用和政策執行。




(4)廣東省特區條例擴展閱讀

廣東省深圳經濟特區失業保險條例於1996年10月29日深圳市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 並於1996年10月29日公布,1997年3月1日起施行,。目的是為保證失業員工的勞動權利,促進再就業。

熱點內容
野生動物保護的條例 發布:2025-02-23 03:50:02 瀏覽:416
論社會保障法的基本理念 發布:2025-02-23 02:25:26 瀏覽:122
法作為一種專門調整社會關系 發布:2025-02-23 02:14:39 瀏覽:300
免費網上法律咨詢在線 發布:2025-02-23 01:03:56 瀏覽:565
蘇州養貓條例 發布:2025-02-23 01:03:12 瀏覽:514
綠色建築法律法規 發布:2025-02-23 00:53:40 瀏覽:585
唐朝倫理道德 發布:2025-02-23 00:36:04 瀏覽:884
勞動法176小時 發布:2025-02-23 00:28:36 瀏覽:977
森林防火處罰條例 發布:2025-02-22 23:59:15 瀏覽:107
二胎協議如何寫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22 23:58:29 瀏覽: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