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湖北省綠化條例

湖北省綠化條例

發布時間: 2025-02-16 15:43:53

㈠ 湖北省城市綠化實施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發展城市綠化事業,根據國務院《城市綠化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本省城市規劃區內從事樹、花、草種植和養護等城市綠化的規劃、建設、保護和管理。第三條省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省城市綠化工作;市、州(地)、縣(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城市綠化工作。已經設立綠化管理部門的市,由該部門主管本市的城市綠化工作。
在城市規劃區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由林業等行政主管部門管理的綠化工作,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執行。第四條城市人民政府應當把城市綠化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鼓勵和加強城市綠化的科學技術研究,應用先進技術,提高城市綠化的管理和藝術水平。第五條城市中的機關、團體、部隊、企事業單位和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履行植樹或者其它綠化義務。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檢舉和制止損害綠化的行為。第六條對在城市綠化的規劃、建設、管理、科學研究和技術應用以及保護等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城市人民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規劃和建設第七條城市綠化規劃應納入城市總體規劃。
編制城市綠化規劃,應當從實際出發,根據當地特點,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人文條件,合理布局,使城市綠化與城市建設、環境治理相結合。第八條城市綠化規劃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規劃的依據、指導思想和原則;
(二)規劃年限和范圍;
(三)綠地指標;
(四)樹、花、草種植規劃;
(五)城市公共綠地、居住區綠地、防護綠地、生產綠地和風景林地等詳細規劃;
(六)綠化基礎設施規劃;
(七)綠地近期建設規劃;
(八)實施綠化規劃的措施。第九條城市綠化的用地面積,應占城市建設用地面積一定比率:
(一)綠地佔居住區用地總面積,新建居住區不低於30%,舊城改造區不低於20%;
(二)綠帶面積佔道路總用地面積,市區主幹道不低於20%,次幹道不低於15%;
(三)單位附屬綠地面積占單位總用地面積不低於30%;
(四)生產綠地面積占城市建成區用地總面積不低於2%;
(五)公共綠地中綠化用地所佔比率,應參照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執行。第十條城市人民政府應根據需要,從城市維護建設費、城市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等費用中,分別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用於城市公共綠地、防護綠地、生產綠地和風景林地的建設。新建、擴建、改建的居住區綠地和單位附屬綠地的綠化建設,由建設單位負責建設。
居住區綠地、單位附屬綠地的綠化建設,應當接受負責城市綠化管理的部門的監督和指導。第十一條城市新建、擴建、改建工程項目,需要綠化的,其基本建設投資中應當包括配套的綠化建設投資,並統一安排綠化工程施工,在不遲於主體工程建成後的第一個綠化季節完成綠化任務。逾期未完成的,建設單位應當將配套的綠化投資交負責城市綠化管理的部門安排綠化施工,並按綠化配套投資的30%向負責城市綠化管理的部門繳納綠化延誤費。綠化延誤費用於城市的公共綠化,其管理辦法,按省人民政府發布的《湖北省預算外資金管理辦法》的規定執行。第十二條城市建設工程項目,需要綠化的,在審核用地面積時,應有負責城市綠化管理的部門參加審核綠化用地面積。因特殊原因無法達到本辦法第九條規定綠化面積標準的,由負責城市綠化管理的部門按所缺面積綠化的造價收取綠化補償費,用於異地綠化。未繳納綠化補償費的,規劃部門不予簽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老城區的單項建設項目,無法安排綠化用地的,可由建設單位提出申請,經負責城市綠化管理的部門審查批准,按前款規定減半繳納綠化補償費。
綠化補償費的收取標准及管理、使用辦法,由省物價、財政部門會同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第十三條城市綠化工程設計、施工,應當委託持有相應資格證書的單位承擔。設計、施工單位的資格審查辦法,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製定。第十四條工程建設項目的附屬綠化工程設計方案,按照基本建設程序審批時,必須有負責城市綠化管理的部門參加。
城市公共綠地、風景林地和市區幹道綠化帶等綠化工程的設計方案,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報負責城市綠化管理的部門或者其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城市中歷史文化遺址和20公頃以上公共綠地的綠化工程設計、修復方案,必須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省計劃、文化部門審批。
城市綠化工程竣工後,須經負責城市綠化管理的部門和該工程的主管部門驗收合格,方可交付使用。

㈡ 古銀杏的古銀杏保護

銀杏樹及其古樹是珍貴樹木,自然被列入關於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法律、法規之內。這些法律法規為保護古銀杏樹、發展銀杏事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1979年2月23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原則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試行)》規定,按照森林的不同用途,將風景林、名勝古跡和革命聖地的林木、自然保護區內的樹木劃為特種用途林。1984年9月20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的經過修改後的《森林法》進一步規定:「特種用途林嚴禁採伐。」1998年4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決定,為切實加強對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的培育和管理,在有關條文中明確規定:「國家設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用於提供生態效益的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的森林資源、林木的營造、撫育、保護和管理。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對古樹名木,應當採取措施加以保護,嚴禁破壞。」1992年5月20日國務院第104次常務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綠化條例》提出古樹名木的含義和范圍,同時規定:「對城市古樹名木實行統一管理,分別養護。應當建立古樹名木檔案和標志,規定保護范圍,加強養護管理。」並嚴格強調「嚴禁砍伐或者遷移古樹名木」,對「砍伐、擅自遷移古樹名木或者因管護不善致使古樹名木受到損傷或者死亡的,要嚴肅查處,依法追究責任」。
此後,國家有關部委及各級地方人大、政府以及林業部門相繼制定出台了更具操作性的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及一系列相應的行政規章,切實加強對古樹名木和珍稀樹種的保護管理。國家建設部於2000年頒發《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2001年春天,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在京組織長期從事古樹名木保護工作的有關專家,共同研究擬訂了全國《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條例》。
建立銀杏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是指一個國家為保護和恢復自然環境而劃定的特殊保護性區域,是人類為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面對生態破壞挑戰的一大創舉。
世界上最早的自然保護區是1864年建立的,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主要保護對象是紅杉樹。據了解,現在我國僅林業系統建設和管理的自然保護區已達1672個,面積為1.19億公頃,占國土面積的12.36%。
古銀杏樹是大自然留給我們和後代人的珍貴財富,是聯合國環境署重點資助保護的世界級珍貴稀有樹種。建立銀杏自然保護區,對培育、發展和保存銀杏遺傳多樣性意義重大。為了保護銀杏等多種孑遺植物和一些珍稀動物,我國建立了浙江天目山、湖北神農架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並加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路」。隨州等古銀杏密集區也建立了銀杏自然保護區。
1986年5月1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發布了《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暫行辦法》。在此基礎上,1998年6月5日,北京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北京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條例》,對樹齡100年以上的古樹以及珍貴稀有的、具有歷史價值、紀念意義的名木立法予以保護。江蘇省人大《城市綠化管理條例》提出保護古樹名木要確定養護責任人,明確管護古樹的經費來源,將80年生以上古樹後續資源列入保護對象並嚴厲處罰違法者。湖北省武漢市1999年8月21日通過了《武漢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市法制局會同園林局起草的《武漢市古樹名木和古樹後續資源保護條例》,也由市人大審議通過。江蘇邳州早在1987年就出台了《關於保護和促進銀杏生產的試行意見》;該省如皋市出台相關政策,通過推行「私養公助」,保護古樹資源。上海市《關於加強古樹名木保護規定》對破壞古樹名木最高可處以30萬元罰款,並規定每年每株古銀杏樹撥款100元用作保護費。《浙江省森林條例》規定挖掘移植胸徑5厘米以上樹木,必須經林業部門批准核發證書。四川省成都市則採取大幅度修剪、砍伐和移植雜樹等措施,對行道旁的銀杏樹實行特殊保護。
實行檔案管理、掛牌保護北京市園林局對古樹當前的生長狀況和生存環境進行普查,為每株古樹拍攝了數碼照片,建立了包括樹種名稱、古樹級別、歷史背景、管理單位等詳細內容的電子檔案,編制了一整套古樹名木管理軟體。人們不僅可以通過古樹信息平台,准確地了解每株古樹的准確位置、生長狀況,還可以在網上仔細瀏覽北京古樹的照片,查閱古樹的「身高」、「腰圍」,以及各自的歷史文化背景,從中享受護樹愛樹的無窮樂趣。 湖北省安陸市從2005年6月份開始,組織林業、公安等部門對全市范圍內的所有古樹展開調查,就古樹的名稱、樹齡、級別等基本資料進行鑒別登記,建立檔案,輸入微機管理;同時,該市還把每株古樹的基本資料製成小卡片掛在古樹上。
河北省張家口市把古樹保護列入議事日程,列為文物保護范圍,對古樹普查、建檔、定位、定級、命名、樹碑,並就古樹的保護和開發利用專門下發文件,提出具體要求。
江蘇省邳州市境內古銀杏有傳說優美的姊妹樹、觀音樹,有盤根錯節、纏纏綿綿的聯姻樹,有被炮彈炸傷、死而復生的抗戰樹等許多古樹名木。為保護這些歷經滄桑的自然資源,邳州市把百年以上大樹全部登記造冊,實行檔案管理。他們把古樹編號,註明所屬人和承包人,在村鎮規劃和道路建設過程中,對古樹優先保護。經國家林業局批准,該市在古銀杏樹密集區建起我國首個國家級銀杏公園,並於2004年正式開放,使之既成為銀杏的保護區,又成為群眾休閑娛樂的活動場所。
成立古樹名木保護基金會江西省石城縣林業、財政、森林公安等部門和20多個社會團體聯合成立古樹名木保護基金會,為境內古樹名木保護事業提供資金援助。地處贛南山區的石城縣古樹名木繁多,其中156株具有較高價值的銀杏、金錢松、紅豆杉、古樟等古樹已成為基金會的首批救助對象。
遼寧省丹東市有16條用銀杏綠化的主幹街道,共有銀杏樹4300多株。2002年春,丹東市對六緯路、九緯路、七經路、十緯路、青年大街的樹齡50年以上的銀杏樹進行重新掛牌並建立檔案;同時與臨街400多個單位簽訂管護責任狀,使古銀杏樹有了直接的管理員,可以得到有效的呵護。
建立銀杏保健檔案江蘇省泰興市為每株古銀杏建立保健檔案,林業部門定期派出技術人員上門服務,針對可能發生的病害,及時採取相應的保護措施;並專門撥出資金,為12株千年古銀杏建起了保護圍欄。
實行古樹認養辦法2002年8月,浙江省天目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率先頒布了《天目山古樹認養辦法》,推出在保護區范圍內樹齡500年以上的銀杏、柳杉等古樹,供認養者選擇。此後,上海、南京、武漢等地相繼通過認養方式,融聚全社會力量,加強古樹名木的保護工作。
古樹生長與其生存環境有極其密切的關系,凡是生態系統健全、環境條件經人為措施得到改善的古樹均生長良好,即所謂「三分在天,七分在人」。因此,必須針對古樹衰老的原因,通過改善地下環境和加強地上保護使之復壯。地下復壯措施包括古樹生長地條件的改善和古樹根系活力誘導;地上復壯措施以樹體管理為主,除上述有效堵塞樹洞以外,包括樹體修剪、嫁接、葉面施肥及病蟲害防治等。
古銀杏復壯有些古銀杏樹由於年代久遠或者遭人、畜傷害及自然災害,往往樹干腐朽破損,雨水侵入感染,年久日深形成大小各異的樹洞,鳥獸依此營巢造穴,更加劇了腐朽程度,影響銀杏生長。以往多用磚石填充銀杏樹洞,再用石灰、水泥封抹,因這些材料沒有彈性,不能密封樹洞,雨水侵入後,洞內濕氣濃重反而加劇了樹乾的腐朽。近年國外研製出一種新型的具有彈性的聚氨酯作填充物,對古樹生長無不良影響;另一種簡易辦法是用水泥與砂加水調成漿,待水泥凝固後,再塗一層乳膠漆或其他塗劑加以密封,防止雨水流進洞內。

㈢ 一百多年的樟樹算不算古樹

畢竟已經百年了,是古樹。

  1. 古樹指生長百年以上的老樹。

  2. 古樹名木,據我國有關部門規定,一般樹齡在百年以上的大樹即為古樹;而那些樹種稀有、名貴或具有歷史價值、紀念意義的樹木則可稱為名木。古樹名木的分級:古樹分為國家一、二、三級。

  3.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對古樹名木,應當採取措施加以保護,嚴禁破壞。"1992年5月20日國務院第104次常務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綠化條例》提出古樹名木的含義和范圍,同時規定:"對城市古樹名木實行統一管理,分別養護。應當建立古樹名木檔案和標志,規定保護范圍,加強養護管理。"並嚴格強調"嚴禁砍伐或者遷移古樹名木",對"砍伐、擅自遷移古樹名木或者因管護不善致使古樹名木受到損傷或者死亡的,要嚴肅查處,依法追究責任"。

  4. 國家建設部於2000年頒發《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2001年春天,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在京組織長期從事古樹名木保護工作的有關專家,共同研究擬訂了全國《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條例》。

  5. 1986年5月1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發布了《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暫行辦法》。在此基礎上,1998年6月5日,北京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北京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條例》,對樹齡100年以上的古樹以及珍貴稀有的、具有歷史價值、紀念意義的名木立法予以保護。

  6. 江蘇省人大《城市綠化管理條例》提出保護古樹名木要確定養護責任人,明確管護古樹的經費來源,將80年生以上古樹後續資源列入保護對象並嚴厲處罰違法者。

  7. 湖北省武漢市1999年8月21日通過了《武漢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市法制局會同園林局起草的《武漢市古樹名木和古樹後續資源保護條例》,也由市人大審議通過。

  8. 江蘇邳州早在1987年就出台了《關於保護和促進銀杏生產的試行意見》;該省如皋市出台相關政策,通過推行"私養公助",保護古樹資源。

  9. 上海市《關於加強古樹名木保護規定》對破壞古樹名木最高可處以30萬元罰款,並規定每年每株古銀杏樹撥款100元用作保護費。

㈣ 黃岡市遺愛湖公園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加強黃岡市遺愛湖公園規劃、建設、管理和保護,根據《城市綠化條例》《湖北省濕地公園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規章,結合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遺愛湖公園(以下簡稱公園)是指環遺愛湖由黃岡城區赤壁大道經新港路、黃州大道、西湖一路、東坡大道至赤壁大道圍合而成的范圍,含西湖、東湖和菱角湖。具體范圍以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公園建設用地規劃紅線圖為准。第三條公園的規劃、建設、保護、利用和管理,堅持科學規劃、統一管理、依法保護、合理利用、服務公眾的原則。第四條市園林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公園的建設、管理、保護和利用工作,其所屬的公園管理機構按照委託許可權,負責公園日常管理維護工作。

市人民政府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能職責,負責公園的有關監督管理和應急處置工作。第五條凡進入公園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本辦法。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公園的義務,有權對違反本辦法的行為進行勸阻、投訴和舉報。第二章規劃建設第六條公園規劃是公園建設、保護、管理和利用的依據。

公園的建設、保護、管理和利用應當嚴格按照規劃進行。第七條公園規劃應當與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綠地系統規劃、湖泊保護規劃、濕地保護利用規劃、旅遊發展規劃等相銜接。第八條編制、修訂公園規劃,應當對現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予以充分保護。必要時,可以在公園規劃范圍外毗鄰地帶劃定規劃控制區域,作為外圍保護地帶,並設立界標。

公園管理機構應當根據公園景觀保護的需要,確定湖面的水位控制線,做好湖面水位管控工作。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變更經批準的公園規劃。確需對公園規劃內容進行變更的,應當按照原批准程序辦理相關手續。第九條市園林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公園規劃制訂建設計劃,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

符合公園規劃的建設項目,經市園林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後,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辦理審批手續後方可實施。

公園內既有建築物、構築物和其它設施與公園規劃不相符的,應當按照公園規劃實施改造或者遷出。

公園內建設項目的選址、布局、高度、體量、造型、風格和色調等,應當與公園的生態環境和功能定位相協調。

建設項目中防治污染的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第十條在公園內建設施工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採取有效措施保護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植被、地貌、水體的原有風貌。第十一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依法確定的公園用地,不得擅自改變公園用地使用性質,不得出租公園用地,不得以合資、合作或者其他方式將公園用地改作他用。

市政工程建設涉及公園用地的,應當採取合理避讓措施;確需臨時佔用公園用地的,應當經市園林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後實施,並在工程建設完成後恢復原狀。第十二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公園內建設與公園功能無關的建築物、構築物以及臨時設施;在公園周邊建設建築物、構築物以及其他臨時設施,不得違反遺愛湖天際線管控規劃。第十三條公園管理機構應當嚴格控制公園內商業服務點的種類、規模和數量,經批准開設的商業服務點應當符合公園規劃布局。第十四條公園設置的各類標志標牌應當布局合理、整潔完備,文字圖形應當規范,並附有中外文對照。有損壞、丟失的,應當及時更換或者補設。第三章一般規定第十五條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在公園內從事下列行為:

(一)認領綠地養護;

(二)認領樹木養護;

(三)認領水面清潔和保護;

(四)認領道路路面管理與保護;

(五)義務從事垃圾清理;

(六)義務從事游園秩序管理;

(七)其他義務志願行為。第十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公園後應當遵守各項管理制度,自覺按照以下規定文明游園:

(一)愛護公園設施,不踐踏花草,不攀爬樹枝,不採摘花果;

(二)維護公園環境,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及時清理自帶寵物排泄物;

(三)遵守公共秩序,有序排隊,文明行路,文明騎行,文明乘車,文明停車;

(四)講文明講禮貌,互幫互助,以禮相待,以誠相待;

(五)注意人身安全,遊玩時不追逐打鬧,園區內人多時不要擁擠,主動有序疏散。

鼓勵對不文明游園行為進行勸阻。

㈤ 國家對古樹有什麼規定和保護手段,多少年算古樹,什麼樹算古樹

《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的古樹,是指樹齡在一百年以上的樹木。

本辦法所稱的名木,是指國內外稀有的以及具有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及重要科研價值的樹木。

第四條 古樹名木分為一級和二級。

凡樹齡在300年以上,或者特別珍貴稀有,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重要科研價值的古樹名木,為一級古樹名木;其餘為二級古樹名木。

(5)湖北省綠化條例擴展閱讀:

案例:靖江給樹齡100年以上古樹名木掛牌留影

2018年10月23日,靖江市綠化管理處組織人員來到馬洲公園、牧城生態園等處,給這些地方的古樹名木掛牌。

古樹名木傳承了城市的歷史文化,承載了人們的鄉愁情思。為更好地保護承載鄉愁的古樹名木,2018年初,我市有關部門對古樹名木展開普查,摸清了古樹名木的「家底」。普查結束後經專家認定,我市共有樹齡100年以上的各類古樹名木175株,主要有朴樹、櫸樹、銀杏、榔榆、皂莢、絲棉木等60多個樹種。

此前,我市有關部門已對部分分布在鄉鎮的38棵古樹名木進行過掛牌。前段時間,綠化部門對其餘古樹名木依次進行編號,給每棵古樹名木製作了「身份證」,上面標有樹齡、樹種、二維碼,人們只要掃描二維碼,就可知道這些古樹名木的相關信息。

此次掛牌時同時公布了舉報電話,如果發現有人破壞古樹名木,可以撥打電話12345舉報。

在對古樹名木掛牌保護的同時,綠化部門同時組織攝影師,拍攝古樹名木不同季節的景觀,留住古樹名木「印記」。

熱點內容
野生動物保護的條例 發布:2025-02-23 03:50:02 瀏覽:416
論社會保障法的基本理念 發布:2025-02-23 02:25:26 瀏覽:122
法作為一種專門調整社會關系 發布:2025-02-23 02:14:39 瀏覽:300
免費網上法律咨詢在線 發布:2025-02-23 01:03:56 瀏覽:565
蘇州養貓條例 發布:2025-02-23 01:03:12 瀏覽:514
綠色建築法律法規 發布:2025-02-23 00:53:40 瀏覽:585
唐朝倫理道德 發布:2025-02-23 00:36:04 瀏覽:884
勞動法176小時 發布:2025-02-23 00:28:36 瀏覽:977
森林防火處罰條例 發布:2025-02-22 23:59:15 瀏覽:107
二胎協議如何寫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22 23:58:29 瀏覽: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