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城市規劃人均建築面積法規來源

城市規劃人均建築面積法規來源

發布時間: 2025-02-20 00:14:05

⑴ 城市規劃編制單位資質管理規定

城市規劃編制單位資質管理規定是為加強城市規劃編制單位的管理,規范城市規劃編制工作,保證城市規劃編制質量而制定的,下面是中達咨詢帶來的關於城市規劃編制單位資質管理規定的主要內容介紹以供參考。
從事城市規劃編制的單位,應當取得《城市規劃編制資質證書》(以下簡稱《資質證書》)。
城市規劃編制單位應當在《資質證書》規定的業務范圍內承擔城市規劃編制業務。
委託編制規劃,應當選擇具有相應資質的城市規劃編制單位。
國務院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城市規劃編制單位的資質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規劃編制單位的資質管理工作。
資質等級與標准
城市規劃編制單位資質分為甲、乙、丙三級。
甲級城市規劃編制單位標准:
(一)具備承擔各種城市規劃編制任務的能力;
(二)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人員佔全部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不低於20%,其中高級城市規劃師不少於4人,具有其他專業高級技術職稱的不少於4人(建築、道路交通、給排水專業各不少於1人);具有中級技術職稱的城市規劃專業人員不少於8人,其他專業(建築、道路交通、園林綠化、給排水、電力、通訊、燃氣、環保等)的人員不少於15人;
(三)達到國務院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技術裝備及應用水平考核標准;
(四)有健全的技術、質量、經營、財務管理制度並得到有效執行;
(五)注冊資金不少於80萬元;
(六)有固定的工作場所,人均建築面積不少於10平方米。
甲級城市規劃編制單位承擔城市規劃編制任務的范圍不受限制。
乙級城市規劃編制單位資質標准:
(一)具備相應的承擔城市規劃編制任務的能力;
(二)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人員佔全部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不低於15%,其中高級城市規劃師不少於2人,高級建築師不少於1人、高級工程師不少於1人;具有中級技術職稱的城市規劃專業人員不少於5人,其他專業(建築、道路交通、園林綠化、給排水、電力、通訊、燃氣、環保等)人員不少於10人;
(三)達到省、自治區、直轄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技術裝備及應用水平考核標准;
(四)有健全的技術、質量、經營、財務、管理制度並得到有效執行;
(五)注冊資金不少於50萬元;
(六)有固定工作場所,人均建築面積不少於10平方米。
乙級城市規劃編制單位可以在全國承擔下列任務:
(一)20萬人口以下城市總體規劃和各種專項規劃和編制(含修訂或者調整);
(二)詳細規劃的編制;
(三)研究擬定大型工程項目規劃選址意見書;
丙級城市規劃編制單位資質標准:
(一)具備相應的承擔城市規劃編制任務的能力;
(二)專業技術人員不少於20人,其中城市規劃師不少於2人,建築、道路交通、園林綠化、給排水等專業具有中級技術職稱的人員不少於5人;
(三)有健全的技術、質量、財務、行政管理制度並得到有效執行;
(四)達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技術裝備及應用水平考核標准;
(五)注冊資金不少於20萬元;
(六)有固定的工作場所,人均建築面積不少於10平方米。
丙級城市規劃編制單位可以在本省、自治區、直轄市承擔下列任務:
(一)建制鎮總體規劃編制和修訂;
(二)20萬人口以下城市的詳細規劃的編制;
(三)20萬人口以下城市的各種專項規劃的編制;
(四)中、小型建設工程項目規劃選址的可行性研究。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⑵ 規劃人均建設用地指標是什麼

規劃人均建設用地指標涉及到不同用途區域的分配,旨在合理配置土地資源以滿足城市發展的需求。

居住用地方面,人均單項居住面積被規劃在18-28平方米/人之間,為居住者提供了適宜的生活空間。居住用地所佔比例在20%-32%之間,顯示出居住區域的重要性。

道路廣場用地被規劃在7-15平方米/人之間,旨在提供便捷的交通環境和公共活動空間。此部分用地佔比8%-15%,確保了城市交通的流暢以及居民休閑活動的開展。

工業用地規劃在10-25平方米/人之間,占總用地的15%-25%,強調了工業在城市發展中不可忽視的角色。適當的工業用地分配有助於促進經濟發展。

綠地,尤其是公共綠地,規劃在105.1-120平方米/人之間,占總用地的8%-15%,旨在提升城市環境品質,保障居民生活質量。良好的綠地配置有助於改善城市熱島效應,提供休閑娛樂場所。

在建築密度方面,居住小區需確保2小時內日照充足。對於不同規模的學校,日照要求分別為:12班≥6000平方米、18班≥7000平方米、24班≥8000平方米。中學服務半徑內的日照要求同樣根據規模調整,分別是:18班≥1100平方米、24班≥1200平方米、30班≥1400平方米。

托幼設施應接近公共綠地,服務半徑為100平方米,與建築物的間隔不應小於5米。這一安排旨在提供便捷的教育資源,同時也考慮了兒童活動的安全性。

公共停車場應設於居住區的人員集中地段,以滿足居民的停車需求,避免交通擁堵,提高居住區的便捷性。

綜上所述,規劃人均建設用地指標為城市空間布局提供了科學依據,旨在實現居住、交通、工業、綠化等用地的合理分配,以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和居民生活質量的提升。

熱點內容
勞動法生病不讓請假 發布:2025-04-16 17:02:18 瀏覽:702
經濟合作社議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39:07 瀏覽:563
番禺冼律師 發布:2025-04-16 16:29:30 瀏覽:638
葯學職業道德培訓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369
生物反饋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23:27 瀏覽:749
杭州華碩司法鑒定 發布:2025-04-16 16:13:32 瀏覽:919
治安聯防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13:20 瀏覽:505
合同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發布:2025-04-16 16:11:57 瀏覽:406
法院一區五城 發布:2025-04-16 16:11:49 瀏覽:705
慈善法和社會區別 發布:2025-04-16 15:59:02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