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法規中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1994年5月12日頒布
2. 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2001年4月28日頒布
3.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1983年12月8日頒布
4.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修正):1996年5月15日頒布
5.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1999年8月20日頒布
6. 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1995年5月10日頒布
7.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1995年6月30日頒布
8.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1999年頒布
9.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2003年12月27日頒布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2003年12月27日頒布
11.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1988年12月29日頒布
12.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2002年10月28日頒布
13.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1993年7月2日頒布
14.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成果轉化
15. 經紀人管理辦法:1995年10月26日頒布
16.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1994年8月31日頒布
17.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1999年3月15日頒布
18.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1994年10月27日頒布
19.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1995年12月28日頒布
20. 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1996年7月5日頒布
21. 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1997年12月29日頒布
22.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1985年9月26日頒布
23.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1992年11月7日頒布
24. 境外金融機構投資入股中資金融機構管理辦法:2003年12月8日頒布
25.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暫行辦法:2003年12月5日頒布
26. 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下發《國際收支統計間接申報核查制度(試行)》的通知:2003年1月3日頒布
27.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GB/T4754-94)
28. 企業效績評價操作細則(修訂):2002年04月18日頒布
29. 貸款通則:1996年06月28日頒布
30. 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及監管指標管理規定:2003年3月24日頒布
31. 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印發《進出口收付匯逾期未核銷行為處理暫行辦法》的通知:2003年3月13日頒布
32. 中國人民銀行假幣收繳、鑒定管理辦法:2003年4月9日頒布
33. 信託投資公司管理辦法
34.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金融爭議仲裁規則:2003年4月4日頒布
35. 關於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履行原由中國人民銀行履行的監督管理職責的決定:2003年4月26日頒布
36.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監測規定:2003年4月9日頒布
37.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1986年12月2日頒布
38.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1993年2月22日頒布
39. 全民所有制小型工業企業租賃經營暫行條例:1988年5月18日頒布
40. 金融許可證管理辦法:2003年5月26日頒布
41. 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法:2003年6月26日頒布
42. 保險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管理規定:2002年3月1日頒布
43. 證券業從業人員資格管理實施細則(試行):2003年頒布
44. 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准則第3號:2003年6月24日頒布
45. 有限責任公司規范意見:1992年5月15日頒布
46. 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
47. 制止價格壟斷行為暫行規定:2003年6月18日頒布
48. 水利工程供水價格管理辦法:2003年頒布
49. 證券業從業人員資格考試辦法(試行):2003年9月29日頒布
50. 證券公司債券管理暫行辦法:2003年8月29日頒布
51. 攜帶外幣現鈔出入境管理暫行辦法:2003年8月28日頒布
52. 國有企業清產核資辦法:2003年9月9日頒布
53. 邊境貿易外匯管理辦法:2003年9月22日頒布
54. 企業資產損失財務處理暫行辦法:2003年09月03日頒布
55. 農村信用社省(自治區、直轄市)聯合社管理暫行規定:2003年9月18日頒布
56. 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2003年10月3日頒布
57. 中國證券業協會會員誠信信息管理暫行辦法:2003年10月16日頒布
58.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2003年10月28日頒布
59. 外幣代兌機構管理暫行辦法:2003年5月28日頒布
60. 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2003年12月27日頒布
61. 中國銀聯入網機構銀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辦法:2003年12月7日頒布
62. 關於設立外商投資出口采購中心管理辦法:2003年9月29日頒布
63. 《關於設立中外合資對外貿易公司暫行辦法》補充規定:2003年12月7日頒布
64. 《外商投資國際貨物運輸代理企業管理辦法》補充規定:2003年12月7日頒布
65. 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2003年12月31日頒布
66. 《外商投資城市規劃服務企業管理規定》的補充規定:2003年12月9日頒布
67. 《外商投資建設工程設計企業管理規定》的補充規定:2003年12月9日頒布
68. 金融機構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管理暫行辦法:2004年2月4日頒布
69. 外國保險機構駐華代表機構管理辦法:2004年1月15日頒布
70. 世界銀行技術援助項目(分項目)管理辦法:2003年12月25日頒布
71. 保險經紀公司管理規定:2004年11月16日頒布
72. 中央企業財務決算報告管理辦法:2004年2月12日頒布
73. 審計機關審計項目質量控制辦法(試行):2004年4月1日頒布
74. 企業國有資產統計報告辦法:2004年2月14日頒布
75. 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2004年3月1日頒布
76. 基金會管理條例:2004年3月8日頒布
77. 外資銀行並表監管管理辦法:2004年頒布
78. 民航國內航空運輸價格改革方案:2004年8月17日頒布
79. 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監測和考核暫行辦法:2004年3月25日頒布
80. 商業銀行與內部人和股東關聯交易管理辦法:2004年4月2日頒布
81.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辦法:2004年6月19日頒布
82. 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2004年6月14日頒布
83. 基金會名稱管理規定:2004年6月23日頒布
84. 農村公路建設資金使用監督管理辦法:2004年6月11日頒布
85.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2004年6月25日頒布
86. 商業銀行次級債券發行管理辦法:2004年6月17日頒布
87.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2004年6月4日頒布
88. 保險外匯資金境外運用管理暫行辦法:2004年8月9日頒布
89. 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管理辦法:2004年7月27日頒布
90. 汽車貸款管理辦法:2004年8月16日頒布
91. 商務部國內貿易標准化體系建設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2004年8
㈡ 我國現行消防法規概括有5條
法律分析:
我國消防法規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在消防管理上的一種表現形式,屬於我國行政法的范躊,更具體地講,消防法規是公安法規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相互關系如下:公安法規、公共秩序管理法規、、戶政管理法規、民用危險物品管理法規、消防法規、國(邊)境管理法規、特種行業管理法規、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法,作為行政法的分支之一,我國現行消防法規的內容十分繁雜,但概括起來,它主要有:有關公安消防機構的組織、許可權的規定。有關消防監督管理的程序、方式、基本原則和技術標準的規定。有關消防監督管理括動中公安消防機構之間,公安消防機構與其它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公民個人之間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的規定等幾個方面的內容組成。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第二條 消防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原則,實行消防安全責任制,建立健全社會化的消防工作網路。
第三條 國務院領導全國的消防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工作。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消防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保障消防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
第四條 國務院應急管理部門對全國的消防工作實施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工作實施監督管理,並由本級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機構負責實施。軍事設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單位監督管理,消防救援機構協助;礦井地下部分、核電廠、海上石油天然氣設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單位監督管理。
㈢ 在我國現行法律中,普通法、特別法各有哪些
在現行法律中,普通法:刑法、民法、行政訴訟法等。特別法:高等教育法對教育法等。
法律分析
一般法與特別法: 這是法的分類的一種,其是以法的適用范圍為標准對法所作的分類。 一般法:指對一般人、一般事項、一般時間、一般空間范圍有效的法,帶有一定的普遍性。特別法:指對特定的人、特定事項有效,或在特定區域、特定時間有效的法,具有明顯局限性,如戰爭時期的法一般法與特別法的分類,其相對性比之其他法的分類更為明顯。從法律效力來看,有特別法優於一般法的原則。一般法和特別法地真正區別在於該法是否是對某項專門作出地立法。象《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等就是一般法;而象《稅法》、《婦女權益保護法》、《商標法》就屬於特別法。普通法與特別法的區別如下:應用范圍、時間和地點不同:普通法是指在全國范圍內對全體公民經常適用的法律,幾乎涉及法律的各個領域;特別法是指適用於特定時期、特定地點、特定的人或事項的法規。法律效力不同:特別法規的效力比普通法高。程序不同:普通法的程序復雜、僵化;特別法制定簡便、公布及時、修改靈活、針對性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條 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一條 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公司的組織和行為,保護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 第一條 為了保護和改善環境,減少污染物排放,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制定本法。
㈣ 我國現行婚姻法律法規中對女方的保護性規定有哪些
從保護女性的角度出發,新《婚姻法》作了如下規定,保護婦女的權益:(1)對男方離婚權的限制性規定同時也加強了對婦女特殊時期的保護,依據該法第34條規定:「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後一年內或中止妊娠後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2)現行《婚姻法》設立了離婚補償制度。我國《婚姻法》新增加了離婚補償制度,第40條規定,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可以向另一方請求補償。本條款的規定,既是公平原則的體現,也是對婦女的保護。 (3)財產保護兼顧公平。現行《婚姻法》在夫妻共同財產處理方面沿用以前的規定,由夫妻雙方協議處理共同財產;協議不成由法院依據照顧女方和子女利益的原則判決。此外,《婚姻法》還增加了一條,即離婚時,夫或妻在家庭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這一條款主要體現了我國法律對農村婦女利益的重視。 (4)沿用經濟幫助制度。現行《婚姻法》第42條規定:「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與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在我國,男女的經濟能力存在一定差異,離婚時接受幫助的多為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