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酒類商品管理條例
① 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取消和下放一批市級行政權力事項的決定
重慶市人民政府令
(第291號)
《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取消和下放一批市級行政權力事項的決定》已經2015年4月23日市人民政府第88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市 長 黃奇帆
2015年8月21日
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
取消和下放一批市級行政權力事項的決定
為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市委四屆四次、五次全會精神,全面推行行政權力清單制度,轉變政府職能,推進簡政放權,市人民政府決定取消63項、下放670項市級行政權力事項。
決定取消的市級行政權力事項,市政府有關部門和有關單位不得變相實施,不得轉交有關事業單位、協會繼續實施,不得通過拆分、合並等方式變相實施。決定下放的市級行政權力事項,市政府有關部門和有關單位要放權不卸責,加強對承接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工作的業務指導;承接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要盡職履責做好權力承接工作,發揮基層貼近群眾、就近管理的優勢,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活力。採用委託方式下放的,委託的市政府部門應當與受委託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或其有關部門簽訂委託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並對受委託方實施的行為進行監督。
此次取消、下放的市級行政權力事項,市政府有關部門要依照法定程序,及時清理和推進修改有關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要按照政府信息公開要求,推進取消和下放的市級行政權力事項信息公開,保障社會公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對於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本決定的,將嚴肅追究有關部門和人員的責任。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和有關單位在實施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向市人民政府報告。
附件1:重慶市政府部門和有關單位取消的行政權力目錄
序號項目名稱權力類別實施主體權 力 依 據備 注1中小學示範食堂評審行政確認市教委1.《關於實施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國食葯監食〔2012〕5號);2.《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教育部令第14號)第二十八條;3.《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重慶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關於印發〈重慶市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等級評定實施細則〉的通知》(渝教體衛藝〔2012〕23號)2重慶市重點新產品鑒定行政確認市科委1.《重慶市科技創新促進條例》第六、三十八條;2.《重慶市對企業新產品開發實行優惠扶持政策的實施辦法》(渝辦發〔2011〕74號)國家層面已取消。3對在預防、控制和撲滅動物疫病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執業獸醫表彰和獎勵其他權力市農委《執業獸醫管理辦法》(農業部令2013年第3號)第五條4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和全國休閑農業示範點審核其他權力市農委《農業部國家旅遊局關於開展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和全國休閑農業示範點創建活動的意見》(農企發〔2010〕2號)5對推廣的農業生產資料新產品組織嚴格的試驗示範和質量檢測核准登記其他權力市農委《重慶市實施〈農業技術推廣法〉辦法》第二十一條修法後取消。6農業機械試驗鑒定其他權力市農委《農業機械試驗鑒定辦法》(農業部令第54號)第二條交由市場主體自主決定。7國家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初審其他權力市農委《農業部關於創建國家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的意見》(農經發〔2011〕3號)取消初審環節,更有利於推動我市農業產業化發展。8一村一品專業示範村鎮審核其他權力市農委《農業部辦公廳關於開展一村一品專業示範村鎮認定工作的通知》(農辦經〔2010〕19號)9對酒類生產違法行為的處罰行政處罰市商委1.《重慶市酒類商品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2.《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改革完善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體制的實施意見》(渝府發〔2013〕48號)根據食品安全法和我市有關規定,該項權力已轉移到市食品葯品監管局。10對不按規定繳納蠶種價格風險金的處理其他權力市外經貿委《重慶市蠶種管理條例》第四十一條徵收蠶種價格風險金已經取消,該項權力隨之取消。11徵收征地管理費行政徵收市國土房管局1.《征地管理費暫行辦法》第十一條;2.《重慶市物價局重慶市財政局關於重新核定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系統土地、礦產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的通知》(渝價〔2001〕346號)《關於取消、停徵和免徵一批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通知》(財稅〔2014〕101號)規定取消征地管理費。12政府融資平台公司及土地儲備機構儲備土地使用權登記核准備案其他權力市國土房管局《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重慶市監察局重慶市審計局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重慶監管局關於進一步規范政府融資平台公司及土地儲備機構土地登記管理的通知》(渝國土房管發〔2011〕239號)《國土資源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加強土地儲備與融資管理的通知》(國土資發〔2012〕162號)第五條已有新規定,不需再進行政府融資平台公司及土地儲備機構儲備土地使用權登記核准備案。13對委託不具有運營資質的單位運行其環境污染治理設施的違法行為的處罰行政處罰市環保局《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許可管理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20號)第二十八條第一款權力依據《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許可管理辦法》已失效。14對非法從事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活動的違法行為的處罰行政處罰市環保局《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許可管理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20號)第二十八條第二款權力依據《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許可管理辦法》已失效。15對持證單位擅自修改原始監測數據,提供虛假信息的違法行為的處罰行政處罰市環保局《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許可管理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20號)第二十八條第四款權力依據《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許可管理辦法》已失效。16對持證單位提交虛假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情況年度報告表的違法行為的處罰行政處罰市環保局《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許可管理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20號)第二十八條第五款權力依據《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許可管理辦法》已失效。17對偽造、
②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2013年21號公告中《酒類行業流通服務規范》具體標准內容發布了嗎
公布了:
《酒類行業流通服務規范》標准頒布
國家商務部年21號公告 11月1日實施
針對酒類行業酒精門事件,塑化劑事件,少數企業採用酒精、香精加水勾兌冒充糧食蒸餾酒事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2013年21號公告頒布了《酒類行業流通服務規范》,於今年11月1日在全國實施。
據該標準的發起人,主要起草人,中國商業聯合會零售供貨商專業委員會執行主任譚新政介紹,該標准由國家商務部2012年立項,由中國商業聯合會零售供貨商專業委員會、北京五洲創意營銷策劃有限公司、中國人民大學牽頭,由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貴州茅台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安徽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劍南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稻花香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宋河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景芝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扳倒井股份有限公司、古貝春集團有限公司、重慶詩仙太白酒業(集團)有限公司、安徽迎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雙輪酒業有限責任公司、浙江致中和實業有限公司、浙江省東陽市榮鑫酒業有限公司、宜賓紅樓夢酒業有限公司、貴州茅台鎮榮和燒坊酒業有限公司、山西戎子酒庄有限公司、北京酒仙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山東天地緣酒業有限公司、新華錦(青島)即墨老酒有限公司、山東即墨妙府老酒有限公司、廣州星河灣酒業有限公司、北京糖業煙酒公司、北京五洲天宇認證中心等企業組織起草小組,先後九易其稿,召開了三次大型討論會,最終統一了意見,通過專家評審,形成報批稿,報國家商務部審查發布。
本標準的核心內容:
規定了酒類流通的術語和定義,界定了酒類流通的范圍和流程,提出了銷售全過程的質量控制重點,對宣傳推介以及服務規范提出了要求,因此對規范酒類行業的流通服務具有積極意義。
本標準的技術內容符合行業實際和酒類產品流通服務的要求,該標准對促進酒類行業的健康發展,將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該標准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主要內容包括:術語和定義、經營、服務、流通信息、酒類商品保護、宣傳、監督與評價等7章。這7章在邏輯上分成4個部分,第1部分規范了有關術語;第2部分是「4 經營」和「5 服務」,主要對酒類生產者和經營者在流通環節應該履行的職責提出要求;第3部分是「6 流通信息」、「7 酒類商品保護」和「8 宣傳」,主要針對酒類流通活動進行規范;第4部分是「9 監督與評價」,主要針對酒類流通的監管和評價方式、依據等做出規定。
各章的核心要點說明如下:
「3 術語和定義」部分
明確了酒類商品的定義,以及與其他現行標準的關系;
明確了酒類流通的定義,劃分了它與酒類生產的邊界;
將《酒類流通管理辦法》中的「隨附單」,以術語形式在本標准中體現;
將「酒文化」以術語形式體現。這是酒類行業的特色,對其進行規范將有助於增強其特色。
「4 經營」部分
對於經營條件,本標准本身不做具體規定,採取引用現行標准SB/T 10391和SB/T 10392的辦法;
在采購環節,強調對相關資質證明和文件的索取和查驗,以及通過簽訂采購合同來保障買賣雙方的合法權益;
根據行業中存在的實際情況,對重新分裝或預包裝的行為,提出了「生產企業授權、全程記錄、標簽明示」三點要求;
在銷售環節,強調了酒類流通信息的記錄,並對酒類電子商務提出規范化要求。
「5 服務」部分
強調了提供酒類品質保證的服務;
強調了提供酒類信息可追溯服務;
根據酒類商品特點,提出了酒類經營中應有必要的消費警示;
針對問題商品的處理,提出了制度要求。
「6 流通信息」部分
強調政府和生產經營者均應重視酒類流通信息的記錄、存儲和管理要求;
強調已被管理的流通信息,應為消費者提供查詢服務。
「7 酒類商品保護」部分
從專利、品牌、地理標志等三個方面提出了對酒類商品的保護要求;
對於酒類商品品質存在爭議時,強調應以國家法定檢測機構的鑒定結論為准。但結合酒類行業特點,對於酒類商品的真偽問題,允許被侵權的酒類生產企業出具意見,供檢測機構參考。
「8 宣傳」部分
根據酒類商品的特點,本標准對於酒類宣傳提出了「酒文化」和「酒類健康知識」兩方面的特色要求;
在酒文化宣傳方面,注重與良好的社會風尚吻合,鼓勵對中國傳統的酒文化資源予以開發利用;
在酒類健康知識宣傳方面,強調客觀、真實、准確的傳播酒類健康知識,並倡導「理性消費、節制飲酒」的消費理念。
「9 監督與評價」部分
規定了酒類經營行為的監督及其依據;
規定了酒類企業的管理性評價及其依據。
據標准主要起草人譚新政介紹,為很好宣貫本標准,將由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新浪網主辦,舉辦「中國酒類行業品牌與服務評價暨老八大名酒五十年風雲巡禮」活動,該活動將宣貫國家標准《商業企業品牌評價與企業文化建設指南》、《商品售後服務評價》及行業標准《酒類行業流通服務規范》溶為一體,開展系列宣貫活動,評價結果於2013年秋季全國糖酒會揭曉,全面展示、頌揚中國酒類行業品牌與企業文化建設,售後服務體系建設,釀造健康酒、糧食蒸餾酒,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優秀企業和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