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增法律法規清單
① 9月1日起將有哪些法律法規開始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
最高法院發布《最回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答〈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四)》,將於9月1日起施行
銀監會發布了《信託登記管理辦法》(銀監發[2017]47號),自2017年9月1日實施
質檢總局、國家標准委發布《母嬰保健服務場所通用要求》(GB/T 33855-2017),將自9月1日起施行
《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教育部令第41號),該規定將於9月1日起施行
《外賣配送服務規范》(T/CCPITC-SC007—2017),將於9月1日正式實施
《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工業和信息化部令第42號),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
手機漫遊費取消也是從9月1日起實施
② 201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新規都有哪些
《互聯網域名管理辦法》明確責任;僱傭非拍賣師主持拍賣將被處萬元內罰款;保險公司將全面實施「雙錄」;海關總署明確海關監管作業場所行政許可事項;在廣
東未經許可不得用微信組團出遊;河北4.5噸以下貨車可不辦經營許可證,泄露消費者個人信息最高罰50萬元……11月1日起,一批新規將施行,影響我們的
生活。
《互聯網域名管理辦法》 :明確責任 11月1日起施行
9月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修訂後的《互聯網域名管理辦法》(工業和信息化部令第43號),修訂《互聯網域名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是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加強互聯網基礎資源管理要求的需要,維護網路與信息安全,需要細化《辦法》有關域名服務監管制度。
工信部表示,修訂後的《辦法》分為總則、域名管理、域名服務、監督檢查、罰則和附則等六章,共五十八條。主要內容包括明確部和省級通信管理局的職責分工、完善域名服務許可制度、規范域名注冊服務活動、完善域名注冊信息登記和個人信息保護制度以及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辦法》已經2017年8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第32次部務會議審議通過,自2017年11月1日起施行。原信息產業部2004年11月5日公布的《中國互聯網路域名管理辦法》(原信息產業部令第30號)同時廢止。
值得關注的是,對於時下熱門的微信、博客等社交平台從事組團活動,《廣東省旅遊條例》明確規定:未取得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的單位和個人,不得以組織旅遊的名義,利用微信、博客等社交平台或者行業協會、學會、車友會、驢友會、俱樂部等形式,從事旅遊經營業務。
河北三新規2017年11月1日起施行
1、《河北省道路運輸條例》:4.5噸以下貨車可不辦經營許可證
2017年9月15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了「《河北省道路運輸條例》解讀及宣傳貫徹情況」新聞發布會。會議宣布,《河北省道路運輸條例》(以下簡稱
《條例》)將於2017年11月1日起施行,4.5噸以下從事普通貨運經營的汽車,可以不再申請辦理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
《河北省道路運輸條例》的出台為維護道路運輸市場秩序、保護各方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道路運輸業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法律保障。《條例》的貫徹實施,將進一步推動全省道路運輸安全穩定、高效綠色發展,為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做出更大的貢獻。
2、《河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泄露消費者個人信息最高罰50萬元
7月28日,河北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河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並將於11月1日正式施行。《條例》突出了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強化了經營者的義務和責任、加強了消保委的社會監督力度;細化了消費爭議調解,特別是針對當前消費領域出現的消費熱點難點問題,對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經營者義務、消費者權利進行了完善。
《條例》規定,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要徵得消費者同意;經營者對收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嚴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消費者明確要求經營
者刪除、修改其個人信息的,經營者應當予以刪除、修改。經營者違反這些規定,將被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
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3、《河北省專利條例》將於2017年11月1日起施行
9月28日,《河北省專利條例》經河北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將於2017年11月1日起施行。作為一部專業性、實用性、操作性很強的地方性法規,《條例》為鼓勵發明創造、促進專利的轉化運用、打擊侵權行為、保障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規范專利工作的管理與服務等提供了全方位的法律保障。
甘肅:公共資源交易平台不得以營利為目的
《甘肅省招標投標條例》將自2017年11月1日起施行。《條例》明確,依法必須招標的項目,應當進入符合規定的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公共資源交易平台運行
服務機構提供公共服務確需收費的,不得以營利為目的。鼓勵利用信息網路進行電子招標投標,具備條件的,應當進行電子招標投標。數據電文形式與紙質形式的招
標投標活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重慶市稅收征管保障辦法》將於11月1日實施
近日,重慶市政府印發《重慶市稅收征管保障辦法》(以下簡稱《保障辦法》),將於2017年11月1日起在全市正式實施。
據了解,與原《重慶市地方稅收征管保障辦法》相比,新《保障辦法》在適用保障對象方面,將重慶市國稅機關徵收管理內容納入保障適用范圍,並對組織要求、協
助要求、信息渠道等具體方面進行了完善,實現了稅收征管保障的全覆蓋。在稅收協助部門方面,則增加了科技、交通、商務、國資、統計等行政主管部門,以及人
民銀行、海關等中央在渝單位。此外,在涉稅信息交換方面,不僅增加了工程項目規劃許可、農用地轉讓等傳統稅源涉稅信息交換,還增加了跨境交易等新興產業的
涉稅信息交換。
懂法知法做個好公民。
③ 2017 年 1 月 1 日有哪些新的法律政策開始實施
2017年1月1日起新的法規政策開始實施,又有哪些新規將影響你我的生活呢?
①跨省就醫結算工作啟動,在哪住院在哪報銷;
②社保卡逐步實現全國一卡通;
③信用卡滯納金取消,取現每日限額提至1萬;
④實名制火車票丟了,出站前可掛失補辦;
⑤全國全面供應國V標准汽、柴油;
⑥所有鹽產品價格將放開。
放開所有鹽產品價格,普通食鹽價格或下降
國務院公布的《鹽業體制改革方案》將於2017年1月1日實施。方案要求,
放開所有鹽產品價格,取消食鹽准運證,允許現有食鹽定點生產企業進入流通銷售領域,食鹽批發企業可開展跨區域經營。
多家機構的研究報告認為,預計普通食鹽的價格會由於各方搶占市場出現下降。同時,隨著食鹽產銷分離局面的打破,制鹽企業有望分享到食鹽銷售利潤,食鹽品牌也會朝向多元化發展。
全國全面供應國V標准汽油
2017年1月1日起,全國全面供應符合國V標準的車用汽油、車用柴油。 停止國內銷售低於國V標準的車用汽、柴油。
信用卡違約金取代滯納金,每日最多提現1萬元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信用卡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央行取消現行統一規定的信用卡透支利率標准,實行透支利率上限、下限區間管理;取消透支消費免息還款期最長期限、最低還款額標准及附加條件現行規定;
取消滯納金,由發卡機構和持卡人約定違約金;ATM預借現金提現限額從原來的每卡每日累計取現2000元提高至1萬元。
④ 2017年5月7日開始執行的關於城管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政策全文
城市管理執法范圍
1住房城鄉建設領域
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全部行政處罰權。
2環境保護管理方面
社會生活雜訊污染、建築施工雜訊揚塵污染、餐飲服務業油煙污染、露天燒烤污染、焚燒瀝青塑料垃圾等煙塵和惡臭污染、露天焚燒秸稈落葉等煙塵污染、燃放煙花爆竹污染等的行政處罰權。
3工商管理方面
戶外公共場所無照經營、違規設置戶外廣告的行政處罰權。
4交通管理方面
在城市道路上違法停放機動車輛的行政處罰權。
5水務管理方面
向城市河道傾倒廢棄物和垃圾、違規取土、城市河道違法建築物拆除等的行政處罰權。
6食品葯品監管方面
戶外公共場所的食品銷售和餐飲攤點無證經營、違法回收販賣葯品等的行政處罰權。[2]
《徵求意見稿》提出,執法人員在開展執法活動時,可以依法採取以下措施:
進入相關場所實施現場檢查;
核實當事人的身份等相關信息;
以勘驗、拍照、錄音、攝像等方式進行現場取證;
在現場設置警示標志;
詢問案件當事人、證人等;查閱、調取、復制與違法行為有關的文件資料等;
依法查封、扣押與違法行為有關的場所、設施、財物;[3]
內容解讀
城管執法辦法屬於由國務院部委制定的部門行政規章,在我國法律效力等級秩序中居於憲法、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法規之下。下位法服從上位法並不得與上位法相抵觸,是立法的一個基本原則。
辦法明確的城市管理執法范圍,除包括城建領域全部行政處罰權外,還涉及環保、工商、交通到水務、食品葯品等多方面的行政處罰權。而環保、交通、食品安全等領域都有專門法律,城管執法辦法作為一個部門起草的行政規章,將相關法律規定的行政處罰權劃歸城管執行,難免給人以"越位攬權"的印象。
以群眾關注較多的將"在城市道路上違法停放機動車輛的行政處罰權"納入城管執法范圍為例,根據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國務院公安部門負責全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是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的執法主體。因此,違章佔道停車的執法主體應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
按照依法行政原則,政府部門制定規章必須有法源,法源從高到低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及與行政法規有關的法律解釋等。城管執法辦法涉及面廣,在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時,為便於公眾充分了解其立法依據,有關部門需要對其援引的法律、法規作更詳細的說明;為了在未來執行中順利對接環境保護、工商管理、交通安全等諸多法規,則需要釐清其與所依據的上位法之間的關系,並在條文中加以體現[4] 。
發布實施
為了規范城市管理執法活動,提高執法和服務水平,維護城市管理秩序,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7年3月30日發布《城市管理執法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從執法范圍、執法主體、執法保障、執法規范、寫作與配合以及執法監督等六方面,全方位地對城市管理執法活動進行了規范。根據《辦法》規定,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可以配置城市管理執法協管人員,協管人員從事執法輔助事務產生的法律後果,由本級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承擔。該《辦法》自2017年5月1日起實施。
執法范圍:應當向社會公開
根據《辦法》規定,城市管理執法的行政處罰權范圍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有關規定確定,包括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權,以及環境保護管理、工商管理、交通管理、水務管理、食品葯品監管方面與城市管理相關部分的行政處罰權。
《辦法》還對需要集中行使城市管理執法權的條件進行了規定:即與城市管理密切相關的;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多頭執法擾民問題突出的;執法頻率高、專業技術要求適宜的;確實需要集中行使的。
《辦法》規定,城市管理執法事項范圍確定後,應當向社會公開。
執法主體:城市管理執法人員應當持證上崗
《辦法》規定,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按照權責清晰、事權統一、精簡效能的原則設置執法隊伍。直轄市、設區的市城市管理執法推行市級執法或者區級執法。直轄市、設區的市的城市管理執法事項,市轄區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能夠承擔的,可以實行區級執法。直轄市、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可以承擔跨區域和重大復雜違法案件的查處。
同時,市轄區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可以向街道派出執法機構。直轄市、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可以向市轄區或者街道派出執法機構。
《辦法》明確規定,城市管理執法人員應當持證上崗。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可以配置城市管理執法協管人員,配合執法人員從事執法輔助事務。協管人員從事執法輔助事務產生的法律後果,由本級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承擔。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應當嚴格協管人員的招錄程序、資格條件,規范執法輔助行為,建立退出機制。
執法規范:建立保存城管執法檔案
對城市管理執法活動進行詳細規定,是《辦法》的亮點之一,《辦法》用了整個一章、十條的具體規定進行了規范。《辦法》明確,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應當依法、全面、客觀收集相關證據,規范建立城市管理執法檔案並完整保存。
《辦法》規定,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開展執法活動,應當根據違法行為的性質和危害後果依法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對違法行為輕微的,可以採取教育、勸誡、疏導等方式予以糾正。
城市管理執法人員開展執法活動,可以依法採取以下措施:以勘驗、拍照、錄音、攝像等方式進行現場取證;在現場設置警示標志;詢問案件當事人、證人等;查閱、調取、復制有關文件資料等;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應當運用執法記錄儀、視頻監控等技術,實現執法活動全過程記錄。
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對查封、扣押的物品,應當妥善保管,不得使用、截留、損毀或者擅自處置。查封、扣押的物品屬非法物品的,移送有關部門處理。
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不得對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設定任務和目標。罰款、沒收違法所得的款項,應當按照規定全額上繳。
執法監督:以罰款、沒收違法所得作為經費來源的要通報批評
《辦法》規定,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應當向社會公布投訴、舉報電話及其他監督方式。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應當為投訴人、舉報人保密。
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上級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一)沒有法定依據實施行政處罰的;(二)違反法定程序實施行政處罰的;(三)以罰款、沒收違法所得作為經費來源的;(四)使用、截留、損毀或者擅自處置查封、扣押物品的;
此外,《辦法》規定,非城市管理執法人員著城市管理執法制式服裝的,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應當予以糾正,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⑤ 2017年法律有哪些新的法規條例
一、購物篇。
1、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賣家採用網路、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
2、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賣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退貨,或要求經營者更換、修理、賣家應當承擔運費。
3、根據《網路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消費者定作的;鮮活易腐的;在線下載或拆封的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等數字化商品;支付的報紙、期刊等商品不適用7日無理由退貨規定。
二、家庭篇。
1、根據《婚姻法》,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
2、根據《婚姻法》,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已經婚前財產歸屬問題,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3、根據《婚姻法》,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後一年內或中止妊娠後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
4、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胎兒享受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的民事權利。
5、根據《刑法》,虐待被監護、看護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情節惡劣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6、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下調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年齡下限,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三、職場篇。
1、根據《勞動合同法》,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2、根據《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6個月。
3、根據《勞動法》,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150%的工資報酬;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200%的工資報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
4、根據《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因女職工懷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資、予以辭退、與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聘用合同。
四、出行篇。
1、根據《水路旅客運輸實名制管理規定》,乘船人遺失船票的,經核實其身份信息後,水路旅客運輸經營者或者其委託的船票銷售單位應當免費為其補辦船票。
2、根據《航班正常管理規定》,承運人應當在掌握船班狀態發生變化之後的30分鍾內通過公共信息平台、官方網站、廣播等方式,及時、准確地向旅客發布航班出港延誤或者取消信息。
3、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醉酒駕車將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⑥ 2017新法律法規有哪些
2017年法律有哪些新的法規條例
全國法律法規
國防交通法、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實回施
新年一答馬當先的就是兩部與國家安全和國防相關的法律實施:2016年9月3日公布的國防交通法,與2016年4月28日公布的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
國防交通法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第一部國防軍事立法,也是黨和國家將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後第一部貫徹這一戰略的重要法律。它共9章60條,明確了國防交通管理體制及職責分工,規范了國防交通規則、交通工程設施、民用運載工具、國防運輸和交通保障等方面制度。
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則是為規范、引導境外非政府組織在中國境內的活動,保障其合法權益,促進交流與合作制定的一部重要法律。它共7章54條,包括總則、登記和備案、活動規范、便利措施、監督管理、法律責任和附則等內容。該法規定,境外非政府組織在中國境內不得從事或者資助營利性活動、政治活動,不得非法從事或者資助宗教活動。
⑦ 6月1日起,哪些新的法律法規將影響我們的生活
1、網路安全法:不得出售個人信息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網路安全法,將於2017年6月1日起施行。法律進一步界定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范圍;明確加強對個人信息保護;對攻擊、破壞我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境外組織和個人規定相應的懲治措施;增加懲治網路詐騙等新型網路違法犯罪活動的規定等。
2、非法獲取出售公民個人信息超50條將入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在京發布,進一步明確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定罪量刑標准。《解釋》共十三條,包括明確了「公民個人信息」的范圍、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認定標准等十個方面內容,將於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
其中,新的司法解釋明確,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徵信信息、財產信息等個人敏感信息五十條以上的,即構成犯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首次明確「人肉搜索」案件中,行為人未經權利人同意即將其身份、照片、姓名、生活細節等個人信息公布於眾,實際是向不特定多數人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6月1日起無人機進入實名登記時代
近日,中國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適航審定司正式發布《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定》,正式宣布上線測試運行民用無人機登記注冊系統。
規定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最大起飛重量為250克以上(含250克)的民用無人機,要求自2017年6月1日起,購買民用無人機的擁有者必須按照本管理規定的要求進行實名登記。
4、修訂後的《農葯管理條例》:鼓勵實施農葯減量計劃
新修訂《農葯管理條例》將於2017年6月1日起施行,《條例》規定,劇毒、高毒農葯不得用於蔬菜、瓜果、茶葉、菌類、中草葯材的生產。通過推廣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先進施葯器械等措施,逐步減少農葯使用量,對實施農葯減量計劃、自願減少農葯使用量的給予鼓勵和扶持。
5、下月起微信公號未經許可禁發新聞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5月22日公布《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管理實施細則》,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細則提出,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包括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布服務、轉載服務、傳播平台服務。
獲准提供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布服務的,可以同時提供互聯網新聞信息轉載服務。獲准提供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平台服務,擬同時提供采編發布服務、轉載服務的,應當依法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布、轉載服務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