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老乾相關法律法規
『壹』 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福建省退休職工管理委員會工作規定》的通知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企業退休職工管理服務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制定本規定。第二條企業退休職工管理服務工作的宗旨是:以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針為指導,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有關老齡事業和退管服務工作的方針、政策,圍繞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目標,做到精心管理、熱忱服務、保障生活,使退休職工在安度晚年的同時,繼續在改革開放和兩個文明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第二章組織第三條按照「政群結合」、「專群結合」、「條塊結合」的原則,在同級黨委、政府領導下,省、地(市)、縣(市、區)成立由工會、勞動、財政、體改委、經貿委、民政、衛生、人事、老齡、老乾、社會保險、人民保險等部門負責人和退休職工代表組成的退休職工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退管會」)。其組成人員經同級政府批准公布。
退管會下設辦公室,掛靠同級總工會,負責日常工作。第四條各地可在退休職工比較集中的風景點、街道、鄉鎮成立區域性退管組織,發揮退休職工積極分子作用,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第五條各產業和業務主管部門,根據本產業、系統退休職工情況,建立退休職工管理機構,負責指導協調本產業、系統基層單位退休職工管理服務工作。第六條各企業單位,凡退休職工25人以上,成立退管會,25人以下成立退管小組,並根據需要設立工作機構、配備人員,或指定專人負責日常工作。第七條建立退休職工代表會議制度。省退休職工代表會議每五年召開一次;市、縣退休職工代表會議每三年召開一次;基層單位退休職工代表會議每年召開一次。各級退管會全體委員會議,每年召開一至二次。第八條各級退管會的職能是:管理、服務、維護、教育、協調。第三章任務第九條省、地(市)、縣(市、區)退管會的任務:
(一)貫徹執行黨中央和國務院有關老齡事業和退管工作的方針、政策、依法維護退休職工的合法權益。
(二)協助政府主管部門,促進企業深化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退休職工基本生活。
(三)協助黨委、政府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養老傳統美德,表彰好人好事。
(四)指導基層退管組織開展退管服務各項工作和興辦各種為退休職工服務的事業,建立健全各種必要的管理規章制度。促進興辦為退休職工服務的各項福利事業。
(五)加強調查研究工作,反映退休職工的呼聲和要求,及時總結交流搞好養老保險和退管服務工作的經驗,開展退管理論研究。
(六)組織退休職工參加力所能及的工作,繼續為兩個文明建設做出貢獻。
(七)組織退休職工學習政治、文化和科學知識,開展延年益壽、增進身心健康的文娛活動,豐富文化生活。
(八)研究解決退管服務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向黨委、政府匯報工作情況和問題。第十條基層退管組織的任務:
(一)貫徹落實黨和政府有關退管服務工作的方針、政策,協助企業搞好養老保險和補充養老保險,保障退休職工的基本生活。
(二)組織退休職工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遵紀守法,維護社會穩定,關心下一代,保持工人階級本色。
(三)依法維護退休職工合法權益,努力為退休職工辦實事排憂解難。辦好退休職工互助補充保險的互助互濟會,做好退休職工中的孤寡和病殘老人幫助解困工作。
(四)組織退休職工參加力所能及的工作和社會公益活動,發展各種形式的老人事業,組織和倡導退休職工自己動手謀福利。
(五)開辟活動場所,組織各類適合老人特點的學習和文體等活動。第十一條各級退管會要切實加強對退休職工管理服務工作的領導,建立和健全退休職工和管理服務組織。第四章經費第十二條縣以上退管服務經費:
(一)政府撥款。
(二)有關部門撥款。
(三)退管會經辦的經濟實體和管理費收入。
(四)社會各界贊助。
(五)其他合法途徑的經費收入。第十三條企業退管服務經費和退休職工福利費,按閩政〔1982〕59號、閩退管會〔1994〕7號文件規定辦理。第十四條各級退休職工管理服務經費主要用於修建活動室,添置活動室的設備、文娛用品、訂閱報刊雜志,開展重大活動,組織慰問退休職工,以及退管辦的日常開支等。該經費實行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必須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和報表制度,認真做好年度預、決算,接受各級退休職工管理委員會監督。
『貳』 老年人活動中心開設的項目有哪些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了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老年人,是指六十周歲以上的公民。第三條 老年人是社會的寶貴財富,應當受到全社會的尊重和愛護。發揚尊老、愛老、養老的傳統美德,樹立良好的社會風尚,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第四條 老年人的合法權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禁止歧視、謾罵、侮辱、毆打、虐待和遺棄老年人的行為。第五條 老年人對國家和社會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有權分享社會發展的成果。第六條 保護老年人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各級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應依照各自的職責,做好老年人保護工作。家庭和公民應當尊敬、關心老年人,保護老年人在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合法權益。第七條 老年人應當遵紀守法,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妥善處理家庭和鄰里關系。第八條 每年「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為本省老年節。第二章 家庭保護第九條 老年人享有成年子女贍養和扶助的權利。依法負有贍養和扶助義務的子女或孫子女、外孫子女等,必須贍養和扶助父母或者祖父母、外祖父母。負有贍養和扶助義務的夫妻雙方應支持、幫助配偶贍養和扶助老年人,不得干涉配偶履行義務。第十條 贍養人必須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保證老年人生活水平不低於與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的平均生活水平。與老年人同地生活的贍養人,應承擔老年人力不能及的家務勞動;與老年人異地生活的贍養人,應妥善安排老年人的生活,使其生活得到保障。第十一條 農村中與老年人分居的贍養人,負責耕種、管理老年人的口糧田、自留地,收益歸老年人,贍養人不得強行索要或扣留。第十二條 贍養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擔力不能及的勞動。第十三條 老年人患病或者生活自理確有困難的,贍養人應當負責給予醫療、照料。第十四條 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其他任何理由,拒絕履行贍養和扶助老年人的義務。贍養人不履行贍養和扶助義務時,無勞動能力或生活困難的老年人,有權要求贍養人給付贍養費。第十五條 屬老年人所有的房屋產權或租用的房屋使用權,任何人不得非法侵犯,非經老年人授權,子女或其他親屬無權處分或侵佔;屬老年人所有的房屋,經老年人同意,由子女或其他親屬出資改建或擴建的,應事先訂立協議書,明確老年人享有的房產份額和使用權。第十六條 子女所在單位分配的住房,老年人與子女有同等居住的權利,並應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與老年人共同生活的已婚子女,需要遷出另居的,應尊重老年人的意見。老年人生活自理有困難,需要子女照顧的,其子女不得借故推諉,應履行贍養和扶助的責任。老年人沒有住房的,贍養人應妥善安排其住處。第十七條 老年人有權支配自己的合法收入和財產,任何人不得侵佔、挪用、騙取和破壞。老年人有權拒絕或應允有獨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提出的經濟資助的要求。老年人有權依法用遺囑繼承、遺贈等方式處分自己的合法財產,任何人不得非法干涉。贍養人遺棄老年人,或者虐待老年人情節嚴重的,依法喪失繼承遺產的權利。第十八條 子女或者其他人不得干涉老年人的婚姻自由,不得干涉喪偶或者離婚的老年人再婚、復婚及其婚後的家庭生活。第三章 社會保護第十九條 積極發展老年福利事業,加強社會保障工作。各地區和部門應根據法律和有關規定,通過多種渠道籌集資金,興辦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老年人活動中心等福利設施,為保障老年人權益創造條件。第二十條 全社會都應重視、珍惜老年人的知識、技能和經驗,支持老年人繼續為社會服務。第二十一條 醫療衛生部門要加強老年人醫療保健工作,為老年人看病提供方便,逐步實行就醫優先制度。城市和有條件的農村應逐步建立老年病門診、老年病床或家庭病床,對八十周歲以上的高齡老年人要出診到戶。第二十二條 工業、商業、服務部門應重視生產、經營老年人所需要的商品,可開設為老年人服務的項目。交通、鐵路、民航部門要逐步建立老年乘客的優先服務制度,為老年人乘車、乘船、乘機提供方便。第二十三條 文化、教育、體育部門應重視發展老年文化教育事業和體育事業,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支持社會團體、鄉(鎮)基層組織開展老年人文娛、教育、體育活動;娛樂、公園、體育場所應為老年人活動提供方便。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對老年人進公園、博物館、紀念館等場所,可實行半費或免費。第二十四條 城鄉規劃、建設部門在規劃、建設居住區時,應根據條件增建老年人生活服務設施和活動場所。第二十五條 宣傳部門應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等宣傳工具,經常地進行尊老、愛老、養老的傳統美德教育,表揚好人好事,譴責和揭露侵犯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樹立良好的社會風尚。第二十六條 各類學校應對學生進行尊老、愛老、養老的傳統美德教育和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法制教育。第二十七條 離休、退休老年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有的政治、經濟、文化、住房、醫療、福利等待遇,必須切實得到保障,不得隨意降低或取消。離休、退休老年人的離休費、退休費,以及按規定享有的各種補貼費,其所在單位必須及時發放,不得拖延、剋扣或挪作他用。對生活確有困難的離退休老年人,原工作單位應給予經濟補助,其主管部門應負責落實。第二十八條 離退休的孤寡老年人患病,原單位應負責安排醫療和照料。第二十九條 城鎮沒有經濟收入的孤寡老年人,由民政部門給予社會救濟,保障其基本生活,或根據老年人的意願接納進福利院。農村孤寡老年人,由鄉(鎮)人民政府統籌安排,實行保吃、保穿、保住、保醫、保葬的五保制度,縣以上人民政府應定期檢查,確保落實。孤寡殘疾老年人和八十周歲以上的高齡孤寡老年人的供養標准應高於一般孤寡老年人。第三十條 贍養人拒不給付贍養費的,被贍養人有權要求贍養人所在單位從其工資中扣付;贍養人是農民或者無固定職業的城鎮居民的,由所在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基層組織責令其給付,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予協助。第三十一條 逐步建立和完善多種形式的城鄉養老保險制度,使老年人生活得到切實的保障。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中外合資、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和城鎮集體企業、私營企業、合作企業、個體工商戶均應參加退休費用統籌社會養老保險,並按規定為其從業人員繳納養老保險費。農村應根據農民自願和經濟條件,以鄉、鎮或村為單位,逐步建立養老保險制度。第三十二條 各級老齡工作委員會可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建立老年基金會,興辦老年福利事業,解決老年人的特殊問題。第三十三條 每年老年節,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應開展尊敬老年人活動,並對貫徹執行本條例的情況進行檢查,研究和解決存在的問題。第四章 組織與管理第三十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負責領導老年人保護工作。各級老齡工作委員會和民政部門主管本條例的實施,具體負責檢查、督促、協調老年人保護工作。各級老乾、人事、勞動等部門和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眾組織均應發揮職能作用,及時反映老年人的合理要求,提出保護老年人的意見,促進本條例的貫徹實施。第三十五條 省、地(市)、縣(市、區)設立老齡工作委員會,在同級政府領導下負責老齡工作。第三十六條 各級老齡工作委員會的任務:(一)檢查、監督本條例實施情況,總結經驗,表彰先進;(二)宣傳、貫徹執行有關老齡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三)負責老齡問題的調查研究和統籌規劃;(四)組織、部署、督促、指導老齡工作,協調解決老齡工作中的重大問題;(五)針對本地區老齡問題的實際,提出對策建議和實施意見;(六)指導老年人群眾性組織的工作;(七)發展同台灣同胞、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國外的老年組織和老年人的友好往來、交流與合作。第五章 獎勵與處罰第三十七條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對在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開展尊老、愛老、養老活動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家庭、個人,應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三十八條 老年人在其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可向有關機關、團體、組織提出控告、申訴,請求調解,也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對侵犯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任何組織和公民都有權制止、檢舉和揭發。第三十九條 有關機關、團體、組織在處理老年人權益的糾紛時,應注重調解,妥善解決。應老年人的要求進行調解達成協議的,協議書除送達雙方當事人外,還應送交履行義務人的所在單位或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督促履行。第四十條 違反本條例,情節輕微的,由所在單位或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予以批評、教育,並責令其改正;情節較重或者經批評教育不改的,由所在單位或有關組織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的單位,當地政府和主管部門應督促其糾正,經教育不改或造成嚴重後果的,應追究單位領導人的責任。第四十二條 有關部門和司法機關,對侵犯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必須認真及時地進行查處,不得借故推諉、拖延、搪塞,對玩忽職守造成嚴重後果的,應依法追究責任。所以快有了!!
『叄』 中國涉老政策文件匯編圖書目錄
以下是中國涉老政策文件的匯編目錄,涵蓋了從法律法規到養老保險、老齡事業發展等多個方面,旨在保障老年人的權益和生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 關於老年人的基本權益和保護措施。
2. 國務院關於精減退職老職工生活困難救濟問題的通知 - 精簡退職職工的救濟政策。
3. 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 工人退休政策規定。
4. 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 - 關於老弱病殘幹部的安置措施。
5. 國務院關於老幹部離職休養的暫行規定 - 離職休養政策細節。
6. 國務院關於發布老幹部離職休養制度的幾項規定的通知 - 老幹部離職休養制度的詳細規定。
7.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退居二線和離休退休的老幹部公費旅遊的做法應當改變》一文的通知 - 公費旅遊政策調整。
8. 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軍隊執行國務院關於老幹部離職休養制度的通知 - 軍隊執行政策的指導。
9.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國老齡問題全國委員會的請示 - 老齡工作相關請示和指導。
10.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成立中國老年人體育協會的報告的通知 - 老年人體育活動的推動。
11. 國務院關於在職工作的老專家和老幹部工資調整的通知 - 工資待遇調整政策。
12. 國務院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統籌問題的批復 - 養老保險統籌制度的決策。
13.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老齡事業機構的通知 - 老齡事業機構的管理和運營。
14. 國務院關於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 - 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詳情。
15.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的通知 - 農村養老保障措施。
...(以下內容繼續,省略部分目錄項)
(3)老齡老乾相關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中國涉老政策文件匯編》描述了有關老年人的權益離職休養等方面的問題。對涉及老年人問題的各項事宜,相關人員可以參照本文件進行處理和訴求。
『肆』 老人證在哪裡辦理的
法律分析:符合年齡條件的老年人,拿著身份證復印件1份,2寸照片一張到所在戶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的鄉鎮(街道)老齡辦集中登記戓可以通過工作單位老乾科或人事科集中登記辦理。接著鄉鎮(街道)老齡機構辦理登記好申報人的材料與姓名集中報送各市、縣(市、區)老齡工作機構中。然後各市、縣(市、區)老齡工作機構審核上報材料,經核對無誤後發給申請人製作《優待證》。最後各市、縣(市、區)老齡工作機構把優待證發向各地老齡工作機構,老齡工作機構通知老人來領取,至此老年證就辦理完成。這個由民政部門統一負責發證,在街道社區管理部門去審請辦理,必須年滿六十五周歲。辦理該證一般情況下坐車在當地免費,旅遊門票在本省范圍內可以減免,還有醫院掛號可優先辦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四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國家發展為公民享受這些權利所需要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療衛生事業。
第二百六十一條 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殘疾人等負有監護、看護職責的人虐待被監護、看護的人,情節惡劣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二十八條 國家通過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第二十九條 國家通過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醫療需要。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老年人和符合條件的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所需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給予補貼。有關部門制定醫療保險辦法,應當對老年人給予照顧。
第三十條 國家逐步開展長期護理保障工作,保障老年人的護理需求。對生活長期不能自理、經濟困難的老年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其失能程度等情況給予護理補貼。
第三十一條 國家對經濟困難的老年人給予基本生活、醫療、居住或者其他救助。老年人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和扶養人,或者其贍養人和扶養人確無贍養能力或者扶養能力的,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有關規定給予供養或者救助。對流浪乞討、遭受遺棄等生活無著的老年人,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有關規定給予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