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律法規考點
A. 教師資格證教育法律法規重點
1:制定依據、時間和地位類2:管理主體、負責部門類3:時間、數字、年齡類4:經費投入類5:教師的工資、補助、獎勵和考核6:教師的權利與義務7:學生的權利8:對未成年犯的教育9:《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10:法律責任類11:原則方針和特殊要求類12:新增法律考點
B. 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資格條例》、《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10號)管理取得教師資格證的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第十條國家實行教師資格制度。
中國公民凡遵守憲法和法律,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備本法規定的學歷或者經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合格,有教育教學能力,經認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師資格。
第十一條取得教師資格應當具備的相應學歷是:
(一)取得幼兒園教師資格,應當具備幼兒師范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二)取得小學教師資格,應當具備中等師范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三)取得初級中學教師、初級職業學校文化、專業課教師資格,應當具備高等師范專科學校或者其他大學專科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四)取得高級中學教師資格和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職業高中文化課、專業課教師資格,應當具備高等師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學本科畢業及其以上學歷;取得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和職業高中學生實習指導教師資格應當具備的學歷,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規定;
(五)取得高等學校教師資格,應當具備研究生或者大學本科畢業學歷;
(六)取得成人教育教師資格,應當按照成人教育的層次、類別,分別具備高等、中等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不具備本法規定的教師資格學歷的公民,申請獲取教師資格,必須通過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制度由國務院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資格條例》
第六條 教師資格條件依照教師法第十條第二款的規定執行,其中「有教育教學能力」應當包括符合國家規定的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身體條件。
第七條
取得教師資格應當具備的相應學歷,依照教師法第十一條的規定執行。取得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應當具備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學歷,並應當具有相當助理工程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或者中級以上工人技術等級。
《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
第六條申請認定教師資格者應當遵守憲法和法律,熱愛教育事業,履行《教師法》規定的義務,遵守教師職業道德。
第七條中國公民依照本辦法申請認定教師資格應當具備《教師法》規定的相應學歷。
申請認定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者應當具備中等職業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對於確有特殊技藝者,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批准,其學歷要求可適當放寬。
第八條申請認定教師資格者的教育教學能力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具備承擔教育教學工作所必須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具體測試辦法和標准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制定。
(二)普通話水平應當達到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頒布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准》二級乙等以上標准。
少數方言復雜地區的普通話水平應當達到三級甲等以上標准;使用漢語和當地民族語言教學的少數民族自治地區的普通話水平,由省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規定標准。
(三)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無傳染性疾病,無精神病史,適應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在教師資格認定機構指定的縣級以上醫院體檢合格。
第九條高等學校擬聘任副教授以上教師職務或具有博士學位者申請認定高等學校教師資格,只需具備本辦法第六條、第七條、第八條(三)項規定的條件。
C. 特崗教師招聘考試部分重點:教育法律法規
【導讀】在特崗考試中,近年來教育法律法規考察的比重居高不下,該模塊知識點比較瑣碎、晦澀,這也就增加了考生的備考難度,通過整理相關重點的教育法律法規的知識點,已期加強考生對於知識的掌握,減輕備考的負擔,接下來我們就具體來學習一下特崗教師招聘考試部分重點:教育法律法規。
重點一:學生的基本權利
(一)受教育權:授完法定年限教育的權利;學習權;公正評價權
(二)人身權:身心健康權;人身自由權;人格尊嚴權;隱私權
(三)財產權:財產所有權;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
實戰演練:
1.下列行為屬於侵犯了學生受教育權的是( )。
A.不讓成績差的學生參加考試 B.私拆學生信件
C.使用學生照片做廣告 D.沒收學生手機
【答案】A。解析:選項A不讓成績差的學生參加考試侵犯了學生的學習權,即也侵犯了學生的受教育權。選項B侵犯了學生的隱私權。選項C侵犯了學生的肖像權。選項D侵犯了學生的財產權。
2.學生將手機偷偷帶到學校在課堂上玩游戲,班主任進行了沒收。放學後學生要求班主任歸還,班主任以耽誤學習為由,拒不歸還,侵犯了學生的( )。
A.受教育權 B.名譽權 C.隱私權 D.財產權
【答案】D。解析:財產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其財物享有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題干中手機屬於學生的私有財產,班主任無權佔有,不歸還。
重點二:法律責任
(一)行政法律責任:行為人因實施行政違法行為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簡稱行政責任。
(二)民事法律責任:由於人們實施民事違法行為所導致的賠償或者補償的法律責任。主要是財產責任,可以由當事人協商解決,既有個人責任也有連帶責任或由相關人員替代責任。
(三)刑事法律責任:由於實施形式違法行為所導致的受刑罰處罰的法律責任。是一種最為嚴厲的法律責任。依據嚴重違法行為,即由犯罪行為引起,其社會危害大。只有審判機關,人民法院按照刑事訴訟才能決定。
(四)違憲責任:教育作為憲法確定的公民基本權利之一,與憲法所規定的教育基本制度密切相關。教育領域內的權利的獲得,均以憲法為根本來源,因此教育活動在一定情況下,產生危險的責任也是可能的。
關於法律責任理解,迅速備考:
法律責任
1.刑事責任: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
2.行政責任:行政處分(體制內:老師,校長,局長;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留檔查看)
行政處罰(體制外:小商販,網吧;罰款,吊銷營業執照)
3.民事責任:錢房地和財產有關
教師職務和非職務行為的責任承擔
1.職務行為:與教學活動相關(教師已經履行相關責任,學生負責;教師未履行相關責任,學校負責)
2.非職務行為:與教師個人活動相關(教師本人負責)
實戰演練:
1.可以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屬於( )的特點。
A.行政法律責任 B.民事法律責任 C.違憲責任 D.刑事法律責任
【答案】B。解析:由於人們實施民事違法行為所導致的賠償或者補償的法律責任。主要是財產責任,可以由當事人協商解決。故選擇B。
2.某一幼兒園的教師,對午休期間沒有及時休息的小朋友進行揪耳朵、扇耳光等體罰行為。後經其他同事舉報到教育局,經調查發現確有此事,對該教師進行批評教育,並給予(
)。
A.行政處分 B.行政處罰 C.民事追究 D.刑事追究
【答案】A。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三十七條【教師不當行為的處理】
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的;
(二)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
(三)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
教師有前款第(二)項、第(三)項所列情形之一,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綜上可知,對學生進行體罰變相體罰要承擔行政處分。
以上就是特崗教師招聘考試部分重點:教育法律法規,還給大家整理了對應的練習題,希望大家在進行考點把握的同時,能夠多進行對應考點聯系,更多考點內容,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D. 下列關於受教育者的權利說法錯誤的是()。
【答案】:D
【考點提示】本題考查受教育者的權利。
【名師詳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的規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權利:參加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種活動,使用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圖書資料;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獲得獎學金、貸學金、助學金;在學業成績和品行上獲得公正評價,完成規定的學業後獲得相應的學業證書、學位證書;對學校給予的處分不服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訴,對學校、教師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提出申訴或者依法提起訴訟;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努力學習是受教育者的義務。
E. 教資筆試科目一職業理念和教育法律法規高頻考點
教師職業理念主要是由教育觀、教師觀、學生觀這三部分構成,從2011年到2019年上半年,每一次考試在這一模塊的題型、題量、分值相對固定。
這部分主要考查單選題和材料分析題。單選題一般為4道,每題2分,難度系數不大,還有一道材料分析題14分。一共22分,約占總分值的15%。材料分析題通常是要求大家通過職業理念相關理論知識來作答,評析教師的行為是否合理。題目形式為:給出一段與教師職業相關的背景材料,根據教師職業理念相關知識,分析材料中的教師或學校的行為,或分析所蘊含的理念。
教育法律法規部分只考查單選題,通常有8道題,每題2分,一共16分,約占總分值的10%。主要考查對重點法條的理解及學生的權利、教師的權利等,常考的6部法律和一個綱要。
重點法條大家要理解記憶,多積累案例。學生的權利和教師的權利主要考查的是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侵犯了他們哪一項權利,復習時要對各種權利進行區分。
以上就是教資筆試科目一職業理念、教育法律法規高頻考點的全部解答。
F. 2017公共基礎知識考點:中小學教育法律法規
你好,榆樹華圖教育為你解答
【2017年小學真題】【單選題】安徽省中小學行為規范規定走讀生每天在校教育教學活動的時間,小學生不超過( )。
A.6小時 B.7小時 C.8小時 D.9小時
【答案】A。解析:《安徽省中小學辦學行為規范(試行)》規定,走讀生每天在校教育教學活動的時間,小學不超過6小時,初中不超過7小時,普通高中不超過8小時。此題考察的是對相關法條的識記,記憶難度不高,但往往容易被考生忽略。因此,在備考的時候,需要針對安徽省頒布的一些法條進行識記和掌握,從而保證在這部分知識點不丟分。
【2017年中學真題】【單選題】「了解學生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與特點」屬於《中學教師專業標准》基本內容「專業知識」中的( )。
A.教育知識 B.學科知識 C.學科教學知識 D.通識性知識
【答案】A。解析:《中學教師專業標准(試行)》中規定,「專業知識」中的教育知識包括:「22.掌握教育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中學生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與特點。」關於此題的考察,牽扯到《中學教師專業標准(試行)》中對於專業知識的范圍的定義,對於這個知識點,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識記。專業知識中的教育知識包括教育學、心理學等知識,考生可以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識記。
【2016年中學真題】【單選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要求( )。
A.各級政府及時下達升學指標
B.適當增加考試次數
C.建立學業負擔監測機制
D.將各種競賽成績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升學的依據
【答案】C。解析:《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關於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這一項中提出,各級政府要把減負作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建立學生課業負擔監測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學率對地區和學校進行排名,不得下達升學指標;各種等級考試和競賽成績不得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入學與升學的依據。16年關於《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考察的頻率較高,在中學試卷中出現2道單選,小學試卷中出現一道單選,因此需要重點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