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工資管理條例
❶ 吉林省事業單位人員管理條例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旨在規范事業單位人事管理,保障工作人員權益,建設高素質隊伍,促進公共服務發展。
事業單位實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構成。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為基本工資,績效工資依據績效評估結果發放。
事業單位人員考核體現分類管理思想,考核結果與用人、分配製度緊密聯系。考核原則包括客觀公正、民主公開、注重實績,強調一級考核一級,採用領導與群眾、平時與定期、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考核種類包括平時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
考核內容和標准包括德、能、勤、績四個方面。德主要考核政治、思想和職業道德,能考察業務技術水平、管理能力,勤反映工作態度和勞動紀律,績聚焦工作成果數量、質量、效率與社會效益、經濟效益。考核結果分為優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個等次。對表現較差者,給予告誡,期限三至六個月,告誡期滿後,根據表現情況定為合格或不合格。
考核方法和程序堅持客觀公正、民主公開、注重實績,一級考核一級的原則,採用領導與群眾相結合、平時與定期相結合、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考核分為平時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平時考核由被考核人記實,主管領導檢查;年度考核一般在年末或翌年初進行,以平時考核為基礎。擔任領導職務的工作人員,必要時可進行民主評議或民意測驗。工作人員對考核結果有異議,可申請復核和申訴,結果存入檔案。
❷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管理條例
一、概述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管理條例》旨在規范事業單位的人事管理活動,提高工作人員素質,保障工作人員的合法權益。該條例規定了管理機制、職責權利、招聘流程、薪酬待遇、獎懲制度等方面的規定,為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提供了依據。
二、主要內容和特點
1. 人員管理:條例規定了事業單位的人員聘用、培訓、考核、晉升、獎懲等管理制度。聘用過程需公開透明,確保公平公正;培訓和考核體系旨在提升員工能力,激發工作積極性;晉升和獎懲機制則根據工作表現和貢獻進行。
2. 職責與權利:條例明確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職責范圍及享有的權利,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促進事業單位的穩定運行。員工應履行約定的職責,同時享有相應的工資待遇、社會保障等權益。
3. 薪酬福利:條例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薪酬福利做出了明確規定,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津貼補貼等,確保員工的收入合理增長,激發工作熱情。
三、實施與影響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管理條例》的實施,有利於規范事業單位的人事管理,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和素質,保障工作人員的合法權益。同時,它也為事業單位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促進了事業單位的持續健康發展。
四、總結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管理條例》是規范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的重要法規,明確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管理機制、職責權利、薪酬福利等方面,為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提供了依據,保障了工作人員的合法權益,促進了事業單位的穩定運行和持續健康發展。
❸ 事業單位十三薪發放規定
1. 法律分析: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13個月工資通常是按照基本工資來發放的,並不是整個工資額。例如,如果某人的每月基本工資是1500元,而總工資是5000元,那麼第13個月的工資就是1500元。
2. 事業單位第13個月工資規定:通常,第13個月工資是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三部分的總和。具體發放情況還取決於單位的性質。
3. 全額撥款事業單位:這類單位的第13個月工資是由政府財政全額撥款。
4. 差額撥款事業單位:這類單位的人員費用由國家財政撥款,其他費用自籌。因此,第13個月工資也屬於人員費用,同樣由財政撥款。
5. 自收自支事業單位:這類單位的工資支出全部由單位自身的經營所得來支付,所以第13個月工資也是由單位自己支付。
6. 法律依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第三十二條規定,國家建立了事業單位工資制度,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並根據行業特點進行分配。第三十三條規定了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應與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相適應。第三十四條規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應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並執行國家規定的工時制度和休假制度。
❹ 事業單位的工資福利支出規定是什麼
法律分析:1、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工資、津貼、補貼等個人待遇的規定。行政事業單位應加強對工資性支出的管理,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發放范圍和開支標准進行發放,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擴大發放范圍和提高開支標准。
2、職工福利費的管理。職工福利費是指用於職工鼓勵待遇、解決職工及其家屬生、老、病、死等困難所支付的費用,包括撥交的工會經費、按標准提取的工作人員福利費、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公費醫療、未參加公費醫療單位的職工醫療費、職工死亡喪葬費、遺屬生活困難補助等。
3、行政事業單位職工福利費的管理使用應按照規定標准提取,實行經費包干,節余留用,超支不補。職工福利費使用必須按照規定的范圍、標准和職工的具體情況處理,個人補助一般要本人申請,群眾評議,單位工會研究決定,領導批准。要做到實事求是,把錢用到最急需的地方。
法律依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第三十二條 國家建立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事業單位工資制度。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事業單位工資分配應當結合不同行業事業單位特點,體現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等因素。
第三十三條 國家建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水平應當與國民經濟發展相協調、與社會進步相適應。
第三十四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事業單位執行國家規定的工時制度和休假制度。
❺ 事業單位管理條例 工資
法律主觀:帆沒
事業單位的基本工資分為: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其中崗位工資是由職稱或職級決定的,而薪級工資是由可計算工齡的在校時間和工作時間決定的。可計算工齡的在校時間是指全日制專科以上學歷的,從入學的那一年起計算工齡。比如學歷是本科,工齡就從本科入學的那一年起算再加上工作時間計算。再者,晉升崗位的時間也決定了薪級工資的檔次,假如晉升職稱的時間比別人要晚的話,工資也會凳轎好有很大差別的。工資不一樣,一是要看學歷和入學時間,二是看晉升職稱的時間。
法律客觀:
《公務員法》第八十條公務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和獎金。公務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地區附加津貼、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崗位津貼等津貼。公務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住房、醫療等補貼、補助。公務員在定期考核中被確定為優秀、稱職的,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年終獎金。公務員工資應當按時足額發放。棗鉛
❻ 吉林省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吉林省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遵循《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旨在規范人事管理,保障工作人員的合法權益,建設高素質的隊伍,促進公共服務的發展。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工資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組成,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作為基本工資。
事業單位人員的考核具有分類管理的特點,其結果與用人和分配製度緊密結合。考核遵循的原則是客觀公正、民主公開、注重實績,並實行領導與群眾相結合、平時與定期相結合、定性與定量相結合。考核分為平時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
考核內容涵蓋德、能、勤、績四個方面,重點在於工作實績。德方面主要評估政治和思想表現及職業道德;能方面主要考察業務技術水平、管理能力和知識更新情況;勤方面考察工作態度和遵守勞動紀律;績方面則評估履行職責情況、工作數量和質量以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年度考核結果分為優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個等級。聘期考核分為合格與不合格等檔次。對於表現較差、難以確定等次的人員,可給予告誡,期限為三至六個月。告誡期滿表現改進的可定為合格,仍表現不好的則定為不合格。
考核方法和程序方面,堅持客觀公正、民主公開、注重實績的原則,實行領導與群眾、平時與定期、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考核由事業單位負責人牽頭的組織負責,必要時授權副職或相關機構進行。考核分為平時、年度和聘期三個階段。平時考核隨時進行,年度考核以平時考核為基礎,必要時可進行民主評議或民意測驗。
事業單位人員對年度考核結果如有異議,可在接到通知後10日內申請復核,復核意見需在10日內提出,並經部門或單位負責人批准後書面通知本人。對復核結果仍不滿意者,可向上級主管單位人事機構提出申訴。年度考核結束後,考核結果存入個人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