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國家旅遊政策法規
① 國家有沒有關於景區門票的規定
答:有。
國家發改委、國家旅遊局聯合發布《關於開展景區門票價格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通知強調,在國慶等法定節假日期間,將加大旅遊市場巡查力度,對各類價格違法行為快速反應、即時立案、及時處理。
關於價格方面的規定:國家對門票的具體價格並無明確規定,但是一直採取各種措施,控制門票的上漲。
關於兒童和65歲以上老人、殘疾人士免票的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的第十一條規定,殘疾人、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依照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享受便利和優惠。但是具體的免票優惠和規則需要按照當地部門的規定來執行。
② 國家有統一規定旅遊景區門票減免政策嗎
旅遊景點門票價格減免優惠政策匯總
1、《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 第十一條 殘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依照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享受便利和優惠。
2、《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進一步做好當前游覽參觀點門票價格管理工作的通知》(發改價格[2007]227號):實行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管理的游覽參觀點,對老年人、現役軍人、未成年人及學生等應適當優惠,對殘疾人、兒童等實行免票。
3、《國家發改委等部委關於整頓和規范游覽參觀點門票價格的通知》(發改價格〔2008〕905號):一、規范門票價格管理。(5)游覽參觀點要明確對兒童、學生、未成年人、老年人、現役軍人、殘疾人、宗教人士等的門票價格減免范圍和標准。
4、《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進一步落實青少年門票價格優惠政策的通知》(發改價格[2012]283號): 一、各地實行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管理的游覽參觀點,對青少年門票價格政策標准:對6周歲(含6周歲)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兒童實行免票;對6周歲(不含6周歲)~18周歲(含18周歲)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實行半票。列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游覽參觀點,對大中小學學生集體參觀實行免票。鼓勵實行市場調節價的游覽參觀點參照上述規定對青少年等給予票價優惠。
各地游覽參觀點對青少年的門票價格優惠幅度未達到上述標準的,按上述標准執行;優惠幅度已達到上述標準的,仍按地方規定標准執行。
二、青少年購票入園時需出示居民身份證或學生證等有效證件。香港、澳門、台灣等入境游青少年憑《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或學生證件等有效身份證明,均可辦理購票入園手續,享受門票優惠價格。
(2)2015年國家旅遊政策法規擴展閱讀
在中國旅遊景區協會倡議下,全國2050家5A級、4A級景區簽訂「不上漲門票價格」承諾,約佔全部5A、4A級高等級景區的八成。
這些承諾景區中,山東、江蘇、浙江、四川、河北、黑龍江等地的景區最多。山東省有191家景區承諾不漲價,包括曲阜三孔、泰山、嶗山、蓬萊、劉公島等5A級9家。江蘇省有169家,包括夫子廟、蘇州園林、周庄古鎮、蘇州同里、揚州瘦西湖等5A級景區14家。浙江省132家。四川省有116家景區承諾不漲價,包括都江堰、峨眉山、九寨溝等6家5A級景區。河北、黑龍江承諾不漲價的景區都超過了100家,各自包括5家5A級景區。
據介紹,目前全國旅遊景區正在各地旅遊部門的推動下積極響應旅遊景區協會倡議,仍在繼續報送「門票不漲價」承諾。中國旅遊景區協會將繼續公布承諾景區名單,希望廣大遊客予以監督支持。
③ 江西省旅遊條例(2015)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保障旅遊者、旅遊經營者及其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保護和合理利用旅遊資源,規范旅遊市場秩序,促進旅遊業持續健康發展,推動旅遊強省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編制旅遊規劃、保護和開發利用旅遊資源、從事旅遊經營與服務、開展旅遊活動、實施旅遊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旅遊業發展應當突出地方特色,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行業自律的原則,實現城市鄉村旅遊相統籌、紅色綠色古色旅遊相融合、觀光度假休閑旅遊相促進、社會經濟生態效益相統一。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旅遊業發展的組織領導,將旅遊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健全旅遊綜合協調機制和激勵機制,加大對旅遊業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完善促進旅遊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規范旅遊業管理,優化旅遊業發展環境,促進旅遊業發展。
省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本省旅遊整體形象的宣傳,推進區域旅遊一體化建設和旅遊產品結構轉變,制定旅遊產業政策,培育旅遊支柱產業,完善旅遊綜合協調機制,健全旅遊質量監督管理體系,促進旅遊重大項目和重點區域的協調發展。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旅遊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旅遊業的統籌協調、產業促進、公共服務和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財政、交通運輸、住房和城鄉建設、國土資源、農業、林業、水利、民族宗教、工商、質量技術監督、公安、安全生產監督、教育、文化、科技、廣播電影電視和新聞出版、環境保護、衛生計生、商務等有關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旅遊業的相關工作。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開展文明旅遊宣傳教育,倡導和培養健康、低碳、綠色、文明的旅遊方式,提升公眾文明出遊意識。
旅遊經營者及其從業人員在旅遊經營活動中應當向旅遊者宣傳文明旅遊行為規范,引導旅遊者健康、文明旅遊。第七條依法成立的旅遊行業組織應當制定行業規范,實行自律管理,推動旅遊業誠信建設。第二章旅遊者權利與義務第八條旅遊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老年人、殘疾人、未成年人、現役軍人、全日制在校學生等在旅遊活動中依照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享受便利和優惠。第九條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享有下列權利:
(一)對旅遊經營者的資質、相關旅遊產品和服務及價格享有真實、完整的知情權;
(二)自主選擇旅遊經營者及服務方式,自主選擇旅遊項目和商品,拒絕旅遊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三)要求旅遊經營者依法簽訂書面合同並全面履行合同;
(四)人身、財產安全和衛生條件得到保障;
(五)人格尊嚴、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依法得到尊重,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
(六)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七)法律、法規規定或者旅遊合同約定的其他權利。第十條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法律、法規、規章、社會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尊重旅遊地的文化傳統、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
(二)遵守交通、衛生、安全等旅遊管理規定;
(三)愛護名勝古跡、文物和旅遊設施;
(四)與旅遊經營者發生糾紛維護自身權益時,不得干擾正常的旅遊經營活動;
(五)遇到不可抗力和突發事件時,對有關部門、機構或者旅遊經營者採取的安全防範和應急處置措施,予以協助和配合;
(六)法律、法規規定或者旅遊合同約定的其他義務。
出境旅遊者不得在境外非法滯留,隨團出境的旅遊者不得擅自分團、脫團。第十一條旅遊者與旅遊經營者發生糾紛或者認為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雙方協商;
(二)申請旅遊行業組織、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調解;
(三)向旅遊、工商行政管理、價格等有關部門投訴;
(四)旅遊合同中約定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申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第三章旅遊規劃與資源保護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要求,組織編制當地的旅遊發展規劃。
旅遊發展規劃應當與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交通規劃、環境保護規劃以及自然資源和文物等人文資源的保護和利用規劃相銜接,與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地質公園、地質遺跡保護區、文化生態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等規劃相協調。編制其他有關規劃應當統籌考慮旅遊功能,兼顧旅遊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