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人大條例
① 四川省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工作條例(2016修正)
第一條為了加強基層政權建設,保證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充分行使職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有關規定,結合四川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選舉主席團。主席團召集並主持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在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負責處理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日常工作。
主席團對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第三條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由本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本級人民代表中選舉產生。主席團成員除需要個別變動外,本屆內可不再重新選舉。
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由五至七人組成,人口特多的鄉、鎮不超過九人。
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成員不得擔任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的職務。第四條每屆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由上屆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負責籌備、召集。每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主席團候選人名單由上屆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提出。第五條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每三個月至少舉行一次會議。主席團舉行會議時,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和有關人員可以列席。
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決定事項由主席團全體成員的過半數通過。第六條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負責籌備、召集和主持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負責下列工作:
(一)確定會議召開日期;
(二)決定列席會議人員名單;
(三)擬定會議議程草案、會議選舉辦法草案、議案及建議、批評和意見處理辦法草案,提請大會審議通過;
(四)決定代表聯名提出的議案是否列入大會會議議程;
(五)依照法定程序確定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鄉長、副鄉長,鎮長、副鎮長的候選人名單,提請大會進行選舉;
(六)依照法定程序確定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名單草案,提請大會進行表決;
(七)決定對質詢案的處理和將罷免案提請大會審議;
(八)提出各項決議、決定草案,提請大會審議和表決。
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或者表決通過的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鄉長、副鄉長,鎮長、副鎮長,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委員,由大會主席團組織進行憲法宣誓。第七條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主席團的職責是:
(一)有計劃地安排代表聽取和討論本級人民政府的專項工作報告;
(二)有計劃地安排代表對法律、法規實施情況進行檢查;
(三)有計劃地安排代表開展視察、調研等活動;
(四)將代表提出的議案和對各方面工作的建議、批評和意見交有關機關或者組織研究處理,督促有關機關或者組織將辦理情況答復代表;
(五)定期組織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向原選區選民報告履職情況;
(六)聽取和反映代表和人民群眾對本級人民政府工作的建議、批評和意見;
(七)召集選民依法罷免、補選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本選區的縣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八)聽取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的審查報告,根據審查報告確認代表的資格或者確定代表的當選無效,並在每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前公布代表名單;
(九)決定召集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
(十)辦理上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交辦的其他事項。第八條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設主席一人,並可以設副主席一人至二人,根據工作需要配備專職工作人員。
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依法選舉產生,任期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任期相同。
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在任期內,因故出缺,依法及時進行補選。第九條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召集並主持主席團會議,根據主席團的安排處理主席團的日常工作。第十條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的工作接受縣級人大常委會的指導。第十一條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工作經費和代表活動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第十二條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② 貴州省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條例第八章 代表資格審查
貴州省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過程十分嚴謹,其中代表資格審查是一個關鍵環節。根據《貴州省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條例》的第八章,選出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其當選資格需經過嚴格審查。
首先,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或鄉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負責進行審查,並提交詳細的審查報告。這份報告會包括對代表候選人的資格進行確認,確認其是否按照法定程序提名和確定,以及候選人的名額是否符合法定的差額比例要求。同時,審查內容還包括所有選民或代表聯名推薦的候選人是否都被列入了候選人名單。
此外,選舉的參與人數是否達到法定最低要求,當選代表是否得到了足夠的選票,以及整個投票過程是否符合《選舉法》的所有規定,這些都是審查的重要內容。只有當所有這些條件都滿足後,候選人才能被確認為正式當選代表。
當選代表的官方身份還將通過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鄉級人民代表大會制發的代表證來正式確認。這一程序旨在確保選舉的公正和透明,確保每位當選代表都符合法定要求,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願在各級人大中發揮作用。
(2)鄉鎮人大條例擴展閱讀
《貴州省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條例》由貴州省人大常委頒布於2005年7月30日,實施時間2005年9月1日,為省級地方法規,對貴州省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的相關政策進行了說明。
③ 重慶市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工作條例(2016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的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是本級地方國家權力機關。
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由本級人大代表組成,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
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由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第三條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及其主席團實行民主集中制和集體行使職權的原則。第四條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及其主席團和代表活動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第五條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五年。第二章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條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設主席,並可以設副主席一至二人。主席、副主席由本屆人民代表大會從代表中選出,任期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第七條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在本行政區域內,保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上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議、決定的遵守和執行;
(二)在職權范圍內通過和發布決議;
(三)討論決定本行政區域內的經濟、社會、文化、生態、民生等方面的建設計劃和重大事項;
(四)審查和批准本級財政預算和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
(五)選舉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鄉長、副鄉長,鎮長、副鎮長;
(六)接受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主席、副主席,鄉長、副鄉長,鎮長、副鎮長的辭職;
(七)罷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鄉長、副鄉長,鎮長、副鎮長;
(八)聽取和審查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的工作報告,聽取和審查本級人民政府的工作報告;
(九)聽取和審議本級人民政府的專項工作報告;
(十)撤銷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的不適當的決議和決定,撤銷本級人民政府的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
(十一)保護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的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維護社會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
(十二)保護各種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保護農村承包經營戶、個體工商戶的合法權益;
(十三)保障少數民族的權利;
(十四)保障憲法和法律賦予婦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項權利。
少數民族聚居的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在行使職權的時候,應當採取適合民族特點的具體措施。第八條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一般每年舉行兩次,其中的一次會議應當安排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等議題。每次會議不少於一天,有選舉事項時,會期適當增加。會議文件應當提前送達與會代表。
經過五分之一以上代表提議,可以臨時召集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第九條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每屆第一次會議在本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出後的兩個月內舉行。第十條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必須有三分之二以上代表出席,始得舉行。第十一條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舉行的十日前,主席團將開會日期和建議議程通知代表。第十二條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每次會議舉行預備會議,預備會議由主席團主持,通過會議議程和其他事項。
每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預備會議,由上屆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主持。第十三條不是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鄉長、副鄉長,鎮長、副鎮長列席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其他有關機關、團體、和企業事業單位的負責人,經主席團決定,可以列席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會議。
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舉行會議時,可以邀請本行政區域內上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列席。第十四條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舉行會議時,主席團,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可以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屬於本級人民代表大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由主席團決定提交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表決。
代表五人以上聯名可以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屬於本級人民代表大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大會議程。未列入大會議程的應轉為建議、批評和意見。
列入會議議程的議案,在交付大會表決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經主席團同意後,對該議案的審議即行終止。
代表聯名提出議案,應當在大會主席團作出召開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的決定之日起至代表議案截止時間之前提出。
④ 四川省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工作條例的條例條款
第一條為了加強基層政權建設,保證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充分行使職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有關規定,結合我省的實際情況和需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選舉主席團。主席團召集並主持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在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負責處理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日常工作。
主席團對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第三條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由本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本級人民代表中選舉產生。主席團成員除需要個別變動外,本屆內可不再重新選舉。
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由五至七人組成,人口特多的鄉、鎮不超過九人
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成員不得擔任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的工作。
第四條每屆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由上屆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負責籌備、召集。每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主席團候選人名單由上屆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提出
第五條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每三個月至少舉行一次會議。主席團舉行會議時,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和有關人員可以列席。
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決定問題由主席團全體成員的過半數通過。
第六條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負責籌備、召集和主持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負責下列工作:
(一)確定會議召開日期;
(二)決定列席會議人員名單;
(三)通過代表資格的審查報告;
(四)擬定會議議程草案、會議選舉辦法草案、議案及建議、批評和意見處理辦法草案,提請代表大會審議通過;
(五)決定代表聯名提出的議案是否列入代表大會會議議程;
(六)依照法定程序確定鄉長、副鄉長,鎮長、副鎮長的候選人名單;
(七)決定對質詢案的處理和將罷免案提請大會審議;
(八)提出各項決議、決定草案,提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和表決。
第七條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主席團的職責是:
(一)檢查憲法、法律、法規及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上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決議、決定在本行政區域內的遵守和執行情況;
(二)聽取本級人民政府的工作匯報,提出意見和建議,調查研究本行政區域內的重大問題;
(三)審查本級人民政府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財政預算的部分變更,並向下次代表大會報告;
(四)將代表向人民代表大會提出的議案和對各方面工作的建議、批評和意見交有關機關或組織研究處理,督促有關機關或組織將辦理情況答復代表;
(五)聯系代表、組織代表視察或調查,指導代表小組活動;
(六)受理人民群眾對本級人民政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申訴和意見:
(七)召集選民依法罷免、補選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本選區的縣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八)決定臨時召集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
(九)辦理上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交辦的其他事項。
第八條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設常務主席一人,常務主席在主席團成員中推選,提請代表大會通過。
主席團常務主席因故出缺,在主席團成員中另行推選,並提請下次代表大會通過。
第九條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召集並主持主席團會議,受主席團委託處理主席團的日常工作,具體職責是:
(一)做好召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的具體准備工作;
(二)了解代表活動情況,總結交流代表小組活動經驗;
(三)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和本級人民政府反映代表的意見和要求;
(四)參加本級人民政府的重要會議;
(五)督促辦理代表和人民群眾的來信來訪;
(六)組織實施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主席團決定的有關事項。
第十條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的工作接受縣級人大常委會的指導。
第十一條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和代表活動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
第十二條本條例由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解釋。
第十三條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⑤ 怎樣召開鄉鎮的人代會會序是怎樣的謝謝!
隨著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社會主義民主法制進程的加快推進,作為基層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地位也越來越高,因而,有人提出鄉鎮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也要設立常設機構,以保證鄉鎮人大行使職權。筆者認為,不僅眼下沒有這個必要,而且將來也沒有這個必要。原因有三:
一是鄉鎮人大是由直選產生,鄉鎮人大的權力由人代會行使。地方組織法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設立常委會,鄉鎮人大不設立常委會,是鑒於縣以上人大代表人數較多,至少都在150人以上,經常召開會議討論決定有關事項不便於組織、費用也大;而鄉鎮人大,按照選舉法的有關規定,就是一個3、5萬人口的鄉鎮,代表數也只有60多名,召開會議決定本鄉鎮重大事項可操作性較強,花費也不太多,容易組織。
二是地方組織法賦予鄉鎮人大有十三項職權,概括起來主要有決定權、監督權和選舉權,如果設立鄉鎮人大常設機構,勢必將這些權力,交由更少的一部人去行使,民主本來應該是逐步擴大了,這樣的話反而縮小了。鄉鎮人大設立常設機構,部分代行鄉鎮人民代表大會的「三權」,不僅不符合有關法律的規定,而且與不斷推進的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本質要求相悖。
三是依照地方組織法規定,鄉鎮人大主席團不但主持會議,而且負責召集下一次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這就是說鄉鎮人大主席團不僅是會議領導機構,而且還暫時擔當著許多職責,如聯系代表、組織代表開展活動等。實踐證明,這些做法基本能夠適應目前鄉鎮人大工作開展的需要。但有些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的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工作條例賦予了鄉鎮人大主席團在閉會期間行使包括監督權、審議本行政區域內重大問題、代表聯絡等方面的職權,這顯然違背了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是不可取的。
依照地方組織法規定,無論鄉鎮人大主席還是鄉鎮人大主席團在人代會閉會期間都不具備鄉鎮人代會的權力包括代行權力,鄉鎮人代會權力的行使存在一個相當長時間的空檔期,這給人大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很多不便。長期以來,由於種種原因,鄉鎮人大沒能夠發揮預期的作用。因而,根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以及鄉鎮人大工作的實際,筆者認為,目前比較可行的辦法就是增加鄉鎮人代會的召開次數,但這會大大地增加監督的成本。泉州市惠安縣推出的「小人大」會議模式無疑是解決這一困擾鄉鎮人大工作的最佳辦法之一。2004年7月,中國人民大學地方人大制度研究課題組與福建省泉州市人大常委會合作在泉州市惠安縣開展了鄉鎮「小人大」建設實驗項目。該項目主要內容就是在不違反地方組織法的前提下,將基層人大每年一次的人代會改為每年至少兩次。除代表和少數政府主要領導列席會議外,一般不再邀請其他人員列席會議,通過精簡參加會議人數,精選會議議題,縮短會議時間,最大限度地降低會議成本,減輕鄉鎮財政壓力,從而達到增加會議次數,縮短鄉鎮人代會的會期間隔,增強代表對政府的監督力度,提高人大工作效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