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規章
1.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深圳經濟特區法規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使制定深圳經濟特區法規的工作規范化、科學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授權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深圳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和《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的規定,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下簡稱常務委員會)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制定深圳經濟特區法規(以下簡稱法規),在深圳經濟特區實施。第三條制定法規的范圍:
(一)為保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議在深圳經濟特區貫徹實施需要制定的法規;
(二)為保證國家賦予深圳經濟特區的特殊政策貫徹實施需要制定的法規;
(三)為貫徹實施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法規、決議需要制定的法規;
(四)深圳經濟特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制定的法規;
(五)深圳經濟特區的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需要制定的法規;
(六)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交付制定的法規;
(七)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常務委員會認為需要制定的其它法規。第四條制定法規的原則:
(一)遵循憲法的規定;
(二)遵循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
(三)根據深圳經濟特區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以及有利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四)借鑒發達國家或地區的法律、法規和有益的經驗。第二章法規草案的擬訂第五條常務委員會法律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法律工作委員會)在每年第一季度編制年度制定法規工作計劃,報常務委員會主任會議(以下簡稱主任會議)審定。第六條列入年度制定法規工作計劃的法規,由提出計劃的單位負責草擬。
主任會議或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五人以上聯名提出制定的法規,由主任會議責成常務委員會有關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有關工作委員會)或辦公廳草擬,或委託有關單位草擬。第七條提出法規議案的單位在提請常務委員會審議法規議案前,應做好下列協調和徵求意見的工作:
(一)協調好法規草案涉及的本市主管部門與有關管理部門的關系;
(二)法規草案涉及廣東省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報送廣東省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徵求意見;
(三)法規草案涉及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的,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徵求意見,同時報廣東省人民政府;
(四)常務委員會對有關法規草案應徵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和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律委員會的意見;
(五)法規草案涉及審判、檢察方面工作的,應徵求審判、檢察機關的意見。第八條有關工作委員會在有關單位草擬法規草案時,可派員了解法規草案草擬和協調工作情況。第三章法規議案的提出第九條下列單位和人員可向常務委員會提出法規議案:
(一)主任會議;
(二)深圳市人民政府;
(三)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五人以上聯名;
(四)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深圳市人民檢察院。第十條提請常務委員會審議的法規議案,必須由提議案的單位主要負責人簽署,並正式行文報送。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五人以上聯名提請的,由提議案人共同簽署。第十一條提請常務委員會審議的法規議案,提議案的單位必須同時提交該法規草案、說明和依據的法律及政策等有關資料。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五人以上聯名提出法規議案的,有關資料由負責草擬法規草案的單位提交。第四章法規草案的審議第十二條提請常務委員會審議的法規草案,由有關工作委員會按職責分工對法規草案進行初審,並向主任會議提出初審意見。
深圳市人民政府提出的法規草案,由主任會議決定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
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五人以上聯名、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深圳市人民檢察院提出的法規草案,主任會議根據有關工作委員會提出的初審意見,決定是否將該法規草案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
主任會議認為法規草案涉及的重大問題還需要調查和協調的,可責成有關工作委員會或提出法規草案的單位,進行調查、協調或提出修改意見。
有關工作委員會或提出法規草案的單位,對法規草案進行調查、協調或提出修改意見後,向主任會議提出有關調查、協調或修改意見的說明。主任會議根據有關工作委員會或提出法規草案的單位提出的說明,按本條第二款或第三款的規定辦理。
2. 深圳市人民政府制定深圳經濟特區規章和擬定深圳經濟特區法規草案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使制定深圳經濟特區規章(以下簡稱規章)和擬定深圳經濟特區法規草案(以下簡稱法規草案)的工作科學化、規范化,提高制定規章和擬定法規草案工作的效率,保證規章和法規草案的質量,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深圳市人民政府(以下簡稱市政府)制定規章和擬定法規草案工作的根本任務是:遵循憲法的規定和法律、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結合深圳經濟特區(以下簡稱特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保障、促進、引導特區的改革開放和各項行政工作依法進行。第三條本規定所稱規章,是指依照本規定的程序制定,以市政府令形式發布實施的規范性文件。
本規定所稱法規草案,是指依照本規定的程序起草,以市政府議案形式提請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審議的規范性文件。第四條規章名稱包括:規定」、「辦法」、「決定」和「實施細則」等。
「規定」是對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較全面的規定。
「辦法」是對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較具體的規定。
「決定」是對某一項行政工作作具體的規定。
「實施細則」是根據國務院行政法規及特區法規授權,制定實施國務院行政法規或特區法規的具體規定。第五條法規草案名稱包括「條例」、「規定」、「決定」和「實施細則」等。
「條例」是對某一方面的行政管理或社會生活作比較全面的規定。
「規定」是對某一方面的行政管理或社會生活作比較具體的規定。
「決定」是對某一項行政工作或社會生活的某一個方面做出具體決定。
「實施細則」是根據國家法律授權,制定實施國家法律的具體規定。第六條下列事項,由市政府制定規章;
(一)法律、行政法規、特區法規在特區實施時,需要由市政府加以具體規定的;
(二)在市政府職權范圍內或在國務院、國務院有關部門及省政府授權范圍內進行經濟、社會及行政體制改革,制定特定區法規條件尚不成熟的事項;
(三)規定市政府各部門和其他行使市政府行政管理職權機構的組織和職權的;
(四)因完善行政管理需要設立、修訂或撤銷審批制度、收費制度、許可制度和行政強制、行政處罰措施的;
(五)市政府認為應制定規章的其他事項。第七條下列事項,由市政府擬定法規草案,提請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審議:
(一)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在特區實施時,需要通過市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做出補充和具體規定的;
(二)深圳體制改革、擴大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或者有關行政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需要由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加以確認和規范的;
(三)因完善行政管理需要通過制定特區法規設立、修訂和撤銷審批制度、收費制度、許可制度和行政強制、行政處罰措施的;
(四)市政府認為應擬定法規草案的其他事項。第八條制定規章和擬定法規草案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遵循憲法規定和法律、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結合特區實際;
(二)貫徹國家有關改革開放的方針、政策,發揮特區的窗口作用、實驗場作用和帶動作用,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促進特區經濟的發展。
(三)借鑒、吸收有關國家和地區有益的立法經驗,符合國際慣例;
(四)加強調查論證,廣泛聽取和研究有關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第九條深圳市法制局(以下簡稱市法制局)是市政府制定規章和擬定法規草案工作的職能機構,負責下列工作:
(一)編制制定規章和擬定法規草案的規劃和年度計劃草案,經市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
(二)對規章和法規草案進行審查、協調和修改,並向市政府報告審查意見;
(三)主持起草涉及重大改革措施或者涉及政府主管部門較多的規章和法規草案;
(四)按照有關規定負責規章的解釋、備案以及公布與編輯工作;
(五)對已發布並實施一年以上的規章進行清理,並可提出修改、補充或廢止的意見;
(六)其他有關制定規章和擬定法規草案的業務工作。第二章計劃和起草第十條特區單位和公民均可以向市法制局提出市政府制定規章和擬定法規草案的建議及建議稿。
市政府各部門、各區人民政府以及依法行使政府行政權的其他機構應當根據本單位工作情況提出市政府制定規章和擬定法規草案的年度計劃建議。
市政府各部門、各區人民政府提出涉及政府行政管理職能的法規草案或建議,必須按本規定程序,列入市政府擬定法規草案年度計劃。
3. 深圳市制定法規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制定法規的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授權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深圳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和《廣東省地方立法條例》的規定,結合深圳市的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以下簡稱市人民代表大會)和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下簡稱常務委員會)制定、修改和廢止法規,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法規是指深圳經濟特區(以下簡稱特區)法規和深圳市地方性法規(以下簡稱地方性法規)。第三條制定特區法規的基本原則:
(一)遵循憲法的規定;
(二)遵循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
(三)根據特區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引導和促進特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
(四)借鑒國內外立法經驗。第四條下列事項應當制定特區法規:
(一)為貫徹實施國家賦予特區的特殊政策而需要制定法規的;
(二)為特區的體制創新、產業升級和對外開放而需要先行先試的。第五條制定地方性法規的基本原則:
(一)不與法律、行政法規和廣東省地方性法規的規定相抵觸;
(二)根據本市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第六條下列事項應當制定地方性法規:
(一)為執行法律、行政法規和廣東省地方性法規的規定,需要根據深圳市的實際情況作具體規定的;
(二)其他需要在本市行政區域內施行的。第七條下列事項應當由市人民代表大會制定法規:
(一)規定本市特別重大事項的;
(二)規定市人民代表大會和常務委員會制定法規程序的;
(三)對市人民代表大會的法定職責和議事程序作出具體規定的;
(四)其他必須由市人民代表大會制定法規的。
除上述依法應當由市人民代表大會制定法規以外的事項,常務委員會可以制定法規。第八條制定法規應當體現人民的意志,遵循社會主義民主和公開的原則。第二章立法規劃、計劃和法規草案的草擬第九條常務委員會應當根據深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進程,制定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第十條市人民代表大會法制委員會(以下簡稱法制委員會)應當在每年的第四季度編制下一年度立法計劃,經常務委員會主任會議(以下簡稱主任會議)決定提請常務委員會審議決定。第十一條國家機關、政黨、人民團體、社會組織、公民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制定法規議案(以下簡稱法規案)的建議。
提出法規案的建議應當以立法建議書的形式提出。
立法建議書的主要內容包括:法規名稱、立法依據、立法目的、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和採取的法律對策等。第十二條市人民代表大會有關專門委員會(以下簡稱有關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有關工作機構(以下簡稱有關工作機構)應當分別對立法建議書進行審查,提出是否列入年度立法計劃的意見,由法制委員會報主任會議審議決定。第十三條法規案由提案人負責草擬。
主任會議、有關專門委員會提出的法規案,由主任會議決定交由有關專門委員會或者有關工作機構草擬,或者委託有關專門機構、專家草擬。
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五人以上聯名提出的法規案,由該提案人負責草擬,也可以根據提案人的申請由主任會議決定交由有關專門委員會或者有關工作機構草擬。第十四條提案人在提請審議法規案前,應當做好有關法規案的協調工作。第十五條有關專門委員會或者有關工作機構在提案人草擬法規案時,可以派有關人員了解法規案擬定和協調工作情況。第三章市人民代表大會制定法規程序第十六條市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規案,由市人民代表大會審議。
常務委員會、市人民政府、市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以下簡稱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規案,由主席團決定提交市人民代表大會審議,或者先交有關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再由主席團決定提交大會審議。第十七條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十人以上聯名,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規案,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專門委員會審議,由有關專門委員會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建議,再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
有關專門委員會審議的時候,可以邀請提案人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4. 求一份深圳電子廠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公司員工考勤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加強考勤管理,規范員工上下班時間,現結合公司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員工正常工作時間為每天上午8時至12時,下午2時至6時,每周6個工作日,根據員工工種和所擔負的任務,公司各部門視情安排、調整所屬員工輪休。
第三條 朝霞營業廳、百靈營業廳實行兩班工作制。早班自上午8時至下午5時;晚班自上午11時至晚上8時。
第四條 公司對員工的考勤,實行上、下班簽到制度。總經理辦公室負責組織實施。
第五條 朝霞營業廳,百靈營業廳,公司財務部,電腦、空調事業部所
屬員工,統一到總經理辦公室簽到。辦公室員工每天上、下班簽到四次。營業廳早班員工每天上、下班簽到兩次;晚班員工上午11點簽到一次,下班考勤由各營業廳負責人監督執行。
第六條 員工上、下班簽到,不許弄虛作假,找人代簽到或替其他人簽到,一經發現,扣發代簽人半天工資,當事人按曠工半天處理。
第七條 員工於上班時間後1~10分鍾內簽到出勤者,視為遲到;10分鍾後簽到出勤者視為曠工半天;當月累計遲到三次者,視為曠工一天。員工於下班時間前,非為公司業務之需要,擅自下班者,視為早退;員工早退或下班時間不簽到者,按曠工半天處理。曠工一天,扣發兩天工資;連續曠工三天以上,作自動離職處理。
第八條 公司所有人員必須先到公司簽到後,方可外出辦理各項業務。特殊情況需經總經辦批准,否則按遲到或曠工處理。
第九條 員工因公外出辦理業務,需提前向本部門負責人申明外出原因及返回時間,否則按外出辦私事處理。上班時間外出辦私事者,一經發現,即按曠工處理。
第十條 員工休假(輪休)應提前申請,填寫申請單。由部門主管批准,交總經辦備案,作為考勤依據,否則,以未簽到作曠工處理。
第十一條 公司提倡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本職工作,講究工作效率;確因公司需
要或任務緊迫,員工放棄休假,視為加班。加班應填寫《加班申請單》,由部門負責人簽字批准,送交考勤部門備案,作為考勤和計發工資的依據。加班薪酬的計發,參見《薪酬發放辦法》。
第十二條 員工在下列國家規定的法定節假日出勤,以雙薪計發工資:
A、元旦(1月1日)一天
B、「五一」國際勞動節(5月1日、2日、3日)三天
C、國慶節(10月1日、2日、3日)三天
D、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天。
第十三條 員工因病或因事請假,須提前一天向部門主管提出申請,經批准後方可離崗休假;事假、病假期間不計發員工工資。
第十四條 總經理辦公室負責對公司各部門人員的出勤在位情況進行不定期的檢查或抽查。
第十五條 嘉祥、汶上三聯商場,嘉祥工業園,參照本規定製定相應的考勤管理和薪酬發放辦法。
第十六條 本規定自2005年8月1日起執行,由總經理辦公室負責解釋。
附:①員工加班申請單;
②員工輪休、請假申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