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條例2014
『壹』 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實施時間
《安全生產管理條例》自2014年12月1日起開始實施,共計177條,包括安全生產的組織領導、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標准和技術規范、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等方面,對加強我國安全生產監管具有重要意義。
《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實施時間為2014年12月1日。該條例主要以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為基礎,對我國企業開展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進行了全面規范和強化監管。其主要內容包括:1. 安全生產的組織領導:規定企業應設立安全生產領導機構,明確安全生產組織體系,建立完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組織領導。2. 安全生產責任制:要求企業要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並將安全生產納入企業管理層級考核系統,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責任。3. 安全生產標准和技術規范:明確了企業應按照法律法規和相關標准制定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和技術規范,加強安全生產技術研究和創新。4. 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對企業進行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提出了明確要求,規定企業必須建立健全應急預案和應急救援體系,及時有效處理安全生產事故。《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實行以來,在推動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地促進了我國安全生產工作水平的提高。
企業如果違反《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的規定會受到什麼處罰?企業如果違反《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的規定,監管部門將會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企業進行處罰。處罰形式包括但不限於責令限期改正、罰款、暫停生產或關閉等。同時,對因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導致的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等後果,企業還應該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需注意的是,企業應當嚴格遵守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積極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防範事故風險,切實保障員工和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的實施標志著我國在安全生產監管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和成就。企業應當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建立完善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加強安全生產技術和管理創新,確保安全生產的穩步推進。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十二條 有關協會組織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章程,為生產經營單位汪罩提供安全生產方面的信息、培訓等服務,發揮自律作用,促困緩鬧進生產經營單位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哪橋。
『貳』 (2014年真題)根據《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必須持有特種作業操作證書上崗的人員是( )。
【答案】:C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的規定,垂直運輸機械作業人員、安裝拆卸工,爆破作業人員、起重信號工、登高架設作業人員等特種作業人員……。《建築施工特種作業人員管理規定》進一步規定,建築施工特種作業包括:(1)建築電工;(2)建築架子工;(3)建築起重信號司索工;(4)建築起重機械司機;(5)建築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6)高處作業吊籃安裝拆卸工;(7)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認定的其他特種作業。因此 C 正確。
『叄』 黑龍江省安全生產條例(2014)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加強安全生產工作,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以下簡稱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內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以及相關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法律、法規對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建築施工安全和特種設備安全等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三條安全生產工作應當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分級負責、屬地管理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建立生產經營單位負責、職工參與、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的機制。第四條生產經營單位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
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安全生產工作負全面責任;分管安全生產負責人具體負責本單位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履行安全生產管理職責(以下統稱安全管理人員);其他負責人、相關人員在履行崗位職責的同時履行相應的安全生產工作職責。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安全生產規劃,建立和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和考核制度,及時協調解決本行政區內安全生產工作的重大問題,支持、督促各有關部門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本行政區內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綜合監督管理,指導、協調、監督、檢查同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
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對職責范圍內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其他有關部門,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和同級人民政府確定的職責,對本行業或者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管理。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是本行政區安全生產工作第一責任人,對本行政區安全生產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其他負責人對分管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負相關領導責任。第八條工會依法組織職工參加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民主管理,維護職工在安全生產方面的合法權益,對本單位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大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資金投入,確保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有效開展。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鼓勵、支持安全生產科學技術研究、專業技術和技能人才培養以及先進技術、設備的推廣應用。第十一條從事安全生產服務的機構應當依法設立,依照法律、法規和執業准則在規定的業務范圍內獨立、客觀、公正地從事安全生產技術、管理服務,並對服務過程和結果負責。第十二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全社會的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深入開展安全文化活動、安全常識普及活動和事故警示教育活動,培養和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加強本單位安全宣傳教育工作,教育引導從業人員掌握崗位安全知識及要求,遵守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增強從業人員事故預防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通過典型事故案例等加強班組安全生產教育工作,教育引導班組成員掌握勞動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方法、崗位間工作銜接配合的安全事項,遵守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安全教育納入教學計劃,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知識和技能。
新聞媒體應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知識等的宣傳教育,對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輿論監督。第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實際制定安全社區建設規劃,支持社區開展建設工作,提高社區內單位和人員的安全素質和水平。第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對在落實安全生產責任、改善安全生產條件、防止事故發生、開展應急救援、舉報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推動安全文化建設、研究和推廣應用安全生產先進科學技術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第二章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保障第一節一般規定第十五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具備法律、法規和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及地方標准(以下統稱標准)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制定並完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建立健全和實施安全生產責任制。
安全生產責任制應當明確各崗位的責任人員、責任內容和考核獎懲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