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供熱條例
⑴ 沈陽市對住戶家私自加裝供暖循環泵問題有何處罰條例
住戶私自加裝供暖循環泵屬於違反規定行為,會處以罰款處罰。罰款金額為二百至五百元。
根據《沈陽市城市供暖管理行政處罰辦法》規定:
第三條市、區供暖管理辦公室是執行城市供暖管理行政處罰的機關。
第四條行政處罰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
第六條對公民、企事業單位違章行為的行政處罰:
(一)阻撓、影響供暖人員正常維修暖氣等供暖設施的,罰款二十至五十元,造成經濟損失的,由其負責經濟責任。
(二)在暖氣設施上私自安裝放水裝置竊用熱水的,令其拆除,並從供暖開始之日算起,按放水裝置流量,每噸補交熱水費五元。
(三)未經批准,增加散熱片,擴大供暖面積的,令其拆除和恢復原狀,並按其擴大的面積每平方米罰款四十元。
(四)未經批准,擅自拆除、遷移和改造暖氣設施的,令其恢復原狀並罰款二百至五百元。
(五)在地上外管線上架設各種設施或在地下外管網上挖掘、種植、堆放物品及搭設房屋的,令其拆除並罰款二百至一千元。
(六)由於建築施工或通行運輸損毀供暖設施的,令其恢復原狀或賠償損失,並罰款二百至一千元。
(七)亂動、拆卸或損毀供暖設施的,罰款二百至一千元,造成供暖設備運行故障或破壞熱平衡,影響正常供暖的,罰款六百至三千元。
(八)未經批准,擅自接通原有供暖管網的,令其拆除、恢復原狀,並罰款三千至五千元。
(九)對不按日期交納採暖費的,按日加收應交採暖費總額3‰的滯納金,對無故不交納採暖費或超期兩個月不交納採暖費的,供暖單位停止供暖。
(1)沈陽供熱條例擴展閱讀:
相關案例:
2016年1月25日晚上,煙台市區塔山東路53單元的住戶向華陽熱電客服中心反映,他們單元三戶居民家的暖氣片冰涼。
接到用戶投訴後,華陽熱電公司上夼奇山分公司的工作人員立即上門檢查,發現用戶反映的情況屬實,原來塔山東路54單元有四戶居民安裝了循環泵,有的還在工作。工作人員把聽針放在管道上,能明顯聽到循環泵工作發出的「嗚嗚」聲。
上夼奇山分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塔山東路54單元一體兩戶,樓上一共有12戶,其中4戶居民在家中安裝了循環泵,有時白天用,有時在晚上下班後啟動。
使用循環泵是將熱水往自己家裡抽,自己家的暖氣熱了,可是這樣造成供水沒有壓力,而回水壓力大於供水壓力,熱水被抽反了,直接造成隔壁單元全樓暖氣冰涼。
為落實真實情況,記者跟隨華陽熱電的工作人員來到現場查看。在其中一戶,記者看到廚房地上走的一根暖氣管道上安裝了一個循環泵,而且正在使用中。另外,該戶還在衛生間安裝了換熱器。
見記者到來,該戶的女主人稱,該樓地勢高,暖氣效果不大理想,兩年前才在暖氣管道上安裝了循環泵,感覺小小的循環泵不會對別人造成不好的影響。華陽熱電的工作人員將鄰居單元暖氣冰涼的情況告知該用戶,但該用戶始終沒有停止使用循環泵。
采訪中,記者在塔山東路54單元樓前看到,為避免影響隔壁單元的供熱效果,工作人員將樓前的閥門井裡的閥門水量擰小,為防止用戶私自打開閥門,還將閥門手柄卸掉。但塔山東路的用戶卻用扳手再次將閥門擰大水量。
發稿前記者獲悉,鑒於塔山東路54單元安裝循環泵十分嚴重,而且工作人員多次勸說,用戶均置之不理的情況,華陽熱電公司從1月28日起對該單元暫時予以停暖。
⑵ 沈陽市民用建築供熱用熱管理條例的第三章
設施管理
第十五條 在建築工程保修期內,建築物的供熱設施由建設單位負責管理與維修。建設單位可以委託供熱單位對在保修期內的供熱設施進行管理與維修,並承擔相關費用。
在建築工程保修期外,居民住宅樓外的供熱設施和樓內的共用供熱設施由供熱單位負責管理與維修。已經分戶供熱的住宅用熱戶室內供熱設施,由用熱戶管理,更換供熱設施的費用由用熱戶承擔,因供熱事故造成損失的除外;未經分戶供熱的住宅用熱戶室內供熱設施,由供熱單位負責維修,用熱戶擅自拆改的部分除外。
非住宅用熱戶的供熱設施管理責任,由供熱用熱雙方在合同中約定。
第十六條 供熱設施系統維修、養護的責任單位應當按照相應的技術標准和規范定期對供熱設施系統進行檢查、維修和更新改造,並於每年9月30日前完成年度檢修,保證使用期內設備完好。
供熱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取供熱設施折舊費。
第十七條 在供熱期間供熱設施發生故障後,供熱單位應當立即進行搶修。對影響搶修的其它設施,供熱單位應當採取合理的應急處置和必要的現場保護措施,並及時通知有關單位。公安、交通、城建等有關部門應當給予配合。
第十八條 因住宅用熱戶戶內供熱設施發生漏水等故障,對公共安全和其他住戶的利益造成嚴重影響時,供熱單位應當立即採取應急措施,並及時通知相關用熱戶;需要入戶搶修而用熱戶不能到達現場的,供熱單位應當徵得用熱戶或者其委託人的同意,並報請公安機關、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和物業服務企業配合入戶組織搶修。
供熱單位工作人員在搶修過程中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用熱戶財產損失的,供熱單位應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因用熱戶原因造成損失的,由用熱戶承擔責任。
第十九條 供熱單位應當加強供熱設施節能減排管理,實施系統節能改造,降低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對供熱單位進行考核。
第二十條 供熱設施或者經營權變更,按下列規定辦理:
(一)向市或者區、縣(市)供熱用熱主管部門提出變更申請,經批准後,方可辦理供熱設施或者經營權變更手續;
(二)在市或者區、縣(市)供熱用熱主管部門的指導下,轉讓方與受讓方就熱源、外網、內網、檔案材料等管理內容簽訂轉讓協議,並向市或者區、縣(市)供熱用熱主管部門備案;
(三)接收單位應當具有相應資質。
第二十一條 在共用供熱設施保護范圍內,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下列危害共用供熱設施安全的活動:
(一)建設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堆放物料;
(二)利用供熱管道和支架敷設管線、懸掛物體;
(三)排放腐蝕性液體;
(四)爆破作業;
(五)其他損毀、損壞供熱管道及附屬設施的活動。
第二十二條 因工程建設確需改建、拆除、遷移供熱設施的,建設單位應當向供熱管理機構提出申請,經批准後方可實施。
第二十三條 在共用供熱設施保護范圍內進行施工的,施工單位應當與供熱單位商定保護措施。在施工中造成供熱設施損壞的,應當及時通知供熱單位修復,由施工單位承擔修復費用,賠償相應損失;給相關單位和個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⑶ 沈陽市民用建築供熱用熱管理條例第四章 供熱與用熱
沈陽市民用建築的供熱規定在《沈陽市民用建築供熱用熱管理條例》第四章詳細闡述。首先,供熱單位必須獲得市供熱管理機構核發的供熱許可證,才能合法經營,這包括擁有符合要求的設施、充足的資金、健全的管理制度、具備資格的員工以及符合法律法規的其他條件。他們需在許可范圍內供熱,且不得轉讓許可證,同時接受政府監管。
供熱期通常從每年11月1日持續至次年3月31日,但市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供熱單位需與用熱戶簽訂詳細的供熱用熱合同,合同內容涵蓋用熱地址、面積、供熱方式、質量標准、費用結算等。用熱戶變更需辦理相關手續,而供熱單位需制定事故處理預案,並公開服務內容和服務標准。
在供熱期內,單位需確保基本的室內溫度要求,若因故未達標,將對用熱戶進行賠償。供熱期間,單位需保證連續供熱,處理用戶投訴和故障,設備事故修復時限根據嚴重程度有不同規定。供熱質量保證金制度用於保障用熱戶權益,如溫度不達標、違規收費等問題。如果供熱單位無法保證公共利益,可能被實施應急接管。
供水、供電等相關單位需確保供熱所需資源的穩定供應,用熱戶須履行繳費義務。新建住宅的供暖費用責任可能由建設單位或買受人承擔。對於未按時繳費的用熱戶,可能採取限供或停供措施。採暖費價格由物價部門根據成本和社會承受能力確定,既有建築用戶可申請在保修期滿後暫停供熱,但不得擅自改動或干擾供熱設施。
最後,用熱戶不得進行如改動設施、排放熱水等影響供熱的行為,否則需承擔責任。市政府會設立城市供熱保障金,為低收入居民提供採暖費補貼。
⑷ 沈陽市民用建築供熱用熱管理條例第五章 法律責任
沈陽市民用建築供熱用熱管理條例的法律責任部分詳細規定了相關單位和個人在供熱管理中的違規行為及其處罰措施。
對於建設單位的違規行為,如未經許可擅自建設熱源或並入管網,將面臨停止建設或拆除的處罰,罰款額度在十萬元至二十萬元之間,根據情節嚴重程度而定。如果供熱設施不符合國家技術標准,將被要求改正,逾期未改正者將面臨五萬至十萬元的罰款。
相關單位或供熱單位的違法行為包括未按運行期規定供熱、擅自改變或拆除設施、影響用熱戶正常生活和經營、使用淘汰設備、設施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交付使用,以及轉讓供熱許可證等,這些行為將被罰款三萬至十萬元,造成用戶損失的還需承擔賠償責任,嚴重者可能吊銷經營許可證。
個人或單位若從事危害供熱設施安全的行為,如未遵守相關規定,將被處以二千至一萬元的罰款,情節嚴重者罰款額度可提高至三萬至十萬,同時需承擔造成的損失賠償。
最後,用熱戶如違反規定,未能按照條例要求改正,將面臨五百元至三千元的罰款。以上處罰旨在保障供熱秩序,確保公共利益和用熱戶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