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收費公路管理條例
① 收費公路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對收費公路的管理,規范公路收費行為,維護收費公路的經營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公路事業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以下簡稱公路法),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收費公路,是指符合公路法和本條例規定,經批准依法收取車輛通行費的公路(含橋梁和隧道)。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積極措施,支持、促進公路事業的發展。公路發展應當堅持非收費公路為主,適當發展收費公路。第四條全部由政府投資或者社會組織、個人捐資建設的公路,不得收取車輛通行費。第五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違反公路法和本條例的規定,在公路上設站(卡)收取車輛通行費。第六條對在公路上非法設立收費站(卡)收取車輛通行費的,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拒絕交納。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對在公路上非法設立收費站(卡)、非法收取或者使用車輛通行費、非法轉讓收費公路權益或者非法延長收費期限等行為,都有權向交通、價格、財政等部門舉報。收到舉報的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依法及時查處;無權查處的,應當及時移送有權查處的部門。受理的部門必須自收到舉報或者移送材料之日起10日內進行查處。第七條收費公路的經營管理者,經依法批准有權向通行收費公路的車輛收取車輛通行費。
軍隊車輛、武警部隊車輛,公安機關在轄區內收費公路上處理交通事故、執行正常巡邏任務和處置突發事件的統一標志的制式警車,以及經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執行搶險救災任務的車輛,免交車輛通行費。
進行跨區作業的聯合收割機、運輸聯合收割機(包括插秧機)的車輛,免交車輛通行費。聯合收割機不得在高速公路上通行。第八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非法干預收費公路的經營管理,擠占、挪用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依法收取的車輛通行費。第二章收費公路建設和收費站的設置第九條建設收費公路,應當符合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公路發展規劃,符合本條例規定的收費公路的技術等級和規模。第十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利用貸款或者向企業、個人有償集資建設的公路(以下簡稱政府還貸公路),國內外經濟組織投資建設或者依照公路法的規定受讓政府還貸公路收費權的公路(以下簡稱經營性公路),經依法批准後,方可收取車輛通行費。第十一條建設和管理政府還貸公路,應當按照政事分開的原則,依法設立專門的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組織。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政府還貸公路,可以實行統一管理、統一貸款、統一還款。
經營性公路建設項目應當向社會公布,採用招標投標方式選擇投資者。
經營性公路由依法成立的公路企業法人建設、經營和管理。第十二條收費公路收費站的設置,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按照下列規定審查批准:
(一)高速公路以及其他封閉式的收費公路,除兩端出入口外,不得在主線上設置收費站。但是,省、自治區、直轄市之間確需設置收費站的除外。
(二)非封閉式的收費公路的同一主線上,相鄰收費站的間距不得少於50公里。第十三條高速公路以及其他封閉式的收費公路,應當實行計算機聯網收費,減少收費站點,提高通行效率。聯網收費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第十四條收費公路的收費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按照下列標准審查批准:
(一)政府還貸公路的收費期限,按照用收費償還貸款、償還有償集資款的原則確定,最長不得超過15年。國家確定的中西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政府還貸公路收費期限,最長不得超過20年。
(二)經營性公路的收費期限,按照收回投資並有合理回報的原則確定,最長不得超過25年。國家確定的中西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經營性公路收費期限,最長不得超過30年。第十五條車輛通行費的收費標准,應當依照價格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進行聽證,並按照下列程序審查批准:
(一)政府還貸公路的收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會同同級價格主管部門、財政部門審核後,報本級人民政府審查批准。
(二)經營性公路的收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會同同級價格主管部門審核後,報本級人民政府審查批准。
② 收費公路管理條例規定哪些車輛可以免交車輛通行費
如下:
軍隊車輛、武警部隊車輛,公安機關在轄區內收費公路上處理交通事故、執行正常巡邏任務和處置突發事件的統一標志的制式警車,以及經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執行搶險救災任務的車輛,免交車輛通行費。
進行跨區作業的聯合收割機、運輸聯合收割機(包括插秧機)的車輛,免交車輛通行費。聯合收割機不得在高速公路上通行。
對在國家規定的綠色通道上運輸鮮活農產品的車輛,可以適當降低車輛通行費的收費標准或者免交車輛通行費。
介紹
《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修訂稿在一個月的徵求意見過程中,引發爭議最大的是「長期收費」。有關意見主要集中在:
收費公路發展應突出維護公共利益、收費公路的統借統還制度、信息公開制度、高速公路的養護收費制度、免收車輛通行費的范圍、明確社會資本投資收費公路的合理回報范疇、提高通行效率和服務質量、嚴格控制運營管理成本、加強收費公路運營主體服務監管等方面。
③ 雲南省收費公路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收費公路的建設、養護和管理,維護收費公路投資者、經營者、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公路事業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收費公路的投資、建設、養護、經營、使用和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收費公路,是指符合公路法第五十九條和本條例第六條規定,依法收取車輛通行費的收費還貸公路和收費經營公路。
收費還貸公路是指縣級以上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利用貸款或者集資建成的收費公路;收費經營公路是指國內上投資者依法有償受讓收費還貸公路的收費權或者投資建成的收費公路。第四條省人民政府應當將收費公路的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合理布局,總量控制。
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收費公路的建設和管理工作。
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決定由有關管理機構行使部分收費公路的管理職責。第五條禁止破壞、損害或者非法佔用收費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附屬設施。
禁止在收費公路上亂開道口,非法設卡、收費、罰款、攔截車輛。
禁止侵佔、挪用經營性收費公路企業的合法財產,不得對其強行攤派。第二章收費公路的設立第六條設立收費公路,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高速公路連續里程二十千米以上;
(二)新建連續里程三十千米以上的一級公路或者連續里程四十千米以上的二級公路;
(三)改建連續里程四十千米以上的一級公路或者連續里程五十千米以上的二級公路;
(四)二車道六百米以上的橋梁、隧道。
收費公路的設立由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省財政、物價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後,報省人民政府審批。第七條開放式的收費公路,在同一條連續的國道主線上,相鄰收費站的間距不得少於六十千米;在其他連續公路主線上,相鄰收費站的間距不得少於四十千米。
封閉式的收費公路除出入口外,不得在其主線上設置收費站。第八條新建、改建收費公路,資本金應當不低於該收費公路建設投資總額的百分之三十,其餘不足部分方可以其他方式籌集。第九條收費公路建成後,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組織驗收,經驗收合格後,方可通行和收費。第十條收費公路的收費權依法可以向國內金融機構申請質押貸款。質押貸款只能用於公路建設。
收費公路收費權的質押合同簽訂後應當經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門登記。質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
出質人未按照國家規定或者貸款合同約定償還貸款本息時,質權人依法可以對質押收費公路的收費權實現質押權。第十一條國內外投資者投資建成和經營收費公路,應當經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後報省人民政府審批。
收費公路的收費權經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後可以依法轉讓。
轉讓收費還貸公路收費權的收益,應當全部用於償還建設該收費公路的貸款、集資本息或者投資建設新的公路。
轉讓收費公路收費權的受讓方,未經轉讓方同意,不得再將該收費公路的收費權轉讓給第三方。第十二條收費公路的經營者應當依法成立經營收費公路的企業。
經營收費公路的企業應當與具有管轄權的交通行政主管部門簽訂收費公路經營責任書。第十三條收費公路的經營者應當根據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劃設立服務區。第十四條收費公路的經營期限屆滿後,該收費公路由國家無償收回,由交通行政主管部門管理。
收費公路的經營期限屆滿前3個月,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收費公路進行鑒定和驗收,經營收費公路的企業移交的收費公路應當符合規定的技術、質量和標准。第三章收費公路的管理第十五條收費公路車輛通行費的收費標准應當根據投資來源和額度、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公路的技術等級和規模、通行能力、還貸期限、使用者受益程度以及投資合理回報等因素分等級確定或者調整,由收費公路的投資者提出方案,報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後,由省物價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第十六條收費還貸公路的收費期限不得超過二十五年;收費經營公路的收費期限不得超過三十五年。需要延長收費期限的,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第十七條除軍車、警車和執行撲救火災任務的消防車外,在收費公路上行駛的其他車輛應當交納車輛通行費。
本條例所稱的軍車是指懸掛軍隊(含武裝警察)專用號牌的車輛;警車是指公安、國家安全、司法行政部門和法院、檢察院使用,裝有警燈、警報器,懸掛紅色反光「警」字專門號牌的車輛;消防車指裝有警燈、警報器的紅色專用車輛。
免交通行費的車輛通過收費站時應當主動停車,接受查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