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集體合同條例
1. 湖北省印發《湖北省審理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案件若干問題規范 指引(一)》的通知
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於2024年3月22日發布通知,印發《湖北省審理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案件若干問題規范指引(一)》。該指引旨在統一全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標准,提升辦案質量與水平。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湖北省實際制定,旨在為仲裁案件提供指導。
一、明確不予受理的爭議類型,包括但不限於住房公積金、社會保險費、退休條件、職工人事檔案爭議,全日制在校學生與用工單位、學校間的爭議,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成員與組織間的爭議,破產清算組與其聘用人員間的爭議,事業單位與工作人員間的爭議,勞動者與破產清算組、管理人之間的爭議(除身份性質爭議外),證券經紀人、保險代理人與委託人間的爭議。
二、確認勞動關系爭議屬於勞動爭議受案范圍,仲裁委員會應審查時效抗辯,遵循勞動爭議申請仲裁時效為一年的規定。
三、判斷勞動關系,以用工為標准,僅書面勞動合同不足以證明存在勞動關系。
四、承包單位違規轉包、分包,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人員,請求確認與承包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不予支持。
五、用人單位發包給個人,且合同具備民事法律關系要件,個人及其招用人員請求確認與發包方存在勞動關系的,不予支持。
六、用人單位訂立集體合同但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雙倍工資的,予以支持。
七、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雙倍工資的,有特定情形的,不予支持,如勞動者為法定代表人、高級管理人員、人力資源管理人員,或符合特定勞動合同期滿和工傷續簽情形。
八、計算雙倍工資以勞動者當月應發工資為基數,不包括加班工資、支付周期超過一個月的勞動報酬和未確定支付周期的勞動報酬。
九、雙倍工資的計算標准,包括勞動合同未訂立的期限、視為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期限、勞動合同期滿未續訂的期限。
十、第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到期,勞動者根據《勞動合同法》提出續簽,用人單位應續簽。否則,勞動者有權要求支付賠償金或繼續履行勞動合同。
十一、勞動者違反勞動紀律或操作規程,用人單位調整工作地點、崗位,應合法行使用工自主權。
十二、調整工作地點、崗位,應滿足生產經營需要,工資水平保持基本相當,無侮辱性、懲罰性變更,其他勞動條件未不利變更或補償。
十三、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單位停工、停產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勞動者未提供正常勞動,單位應支付不低於最低月工資標准70%的生活費。
十四、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合同並要求經濟補償的,予以支持,但存在特定情形除外。
十五、勞動者書面承諾不需要繳納社會保險,後以未繳納為由主張經濟補償的,予以支持。
十六、認定「勞動者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考慮隱瞞、虛構、嚴重失誤或未通過試用期考核。
十七、認定「勞動合同訂立時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包括自然災害、法律政策變化、特許經營變化或其他不可歸責於用人單位的情況。
十八、勞務派遣單位合同期限不足兩年終止雙方合同,勞動者有權要求賠償。
十九、加班工資計算基數遵循合同約定、單位規章制度規定、前12個月平均工資,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按最低工資標准計算。
二十、法定節假日加班,應按小時或日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加班工資。
二十一、連續24小時在崗的保安、門衛、保管員等,加班時間應綜合考慮工作需求、工作強度、休息設施、安排值班人數等。
二十二、勞動者主張加班費需提供證據,用人單位不提供證據的承擔不利後果。
二十三、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但未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發生工傷後,無需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