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比表彰條例
1. 如何制定基層工會各類先進、榮譽稱號評比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公司各類先進、榮譽稱號的評比,使先進、榮譽稱號的評選活動能真正激勵和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對公司的兩個文明建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特製定本管理辦法。今後公司各類先進、榮譽稱號的設立及評選,都必須按此辦法執行。
第二章評選項目的設立
第二條先進、榮譽稱號評比的立項應本著鼓勵先進,典型示範,精而不濫的原則。
第三條各類先進、榮譽稱號立項時必須制定評選辦法,包括評選目的、評選條件、評選范圍、評選比例、獎勵標准、表彰形式等。
第四條公司確立下列10項先進、榮譽稱號為常設項目:
序號先進榮譽稱號組織評審單位評選周期1文明單位文明建設委員會兩年一次2公司勞動模範勞動競賽委員會每年一次3公司業務標兵勞動競賽委員會每年一次4公司模範集體勞動競賽委員會每年一次5先進生產(工作)者勞動競賽委員會每年一次6「五大杯」優勝單位勞動競賽委員會每年一次7十佳文明職工文明建設委員會每年一次8先進黨委、黨支部公司黨委兩年一次9優秀黨員公司黨委兩年一次10青年崗位能手組委會兩年一次第五條公司原則上不再設立其他先進、榮譽稱號,確因特殊情況需要設立或冠名的,須經公司勞動競賽委員會審核提出,公司黨政聯席會審定。
第六條凡未列入上述10項之內的先進、榮譽稱號,需要繼續評選的,由相關部門、單位或機構重新制定或完善評選辦法報公司勞動競賽委員會審批同意(黨內先進榮譽稱號的評選,由黨委部門提出報黨委同意),並規范獎勵經費開支渠道後作為專項評比由相關部門、單位或機構組織評選。
第七條立功是公司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的一種對先進的嘉獎方式。凡在公司「二次創業」中取得顯著成績和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只要符合規定的條件,可隨時申報立功。
第三章評比條件及程序
第八條各類先進、榮譽稱號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
集體:在兩個文明建設中成績顯著,一年中(追溯12月)無重大生產、安全、質量、設備、治安等事故和事件,無違反計劃生育等違規違法問題。
個人:在本職本崗上盡心盡力,熱愛集體,樂於奉獻,工作業績突出,一年中(追溯12個月)無本人責任的工傷、質量、生產、設備事故,無違紀處分。
第九條各類先進、榮譽稱號的評比要在總結工作的基礎上,通過自下而上的民主程序按照規定的比例進行。
第十條先進、榮譽稱號的評比要嚴格遵循逐級向上推薦的原則,高一級的先進、榮譽稱號獲得者應在下一級先進、榮譽稱號獲得者中產生。如:公司勞模、標兵應在先進生產(工作)者中產生;公司向上級部門推薦省勞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和集體榮譽時,原則上應在公司勞模和公司文明單位、模範集體中產生。
第十一條凡向上級部門推薦的各類先進、榮譽稱號,應向公司勞動競賽委員會辦公室登記備案。
第四章表彰獎勵
第十二條對先進、榮譽稱號獲得者的表彰獎勵,堅持精神鼓勵和物質鼓勵相結合的原則。
第十三條公司向各類先進、榮譽稱號獲得者頒發榮譽證書,並通過各種宣傳媒體宣傳其先進事跡。
部門或二級單位的先進、榮譽稱號,由評審單位負責表彰獎勵。
第十四條本辦法確立的常設項目所需獎勵經費列入年度預算,由各組織評審單位按標准開支。
文明單位是集體公司給予集體的最高榮譽,獎勵按首評合單位職工人均××元發給。
公司勞模是集團公司給予職工個人的最高榮譽,獎勵標准為××元。
公司級的其他個人榮譽,獎勵標准不得高於××元。
部門或二級單位級的個人榮譽,獎勵標准最高為××元。
集體榮譽獎勵標准最高不超過××元。
公司所屬部門、單位或個人在公司以外獲得的先進、榮譽稱號,個人獎勵仍按公司(200×)第××號文執行,集體榮譽不再在公司開支獎金。
第五章附則
第十五條本管理辦法適用於公司范圍內的先進、榮譽稱號評比活動。
第十六條單位或部門內部組織的評比活動(即先進僅產生於本單位)由各單位根據實際情況,本著精而不濫,必需必要的原則,參照本管理辦法自行規范。經濟責任制考核獎勵及其他臨時性競賽活動獎勵按相應考核制度或競賽辦法規定評比及獎勵。
第十七條本辦法頒發後,除公司審核立項的先進、榮譽稱號外,任何部門,單位不得擅自以公司名義組織其他各類先進、榮譽稱號的評選。
第十八條本條例由公司勞動競賽委員會辦公室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