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章等黨內規章制度
Ⅰ 黨章黨規黨紀的區別
法律分析:黨章是《中國共產黨章程》的簡稱,黨章對黨的性質和宗旨、路線和綱領、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組織原則和組織機構、黨員義務和權利以及黨的紀律等作出根本規定。黨章是最根本的黨內法規,是制定其他黨內法規的基礎和依據。黨章的地位相當於憲法的地位。
黨規是指黨內法規,是黨的中央組織以及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制定的規范黨組織的工作、活動和黨員行為的黨內規章制度的總稱。 黨規的范圍最大,包括黨章、黨紀、准則等都屬於黨規。
黨紀是指黨的紀律,如《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
准則對全黨政治生活、組織生活和全體黨員行為作出基本規定。如《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
法律依據:《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 第二條 黨內法規是黨的中央組織以及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制定的規范黨組織的工作、活動和黨員行為的黨內規章制度的總稱。
黨章是最根本的黨內法規,是制定其他黨內法規的基礎和依據。
第四條 黨內法規的名稱為黨章、准則、條例、規則、規定、辦法、細則。
黨章對黨的性質和宗旨、路線和綱領、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組織原則和組織機構、黨員義務和權利以及黨的紀律等作出根本規定。
准則對全黨政治生活、組織生活和全體黨員行為作出基本規定。
條例對黨的某一領域重要關系或者某一方面重要工作作出全面規定。
規則、規定、辦法、細則對黨的某一方面重要工作或者事項作出具體規定。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制定的黨內法規,稱為規則、規定、辦法、細則。
Ⅱ 中國共產黨黨規黨紀有哪些
中國共產黨黨紀條規有:
《黨章》、《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
1、《黨章》
黨章即黨的章程,它是一個政黨為實現黨的綱領、開展正規活動、規定黨內事務所規定的根本法規,是黨賴以建立和活動的法規體系的基礎,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基本准則和規定,具有最高黨法、根本大法的效力。
黨章一般由黨的代表大會制定和通過,它的內容上要是規定黨綱、組織機構、組織制度、黨員條件、黨員的權利義務、黨的紀律等。黨章的內容,隨著形勢的發展、任務的變化、斗爭的需要和黨員的情況,定期進行修改。
2、《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簡稱:紀律處分條例,是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的黨內法規。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制定,旨在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嚴肅黨的紀律,純潔黨的組織,保障黨員民主權利,教育黨員遵紀守法,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和國家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
(2)黨章等黨內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紀律監督執行條例》
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審議了《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行工作規則(試行)》。大家一致認為,黨中央高度重視紀檢幹部建設,對紀檢機關寄予厚望。制定紀律監督執行細則,是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貫徹實施《全面從嚴治黨規劃》的重要內容。
我們要帶頭加強自我約束,把監督和紀律執行權關在制度的籠子里,以實際行動先正人君子,充分體現自覺自律的責任和決心。全會指出,這些規定緊緊圍繞監督執法工作流程,明確了請示報告、線索處置、初審、備案審查、案件審理、涉案財物管理等工作規則。定義通信和談話的工作程序。
紀律檢查的審批許可權、調查采訪和證據收集的具體要求;完善有效務實措施,形成制度規范。把紀律檢查委員會自我監督與接受黨內和社會監督結合起來,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不被濫用。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應該帶頭執行規則,加強領導、管理和監督監督執法紀律,和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要切實履行自己的責任的主體建設,嚴肅處理違反紀律和玩忽職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