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行業協會的法律法規

行業協會的法律法規

發布時間: 2025-04-15 08:03:23

Ⅰ 國家輕工業局關於行業協會管理的暫行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要求,培育和發展輕工行業協會(以下簡稱:行業協會),加強行業協會管理,規范行業協會的行為,發揮行業協會的重要作用,根據國務院《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和國家經貿委《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工商領域協會的若干意見》(試行)的通知要求,結合輕工業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指行業協會是由國家輕工業局(輕工業部、輕工總會)審批、主管並經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民政部,下同)核准登記後,依法成立的輕工業全國性社團組織。第三條行業協會是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由企業、事業單位自願組成的自律性、非營利性的經濟類社會團體法人,是企業與政府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培育和發展行業協會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第四條行業協會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任務開展工作。其宗旨是服務,為企業和行業服務、為政府部門和社會服務,通過協助政府實施行業管理和維護企業合法權益,推動行業和企業的發展。第五條輕工業各行業協會是輕工業實施行業管理的基礎和主體。第六條對行業協會實行業務主管部門和登記管理機關雙重負責的管理體制。國家輕工業局是行業協會的業務主管部門。國家民政部是行業協會的登記管理機關。第二章行業協會的職能第七條行業協會的職能是:
(一)對行業改革和發展中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向政府提出有關改革、發展、產業政策、經濟和技術政策、立法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二)受政府部門授權或委託,參與制定行業規則,對本行業新辦企業申報進行前期咨詢調研,向有關部門提出決策建議;
(三)加強行業的經濟和技術信息網建設,經政府主管部門同意和授權開展行業統計工作,做好信息的收集和研究,發布行業信息,進行市場預測,創辦刊物,開展信息指導與服務,為政府制訂產業政策提供依據;
(四)受國家輕工業局等委託,參與制定國家標准、行業標准,組織貫徹實施並進行監督;
(五)配合有關部門對本行業的產品質量開展行檢、行評和產品認證以及質量管理、監督工作;發行行業產品質量信息,擴大優質名牌產品的宣傳,向國內外用戶推薦優質產品和新產品;
(六)受國家輕工業局等委託,參與本行業生產許可證的發放和企業資質審查工作;
(七)受政府有關部門委託,參與行業內重大投資和合資合作項目的前期論證、初步審查並提出建議;為政府和用戶采購、項目招標提供推薦意見;
(八)制定行業的行規、行約等管理規定,建立行業自律機制,並組織實施,監督檢查;
(九)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協調同行價格爭議,做好價格自律工作,維護行業公平競爭,維護行業整體利益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十)舉辦或組織企業參加本行業的國內外展覽會、訂貨會,為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創造條件,參與建立和培育國內的相關產品專業市場;
(十一)組織和聯合企業、科研單位、院校開展科學技術交流與開發、創新工作;受委託組織行業科技成果鑒定和推廣應用,為企業提供技術咨詢和各種形式的技術服務,促進行業整體科技水平的提高;
(十二)參與制訂行業人才發展規則,組織行業技術培訓、專業技能培訓和人才交流工作,接受委託組織行業職工等級考核;
(十三)配合有關部門,指導、幫助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深化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十四)開展國內外經濟技術合作與學術交流,推動技術創新;
(十五)反映會員要求,協助政府解決和處理行業在改革與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維護其合法權益;
(十六)積極發展行業公益事業;
(十七)承擔國家輕工業局和有關部門委託的其他工作。第三章行業協會的權利和義務第八條行政協會的權利
(一)參與輕工業行業管理和開展行業自律管理的權利;
(二)依法維護自身及成員利益,向政府部門提出意見和要求並獲得有關政策、信息的權利;
(三)按有關規定取得合法收入、接受合法資助、贊助和捐贈的權利;
(四)按其章程和有關政府規定自主開展業務活動和管理內部事務的權利;
(五)依法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財產權和知識產權。

Ⅱ 條例規定行業協會商會的義務是

條例規定行業協會商會的義務是:行業協會、商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管理、自我約束,督促、引導成員積極防範非法集資,不組織、不協助、不參與非法集資。
中國行業協會商會網,是由眾多行業協會、商會共同發起,在政府有關部門及國內部分NGO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下搭建起來的,推動行業協會、商會發展,向政府部門反映各行業協會、商會訴求的大型信息交流平台。
中國行業協會商會網專門為中國經濟類行業協會、商會提供法律研究、政策咨詢及其運行案例的分析、評估、指導和服務,推動各協會、商會會員企業社會責任感的不斷提升與加強,為我國行業協會、商會健康發展提供智力支持。中國行業協會商會網正努力打造成行業協會、商會類的門戶網站,成為行業協會商會策略制定、制度實施的指南針。我們將堅持以「服務專業組織,打造專業品牌」為目標,以更加全新的視角為廣大非營利組織提供專業的服務。
中國行業協會商會是由中萬(北京)行業協會商會發展促進中心與眾多行業協會、商會共同發起,在政府有關部門及國內部分NGO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下搭建起來的,推動行業協會、商會發展,向政府部門反映各行業協會、商會訴求的大型信息交流平台。
中國行業協會商會力求為中國廣大的行業協會、商會提供優質的服務;從民間角度促進中國行業協會、商會建設與發察橋展;推進經濟類行業協會、商會的信息共享,提高協會的自律能力,健全和完善行業組織的法人治理結構;從行業整體角度扶持廣大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以及促進協會的國際交流;經常性地針對行業協會、商會建設與發展中面臨的問題組織活動和發起倡議。以此推進國內的行業協會、商會的發展,使其逐步成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生力軍。
網站第一時間發布關於行業協會、商會的最新動態,為政府全面了解行業協會、商會的發展態勢提供資訊服務;我們同時也將政府的相關法律含沒罩法規、政策指導、最新資訊傳遞給行業協會、商會。
中國行業協會商會包括「新聞中心」談鬧、「協會資訊」、「能力建設」、「國際資訊」、「研究探索」、「政策法規」、「專題聚集」等欄目,同時還有反映網站原創觀點的「中心專欄」欄目,下設「中心評論」與「行會絮話」兩個子欄目,極具特色。2009年,網站又推出了法律子站,力求為廣大行業協會商會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和會議會展服務。
中國行業協會商會專門為中國經濟類行業協會、商會提供法律研究、政策咨詢及其運行案例的分析、評估、指導和服務,推動各協會、商會會員企業社會責任感的不斷提升與加強,為我國行業協會、商會健康發展提供智力支持。中國行業協會商會正努力打造成行業協會、商會類的門戶網站,成為行業協會商會策略制定、制度實施的指南針。我們將堅持以「服務專業組織,打造專業品牌」為目標,以更加全新的視角為廣大非營利組織提供專業的服務。
2015年11月,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總體方案〉的通知》要求,經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聯合工作組審核批准,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聯合工作組近日公布2015年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脫鉤試點名單(共148家)。
法律依據
《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
第十四條行業協會、商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管理、自我約束,督促、引導成員積極防範非法集資,不組織、不協助、不參與非法集資。

Ⅲ 沒有登記的協會,違法嗎

沒有登記的協會屬於違法。
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為了規范行業協會的組織和行為,促進行業協會健康發展,發揮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作用,根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行業協會,是指經依法批准成立,由同一行業經濟組織及相關單位和個人自願組成、自律管理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行業協會登記管理機關、行業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監督檢查制度,履行監督責任,並將監督檢查的有關情況向社會公布。行業協會登記管理機關進行檢查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採取下列措施,相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行業協會違反法規定的,由行業協會登記管理機關責令改正。行業協會違反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及其有關法律、法規的,由行業協會登記管理機關及其有關部門依法處理。行業協會登記管理機關、行業管理部門和有關機關實施監督檢查,不得索取或者收受財物,不得謀取其利益。任何組織和個人發現未經登記的組織以行業協會名義進行活動或者行業協會違法從事活動的,有權向登記管理機關、行業管理部門和有關機關舉報,相關機關應當及時核實、處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五條 治安管理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實施治安管理處罰,應當公開、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辦理治安案件應當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
第五十四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一)違反國家規定,未經注冊登記,以社會團體名義進行活動,被取締後,仍進行活動的;(二)被依法撤銷登記的社會團體,仍以社會團體名義進行活動的;(三)未經許可,擅自經營按照國家規定需要由公安機關許可的行業的。有前款第三項行為的,予以取締。取得公安機關許可的經營者,違反國家有關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公安機關可以吊銷許可證。

Ⅳ 行業協會是否履行法律法規規定的職能,應該有幾項

八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律師協會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1、保障律師依法執業,維護律師的合法權益。

2、總結、交流律師工作經驗。

3、制定行業規范和懲戒規則。

4、組織律師業務培訓和職業道德、執業紀律教育,對律師的執業活動進行考核。

5、組織管理申請律師執業人員的實習活動,對實習人員進行考核。

6、對律師、律師事務所實施獎勵和懲戒。

7、受理對律師的投訴或者舉報,調解律師執業活動中發生的糾紛,受理律師的申訴。

8、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律師協會章程規定的其他職責。

(4)行業協會的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行業協會承擔著本行業的自律職責,雖然行業協會本身具有行業交流方面的優勢,但是行業協會自律職能的履行依然艱難。會員企業在參與協會工作中,普遍存在與協會交流少、活動參與少、不重視協會章程等問題。

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其活動多集中於企業運營、員工培訓等方面,會員企業自律意識弱於利益意識,行業自律氛圍很難通過單純的鼓勵和引導來形成,企業如果缺乏制度的制約,很難主動參與自律。另外行業協會章程規定缺乏約束力和強制力,也影響了企業參與自律的積極性。

熱點內容
勞動法生病不讓請假 發布:2025-04-16 17:02:18 瀏覽:702
經濟合作社議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39:07 瀏覽:563
番禺冼律師 發布:2025-04-16 16:29:30 瀏覽:638
葯學職業道德培訓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369
生物反饋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23:27 瀏覽:749
杭州華碩司法鑒定 發布:2025-04-16 16:13:32 瀏覽:919
治安聯防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13:20 瀏覽:505
合同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發布:2025-04-16 16:11:57 瀏覽:406
法院一區五城 發布:2025-04-16 16:11:49 瀏覽:705
慈善法和社會區別 發布:2025-04-16 15:59:02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