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息訪協議條例

息訪協議條例

發布時間: 2025-04-15 15:48:11

⑴ 息訴罷訪承諾書有什麼後果

息訴罷訪承諾書的後果是案件了結。息訴罷訪就是停止上訪,停止上訴,息訴罷訪承諾書證明其信訪事項已經獲得妥善處理,如果沒有新情況,不得再信訪。息訴罷訪承諾屬於非民事的、違背法律強制性規定的承諾當屬無效,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暢通信訪渠道,為信訪人採用相關規定的形式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提供便利條件。如果息訴罷訪承諾書簽字後政府部門不履行,可以向有關部門起訴, 承諾書不會影響上訴和案件的訴訟,如果不需要司法救助,可以不簽承諾書,承諾書屬於合同的一種,具有法律效力。承諾書的內容應當是當事人內心真實意思的表達,不能被強迫或威脅或利誘、欺騙等,承諾書的內容必須合乎法律的規定,不能違反法律或相關規定,否則可能導致承諾書無效。
《信訪條例》 第二十條 信訪人在信訪過程中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自覺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和信訪秩序,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在國家機關辦公場所周圍、公共場所非法聚集,圍堵、沖擊國家機關,攔截公務車輛,或者堵塞、阻斷交通的;
(二)攜帶危險物品、管制器具的;
(三)侮辱、毆打、威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
(四)在信訪接待場所滯留、滋事,或者將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棄留在信訪接待場所的;
(五)煽動、串聯、脅迫、以財物誘使、幕後操縱他人信訪或者以信訪為名借機斂財的;
(六)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國家和公共安全的其他行為。
息訴罷訪協議書有效嗎
息訴罷訪協議書有效。只要協議內容不違反法律規定,經當事人簽訂確認後,即應當遵守,具有法律效力。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存在兩個以上主體,即締約人必須為兩人以上,締約主體必須具備民法要求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合同就生效,如果有違法合同法原則合同條款就無效。協議書是社會生活中,協作的雙方或數方,為保障各自的合法權益,經雙方或數方共同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後,簽訂的書面材料。

⑵ 法律規定組織信訪類犯罪嗎

正常信訪不屬於犯罪,如果組織信訪做出了一些違法犯罪的事情就會構成犯罪。信訪,是指公民個人或群體以書信、電子郵件、走訪、電話、傳真 等多種參與形式與國家的政黨、政府、社團、人大、司法、政協、社區、企事業單位負責信訪工作的機構或人員接觸,以反映情況,表達自身意見,吁請解決問題。
組織信訪類犯罪嗎
正常信訪不屬於犯罪,如果組織信訪做出了一些違法犯罪的事情就會構成犯罪。
如何對信訪活動中違法犯罪行為進行處理
一、對信訪活動中違法犯罪行為的處理
(一)對於初次實施違法行為且違法行為輕微的,行為人經教育能夠端正認識,明確表示不再違法上訪並具結悔過
的,可以依法從輕、減輕或免予處罰。對於經勸阻、批評和教育無效的,依據《信訪條例》第四十七條之規定,依法由公安機關予以警告、訓誡。對經警告、訓誡或
者制止,繼續或者再次實施違法犯罪行為的,堅決依法打擊處理。
(二)對於信訪事項已經依法終結,或已簽訂息訪協議並實際接受相應補償救
助,仍就同一信訪事項進行信訪並實施違法犯罪行為的;曾因違法信訪行為被行政拘留2次以上或判處刑罰後屢教不改,繼續在信訪活動中實施違法犯罪行為的;組
織、指揮、串聯、煽動、資助違法信訪活動的組織者和骨幹分子,應依法嚴懲。
二、對到有關國家機關纏訪鬧訪行為的處理
(一)在國家機關辦公場所內部、周圍以及外國使領館區、國際組織駐華機構所在地非法聚集,或聚眾圍堵國家機關大門、沖擊國家機關辦公場所,打砸、故意損壞
公私財物,攔截車輛阻礙交通等擾亂辦公秩序、社會公共秩序,經有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勸阻、批評和教育無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
條之規定的,以聚眾擾亂單位秩序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情節嚴重,致使國家機關工作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或者重大社會影響,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九十條之規定構成犯罪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者以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或聚眾沖擊國家機關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在國家
機關辦公場所內部、周圍和車站、碼頭、商場、公園、廣場等公共場所和人員密集的道路,張貼、散發材料,呼喊口號,打橫幅,穿著狀衣,播放哀樂,出示狀紙,
或者實施跳河、跳樓、跳橋,攀爬建築物、鐵塔、煙囪、電線桿、樹木等行為製造社會影響,以及在舉辦文化、體育等大型群眾性活動或國內、國際重大會議期間,
在場館周圍、活動區域或者場內實施前述行為,經勸阻、批評和教育無效,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二十四條之規定,以擾亂公共場所
秩序或擾亂大型活動秩序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情節嚴重,造成嚴重後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條、第二百九十一條之規定構成犯罪的,對首
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者以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罪或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強
行沖闖公安機關設置的警戒帶、警戒區,或者阻礙執行緊急任務的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搶險車、警車等車輛通行,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
條第一款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規定的,以阻礙執行職務、阻礙特種車輛通行、沖闖警戒帶、警戒區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阻礙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的,從重
處罰;使用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條之規定構成犯罪的,以妨害公務罪依法追究刑事責
任。
(四)採取放火、爆炸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自傷、自殘、自殺,駕駛機動車在公共場所任意沖闖,危害公共安全,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之規定構成犯罪的,以放火罪、爆炸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五)毆打他人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笫四十三條之規定的,以毆打他人、故意傷害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依照《中
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之規定構成犯罪的,以故意傷害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明知患有艾滋病或者其他嚴重傳染疾病,故意以撕咬、抓撓等方式傷害他
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之規定構成犯罪的,以故意傷害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六)煽動、策劃非法集會、遊行、示
威,不聽勸阻,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五條之規定的,以煽動、策劃非法集會、遊行、示威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舉行集會、遊行、示威
活動未經主管機關許可,未按照主管機關許可的目的、方式、標語、口號、起止時間、地點、路線進行,或者在進行中出現危害公共安全、破壞社會秩序情形,拒不
服從解散命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六條之規定構成犯罪的,對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以非法集會、遊行、示威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集會游
行示威過程中實施其他違法犯罪行為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七)煽動、串聯、脅迫、誘使他人採取過激方式表達訴求,擾亂信訪工作秩序,
符合《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款規定的,以擾亂單位秩序、聚眾擾亂單位秩序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聚眾擾亂信訪工作秩序,情節嚴
重,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條第一款之規定構成犯罪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者以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八)對正當履行信訪工作職責的工作人員謾罵、侮辱、毆打、威脅、恐嚇,或以電話、簡訊、網路、公示牌等形式對其進行詆毀、騷擾,應視情節依照《中華人民
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予以治安管理處罰,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九)其它信訪活動中的違法犯罪行為。
進行信訪本身就不是一件違法的事情,但是利用信訪做違法的事情就是屬於違法行為。管理信訪的部門是紀檢監察機關,如果情節比較輕,沒有給社會帶來什麼不好的影響,那麼主要是以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然後表示自己以後不在違法就可以了。

熱點內容
勞動法生病不讓請假 發布:2025-04-16 17:02:18 瀏覽:702
經濟合作社議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39:07 瀏覽:563
番禺冼律師 發布:2025-04-16 16:29:30 瀏覽:638
葯學職業道德培訓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369
生物反饋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23:27 瀏覽:749
杭州華碩司法鑒定 發布:2025-04-16 16:13:32 瀏覽:919
治安聯防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13:20 瀏覽:505
合同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發布:2025-04-16 16:11:57 瀏覽:406
法院一區五城 發布:2025-04-16 16:11:49 瀏覽:705
慈善法和社會區別 發布:2025-04-16 15:59:02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