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怎麼區分法規和規章通俗

怎麼區分法規和規章通俗

發布時間: 2025-04-22 16:09:22

① 什麼是法什麼是法律

法是社會規范,法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隨著私有制、階級、國家的產生而出現的。法只能是掌握了國家政權的階級在國家強制力作為根本保障的前提條件下,制定和頒布並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統一的社會規范。

法律就是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和頒布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的總和。法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的有憲法、行政法民法刑法經濟法訴訟法等。

拓展資料

社會規范的內容最大限度地反映了社會的物質生活條件並充分體現了執政階級的整體意志。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法所作的傳統解釋便與此類似。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法的概念也在不斷發展完善。

法的重要特徵之一就是它的社會規范性,它是一種普遍的、明確的、廣泛適用而具有約束力的社會規范,因此它不是一般的社會規范,不同於對人的行為有相當約束作用和影響力的社會習慣、道德等一類社會規范。

這根本的在於法是由國家制定和頒布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且具有普遍約束力這一重要特徵所決定的,而習慣與道德是在人們長期的社會活動中自然形成的,它對人們行為的約束是靠社會輿論、行為人自身的品質修養等因素的制約而實現的。

這諸如村規民約、尊老愛幼、尊重社會良好風俗等。法的另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它體現了執政階級的整體意志,而這種意志的內容是由社會的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即法應當是社會經濟生活狀況的反映,而不能由立法者主觀臆斷、肆意創造。法所體現的執政階級的意志只能是其整體意志,決非其中部分少數人或領袖人物的個人意志。

法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的有憲法、行政法、民法、刑法、經濟法、訴訟法等。法從不同的角度可以作各種各樣的分類,如可分為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可分為實體法和程序法,還可分為根本法、基本法律與一般法律,國內法與國際法。

② 行政法的一般淵源與特殊淵源是什麼意思啊

一般淵源,是所有部門法都共有的淵源,,特殊淵源則是有的部門法有,有的沒有。

我國行政法的一般淵源可分為:

1、憲法;

2、法律;

3、行政法規與部門規章

4、地方性法規,地方規章、自治條例、單行條例 。

行政法的特殊淵源可分為:

1、法律解釋;

2、其他規范性文件;

3、國際條約、慣例。

說得通俗點:

一般淵源是,我有的你也有;特殊淵源是,我有的你不一定有,所以才特殊 。例如有些小的部門法,是沒有司法解釋。

擴展材料: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1、合法行政原則。合法行政原則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則,我國的合法行政原則包括行政機關對現行法律的遵守和依照法律授權活動兩個方面。

2、合理行政原則。主要含義是行政行為應當具有理性基礎,禁止行政主體的武斷專橫和隨意。最低限度的理性,是行政行為應當具有一個有正常理智的普通人所能達到的合理與適當,並且能夠符合科學公理和社會公德。

3、程序正當原則。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子原則:第一,行政公開原則;第二,公眾參與原則;第三,迴避原則。

4、高效便民原則。一是行政效率原則,二是便利當事人原則。

行政法基本原則是指導和規范行政法的立法、執法以及指導規范行政行為的實施和行政爭議的處理的基礎性法則,是貫穿於行政法具體規范之中,同時又高於行政法具體規范體現行政法基本價值觀念的准則。它又分為實體性基本原則和程序性基本原則。

行政法的實體性原則:依法行政原則;尊重和保障人權原則;越權無效原則;信賴保護原則;比例原則。

③ 公司規章制度與法律相抵觸的具有什麼效應嗎

公司規章制度不可以與法律相抵觸,企業的規章制度正式名稱為企業勞動規章,通俗的叫法不一,如員工守則、從業規則等等,一套完善的企業規章應包含企業經營管理方方面面的內容,以達到企業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的目的。由於企業規章是由企業制訂用來約束勞動者的規范,實踐中關於某些規章的法律效力問題即該規章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問題便成了許多勞動糾紛產生的原因和爭議的焦點,也成了在此類勞動糾紛中勝負的關鍵。那麼如何判斷企業規章的法律效力? 首先,規章制度的制訂權是法律賦予企業的用人權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的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其次,企業的規章制度是否合法,是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根本,規章制度的合法性應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內容合法:規章制度的內容必須符合現行的國家勞動法律、勞動行政法規、勞動行政規章和地方性勞動法規、規章,以及具有法律效力的其他規范性文件的要求。 2.程序合法:規章制度的制訂和實施,必須經職工(代表)大會通過,否則不具有法律效力。 3.公示:企業規章制度必須公示,讓每一位企業的員工都清楚其內容,以便遵照執行。 綜上所述:企業有權制訂本企業的規章制度,只要合法就具有法律效力。

④ 部門規章是什麼意思

行政規章和部門規章是一個概念嗎
行政規章和部門規章不是一個概念.

行政規章是指國務院各部、委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自治區人民 *** 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 *** 為了管理國家行政事務所制定的法律規范性文件。

部門規章是指國務院各部、各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職權范圍內依照《規章制定程序條例》制定的規章.
部委規章的定義是什麼?和部門規章的區別是什麼?
通俗的概念理解,國家最高行政機關所屬的各部門、委員會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發布的調整部門管理事項的規范性文件,稱為部委規章。包括國務院部門規章,也包括國務院委員會規章。所以嚴格講,部委規章的外延大,部門規章外延小。部委規章包括部門規章。但從兩個概念的實際使用情況,現實中無論是一些官方法律性文件還是日常使用,都沒有嚴格有意地區分。通常,我們提到的「部門規章」都是區別於其他法律淵源(比如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法規、地方規章等)的,這中情況下使用「部門規章」概念實際上是等同於「部委規章」這個概念的。

國家法律的定義?行政法規的定義?部門規章的定義?他們有啥區別?如何分類?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是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則。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並且按照《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是指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關行使行政權力,履行行政職責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部門規章:國家最高行政機關所屬的各部門、委員會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發布的調整部門管理事項的規范性文件是部門規章。

區別:

制定機關及其效力不同

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憲法是效 力最高的。

行政法規的制定機關是國務院,效力和法律地位僅次於憲法和法律

部門規章:根據制定機關的不同,規章可以分為兩類:一是由國務院的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在它們的職權范圍內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不須經國務院批准,這是行政規章,或者稱為部門規章。行政規章要服從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其與地方性法規處於一個級別。另一種規章是地方行政規章,由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人民 *** ,以及省人民 *** 所在地的市的人民 *** 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 *** 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地方 *** 規章除了服從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外,還要服從地方性法規。

分類:根據其制定主體進行分類
法律、法規、部門規章應如何區分
一、法律、法規與規章的區別 1、法律有廣義、狹義兩種理解。廣義上講,法律泛指一切規范性文件;狹義上講,僅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在與法規等一起談時,法律是指狹義上的法律。 耿 2、法規,在法律體系中,主要指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法規及經濟特區法規等。法規即指國務院、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民族自治機關和經濟特區人大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3、規章是行政性法律規範文件,之所以是規章,是從其制定機關進行劃分的。規章主要指國務院組成部門及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及省、自治區 *** 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和人民 *** ,在它們的職權范圍內,為執行法律、法規,需要制定的事項或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而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二、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區別與聯系 「規章」是指有規章制定權的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決定並以法定方式對外公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從廣義上講,規章也是一種規范性文件,但是它不同於我們所講的一般規范性文件。一般規范性文件指的是法律、法規和規章以外的規范性文件,我們在日常工作中所使用的「規范性文件」,實際上講的是一般規范性文件,或者稱為狹義的規范性文件。這里,規章與一般規范性文件的主要區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從內容上看,凡是法律、法規規定以規章形式規定的事項,應當制定規章,比如,設定行政處罰,出台法律、法規的配套制度,均屬於規章。至於一般規范性文件,主要用於部署工作,通知特定事項、說明具體問題。此外行政管理的重大制度也應當制定規章。比如,國家統計局就涉外社會調查活動管理、部門統計調查項目管理、統計執法檢查相繼出台了三個部門規章。

2、從形式上看, 2000年7月1日《立法法》實施以後,規章都必須以令的形式發布,因此凡是以令的形式發布的,就是規章;一般規范性文件則不以令的形式發布,往往以通知、函等形式下發。

3、從結構上看,規章一般採取章、節、條、款的結構,規范性文件則比較鬆散,一般沒有結構要求。

4、規章要報國務院備案,規范性文件則不需要。可以這樣說,是否以規章形式發布並報送國務院備案,是判斷規章還是規范性文件的主要標准。
法律、法規和規章三者的區別是什麼啊?
簡單點說,也許你更能明白。法律是人在及常委會制定的,法規是國貳員和地方 *** 制定的。規章的國務院職能部門制定的。適用的法律效力不一樣。法律效力最高。
蔑視是什麼意思;比如說,某 *** 部門不執行國家法律,只按部門規章行事,但是部門規章與國家法律相抵觸了
國務院下屬各部位的部門規章,其作用是「全國范圍內的本部門內部」 例如:人社部的部門規章,適用范圍就是全國的人社系統,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內 一個法律、法規、條例或規章,適用的范圍包括兩個區域:一個是地理范圍,一個是責任范圍 地理范圍,即該法適用的空間范圍,如全國,地方,國內還是國外;另一個是責任范圍,即管轄的具體事務的領域,如勞動方面,民生方面,經濟方面還是刑事方面等等 你所說的在本部門還是全國,其實並不沖突:全國是一個地理范圍,而部門則是一個責任范圍,兩者可以結合來看:國務院部委發布的條例等,全國通用,但僅限於該部委的范圍內,例如人社部的規定,可以在某省人社廳,某市人社局甚至某街道保障所實施,但某地區的計生辦就不需要執行,因為職責不同
什麼是法律 法規 規章 部門規章 分別由什麼機關制定
1、法律——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

2、法規——(1)行政法規:國務院;

(2)地方性法規:埂省、直轄市以及省 *** 所在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

3、規章——

(1)部門規章:國務院各部門、各委員會、 審計署等;

(2) *** 規章: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 *** ;
什麼是規章與政策?二者區別是什麼?
規章分為部門規章和地方性規章。部門規章是國務院部門制定的,地方性規章是由省 *** 和較大市 *** 制定的。政策通脹是指各級 *** 制定的文件,包括國務院和地方各級 *** 。二者主要區別在於效力問題。如規章可以設定行政處罰,省 *** 規章可以設定行政許可。規章屬於行政法的法律淵源。而鄭粗通常是各級 *** 針對專門性的問題作出的知道或要求,不是行政法的法律淵源。
「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有什麼區別
收藏推薦 小劉:甄律師,我在學習統計法的過程中經常看到「規章」、「規范性文件」這樣的提法,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您能幫我解釋一下嗎? 甄律師:「規章」是指有規章制定權的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決定並以法定方式對外公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從廣義上講,規章也是一種規范性文件,但是它不同於我們所講的一般規范性文件。一般規范性文件指的是法律、法規和規章以外的規范性文件。我們在日常工作中所使用的「規范性文件」,實際上講的是一般規范性文件,或者稱為狹義的規范性文件。這里,規章與一般規范性文件的主要區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從內容上看,凡是法律、法規規定以規章形式規定的事項,應當制定規章,比如,設定行政處罰,出台法律、法規的配套制度,均屬於規章。至於一般規范性文件,主要用於部署工作,通知特定事項,說明具體問題。 小劉:《 罰款處罰辦法》、《北京市統計人員持證上崗管理辦法》就應當屬於與《北京市統計管理條例》相配套的地方規章。 甄律師:對。此外,行政管理的重大制度也應當制定規章。
法律法規、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的區別是?
1、法律有廣義、狹義兩種理解。廣義上講,法律泛指一切規范性文件;狹義上講,僅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在與法規等一起談時,法律是指狹義上的法律。

2、法規,在法律體系中,主要指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法規及經濟特區法規等。法規即指國務院、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民族自治機關和經濟特區人大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3、規章是行政性法律規範文件,之所以是規章,是從其制定機關進行劃分的。規章主要指國務院組成部門及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及省、自治區 *** 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和人民 *** ,在它們的職權范圍內,為執行法律、法規,需要制定的事項或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而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法律和法規的區別,主要在於制定機關的不同,一個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一伐是國務院或地方人大等機構。再次,其效力層次也是不同的,法律的效力大過法規的效力。

⑤ 法律、法規、憲法、司法的差別是什麼之間又有什麼聯系

你好,法律是個總稱。包括憲法和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等。你之所以有不明白的地方版,可以能是你問權的法律是狹義的法律,是在一個國家法律體系構成中的法律。在中國,法律分為憲法,法律,行政法規,規章。憲法是根本大法,是一切法律的母法。法律是指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即全夠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比如刑法,民事訴訟法等。法規包括行政法規和地方法規,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制定的法律,地方法規是由各省級(包括直轄市和自治區)人大制定的法律。規章也分兩種,一個是國務院各部門制定的法律叫部門規章,一個是省級人民政府政府制定的法律叫地方政府規章。司法就是法律的施行,狹義上將就是法的適用,是指司法機關依據一定的程序運用法律的情形,我國的司法機關指法院和檢察院,因為公安機關有刑事案件的立案管轄權,也算一個司法機關,但主要是行政機關。

⑥ 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沖突時怎麼適用地方性法規與行政法規沖突怎麼適用來國家司法考試高手!

1.地方性法規來與部門規章沖突:(源1)首先由國務院處理,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即適用地方性法規;(2)如果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無權自行做此決定,應當進一步提請人大常委會裁決。
這個原理通俗一點來說,將地方性法規比喻成人大常委會的孩子,部門規章比喻成國務院的孩子,國務院可以打自己的孩子,但是要想打別人孩子,人大常委會就要站出來了。
2.地方性法規與行政法規沖突:行政法規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

⑦ 「法」與「法律」之間有包含關系嗎

那樣了解通俗一點。法,包含核心理念、觀念。例如民法典,包含民法典核心理念和民法典觀念;法律法規,一般指法律法規的要求以及講解表述,是實際的,不包括核心理念和觀念。

簡易形容便是,法律學方式 是高校法律學專家教授,不做案件只科學研究。法律法規方式是,刑事辯護律師,關鍵做案件,但其做案件是運用法律法規,但與此同時他務必有心或不經意的干預法律法規的科學研究。

熱點內容
司法體制弊端 發布:2025-04-22 19:55:22 瀏覽:514
公司獎罰條例 發布:2025-04-22 19:47:58 瀏覽:347
行政訴訟法模擬審判報告 發布:2025-04-22 19:29:03 瀏覽:292
高空拋物造成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2 19:17:19 瀏覽:723
2016法學就業 發布:2025-04-22 18:59:33 瀏覽:559
通山法院拍賣 發布:2025-04-22 18:49:07 瀏覽:209
大學教育法律法規 發布:2025-04-22 18:46:15 瀏覽:55
法律顧問的內容 發布:2025-04-22 18:40:02 瀏覽:760
2020年婚姻法多大可以領結婚證 發布:2025-04-22 18:33:44 瀏覽:36
和諧的道德觀 發布:2025-04-22 18:32:56 瀏覽: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