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法規體系
❶ 黑龍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辦法(2000修改)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的規定,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按行政建制設立的市、鎮制定和實施規劃,以及在城市規劃區內進行建設活動的機關、部隊、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辦法。第三條城市人民政府應當把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城市作為政府主要職責,加強城市規劃工作的領導,健全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充分發揮城市規劃對城市建設和發展的綜合指導作用。
各級人大常務委員會應當對城市規劃的實施進行監督。第四條省、市、縣人民政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規劃工作,並負責組織實施本辦法。第五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遵守城市規劃的義務,並有權對違反城市規劃的行為進行檢舉和控告。第二章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的職責第六條省人民政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主要職責:
(一)負責貫徹執行有關城市規劃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
(二)制定全省城市規劃事業發展規劃和管理辦法。
(三)指導、監督、檢查全省城市規劃的編制、修改、實施和管理,協調處理規劃實施中的重大問題。
(四)核發國家規定的重大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
(五)管理全省城市規劃設計、城市勘察、城市建設檔案、城市雕塑、城市規劃的科學研究、技術進步和人才開發。第七條市、縣人民政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有關城市規劃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
(二)制定本行政區域內實施城市規劃的行政措施和城市規劃事業發展規劃。
(三)承辦本行政區域內城市規劃的編制、審查和報批工作,並負責組織實施。
(四)核發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五)負責城市規劃實施的檢查、監督和協調,依法查處違反城市規劃的行為。
(六)負責管理本行政區域內城市規劃設計、城市勘測、城市建設檔案、城市雕塑、城市規劃的科學研究、技術進步和人才開發。第八條縣以上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快城市詳細規劃和各項專業規劃的編制,避免因規劃滯後而影響城市建設。第九條縣以上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城市規劃專業人員的培訓,提高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保證城市規劃的實施。第十條縣以上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健全城市規劃實施檢查制度,對建設工程和建設活動實行全過程規劃管理。
城市規劃管理人員憑省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制發的城市規劃檢查證,有權對城市規劃區內建設工程和建設活動是否符合城市規劃要求進行檢查。被檢查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提供情況和必要資料。檢查人員應當遵守國家的保密制度,為被檢查者保守技術秘密和業務秘密。第三章城市規劃的制定第十一條省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編制全省的城鎮體系規劃,用以指導城市規劃的編制。第十二條市的城市規劃,由市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編制;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城市規劃,由縣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編制;其他建制鎮的城市規劃,由所在市、縣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協助鎮人民政府編制。第十三條編制城市規劃應當廣泛徵求有關部門的意見,並進行多方案的比較論證。
城市規劃的內容、深度、質量標准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第十四條編制城市規劃應當注意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根據需要劃定學校、文化體育場地,加強城市綠化、市容和環境衛生建設。保護歷史文化遺產、自然景觀和有歷史紀念意義、地方特色的建築物、街(區)。
編制城市規劃應當符合城市防火、防爆、抗震、防洪、防泥石流和治安、交通管理、人民防空建設等要求。第十五條編制城市規劃必須具備勘察、測量及水文、氣象、防震等必要的基礎資料。編制城市規劃時,有關部門應向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提供編制規劃所需資料,並會同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共同編制各項專業規劃。第十六條城市規劃一般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
城市總體規劃應當包括:城市的性質、發展目標和發展規模,城市主要建設標准和定額指標,城市環境質量要求,城市建設用地布局、功能分區和各項建設的總體部署,城市綜合交通體系,以及城市地上、地下的空間結構布局,各項專業規劃,近期建設規劃及其實施的步驟和措施。
城市詳細規劃應當包括:規劃地段各項建設的具體用地范圍、建築密度、高度和居民區日照間距等控制指標,總平面布置、工程管線綜合規劃和豎向規劃。城市詳細規劃根據開發建設的具體要求,可分別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
❷ 我國現行的城市規劃法規體系有哪些組成
(1)縱向法規體系:由各級人#大和政府按其立法職權制定的法律、法規、規章、和行政措施四內個層次容的法規文件構成。
(2)橫向法規體系:分為
A、主幹法(基本法),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是城市規劃規劃法體系的核心,具有綱領性和原則性的特徵;
B、配套法,是用來闡明規劃法有關條款的實施細則,特別史在規劃編制和開發控制方面,主要包括行政法規、部門規章、技術規范。如《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准》等;
C、相關法,指城市規劃領域之外,與城市規劃密切相關的法規。如《土地管理法》、《環境保護法》、《文物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