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遼寧省礦產資源管理條例

遼寧省礦產資源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5-04-24 15:00:36

㈠ 遼寧省礦產資源開發整合效果

遼寧省根據國發 [2005]28號文件要求,成立了整頓和規范領導小組,專門制定下發了 《遼寧省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領導小組工作規則》,按照各項規定開展了各個階段工作的動員和部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亂采濫挖的局面得到有效控制。2005年以來,省整規辦按照國務院和國家九部委的具體要求,以 「三查」為重點,制定了 「拉網排查、執法跟進、部門聯動、逐礦登記」的 「十六字方針」。編制了一套包含36類296個排查內容的登記表,並組織國土資源、公安、工商、環保等多部門對全省所有礦山企業一個不漏地進行了拉網式清查。對違法違規問題進行了實地核查,對清查的內容全部列表登記,對清查出的各類問題進行梳理,由排查人員逐一填寫,縣鄉領導和企業法人簽字確認,逐礦形成清查檔案。利用衛星遙感監測技術,對9個市22個重點礦業縣區開展了衛片數據檢查,共填寫登記表3萬多份,採集數據近200萬個,為有效開展治亂、治散、治本工作奠定了數據管理的基礎。通過拉網排查,逐礦登記,完成各類排查登記表7744份,排查現有持采礦許可證礦山企業6700個,持勘查許可證單位或個人701個,選 (洗)礦廠868個。通過這次集中排查,弄清了各市礦產資源開發基本情況。集中整頓以來,共駁回不符合條件的涉礦登記申請255個,出動執法人員3萬多人次,檢查涉礦企業6830餘家,下達整改通知書930件,查處取締無照經營違法涉礦點760個;共破獲涉礦案件403起,關閉686家礦山企業,查出並責令整改各類事故隱患865處;暫扣安全生產許可證214礦次,煤炭生產許可證252礦次,使煤礦采礦秩序明顯好轉,事故總量大幅度下降,特別是重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共申報登記撤出投資入股21人,涉及資金987.5萬元,遏制了官商勾結等腐敗行為。

(2)優勢礦種和重點地區的開發秩序明顯好轉。根據不同時期的工作特點,注意突出工作重點,分期分批進行專項治理。一是重點治理了小選 (洗)礦廠過多過濫問題。對無合法礦石來源、無政府部門許可的選 (洗)礦廠堅決予以取締;對未依法徵用土地、無尾礦庫和無環境評價報告及批復文件的選 (洗)礦廠,責令整改,整改後仍不合格的予以取締。5年來,全省累計停產整頓、關閉選 (洗)礦廠812個,斬斷了非法采礦的銷售鏈,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亂采濫挖礦產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二是對菱鎂礦進行專項治理。整頓期間,省政府明確規定暫停審批和頒發新設置開采菱鎂資源采礦許可證。在 《遼寧省礦產資源整合工作方案》中,明確規定年生產規模低於3萬噸的菱鎂礦山企業,采礦許可證到期後不予辦理延續登記手續。為促進菱鎂專項治理工作順利實施,省國土資源廳指導鞍山、營口兩市分別制定了 《鞍山市菱鎂礦資源專項整治實施方案》、《營口市菱鎂礦資源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和 《大石橋市 (南樓經濟開發區)聖水寺菱鎂礦區專項整治實施方案》,使菱鎂專項治理取得了階段成效。三是開展了古生物化石專項整治。省國土資源廳會同有關部門專門調研,提出實施關於化石保護的可行性措施。通過召開省古生物化石專項整治工作會議,制定化石保護條例,建立化石保護專門隊伍,探討古生物化石保護、研究利用、開發的政策、發展等事宜,使該省的古生物化石專項整治工作得到了國土資源部的肯定。四是加強對葫蘆島鉬礦專項治理。針對長期以來葫蘆島鉬礦開采失控、問題嚴重的情況,省政府組成專門工作組進駐葫蘆島進行重點整治。國土、監察、公安、工商等多部門聯手重拳出擊,沒收非法開采礦石。共處理違法違紀黨員幹部59人,查辦黨政機關工作人員12人,打掉犯罪團伙27個,刑事拘留110人,治安拘留1300人,挽回經濟損失近2億元,同時對違法采礦行為進行實地處理。關閉沒有主體礦山的選礦廠,實現集中選礦;改造坑口,拓寬巷道,加固支護,安裝照明、增設安全設施、更新陳舊設備。投資2400萬元,修築了7條礦區公路、投資4500萬元完成了礦區內河流的治理工程。與此同時,配套的環境保護、水土保持、職業病防治、飲用水和各項建設工程也相繼啟動,使礦容礦貌煥然一新。

(3)礦山企業多、小、散、亂問題得到有效治理。調整礦山布局、壓縮礦山企業總量、全面整合資源、實現礦產資源的集約化開采,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合理利用資源、提高礦產資源保障能力的治本之策。通過重新登記審批發證,對一些到期、不符合產業政策、開采技術落後、設備陳舊、規模小、浪費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的,一律注銷;對探礦、采礦登記發證權實行一口控制。同時,為嚴把發證關,省國土資源對所有的礦業審批事項一律實行內部會審制度,進一步加強對審批發證各個環節的監督管理。通過上述調控措施,壓縮、合並、關閉、取締各類礦山企業4203個,到2006年8月末,礦山企業總量從1999年的10780個減少到6577個,減少幅度達39%。2007年以來,省政府在 「治亂」的同時,積極開展 「治散」工作。提出了堅持科學規劃、依法有序、合理開發、明晰產權、以大並小、以優並劣、先關閉後整合、政府協調指導下的市場化運作與審批原則,對礦山生產規模小、布局散亂、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開采工藝落後、破壞生態、污染環境等礦區進行資源整合。對鞍山、本溪、朝陽三市的鐵礦,葫蘆島市的鉬礦,營口市的菱鎂礦和白雲石礦等重點礦區和重點礦種,進行了強力整合,有效支持了遼寧原材料工業基地特別是精品鋼材基地建設。葫蘆島市將原有的38個鉬礦采礦權整合為7個;營口市將19個菱鎂礦和35個白雲石礦整合為5個大礦;鞍山胡家廟子地區24家民營企業采礦權到期後一律依法終止礦權,全部由鞍鋼收購。鞍山地區的鐵礦資源整合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儲備了可供鞍鋼使用百年的鐵礦資源。

㈡ 遼寧省礦產資源管理條例第五章 法律責任

遼寧省礦產資源管理條例的第五章明確了各項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首先,對於無證勘查或越界勘查的行為,地礦主管部門會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賠償損失並恢復植被,對相關工具、設備等進行先行登記保存,罰款金額最高可達勘查項目資金的30%,不超過10萬元。無證采礦者將被沒收礦產品和違法所得,並處以違法所得50%以下的罰款;越界采礦者同樣面臨沒收和罰款,違法所得的罰款比例為30%以下。


對於未按規定進行勘查施工或建礦,逾期未辦理相關登記手續的,地礦主管部門會給予警告並責令改正,逾期不改將吊銷勘查許可證和采礦許可證。破壞或擅自移動礦區標志的行為將面臨罰款,情節嚴重者罰款金額可達5000元至3萬元。


礦山企業連續兩年未能達到「三率」指標,將面臨開採回採率系數提高和相當於礦產資源損失價值50%的罰款,最高不超過10萬元。不按規定進行地質測量的企業將受到停產整頓或吊銷采礦許可證的處罰。


探礦權人或采礦權人未按規定年檢將被吊銷證件,破壞性開采者將面臨高額罰款並可能吊銷采礦許可證,嚴重者需承擔刑事責任。采礦權人未按規定閉坑,將受到罰款並可能賠償經濟損失和人身傷害,情節嚴重者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非法買賣探礦權、采礦權將導致沒收違法所得並罰款,情節嚴重者將吊銷相關許可證。地礦主管部門的不當行為將受到上級部門的監督和糾正,工作人員的玩忽職守或濫用職權行為將受到行政處分,構成犯罪者將面臨刑事追究。


當事人如對行政處罰不滿,可申請行政復議或直接起訴。若逾期未執行處罰決定,將由作出處罰的機關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2)遼寧省礦產資源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遼寧省礦產資源管理條例》經1997年11月29日遼寧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31會議通過;根據2012年3月30日遼寧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28次會議《關於修改〈遼寧省礦產資源管理條例〉的決定》第2次修正,2012年3月30日遼寧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54號公布。《條理》分總則、礦產資源的勘查、礦產資源的開采、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監督管理、法律責任、附則6章52條,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遼寧省集體和個體采礦條例》予以廢止。

㈢ 遼寧省年國土資源綜合統計分析報告

2005年全省各級國土資源部門緊緊圍繞省國土資源廳黨組2005年初制定的四個突破(土地管理、礦產資源管理、服務經濟建設全局及理順管理體系和加強國土資源隊伍建設),聯系實際,狠抓落實,創造性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在前進的道路上開創了嶄新的局面。

●立足經濟發展全局,為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提供了有利的資源保證。經過努力在農用地轉用計劃上全省爭取了國家的追加計劃指標;通過大力挖掘存量土地潛力,整理整合零星地塊,挖潛存量土地5 000公頃,全面保障了全省用地需求。

●深化土地市場治理整頓,土地利用監管機制進一步完善。通過編制土地《遼寧省整頓和規范土地市場秩序三年規劃(2005~2007年)》,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工作有關技術規程,進一步推進了土地管理的全面規范。

●堅持開源與節流並重,連續9年保持耕地佔補平衡。進一步強化耕地保護措施,保證全省耕地、基本農田不減少。同時將土地整理項目與中低產田改造、村屯搬遷、建設高產出率、高附加值保護地相結合,在項目實施中劃出部分項目由農民實施整理,讓農民既在項目實施中有收入,又在項目實施後有致富出路。

●全面開展礦產資源開發秩序整治,整頓和規范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積極配合省人大《礦產資源法》執法檢查,對全省無證探采、濫采亂挖、破壞資源、拖欠稅費等問題進行了全面清查;認真學習《國務院關於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通知》,落實辦事機構,成為全國行動最早、部署最快的省份;對全省6 000多個大小礦山進行了清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同時積極開展了資源整合。

●堅持依法行政,國土資源部門的良好形象進一步樹立。2005年,監督制約機制和作風建設進一步加強。省廳再次被省政府評為落實執法責任制先進單位,盤錦、阜新等6個市縣被評為全國國土資源系統依法行政先進單位。國土資源執法體系基本理順,執法力量、力度進一步加強,行政復議應訴工作進一步規范。

●國土資源管理體系逐步理順,國土資源隊伍素質進一步提高。全省省以下國土資源部門幹部管理體制改革的主體工程已全面完成,領導班子調整全面到位。全系統深入開展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黨風廉政和反腐倡廉教育,實施了文化素質梯次培訓工程。

●基礎工作進一步加強,現代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創造了適應當代礦產資源管理要求的新經驗,並在全國廣泛推廣。國土規劃工作全面啟動,已完成涉及自然、經濟、社會等方面30多個專題研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前期准備工作順利進行。修訂了《遼寧省化石保護管理條例》,進一步整頓規范化石市場秩序。

一、土地資源

(一)土地資源狀況

遼寧省地處我國東北地區南部,土地總面積1 480.64萬公頃,佔全國土地面積的1.50%,海陸兼備,地理位置優越。

遼寧省土地資源具有三個基本特點:①土地類型多樣,大體成「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土地結構;②土地資源地域差異性明顯;③土地利用程度較高,後備資源少。

1.土地資源現狀

截至2005年10月31日,全省有土地資源總面積14 806 366.67公頃。其中,農用地11 228 420.00公頃,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75.83%,農用地中,耕地面積為4 090 840.00公頃,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27.63%;園地面積為598 213.33公頃,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4.04%;林地面積為5 690 140.00公頃,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8.43%;牧草地面積為349 873.33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36%;其他農用地面積為499 353.34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3.37%。建設用地總面積為1 370 093.33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9.25%,其中,居民點及工礦用地1 133 993.33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7.66%;交通用地88 160.00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0.60%;水利設施用地147 940.00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00%。未利用地總面積為2 207 853.34公頃,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4.91%,其中,未利用土地1 382 386.67公頃,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9.34%,其他土地825 466.67公頃,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5.57%(圖1)。

圖8 2001~2005年遼寧省行政復議案件變化情況圖

(1)經濟快速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為了創造物質財富,利益之間的紛爭越來越多。

(2)立法和行政執法力度加大 為把生活中無序的社會經濟關系轉化為有序的社會法律關系,我國逐步健全和完善立法,與此同時,行政執法力度也在加大,隨著行政處罰案件的增多,復議行政處罰案件也隨之增多。

(3)法制宣傳教育成果顯著 經過多年的普法宣傳教育,社會公眾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顯著增強,在自身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都希望先通過行政復議這條方便快捷的途徑得到解決。

六、國土資源管理機構和人員培訓情況

到2005年底,全省省、市、縣三級國土資源行政管理部門(不含事業單位)從業人員共3 622人,行政人員2 345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學歷180人,占從業人員總數的4.97%;大本及大專3 031人,占從業人員總數的83.68%;高中及中專362人,占從業人員總數的10.00%;初中及以下學歷人員49人,占從業人員總數的1.35%。直屬事業單位418個,在職職工6 580人。

2005年全省三級管理部門經費收入15.91億元,其中中央財政撥款2.61億元,地方財政撥款11.47億元,其他收入1.83億元;完成基本建設投資220萬元。

2005年,全省參加各種院校及培訓機構畢業或結業人數(省級以上證書)達504人次。其中參加黨校學習134人次;行政學院學習32人次;其他培訓338人次,其中國外培訓5人次,學歷教育94人次,其中博士結業7人、研究生結業10人、本科生結業68人、大專結業9人、本年取得學位12人,其中碩士學位3人、學士學位9人。

2005年全省從事信息化建設人員173人,其中研究生10人,大本、大專143人,中專、高中20人。技術人員153人,其中高級技術員18人,中級技術人員90人。歷年投入經費2 838.46萬元,其中2005年投入958.97萬元。

七、幾點建議

(1)繼續加大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及現時政策規定的宣傳力度,提高全民依法用地、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意識。

(2)健全國家建立土地調查制度。加大土地變更調查和專項調查投入,保證調查成果的真實准確,為土地管理參與宏觀調控提供真實准確的數據。

(3)加強土地利用計劃、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的工作管理,提高政府宏觀調控土地市場的作用。

(4)建立國土資源信息資料庫,繼續加強統計隊伍建設,強化國土資源綜合統計的基礎作用。

㈣ 遼寧省環境保護條例章名 第六章 罰則

遼寧省環境保護條例中關於罰則的具體規定,旨在通過法律手段對違反環境保護規定的行為進行約束和懲罰,以期達到維護環境質量、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目的。本條例中,環保部門或其他有環境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將根據違法行為的不同情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或罰款等措施。以下是條例中關於罰則的詳細內容:


第四十六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以下行為之一的,環保部門或其他有環境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可根據情況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或處以三百元至三千元罰款:拒絕環保部門現場檢查或弄虛作假;拒報或謊報污染物排放情況;未經批准在人口集中地區熔化或焚燒有害物質;施工單位不履行臨時佔地修整復原責任;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嚴重污染環境設備;建設污染或破壞環境的項目未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第四十七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以下行為之一的,環保部門可根據情況責令糾正違法行為,並處以二千元至五萬元罰款:施工單位不採取保護環境措施,造成環境污染;未治理原有污染源,再建污染環境建設項目;引進不符合我國環境保護規定要求的技術和設備;將嚴重污染設備轉移給無污染防治能力的單位;夜間施工產生雜訊污染影響居民休息;在自然保護區內建設污染環境的生產設施或進行旅遊開發建設。


第四十八條:未取得污染物排放許可證擅自排放污染物的單位,環保部門將給予警告,責令限期辦理許可證,並處以三百元至五千元罰款;未取得許可證且排放物超過國家或地方排放標準的,環保部門將責令改正並補辦許可證,處以一萬元至十萬元罰款。未按許可證規定排放污染物的單位,環保部門將責令改正,並處以五千元至十萬元罰款;情節嚴重的,可能吊銷許可證。


第五十條:違反防治污染設施管理規定,建設項目防治污染設施未建成或未達到國家要求而投產使用,環保部門將責令停產或停用,並補建污染設施,處以一萬元至五萬元罰款;未經批准擅自拆除或閑置設施,導致污染物排放超過標準的,環保部門將要求修復或重新安裝使用,並處以五百元罰款。


第五十一條:未按規定繳納排污費、超標准排污費的單位,環保部門將追繳費用、滯納金,並處以一千元至一萬元罰款。


第五十二條:違反條例造成環境污染事故的單位和個人,環保部門將根據事故後果處以一萬元至五萬元罰款;對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按直接損失的百分之三十計算罰款,但最高不超過二十萬元。情節嚴重者,由其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三條:未按期完成限期治理任務且繼續超標准排污的單位,環保部門除徵收超標准排污費外,可處以一萬元至十萬元罰款或責令停產、關閉。罰款由當地環保部門決定;責令停產、關閉由做出決定的人民政府執行;中直企業則需報國務院批准。


第五十四條:各級環保部門的處罰許可權依次為:縣級環保部門可處一萬元以下罰款,超過一萬元需報上一級環保部門批准;市級環保部門可處五萬元以下罰款,超過五萬元需報上一級環保部門批准;省環保部門可處二十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五條: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可在接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作出決定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在十五日內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申請復議、不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第五十六條:造成環境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個人,有責任排除危害並賠償直接受損單位或個人的損失。因不可抗力並採取合理措施仍無法避免污染損害的,免於承擔責任。賠償糾紛可由環保部門或其他有環境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調解處理,調解不成或調解後反悔的,可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直接向法院起訴。


第五十七條:違反條例造成土地、森林、草原、礦產、漁業、野生動植物、水等資源破壞或其它污染環境行為,應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承擔法律責任。


第五十八條:生產經營不符合質量標準的環境保護產品,依據國家和省有關質量管理的法律、法規實施處罰。


第五十九條:環境保護監督管理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遼寧省礦產資源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遼寧省環境保護條例》經遼寧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1993年09月27日實施。該條例對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 有利於環境保護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保證環境保護同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協調,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統一。

熱點內容
收押金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4-24 19:24:24 瀏覽:387
狗把人咬了狗主人有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4 19:24:15 瀏覽:37
刑事訴訟法第80條解釋 發布:2025-04-24 19:23:27 瀏覽:731
民法總論單選題 發布:2025-04-24 19:09:16 瀏覽:533
律師有關論文 發布:2025-04-24 19:02:56 瀏覽:95
2014年山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發布:2025-04-24 18:42:34 瀏覽:641
在職攻讀法律碩士2016 發布:2025-04-24 18:26:44 瀏覽:942
2015年建設法治政府 發布:2025-04-24 18:24:34 瀏覽:790
沈陽市民用建築供熱用熱管理條例 發布:2025-04-24 18:09:42 瀏覽:815
四川省事業單位管理條例 發布:2025-04-24 18:05:26 瀏覽: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