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廢物回收員工職責規章制度

廢物回收員工職責規章制度

發布時間: 2025-04-25 02:17:05

『壹』 企業固體廢物管理制度

《固體廢物管理制度》

1 目的
為對固體廢棄物進行科學地分類、收集、貯存、處理,從而達到合理利用廢棄物,減少廢棄物的排放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特製定本程序。

2 適用范圍
本程序適用於各單位固體廢棄物收集、貯存和處理的全過程式控制制與管理。

3 職責
3.1 安全環保管理部門負責各單位和辦公區生產的危險廢棄物管理工作。
3.2 各單位、部門負責一切生產活動產生的一般廢物的處置管理工作。
3.2 綜合管理部門負責辦公樓區產生的危險廢棄物管理工作。

4 工作程序
4.1 廢棄物分類
各單位產生的廢棄物分為兩大類:危險廢物和普通廢物;普通廢物又分為可回收、不可回收廢物。
4.2 危險廢物的收集和處理
4.2.1 各單位產生的危險廢物必須設置收集容器,進行回收〔見表 1〕。
4.2.2 各單位均須設置危險廢物的存放點和收集容器,並按照危險廢物的類型分別以不同的標識,以利於危險廢物的分類收集。
4.2.3 危險廢物收集容器的配備要考慮危險廢物特性與盛裝容器的化學相容性
4.2.4 安全環保管理部門定期對生產現場的危險廢物進行回收處置
4.2.5 各單位試驗室產生的廢化學試劑,應按有關規定進行收集處理,嚴禁隨意排放。
4.3 普通廢物的收集和處理
各生產車間設置固定的普通廢物存放點。不可回收廢物可直接投入市政指定垃圾推;可回收廢物由各單位自行聯系單位進行回收,並保留相關記錄資料。
4.4 廢物的管理
4.4.1 各單位產生的廢物特別是危險固體廢物存放點應設有防雨、防泄漏、防飛揚等防護設施。
4.4.2 各單位對危險廢物收集容器進行標識(見表3)。
4.3.3 辦公樓區應配備固廢回收裝置或劃定存放區域,按規定對廢電池等辦公垃圾進行回收處理。
4.3.4 各單位通過更改工藝、制定規章制度以盡量減少各類廢棄物的產生量,特別是危險廢物的產生量。

5 相關文件
5.1《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
5.2《應急准備與響應控製程序》
5.3《國家危險廢物名錄》

『貳』 醫療廢物管理各崗位職責是什麼

醫療廢物管理崗位包括院長,科主任,後勤科,護理部,防保科。
各個崗位職責如下:
醫療廢物各部門的管理職責進一步加以明確:
(一)責任對象:
1、院長為醫療廢物管理第一責任人
2、科主任為各科室(部門)第一責任人,護士長具體分管醫療廢物管理工作。
3、後勤科為醫療廢物院內收集、轉運、暫時貯存等管理的主要部門。
4、護理部、供應室為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的主要回收、轉運部門。
5、防保科為醫療廢物安全管理監控部門。
(二)責任范圍:
1、第一責任人的責任范圍:(1)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指導有關部門制定全院醫療廢物管理各項規章制度,並組織實施;(2)定期召開相關科室責任人會議,對具體工作進行考評和監督檢查;(3)負責組織並指揮醫療廢物流失、泄露、擴散和意外事故發生時的緊急處理工作。
2、科室第一責任人及護士長責任范圍:(1)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制定各科室醫療廢物管理規章制度;(2)負責所在科室醫療廢物安全管理規定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3)負責組織工作人員對本科室發生的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發生時的緊急處理工作,並報告相關管理和監控部門。(4)負責本科室有關一次性醫療用品領用和醫療廢物回收登記資料的保存與管理。
3、後勤科責任范圍:(1)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醫療廢物暫時貯存場所及廢物轉運人員工作制度;(2)監督指導醫療廢物安全管理暫時貯存場所工作人員和廢物轉運人員嚴格執行醫療廢物安全管理規定,並對執行情況進行不定期檢查;(3)負責采購和提供符合規范要求的醫療廢物收集轉運人員嚴格執行醫療廢物安全管理規定,並對執行情況進行不定期檢查;(3)負責採取和提供符合規范要求的醫療廢物收集轉運工具、容器和包裝物;(4)負責醫療廢物轉運過程中發生的流失、泄露、擴散和意外事故的緊急處理工作,並報告相關管理和監控部門;(5)負責對醫療廢物登記資料進行保存管理。
4、護理部責任范圍;(1)監督指導護理人員嚴格執行醫療廢物分類收集和安全管理規定,並對執行情況進行不定期檢查;(2)協助組織全院護理人員醫療廢物安全管理知識的培訓;(3)負責對全院護理人員提供醫療廢物安全管理技術的指導;(4)當醫院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露、擴散和意外事故時,根據需要進行護士人力的調配。
5、防保科責任范圍:(1)在醫院醫療廢物管理第一責任人指導下,負責各項規章制度的建立並具體組織實施;(2)負責指導、檢查醫療廢物分類收集、轉運、暫時貯存過程中各項工作的落實情況;(3)負責指導、檢查醫療廢物分類收集、轉運、暫時貯存過程中的職業安全防護工作;(4)負責組織全院性醫療廢物分類收集安全管理培訓工作;(5)負責組織對醫療廢物流失、泄露、擴散和意外事故時的緊急處理工作,並及時報告第一責任人;(6)負責指導有關醫療廢物登記資料的保存和管理;(7)負責及時分析和處理醫療廢物管理工作中的其他問題。

『叄』 醫療廢棄物的管理制度是什麼

目前醫療廢物的處理方法主要包括衛生填埋法、高溫焚燒法、壓力蒸汽滅菌法、化學消毒法、電磁波滅菌法、熱解法、等離子體法等,其處理工藝的影響參數不同也各具優缺點,下面來看看醫療廢棄物的管理制度是什麼吧?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醫療廢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傳播,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醫療廢物,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
第三條,本條例適用於醫療廢物的收集、運送、貯存、處置以及監督管理等活動。
第四條,國家推行醫療廢物集中無害化處置,鼓勵有關醫療廢物安全處置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第五條,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對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貯存、處置活動中的疾病防治第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和監督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進行舉報、投訴、檢舉和控告。
第二章醫療廢物管理的一般規定
第七條,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應當建立、健全醫療廢物管理責任制,其法定代表人為第一責任人,切實履行職責,防止因醫療廢物導致傳染病傳播和環境污染事故。
第八條,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應當制定與醫療廢物安全處置有關的規章制度和在發生意外事故時的應急方案;設置監控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負責檢查、督促、落實本單位醫療廢物的管理工作,防止違反本條例的行為發生。
第九條,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應當對本單位從事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貯存、處置等工作的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相關法律和專業技術、安全防護以及緊急處理等知識的培訓。
第十條,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應當採取有效的職業衛生防護措施,為從事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貯存、處置等工作的人員和管理人員,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必要時,對有關人員進行免疫接種,防止其受到健康損害。
第十一條,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規定,執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制度。
第十二條,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應當對醫療廢物進行登記,登記內容應當包括醫療廢物的來源、種類、重量或者數量、交接時間、處置方法、最終去向以及經辦人簽名等項目。登記資料至少保存3年。
第十三條,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應當採取有效措施,防止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
第十四條,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轉讓、買賣醫療廢物。
第十五條,禁止郵寄醫療廢物。
第三章醫療衛生機構對醫療廢物的管理
第十六條,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及時收集本單位產生的醫療廢物,並按照類別分置於防滲漏、防銳器穿透的專用包裝物或者密閉的容器內。
第十七條,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建立醫療廢物的暫時貯存設施、設備,不得露天存放醫療廢物;醫療廢物暫時貯存的時間不得超過2天。
第十八條,醫療衛生機構應當使用防滲漏、防遺撒的專用運送工具,按照本單位確定的內部醫療廢物運送時間、路線,將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至暫時貯存地點。
第十九條,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根據就近集中處置的原則,及時將醫療廢物交由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處置。
第二十條,醫療衛生機構產生的污水、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的排泄物,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嚴格消毒;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准後,方可排入污水處理系統。
第二十一條,不具備集中處置醫療廢物條件的農村,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按照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自行就地處置其產生的醫療廢物。自行處置醫療廢物的,應當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使用後的一次性醫療器具和容易致人損傷的醫療廢物,應當消毒並作毀形處理;
(二)能夠焚燒的,應當及時焚燒;
(三)不能焚燒的,消毒後集中填埋。
第四章醫療廢物的集中處置
第二十二條,從事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活動的單位,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領取經營許可證;未取得經營許可證的單位,不得從事有關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的活動。
第二十三條,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具有符合環境保護和衛生要求的醫療廢物貯存、處置設施或者設備;
(二)具有經過培訓的技術人員以及相應的技術工人;
(三)具有負責醫療廢物處置效果檢測、評價工作的機構和人員;
(四)具有保證醫療廢物安全處置的規章制度。
第二十四條,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的貯存、處置設施,應當遠離居(村)民居住區、水源保護區和交通幹道,與工廠、企業等工作場所有適當的安全防護距離,並符合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
第二十五條,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應當至少每2天到醫療衛生機構收集、運送一次醫療廢物,並負責醫療廢物的貯存、處置。
第二十六條,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運送醫療廢物,應當遵守國家有關危險貨物運輸管理的規定,使用有明第二十七條,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在運送醫療廢物過程中應當確保安全,不得丟棄、遺撒醫療廢物。
第二十八條,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應當安裝污染物排放在線監控裝置,並確保監控裝置經常處於正常運行狀態。
第二十九條,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處置醫療廢物,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環境保護、衛生標准、規范。
第三十條,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應當按照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定期對醫療廢物處置設施的環境污染防治和衛生學效果進行檢測、評價。檢測、評價結果存入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檔案,每半年向所在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一次。
第三十一條,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處置醫療廢物,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醫療衛生機構收取醫療廢物處置費用。
第三十二條,各地區應當利用和改造現有固體廢物處置設施和其他設施,對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並達到基本的環境保護和衛生要求。
第三十三條,尚無集中處置設施或者處置能力不足的城市,自本條例施行之日起,設區的市級以上城市應當
第五章監督管理
第三十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按照職責分工,對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進行監督檢查。
第三十五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從事醫療廢物的收集、運送、貯存、處置中的疾病防治工作,以及工作人員的衛生防護等情況進行定期監督檢查或者不定期的抽查。
第三十六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從事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貯存、處置中的環境污染防治工作進行定期監督檢查或者不定期的抽查。
第三十七條,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交換監督檢查和抽查結果。在監督檢查或者抽查中發現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存在隱患時,應當責令立即消除隱患。
第三十八條,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接到對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和監督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行為的舉報、投訴、檢舉和控告後,應當及時核實,依法作出處理,並將處理結果予以公布。
第三十九條,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有權採取下列措施:
(一)對有關單位進行實地檢查,了解情況,現場監測,調查取證;
(二)查閱或者復制醫療廢物管理的有關資料,採集樣品;
(三)責令違反本條例規定的單位和個人停止違法行為;
(四)查封或者暫扣涉嫌違反本條例規定的場所、設備、運輸工具和物品;
(五)對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進行查處。
第四十條,發生因醫療廢物管理不當導致傳染病傳播或者環境污染事故,或者有證據證明傳染病傳播或者環境污染的事故有可能發生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採取臨時控制措施,疏散人員,控制現場,並根據需要責令暫停導致或者可能導致傳染病傳播或者環境污染事故的作業。
第四十一條,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對有關部門的檢查、監測、調查取證,應當予以配合,不得拒絕和阻礙,不得提供虛假材料。
以上是小編介紹醫療廢棄物的管理制度是什麼的內容,本網環境污染知識庫中還有很多關於固體廢棄物方面的內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關注,可以讓我們有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

『肆』 餐廚廢棄物處置管理制度

餐廚廢棄物處置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基本目的

    • 確保飲食安全:該制度旨在強化食堂餐廚廢棄物的管理,以保障師生的飲食安全。
  2. 管理人員職責

    • 遵守法律法規:食堂管理人員需嚴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並執行學校的相關規定。
  3. 無害化處理要求

    • 嚴禁非法排放:食堂需對餐廚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嚴禁將其排入下水道、公共廁所或其他非指定垃圾收集設施。
  4. 分類處理規定

    • 食品垃圾分類:如菜葉、根須、動物內臟等按生活垃圾處理,需倒入有蓋垃圾桶,並送至學校垃圾站由環衛工人處理。
    • 泔水類垃圾分類:如食物殘渣、飯菜等需按規定倒入專用泔水桶,供養殖戶回收,且回收需簽訂協議,僅限養殖用途。
  5. 記錄與報告制度

    • 專人負責:指定專人負責餐廚廢棄物的處置工作。
    • 建立記錄:需建立詳細的廢棄物處置記錄,包括種類、數量、去向、用途等信息。
    • 定期報告:定期向總務處報告廢棄物處置情況,接受監督。
  6. 監督與處罰機制

    • 總務處監督:總務處負責檢查監督食堂的廢棄物處理工作。
    • 違規處理:對違反規定的行為,要求立即整改,並給予相應的處罰。
熱點內容
爾雅通識商法課題庫 發布:2025-04-25 05:56:53 瀏覽:140
房屋買賣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4-25 05:56:23 瀏覽:33
侯馬司法所 發布:2025-04-25 05:37:58 瀏覽:489
投票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25 05:34:02 瀏覽:541
自融資金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5 05:33:28 瀏覽:241
體育教師職業道德 發布:2025-04-25 05:28:20 瀏覽:927
規章制度怎麼編號 發布:2025-04-25 05:28:11 瀏覽:553
大學生公寓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25 05:11:22 瀏覽:222
最高法發布行政訴訟法解釋 發布:2025-04-25 05:08:48 瀏覽:494
婚姻法案例 發布:2025-04-25 05:06:21 瀏覽: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