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珍稀植物保護條例

珍稀植物保護條例

發布時間: 2025-04-25 06:31:51

㈠ 農業野生植物保護辦法(2022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保護和合理利用珍稀、瀕危野生植物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加強野生植物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野生植物是指符合《條例》第二條第二款規定的野生植物,包括野生植物的任何部分及其衍生物。第三條農業農村部按照《條例》第八條和本辦法第二條規定的范圍,主管全國野生植物的監督管理工作,並設立野生植物保護管理辦公室負責全國野生植物監督管理的日常工作。

農業農村部野生植物保護管理辦公室由部內有關司局組成。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農村(畜牧、漁業)主管部門(以下簡稱農業農村主管部門)依據《條例》和本辦法規定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野生植物監督管理工作。第二章野生植物保護第四條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的制定和調整由農業農村部野生植物保護管理辦公室提出初步意見,經農業農村部野生植物保護專家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後,由農業農村部按照《條例》第十條第二款的規定報國務院批准公布。第五條農業農村部和省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物種天然集中分布區域,劃定並建立國家級或省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類型自然保護區。

國家級和省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的建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有關規定執行。第六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可以在國家級或省級野生植物類型保護區以外的其他區域,建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保護點或者設立保護標志。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保護點和保護標志的具體管理辦法,由農業農村部野生植物保護管理辦公室負責統一制定。第七條農業農村部根據需要,組織野生植物資源調查,建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檔案,為確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及保護方案提供依據。第八條農業農村部建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監測制度,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進行動態監測。第九條縣級以上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所屬的農業環境監測機構,負責監視、監測本轄區內環境質量變化對國家或地方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生長情況的影響,並將監視、監測情況及時報送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第十條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生長地或周邊地區實施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在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中對是否影響野生植物生存環境作出專項評價。

建設項目所在區域農業農村主管部門依據《條例》規定,對上述專項評價進行審查,並根據審查結果對建設項目提出具體意見。第十一條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及其生長環境造成危害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及時採取補救措施,並報當地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接受調查處理。第十二條各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積極開展野生植物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第三章野生植物管理第十三條禁止採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進行少量採集的,應當申請辦理採集許可證。

(一)進行科學考察、資源調查,應當從野外獲取野生植物標本的;

(二)進行野生植物人工培育、馴化,應當從野外獲取種源的;

(三)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應當從野外獲取標本或實驗材料的;

(四)因國事活動需要,應當提供並從野外獲取野生植物活體的;

(五)因調控野生植物種群數量、結構,經科學論證應當採集的。第十四條申請採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發放採集許可證:

(一)申請人有條件以非採集的方式獲取野生植物的種源、產品或者達到其目的的;

(二)採集申請不符合國家或地方有關規定,或者採集申請的採集方法、採集時間、採集地點、採集數量不當的;

(三)根據野生植物資源現狀不宜採集的。第十五條申請採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應當填寫《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採集申請表》,經採集地縣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簽署審核意見後,向採集地省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或其授權的野生植物保護管理機構申請辦理採集許可證。

採集城市園林或風景名勝區內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按照《條例》第十六條第三款和前款有關規定辦理。第十六條申請採集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還應當提供以下材料:

(一)進行科學考察、資源調查,需要從野外獲取野生植物標本的,或者進行野生植物人工培育、馴化,需要從野外獲取種源的,應當提供省級以上主管部門批復的項目審批文件、項目任務書(合同書)及執行方案(均為復印件)。

(二)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需要從野外獲取標本或實驗材料的,應當提供項目審批文件、項目任務書(合同書)及執行方案(均為復印件)。

(三)因國事活動,需要提供並從野外獲取野生植物活體的,應當出具國務院外事主管部門的證明文件(復印件)。

(四)因調控野生植物種群數量、結構,經科學論證需要採集的,應當出具省級以上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或省部級以上科研機構的論證報告或說明。

㈡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保護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自然保護區,是指對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瀕危野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區、有特殊意義的自然遺跡等保護對象所在的陸地、陸地水體或者海域,依法劃出一定面積予以特殊保護和管理的區域。
第三條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內建設和管理自然保護區,必須遵守本條例。
第四條 國家採取有利於發展自然保護區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將自然保護區的發展規劃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第五條 建設和管理自然保護區,應當妥善處理與當地經濟建設和居民生產、生活的關系。
第六條 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或者其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接受國內外組織和個人的捐贈,用於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
第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自然保護區工作的領導。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自然保護區內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的義務,並有權對破壞、侵佔自然保護區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控告。
第八條 國家對自然保護區實行綜合管理與分部門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自然保護區的綜合管理。國務院林業、農業、地質礦產、水利、海洋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主管有關的自然保護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自然保護區管理的部門的設置和職責,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具體情況確定。
第九條 對建設、管理自然保護區以及在有關的科學研究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給予獎勵。
第二章 自然保缺橋笑護區的建設
第十條 凡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建立自然保護區:
(一)典型的自然地理區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區域以及已經遭受破壞但經保護能夠恢復的同類自然生態系統區域;
(二)珍稀、瀕危野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區域;
(三)具有特殊保護價值的海域、海岸、島嶼、濕地、內陸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
(四)具有重大科學文化價值的地質構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區、冰川、火山、溫泉等自然遺跡;
(五)經伏含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護的其他自然區域。
第十一條 自然保護區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地方級自然保護區。在國內外有典型意義、在科學上有重大國際影響或者有特殊科學研究價值的自然保護區,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除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外,其他具有典型意義或者重要科學研究價值的自然保護區列為地方級自然保護區。地方級自然保護區可以分級管理,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規定,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二條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建立,由自然保護區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評審後,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協調並提出審批建議,報國務院批准。地方級自然保護區的建立,由自然保護區所在的縣、自治縣、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地方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評審後,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協調並提出審批建議,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並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備案。跨兩個以上行政區域的自然保護區的建立,由有關行政區域的人民政府協商一致後提出申請,並按照前兩款規定的程序審批。建立海上自然保護區,須經國務院批准。
第十三條 申請建立自然保護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填報建立自然保護區申報書。
第十四條 自然保護區的范圍和界線由批准建立自然保護區的人民政府確定,並標明區界,予以公告。確定自然保護區的范圍和界線,應當兼顧保護對象的完整性和適度性,以及當地經濟建設和居民生產、生活的需要。
第十五條 自然保護區的撤銷及其性質、范圍、界線的調整或者改變,應當經原批准建立自然保護區的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移動自然保護區的界標。

㈢ 湖南省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條例(2020修正)

第一條為了保護和合理利用野生動植物資源,拯救瀕臨滅絕的物種,保持自然生態平衡,維護生物安全和生態安全,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根據憲法和法律的有關規定,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省境內從事野生動植物的獵采、經營、人工繁育和其他與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管理有關的活動,均須遵守本條例。水生野生動植物資源的保護適用漁業法、湖南省漁業條例等法律、法規。第三條本條例所稱野生動植物包括:

(一)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植物(一級保護野生動植物和二級保護野生動植物);

(二)省重點保護的野生動植物;

(三)國家、省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野生動植物。

本條例所稱野生動植物產品,是指野生動植物的任何部分及其衍生物。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的領導,制定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動植物資源的規劃和措施。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野生動植物資源的保護工作,其他有關部門協同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做好野生動植物資源的保護工作。第五條國家保護的野生動植物名錄按照國家公布的執行。省重點保護的野生動植物名錄,由省人民政府制定公布,報國務院備案;省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野生動植物名錄,由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公布。第六條設立湖南省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基金,基金的徵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和人民團體、社會組織、學校、新聞媒體等社會各方面,應當積極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和公共衛生安全的宣傳教育和引導,全社會成員要自覺增強生態保護和公共衛生安全意識,移風易俗,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養成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的義務,對破壞野生動植物行為有權檢舉和控告。中小學校應當重視對學生進行保護野生動植物的知識教育。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掌握列入保護對象名錄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消長情況,為保護和利用野生動植物資源提供科學依據。第九條在珍稀或者有特殊保護價值的動植物種的主要生存繁殖地區,按照國家規定建立自然保護區。在野生動植物資源遭受嚴重破壞或者資源貧乏的地區,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限期性的禁獵采區、禁獵采期。分布零散的珍稀野生動植物由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明令保護。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在自然保護區、禁獵采區採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技術措施,改善野生動物的棲息環境、食物條件和野生植物的生長條件。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監視、監測環境對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生長的影響,並採取措施維護和改善其生長條件。由於環境影響對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的生長造成危害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破壞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的生長環境。第十一條進行森林採伐和造林撫育等生產活動,應當注意保護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資源。禁止採用滅絕性的採集方法採集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第十二條對國家、省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野生動植物實行限量獵采,年度獵采指標由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下達。獵采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野生動植物的,必須向獵采地的縣級人民政府的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領取狩獵證或者採集證。第十三條禁止非法獵采重點保護的野生動植物。因科學研究、人工繁育或者人工培植、展覽等特殊情況,需要獵采省重點保護的野生動植物的,應當經獵采地的縣級人民政府的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後,報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向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領取特許獵捕證或者特許採集證;需要獵采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植物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第十四條禁止使用軍用武器、汽槍、爆炸物、毒葯、地弓、獵套、獵夾、地槍、排銃、陷坑、電擊或者電子誘捕裝置以及非人為直接操作並危害人畜安全的狩獵裝置等工具獵捕野生動物,禁止使用夜間照明行獵、殲滅性圍獵、搗毀巢穴、火攻、煙熏、網捕等方法進行獵捕,但因科學研究確需網捕、電子誘捕的除外。

前款規定以外的禁止使用的獵捕工具和方法,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規定並公布。

熱點內容
法律碩士去當老師 發布:2025-04-25 10:12:14 瀏覽:139
新婚姻法離婚書離婚協議 發布:2025-04-25 10:05:03 瀏覽:267
辦法規范 發布:2025-04-25 09:39:48 瀏覽:823
趙明華法院 發布:2025-04-25 09:29:54 瀏覽:941
瀘州法律咨詢熱線 發布:2025-04-25 09:22:36 瀏覽:105
學校安全防火規章制度和責任制 發布:2025-04-25 09:22:24 瀏覽:758
民事訴訟法傳喚 發布:2025-04-25 09:21:43 瀏覽:400
合同法中關於工程轉包法律規定 發布:2025-04-25 09:20:09 瀏覽:30
民法典7冊 發布:2025-04-25 09:19:26 瀏覽:160
合同法第9條解讀 發布:2025-04-25 09:18:09 瀏覽: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