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深圳市垃圾分類條例細則

深圳市垃圾分類條例細則

發布時間: 2025-04-25 16:29:29

A.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最近,關於強制垃圾分類的話題引起了熱議,其中,深圳的生活垃圾分類讓更多的人關注。

建立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制度。區主管部門根據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制度和本行政區域實際情況,確定生活垃圾具體投放時間段。其中,家庭廚余垃圾每日投放時間段原則上不少於兩個”。

如果大家在垃圾投放方面有什麼爭議的,可以在當地街道辦去解決。

除了規定的垃圾桶,不能設置其他的收集垃圾的容器。

在運輸垃圾的時候,時間和路線不能引起交通擁堵和雜訊擾民。

具體的還有很多,可以搜相關的條例來看。

B.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提高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深圳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源頭減量及其相關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以及依照法律、法規規定視為生活垃圾的固體廢物。

房屋裝飾裝修產生的建築廢棄物按照《深圳市建築廢棄物減排與利用條例》和本市其他相關規定處理。第四條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遵循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制度約束、習慣養成、系統推進、循序漸進的原則。第五條市人民政府應當將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確定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目標,加強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培訓、行政執法和經費保障,完善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機制。第六條區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實施轄區內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落實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目標,提供相應保障。

街道辦事處負責轄區內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

社區居民委員會應當協助區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做好生活垃圾分類的宣傳、引導工作。鼓勵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要求納入居民公約。第七條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部門(以下簡稱市主管部門)是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主管部門,負責擬訂或者制定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制度並組織實施,承擔全市生活垃圾分類統籌協調和監督管理工作。

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部門(以下簡稱區主管部門)負責轄區內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

市、區發展改革、規劃和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房建設、教育、商務、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市場監管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依法做好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相關工作。第八條市主管部門應當組織編制本市生活垃圾分類發展規劃,明確工作目標、任務安排和保障措施等內容,並將生活垃圾分類轉運、回收利用和處理設施布局納入本市環境衛生設施規劃,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第九條市、區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應當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設施建設納入建設項目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要求,將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所需土地納入土地供應計劃。

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應當按照標准配套建設生活垃圾分類設施。配套建設的生活垃圾分類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同步使用。第十條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事務中心是政府設立從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服務工作的專門機構,履行下列職責:

(一)參與擬訂全市生活垃圾分類發展規劃、工作計劃,研究擬訂生活垃圾分類目錄、相關標准和技術規范;

(二)參與全市生活垃圾分類指導、監督、考核、評價相關工作;

(三)組織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相關業務培訓;

(四)編制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宣傳教育資料,開展宣傳推廣活動,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相關知識;

(五)推動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理技術研究和應用工作,探索生活垃圾使用專用垃圾袋投放;

(六)組織、指導生活垃圾減量分類試點、示範點建設、達標創建和推廣實施工作;

(七)承辦市主管部門交辦的其他相關工作。第十一條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規定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繳納生活垃圾處理費,減少生活垃圾產生量。

市人民政府應當按照誰產生誰付費和差別化收費的原則,完善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逐步實行分類計價、計量收費。第十二條鼓勵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技術創新,支持垃圾分類先進設備、工藝的研究應用,實現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智能化、專業化、信息化。

市、區主管部門可以使用智能化信息系統收集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相關信息,採集相應證據。第二章分類投放第十三條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具體按照下列要求分類:

(一)可回收物,是指適宜回收和資源化利用的垃圾,包括廢棄的玻璃、金屬、塑料、紙類、織物、傢具、電器電子產品等;

(二)廚余垃圾,是指容易腐爛的食物殘渣、瓜皮果核等含有有機質的垃圾,包括家庭廚余垃圾、餐廚垃圾、其他廚余垃圾等;

(三)有害垃圾,是指對人體健康或者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者潛在危害且應當進行專門處理的垃圾,包括電池、燈管、家用化學品等;

(四)其他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垃圾。

C. 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控制污染,保護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和《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城鄉生活垃圾的清掃、分類、收集、運輸、處置等活動。
本條例所稱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視為生活垃圾的固體廢物。第三條城鄉生活垃圾處理遵循城鄉統籌、屬地管理、全民參與、分類處理的原則,實行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控制和管理。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城鄉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制定城鄉生活垃圾處理目標,落實城鄉生活垃圾清掃、分類、收集、運輸、處置的保障措施。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本轄區內城鄉生活垃圾的處理工作,指導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組織生活垃圾清掃、分類和收集轉運、處置工作。第五條省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指導全省城鄉生活垃圾的處理工作。
市、縣(區)人民政府環境衛生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鄉生活垃圾的處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協同做好城鄉生活垃圾的處理工作。第六條單位和個人應當盡量減少生活垃圾產生,按規定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繳納生活垃圾處理費。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生活垃圾處理的宣傳教育,增強公眾生活垃圾減量、分類意識,倡導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勵公眾參與生活垃圾處理的監督活動。
教育主管部門應當把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分類、回收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等知識作為學校教育和社會實踐內容。
媒體應當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公益宣傳。第二章分類與投放第八條城鄉生活垃圾應當分類,並投放到指定的收集點或者收集容器內。
城鄉生活垃圾分為以下四類:
(一)可回收物,是指適宜回收和可循環再利用的物品,如紙製品、塑料製品、玻璃製品、紡織品和金屬等。
(二)有機易腐垃圾,是指餐飲垃圾、家庭廚余垃圾和廢棄的蔬菜、瓜果、花木等。
(三)有害垃圾,是指對人體健康、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者潛在危害的物質,如廢棄的充電電池、紐扣電池、燈管、醫葯用品、殺蟲劑、油漆、日用化學品、水銀產品以及廢棄的農葯、化肥殘余及包裝物等。
(四)其他垃圾,是指前三項以外的生活垃圾,如惰性垃圾,不可降解的一次性用品、普通無汞電池、煙蒂、紙巾、家庭裝修廢棄物、廢棄傢具等。
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制定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的具體辦法,引導城鄉居民分類投放垃圾。第九條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實行管理責任人制度:
(一)住宅小區、街巷等實行物業管理的,由物業管理單位負責;單位自行管理的,由自管單位負責;沒有物業管理或者單位自行管理的,由居民委員會負責;
(二)農村地區由村民委員會負責;
(三)機關、部隊、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的辦公場所,由本單位負責;
(四)建設工程的施工現場,由建設單位負責;
(五)集貿市場、商場、展覽展銷、餐飲服務、商鋪等經營場所,由經營管理單位負責;沒有經營管理單位的,由經營單位負責;
(六)道路、公路、鐵路沿線、橋梁、隧道、人行過街通道(橋)、機場、港口、碼頭、火車站、長途客運站、公交場站、軌道交通車站、公園、旅遊景區、河流與湖泊水面等公共場所和公共建築,由所有權人或者其他實際管理人負責;
(七)不能確定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的,由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落實責任人。第十條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的工作責任:
(一)建立生活垃圾日常分類管理制度,記錄產生的生活垃圾種類和去向,並接受環境衛生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
(二)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宣傳,指導、監督單位和個人開展生活垃圾分類;
(三)根據生活垃圾產生量和分類方法,按照標准和分類標志設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點和收集容器,並保持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正常使用;
(四)明確生活垃圾的投放時間、地點;
(五)制止混合已分類的生活垃圾;
(六)督促檢查垃圾分類,把垃圾交由相關單位處理。

D.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提高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及相關管理活動。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生活垃圾,是指單位和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在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包括餐廚垃圾、建築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及其他垃圾。餐廚垃圾、建築垃圾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四條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管理工作,遵循政府主導、屬地管理、公眾參與、市場運作、社會監督的原則。生活垃圾實行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
第五條本市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推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協調解決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中的重大事項。
區人民政府(含新區管委會,下同)負責組織實施轄區內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建立資金投入和保障機制。街道辦事處負責具體落實所轄區域內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
第六條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市主管部門)是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的主管部門,組織制訂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管理目標,負責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的組織推進、檢查指導和監督考核。
區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區主管部門)負責轄區內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的指導和監督管理。
第七條經貿信息部門負責可回收物綜合利用的監督管理。環境保護部門負責有害垃圾處理的監督管理。住房和建設部門負責督促物業服務企業履行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義務。
其他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和本辦法規定,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
第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履行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義務,共同維護良好的城市環境。
第臘運察九條市主管部門應當向社會公布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違法行為舉報、投訴的方式、處理流程和時限,依法處理舉報和投訴,並反饋結果。第二章分類標准和分類投放第十條本市生活垃圾按照以下標准分為三類:
(一)可回收物,是指可循環利用和資源化利用的廢紙、廢塑料、廢玻璃、廢金屬、廢棄織物、廢棄電子產品等;
(二)有害垃圾,是指對人體健康或者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者潛在危害應當專門處置的廢電池、廢燈管、棄置葯品、廢殺蟲劑、廢油漆、廢日用化學品、廢水銀產品等;
(三)其他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之外的其他廢棄物。
鼓勵有處理條件的住宅區等場所將生活垃圾分為四類: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廚余垃圾可以納入餐廚垃圾的收運、處理系統進行收運和處理。
市主管部門可以根據生活垃圾管理實際,在充分徵求意見、科學論證的基礎上提出生活垃圾分類標准調整方案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並向社會公布。
市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經貿信息、環境保護部門制輪茄定生活悄隱垃圾的具體分類目錄,並向社會公布。
第十一條本市實行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制度。
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按照下列規定確定:
(一)黨政機關、駐深單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的辦公和生產場所,本單位為責任人。實行物業管理的,物業服務企業為責任人;單位自管的,本單位為責任人;
(二)住宅區,全體業主為責任人。實行物業管理的,物業服務企業為責任人;業主自行管理物業的,業主為責任人;未實行物業管理的,由所在地街道辦事處確定責任人;
(三)道路、廣場、公園、公共綠地等公共場所,管理單位或者其委託的單位為責任人;
(四)機場、客運站、軌道交通以及旅遊、文化、體育、娛樂、商業等公共場所,經營管理單位為責任人。按照本條第二款規定不能確定管理責任人的,由所在地街道辦事處確定管理責任人。第十二條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按照規定設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並保持容器完好、整潔;
(二)公示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時間和地點;
(三)對分類投放工作進行指導,對不符合分類投放要求的行為予以勸告、制止;
(四)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管理台賬,記錄責任范圍內產生的生活垃圾種類、數量、運輸者、去向等情況,並定期向轄區街道辦事處報送數據;
(五)將分類投放的生活垃圾交由符合規定的單位分類收集、運輸。體育館、公園、電影院、音樂廳、圖書館、機場、客運站、地鐵、火車站等公共場所的管理單位,市政路燈照明設施管理單位,學校,醫院等,應當回收產生的廢燈管並交由符合規定的單位處理。
法律依據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第一條明確了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源頭減量及其相關管理。這意味著,深圳的垃圾分類由"倡議分類"步入了"強制分類"的法治時代。

熱點內容
勞動法是否允許考勤扣錢 發布:2025-04-25 21:20:26 瀏覽:262
2019cpa經濟法知識點總結 發布:2025-04-25 21:11:18 瀏覽:721
北約保護條例 發布:2025-04-25 21:06:29 瀏覽:281
經濟道德科技 發布:2025-04-25 21:03:57 瀏覽:588
檔案法律法規的類型 發布:2025-04-25 20:53:40 瀏覽:134
法律碩士考數學么 發布:2025-04-25 20:52:46 瀏覽:341
法院執行長 發布:2025-04-25 20:38:10 瀏覽:680
2012年福建政策法規試題 發布:2025-04-25 20:33:41 瀏覽:343
衛生繼續教育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25 20:29:52 瀏覽:491
行政法規有關緩刑的監管規定 發布:2025-04-25 19:54:30 瀏覽: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