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法律法規的類型
① 檔案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法律分析:檔案的法律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是從法律的角度對國家的檔案作出相應的規定,國家的檔案必須根據這一部法律進行保存和開放,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是從行政法規的角度,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的內容進行細致的劃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檔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護和利用檔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制定本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的檔案,是指過去和現在的國家機構、社會組織以及個人從事政治、軍事、經濟、科學、技術、文化、宗教等活動直接形成的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象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以下簡稱《檔案法》)的規定,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檔案法》第二條所稱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檔案,屬於國家所有的,由國家檔案局會同國家有關部門確定具體范圍;屬於集體所有、個人所有以及其他不屬於國家所有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徵得國家檔案局同意後確定具體范圍。
② 關於檔案有哪些法律法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以下簡稱《檔案法》)第二十四、二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檔案法實施辦法》)第二十七條及《刑法》第三百二十九條的規定,下列檔案違法行為應該追究法律責任:
(1)損毀、丟失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2)擅自提供、抄錄、公布、銷毀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3)塗改、偽造檔案的;
(4)擅自出賣或者轉讓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擅自出賣或者轉讓屬於集體所有、個人所有以及其他不屬於國家所有的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或者應當保密的檔案的;
(5)倒賣檔案牟利或者將檔案賣給、贈送給外國人的;
(6)將公務活動中形成的應當歸檔的文件、資料據為已有,拒絕交檔案機構、檔案工作人員歸檔的;
(7)拒不按照國家規定向國家檔案館移交檔案的;
(8)違反國家規定擅自擴大或者縮小檔案接收范圍的;
(9)不按照國家規定開放檔案的;
(10)明知所保存的檔案面臨危險而不採取措施,造成檔案損失的;
(11)檔案工作人員、對檔案工作負有領導責任的人員玩忽職守,造成檔案損失的;
(12)攜運禁止出境的檔案或者其復製件出境的;
(13)搶奪、竊取國有檔案的。
《刑法》第三百二十九條規定,搶奪、竊取國家所有的檔案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違反《檔案法》的規定,擅自出賣、轉讓國家所有的檔案,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有前兩款行為,同時又構成本法規定的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第二十八條規定,
《檔案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的罰款數額,根據有關檔案的價值和數量,對單位處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上,對個人處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③ 浙江省地方性檔案法規有哪些
為了加強檔案事業建設,有效地保護、管理和利用檔案,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本辦法所稱檔案的范圍,包括國家所有的檔案和對國家、社會具有保存價值或者應當保密的非國家所有的檔案。前款所稱對國家、社會具有保存價值或者應當保密的非國家所有檔案的范圍,由省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確定。省、市(地)、縣(市、區)、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檔案工作的領導,把檔案事業的發展和檔案館建設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逐年增加對檔案事業的投入,保障檔案機構、人員編制和經費適應檔案事業發展的需要。對在開展檔案工作、發展檔案事業中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或者個人,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單位給予表彰、獎勵。省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主管本省檔案事業,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檔案工作實行統籌規劃、統一制度、組織協調、監督和指導。市(地)、縣(市、區)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檔案事業,對本行政區域內檔案工作實行監督和指導。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檔案機構或者檔案管理人員,負責管理本機關的檔案,對所屬單位及轄區內村(居)民委員會的檔案工作實行監督和指導。
法律責任: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縣級以上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向責令其限期改正;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未在規定期限內按照整改要求改正的,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應當給予通報批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者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造成損失的,責令其賠償損失:
(一)未按規定開展檔案工作或者未實行集中統一管理檔案的;
(二)檔案保管條件不符合規定要求的;
(三)重點建設項目、重大科技成果、產品試制或者其他技術項目鑒定、驗收時未按規定驗收檔案的;
(四)未按規定開放檔案的;
(五)擅自設置、變更、撤銷檔案館的;
(六)未按照規定向檔案館移交檔案的;
(七)未向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報送應當重點收集和保管的檔案目錄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
第九條
本省各級各類檔案館應當按照省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制定的有關檔案館網設置原則與布局方案設置。檔案館的設置、變更和撤銷,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條
檔案工作人員應當忠於職守,維護史實,遵紀守法,具備檔案專業知識。
第十一條
省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和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制定有關檔案咨詢、鑒定、評估等中介服務的管理辦法。
④ 檔案行政法規制定的原則有哪些
檔案工作的基本原則是: 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維護檔案完整與安全,便於社會各方面的利用。 它的工作具體內容是指檔案業務工作所包括的檔案的收集、整理、鑒定、保管、統計、檢索、編研和提供利用等工作,通常稱為八個環節。 前六個環節為基礎工作,後兩個環節為編研利用工作。
一、檔案行政法規的類型
1、對檔案行政事務作出全面系統的規定的文件;
2、對某一方面的檔案行政工作作出部分規定的文件;
3、對某一項檔案行政工作作出比較具體規定的文件。
二、檔案行政法規的屬性
1、一般屬性:權威性和命令性、直接性和現實性、穩定性和動態性;
2、特殊性:檔案行政法規的制定必須符合檔案和檔案工作的特殊發展規律與特點、檔案行政法規的制定必須具有歷史的繼承性與發展性的特點。
三、檔案行政法規的含義主要有
1、檔案行政法規必須是國務院制定或由其批准與公布的;
2、檔案行政法規是一種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是針對檔案事業中某一方面的行政管理工作制定的;3、檔案行政法規是依據憲法和法律的有關規定製定的,其內容必須符合法律精神。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檔案管理,規范檔案收集、整理工作,有效保護和利用檔案,提高檔案信息化建設水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服務,制定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