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條例十六

條例十六

發布時間: 2025-04-27 13:34:40

❶ 求問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十六條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405號)第十六條: 機動車應當從注冊登記之日起,按照下列期限進行安全技術檢驗: (一)營運載客汽車5年以內每年檢驗1次;超過5年的,每6個月檢驗1次
(二)載貨汽車和大型、中型非營運載客汽車10年以內每年檢驗1次;超過10年的,每6個月檢驗1次; (三)小型、微型非營運載客汽車6年以內每2年檢驗1次;超過6年的,每年檢驗1次;超過15年的,每6個月檢驗1次;
(四)摩托車4年以內每2年檢驗1次;超過4年的,每年檢驗1次;
(五)拖拉機和其他機動車每年檢驗1次。 營運機動車在規定檢驗期限內經安全技術檢驗合格的,不再重復進行安全技術檢驗。
拓展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是國務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定的,於2004年4月28日國務院第49次常務會議通過的國家法規,2004年4月30日公布,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共計8章115條。 2017年10月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第687號國務院令,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進行了修改發布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簡稱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車輛駕駛人、行人、乘車人以及與道路交通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本條例。
第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協調機制,組織有關部門對城市建設項目進行交通影響評價,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劃,確定管理目標,制定實施方案。

❷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六條規定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六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一)因故意犯罪;
(二)醉酒導致傷亡的;
(三) 自殘或者自殺的。
【拓展資料】
一、申請工傷認定的期限是多久?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二、申請工傷認定的資料有哪些?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受傷害職工的身份證復印件;
(三)勞動合同文本復印件或其他建立勞動關系的有效證明。
三、醫療機構出具的受傷後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職業病診斷鑒定書)及初次治療病歷復印件。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齊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齊材料後,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四、哪些情況工傷認定不會被受理?
(一)對於工傷認定未能提交充分資料,同時在行政機關發出補正通知書後規定時間內未能做出補正的,工傷認定機關理應不受理。
(二)對於工傷認定超過申請時效的,除特殊原因外(具體指勞動關系的確認、醫療尚未終結等),工傷認定機關可以駁回申請,不予受理。
(三)傷者或者傷者家屬、用人單位對所申請的不予受理的工傷認定決定不服的,可以於60日內向當地人民政府或者高一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提起行政復議,或者在90日內直接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綜上所述,我國工傷保險條例詳細規定了職工申請工傷的程序、材料、期限及各種注意事項。其中,工傷認定十六條明確,職工故意犯罪的,酗酒導致傷亡的,或者自殺的,不在工傷認定的范疇,職工及家屬不能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在工傷認定方面同單位有糾紛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❸ 求問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十六條是什麼

1. 機動車應從注冊登記之日起,按照規定期限進行安全技術檢驗。
2. 營運載客汽車5年以內每年檢驗1次;超過5年的,每6個月檢驗1次。
3. 載貨汽車和大型、中型非營運載客汽車10年以內每年檢驗1次;超過10年的,每6個月檢驗1次。
4. 小型、微型非營運載客汽車6年以內每2年簡鍵檢驗1次;超過6年的,每年檢驗1次;超過15年的,每6個月檢驗1次。
5. 摩托車4年以內每2年檢驗1次;超過4年的,每年檢驗1次。
6. 拖拉機和其他機動車每年檢驗1次。
7. 營運機動車在規定檢驗期限內經安全技術檢驗合格的,不再重復進行安全技術檢驗。

❹ 信訪條例第十六條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信訪人上訪必須按法定程序。
第十六條
信訪人採用走訪形式提出信訪事項,應當向依法有權處理的本級或者上一級機關提出;信訪事項已經受理或者正在辦理的,信訪人在規定期限內向受理、辦理機關的上級機關再提出同一信訪事項的,該上級機關不予受理。

熱點內容
亞里士多德的法治觀的影響 發布:2025-04-27 20:31:57 瀏覽:78
江西師大在職法律碩士報考人數 發布:2025-04-27 20:25:32 瀏覽:929
中國建材集團總法律顧問 發布:2025-04-27 20:24:39 瀏覽:865
中國合同法的內容 發布:2025-04-27 20:12:42 瀏覽:906
福建漳州勞動法底薪是多少 發布:2025-04-27 20:11:43 瀏覽:765
法律碩士考試分數 發布:2025-04-27 19:53:44 瀏覽:433
強軍計劃法律碩士 發布:2025-04-27 19:53:43 瀏覽:19
合同法釋義分則第十六章 發布:2025-04-27 19:49:21 瀏覽:655
六法全書行政法 發布:2025-04-27 19:44:27 瀏覽:899
合同法關於中介費用的規定 發布:2025-04-27 19:35:17 瀏覽: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