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中國注冊會計師法實施條例

中國注冊會計師法實施條例

發布時間: 2025-04-28 15:49:46

㈠ 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范圍是什麼

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范圍,也即是注冊會計師的業務范圍。根據《注冊會計師法》第14條、第15條的規定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我國注冊會計師可以辦理以下三方面的業務:

(一)審計業務

1.審查企業會計報表,出具審計報告;

2.驗證企業資本,出具驗資報告;

3.辦理企業合並、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審計業務,出具有關報告;

4.辦理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審計業務。

(二)會計咨詢、會計服務業務

1.設計財務會計制度;

2.擔任會計顧問,提供會計、財務、稅務和其他經濟管理咨;

3.代理記賬;

4.代理納稅申報;

5.代辦申請注冊登記,協助擬定合同、協議、章程及其他經濟文件;

6.培訓會計人員;

7.審核企業前景財務資料;

8.資產評估;

9.參與進行可行性研究;

10.其他會計咨詢和會計服務業務。

(三)其他法定審計業務

1.根據《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外商投資企業法》及其實施條例或細則,以及有關三資企業稅法的規定,三資企業的驗資業務、會計報表的審計業務,必須由中國注冊會計師辦理。驗資業務包括設立時驗資和資本變更時驗資;審計業務包括年度會計報表審計、中期會計報表審計和合並、分立及清算會計報表審計。

2.根據公司法《關於從事證券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資格確認的規定》及證券管理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股份制企業的改組審計業務,年度會計報表審計業務,中期會計報表審計業務,合並、分立及清算會計報表審計業務,以及這些企業的驗資業務,必須由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辦理。

3.除三資企業和股份制企業外,根據《企業會計准則》、《企業財務通則》等有關會計法規、制度的規定,企業對外報送的會計報表,也應由企業委託注冊會計師進行審計。

㈡ 會計行政法規有哪些內容}

會計行政法規是抄指由國家最高行政機關襲即國務院制定的、調整經濟生活中某些方面會計關系的法律規范。會計行政法規制定的依據是《會計法》,會計行政法規的效力僅次於會計基本法。
如國務院發布的《總會計師條例》、《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會計行政法規通常以條例,辦法,規定等都屬於會計行政法規。

㈢ 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的法律全文

第一條 為了發揮注冊會計師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鑒證和服務作用,加強對注冊會計師的管理,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注冊會計師是依法取得注冊會計師證書並接受委託從事審計和會計咨詢、會計服務業務的執業人員。
第三條 會計師事務所是依法設立並承辦注冊會計師業務的機構。
注冊會計師執行業務,應當加入會計師事務所。
第四條 注冊會計師協會是由注冊會計師組成的社會團體。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是注冊會計師的全國組織,省、自治區、直轄市注冊會計師協會是注冊會計師的地方組織。
第五條 國務院財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依法對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協會進行監督、指導。
第六條 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執行業務,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
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依法獨立、公正執行業務,受法律保護。 第七條 國家實行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制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制定,由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組織實施。
第八條 具有高等專科以上學校畢業的學歷、或者具有會計或者相關專業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中國公民,可以申請參加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具有會計或者相關專業高級技術職稱的人員,可以免予部分科目的考試。
第九條 參加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成績合格,並從事審計業務工作二年以上的,可以向省、自治區、直轄市注冊會計師協會申請注冊。
除有本法第十條所列情形外,受理申請的注冊會計師協會應當准予注冊。
第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理申請的注冊會計師協會不予注冊:
(一)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
(二)因受刑事處罰,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起至申請注冊之日止不滿五年的;
(三)因在財務、會計、審計、企業管理或者其他經濟管理工作中犯有嚴重錯誤受行政處罰、撤職以上處分,自處罰、處分決定之日起至申請注冊之日止不滿二年的;
(四)受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的處罰,自處罰決定之日起至申請注冊之日止不滿五年的;
(五)國務院財政部門規定的其他不予注冊的情形的。
第十一條 注冊會計師協會應當將准予注冊的人員名單報國務院財政部門備案。國務院財政部門發現注冊會計師協會的注冊不符合本法規定的,應當通知有關的注冊會計師協會撤銷注冊。
注冊會計師協會依照本法第十條的規定不予注冊的,應當自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申請人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國務院財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申請復議。
第十二條 准予注冊的申請人,由注冊會計師協會發給國務院財政部門統一制定的注冊會計師證書。
第十三條 已取得注冊會計師證書的人員,除本法第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外,注冊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准予注冊的注冊會計師協會撤銷注冊,收回注冊會計師證書:
(一)完全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
(二)受刑事處罰的;
(三)因在財務、會計、審計、企業管理或者其他經濟管理工作中犯有嚴重錯誤受行政處罰、撤職以上的處分的;
(四)自行停止執行注冊會計師業務滿一年的。
被撤銷注冊的當事人有異議的,可以自接到撤銷注冊、收回注冊會計師證書的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國務院財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申請復議。
依照第一款規定被撤銷注冊的人員可以重新申請注冊,但必須符合本法第九條、第十條的規定。 第十四條 注冊會計師承辦下列審計業務:
(一)審查企業會計報表,出具審計報告;
(二)驗證企業資本,出具驗資報告;
(三)辦理企業合並、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審計業務,出具有關的報告;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審計業務。
注冊會計師依法執行審計業務出具的報告,具有證明效力。
第十五條 注冊會計師可以承辦會計咨詢、會計服務業務。
第十六條 注冊會計師承辦業務,由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統一受理並與委託人簽訂委託合同。
會計師事務所對本所注冊會計師依照前款規定承辦的業務,承擔民事責任。
第十七條 注冊會計師執行業務,可以根據需要查閱委託人的有關會計資料和文件,查看委託人的業務現場和設施,要求委託人提供其他必要的協助。
第十八條 注冊會計師與委託人有利害關系的,應當迴避;委託人有權要求其迴避。
第十九條 注冊會計師對在執行業務中知悉的商業秘密,負有保密義務。
第二十條 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拒絕出具有關報告:
(一)委託人示意其作不實或者不當證明的;
(二)委託人故意不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和文件的;
(三)因委託人有其他不合理要求,致使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報告不能對財務會計的重要事項作出正確表述的。
第二十一條 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必須按照執業准則、規則確定的工作程序出具報告。
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出具報告時,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明知委託人對重要事項的財務會計處理與國家有關規定相抵觸,而不予指明;
(二)明知委託人的財務會計處理會直接損害報告使用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的利益,而予以隱瞞或者作不實的報告;
(三)明知委託人的財務會計處理會導致報告使用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產生重大誤解,而不予指明;
(四)明知委託人的會計報表的重要事項有其他不實的內容,而不予指明。
對委託人有前款所列行為,注冊會計師按照執業准則、規則應當知道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二十二條 注冊會計師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在執行審計業務期間,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買賣被審計單位的股票、債券或者不得購買被審計單位或者個人的其他財產的期限內,買賣被審計的單位的股票、債券或者購買被審計單位或者個人所擁有的其他財產;
(二)索取、收受委託合同約定以外的酬金或者其他財物,或者利用執行業務之便,謀取其他不正當的利益;
(三)接受委託催收債款;
(四)允許他人以本人名義執行業務;
(五)同時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會計師事務所執行業務;
(六)對其能力進行廣告宣傳以招攬業務;
(七)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其他行為。 第二十三條 會計師事務所可以由注冊會計師合夥設立。
合夥設立的會計師事務所的債務,由合夥人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的約定,以各自的財產承擔責任。合夥人對會計師事務所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第二十四條 會計師事務所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是負有限責任的法人:
(一)不少於三十萬元的注冊資本;
(二)有一定數量的專職從業人員,其中至少有五名注冊會計師;
(三)國務院財政部門規定的業務范圍和其他條件。
負有限責任的會計師事務所以其全部資產對其債務承擔責任。
第二十五條 設立會計師事務所,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批准。
申請設立會計師事務所,申請者應當向審批機關報送下列文件:
(一)申請書;
(二)會計師事務所的名稱、組織機構和業務場所;
(三)會計師事務所章程,有合夥協議的並應報送合夥協議;
(四)注冊會計師名單、簡歷及有關證明文件;
(五)會計師事務所主要負責人、合夥人的姓名、簡歷及有關證明文件;
(六)負有限責任的會計師事務所的出資證明;
(七)審批機關要求的其他文件。
第二十六條 審批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文件之日起三十日內決定批准或不批准。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批準的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報國務院財政部門備案。國務院財政部門發現批准不當的,應當自收到備案報告之日起三十日內通知原審批機關重新審查。
第二十七條 會計師事務所設立分支機構,須經分支機構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部門批准。
第二十八條 會計師事務所依法納稅。
會計師事務所按照國務院財政部門的規定建立職業風險基金,辦理職業保險。
第二十九條 會計師事務所受理業務,不受行政區域,行業的限制;但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十條 委託人委託會計師事務所辦理業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預。
第三十一條 本法第十八條至第二十一條的規定,適用於會計師事務所。
第三十二條 會計師事務所不得有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一)項至第(四)項、第(六)項、第(七)項所列的行為。 第三十三條 注冊會計師應當加入注冊會計師協會。
第三十四條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的章程由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制定,並報國務院財政部門備案;省、自治區、直轄市注冊會計師協會的章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會員代表大會制定,並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備案。
第三十五條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依法擬訂注冊會計師執業准則、規則,報國務院財政部門批准後施行。
第三十六條 注冊會計師協會應當支持注冊會計師依法執行業務,維護其合法權益,向有關方面反映其意見和建議。
第三十七條 注冊會計師協會應當對注冊會計師的任職資格和執業情況進行年度檢查。
第三十八條 注冊會計師協會依法取得社會團體法人資格。 第三十九條 會計師事務所違反本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規定的,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可以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暫停其經營業務或者予以撤銷。
注冊會計師違反本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規定的,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可以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暫停其執行業務或者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
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違反本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的規定,故意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驗資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條 對未經批准承辦本法第十四條規定的注冊會計師業務的單位,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責令其停止違法活動,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一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當事人也可以在接到處罰決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復議機關應當在接到復議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復議決定。當事人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復議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復議機關逾期不作出復議決定的,當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四十二條 會計師事務所違反本法規定,給委託人、其他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十三條 在審計事務所工作的注冊審計師,經認定為具有注冊會計師資格的,可以執行本法規定的業務,其資格認定和對其監督、指導、管理的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第四十四條 外國人申請參加中國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和注冊,按照互惠原則辦理。外國會計師事務所在中國境內設立常駐代表機構,須報國務院財政部門批准。外國會計師事務所與中國的會計師事務所共同舉辦中外合作會計師事務所,須經國務院對外經濟貿易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和省級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後報國務院財政部門批准。
除前款規定的情形外,外國會計師事務所需要在中國境內臨時辦理有關業務的,須經有關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批准。
第四十五條 國務院可以根據本法制定實施條例。
第四十六條 本法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1986年7月3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條例》同時廢止。

㈣ 深圳經濟特區注冊會計師條例(2003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規范注冊會計師行為,加強注冊會計師行業管理,發揮注冊會計師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鑒證和服務作用,保障注冊會計師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共利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深圳經濟特區(以下簡稱特區)的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特區內從事獨立審計及相關業務的行為。
本條例所稱的獨立審計是指注冊會計師依法接受委託,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獨立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會計報告及相關資料進行審計並發表審計意見的活動。第三條深圳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以下簡稱市財政部門)是深圳市注冊會計師行業的主管部門,依法對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和深圳市注冊會計師協會(以下簡稱市注冊會計師協會)進行監督、管理、指導。
市注冊會計師協會是依法設立的注冊會計師行業自律性組織,依法對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自律性管理。第四條深圳市人民政府審計部門(以下簡稱市審計部門)依法對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國有企業的審計報告進行審計監督。第五條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執行業務,應當獨立、客觀、公正,遵守法律、法規和規章,恪守職業道德和執業規則。
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依法執行業務,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第二章注冊會計師第六條注冊會計師是依法取得中國注冊會計師證書,利用專業知識和技能,為社會提供服務的專業人員。第七條注冊會計師執行業務應當加入會計師事務所。第八條下列業務應當由注冊會計師承辦:
(一)審查企業財務會計報告,出具審計報告;
(二)驗證企業資本,出具驗資報告;
(三)辦理企業合並、分立、清算的審計業務,出具有關報告;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審計業務。
注冊會計師依法出具的上述報告,具有法律證明效力。
禁止非注冊會計師使用注冊會計師的名稱或者以注冊會計師的名義從事有關活動。
禁止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委託非注冊會計師從事注冊會計師法定業務。第九條注冊會計師可以辦理下列業務:
(一)會計咨詢、會計服務、會計培訓;
(二)代理企業注冊登記;
(三)資產評估;
(四)稅務代理,出具稅務報表;
(五)財務、稅務、投資等咨詢服務。第十條參加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成績合格,並在注冊會計師行業專職從事審計業務二年以上的,可以向市注冊會計師協會申請注冊成為中國注冊會計師。
市注冊會計師協會應當將准予注冊的人員名單報市財政部門備案。第十一條申請注冊應當由申請人向市注冊會計師協會提交如下材料:
(一)個人申請報告;
(二)注冊會計師考試全科合格證書;
(三)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專職從事審計業務二年以上並且無不良記錄的證明;
(四)所在會計師事務所的聘用合同;
(五)二名注冊會計師的推薦書;
(六)參與過的主要審計項目目錄。第十二條市注冊會計師協會受理申請後,應當在六十日內決定是否准予注冊。准予注冊的,由市注冊會計師協會發給國家統一印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證書》;不予注冊的,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十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申請人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市財政部門申請復議。第十三條申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注冊會計師協會不予注冊,已注冊的撤銷注冊:
(一)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
(二)因受刑事處罰,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起至申請注冊之日止不滿五年的;
(三)因經濟違法行為受行政處罰或者撤職以上行政處分未滿三年的;
(四)受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的處罰未滿五年的;
(五)喪失債務清償能力的;
(六)違反注冊規定,提供虛假材料的;
(七)離開會計師事務所或者自行停止注冊會計師業務滿一年的;
(八)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被撤銷注冊的當事人有異議的,可以自接到撤銷注冊通知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市財政部門申請復議。
被撤銷注冊的人員可以重新申請注冊,但應當符合本條例的有關規定。第十四條會員有退出注冊會計師協會的權利,但已被投訴正在接受調查處理或者欠繳協會會費 的,市注冊會計師協會可以拒絕或者暫時拒絕其退會。

㈤ 我國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發展歷程及現有規定

注冊會計師被稱為經濟警察,在現代經濟社會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了保護注冊會計師審計報告使用者的合法權益,強化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意識,我國有關法律規定了注冊會計師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包括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刑事責任。這此法律責任條款散見於《注冊會計師法》、《公司法》、《證券法》和《刑法》等法律規定中。

1.注冊會計師的行政責任。

《注冊會計師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會計師事務所違反本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規定的,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可以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暫停其經營業務或者予以撤銷。注冊會計師違反本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規定的,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可以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暫停其執行業務或者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承擔資產評估、驗資或者驗證的機構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的,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並可由有關主管部門依法責令該機構停業,吊銷直接責任人員的資格證書。承擔資產評估、驗資或者驗證的機構因過失提供有重大遺漏的報告,責令改正,情節較重的,處以所得收入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並可由有關部門依法責令該機構停業,吊銷直接責任人的資格證書」。《證券法》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為股票的發行或上市出具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或法律意見書等文件的專業機構和人員,違反本法第三十九規定買賣股票的,責令依法處理非法獲得股票,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所買賣的股票等值以下的罰款」。《證券法》第一百八十九條規定:「社會中介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在證券交易活動中作出虛假陳述或信息誤導的,責令改正,處以3萬元以上20萬下的罰款。」《證券法》第二百零二條的規定「為證券的發行、上市或者證券交易活動出具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或者法律意見書等文件的專業機構,就其所應負責的內容弄虛作假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並由有關部門責令該機構停業,吊銷直接責任人員的資格證證書」《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規定「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文件有虛假、嚴重誤導性內容或者有重大遺漏的,根據不同情況,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非法所得、罰款;情節嚴重的的,暫停其從事證券業務或者撤銷其從事證券業務許可。對負有直接責任的注冊會計師給予警告或者處以3萬元以上30萬元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其從事證券業務的資格」。

2.注冊會計師的民事責任

《注冊會計師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會計師事務所違反本法規定,給委託人、其他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證券法》第二百零二條的規定「為證券的發行、上市或者證券交易活動出具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或者法律意見書等文件的專業機構,就其所應負責的內容弄虛作假的……造成損失的,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為了明確注冊會計師的民事賠償責任,最高人民法院下達了四個司法解釋,即法函[1996]56號、法釋[1997]10號、法釋[1998]13號和最近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受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侵權糾紛案件有關問題的通知》。前三個司法解釋文件是針對注冊會計師驗資賠償責任而下達的,對如何確定會計師事務所的賠償金額進行了說明,這三個文件是針對所有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的。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受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侵權糾紛案件有關問題的通知》是對《證券法》中上市公司虛假陳述責任承擔規定的落實,但規定了對虛假陳述民事賠償案件被告人的虛假陳述行為,須經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調查並作出生效處罰決定後,法院方依法受理。注冊會計師的民事責任必然受到這個司法解釋的約束。

3.注冊會計師的刑事責任。

《注冊會計師法》第三十九條,《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九條,《證券法》第一百八十九條和二百零二條都規定了注冊會計師的違法行為如構成犯罪的,都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條規定:「承擔資產評估、驗資、驗證、會計、審計、法律服務等職責的中介組織的人員故意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情節嚴重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投,並處罰金;前款規定人員如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的,犯前款罪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第一款人員如果嚴重不負責任,出具的證明文件有重大失實的,造成嚴重後果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2001年4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中,對《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一款和第二款中介組織人員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案規定了追訴標准,即中介組織的人員故意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涉嫌如下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1)給國家、公眾或者其他投資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伍拾萬元以上的;(2)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准,但因提供虛假證明文件,受過行政處罰兩次以上,又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的;(3)造成惡劣影響的。同時該案件追訴標准對《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款中介機構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案也規定了追訴標准,即中介組織的人員嚴重不負責,出具的證明文件有重大失實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1)給國家、公眾或者其他投資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2)造成惡劣影響的。這些法律條款具體規定了注冊會計師的違法行為到了什麼程度將被追訴刑事責任。

㈥ 黑龍江省注冊會計師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注冊會計師管理,規范注冊會計師執業行為,發揮注冊會計師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鑒證和服務作用,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省執法的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事務所(以下簡稱事務所)必須遵守本條例。第三條省注冊會計師協會是由省內注冊會計師依法組成的對注冊會計師進行管理的社會團體。第四條省財政、審計部門依法對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和省注冊會計師協會進行監督、指導。第五條注冊會計師和事務所依法獨立、公正執行業務,受法律保護。第二章注冊會計師第六條注冊會計師是依法取得中國注冊會計師證書並接受委託從事獨立審計和會計咨詢、會計服務業務的執業人員。
禁止非注冊會計師使用注冊會計師的名稱或者以注冊會計師名義從事有關活動。第七條參加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成績合格或者已經取得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非執業會員資格的人員,從事獨立審計業務2年以上的,可以由所在事務所按照規定履行注冊會計師申報手續,向省注冊會計師協會申請注冊,經注冊後成為中國注冊會計師。第八條申請注冊會計師的,應當由所在事務所向省注冊會計師協會提交下列資料: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申請表》;
(二)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全科合格證書或者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非執業會員資格證書;
(三)學歷、簡歷、專業技術職稱證明;
(四)從事2年以上獨立審計業務的證明及業務總結;
(五)所在事務所出具的工作證明及鑒定。第九條省注冊會計師協會自受理之日起30日內決定注冊或者不予注冊。
准予注冊的發給國家統一印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證書》。第十條已經成為注冊會計師的或者申請注冊會計師的,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撤銷其注冊或者不予注冊;
(一)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
(二)受刑事處罰,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起至申請注冊之日未滿5年的;
(三)在財務、會計、審計和其他管理工作中犯有嚴重錯誤受行政處罰、撤職以上處分,自處罰、處分決定之日起至申請注冊之日未滿2年的;
(四)受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處罰未滿5年的;
(五)偽造注冊申報手續,提供虛假材料的;
(六)自行停止執行注冊會計師業務滿1年的;
(七)國務院財政部門規定的其他不予注冊的情形的。
被撤銷注冊或者不予注冊的當事人有異議的,可以自接到撤銷注冊或者不予注冊通知之日起15日內向省財政部門申請復議。第十一條注冊會計師執行業務必須加入事務所。第十二條注冊會計師辦理轉所手續,按照省注冊會計師協會有關規定執行。第十三條注冊會計師承辦下列審計業務;
(一)審查企業會計報表,出具審計報告;
(二)驗證企業資本,出具驗資報告;
(三)辦理企業合並、分立、清算的審計業務,出具有關的報告;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審計業務。第十四條注冊會計師可以辦理下列業務:
(一)設計企業會計制度,培訓會計人員,擔任會計顧問;
(二)代理記帳,依法代理納稅申報;
(三)按照國有資產評估的有關規定,承辦資產評估業務;
(四)提供會計、投資等咨詢服務業務,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
(五)代辦申請注冊登記,協助擬定經濟合同、章程和其他經濟文件;
(六)其他的會計咨詢服務業務。第十五條注冊會計師應當接受省注冊會議師協會的年度檢驗,檢驗合格者方可繼續執業。第三章事務所第十六條事務所是依照法律、法規規定批准設立並承辦注冊會計師業務的機構。依法批准設立的事務所,為注冊會計師協會的團體會員。
事務所的組織形式為合夥事務所和負有限責任的事務所。
合夥事務所的債務,由合夥人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的約定,以各自的財產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負有限責任的事務所,以其全部資產對其債務承擔責任。第十七條申請設立合夥事務所的合夥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中國公民;
(二)在申請注冊所在地連續居住1年以上;
(三)不在其他單位從事工作;
(四)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有效證書,並有5年以上在事務所從事獨立審計業務經歷的證明;
(五)審批機關規定的其他條件。

熱點內容
2019年最新版本的勞動法 發布:2025-04-28 18:37:25 瀏覽:324
2016鍾秀勇講民法 發布:2025-04-28 18:34:19 瀏覽:453
授權法人擔當法律責任不 發布:2025-04-28 18:09:57 瀏覽:414
砍樹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8 18:09:51 瀏覽:537
郭彪律師 發布:2025-04-28 18:08:58 瀏覽:128
法治書畫展 發布:2025-04-28 18:04:03 瀏覽:666
法院晉升順序 發布:2025-04-28 18:03:54 瀏覽:938
人大國安立法內容 發布:2025-04-28 17:53:05 瀏覽:236
合同法一百五十三 發布:2025-04-28 17:53:01 瀏覽:873
巡視工作條例的指導思想 發布:2025-04-28 17:52:56 瀏覽: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