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公安行政執法規范

公安行政執法規范

發布時間: 2025-04-28 19:28:49

① 公安機關內部執法監督工作規定

公安機關內部執法監督工作規定

第一條為保障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正確履行職責,防止和糾正違法和不當的執法行為,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和有關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公安機關內部執法監督,是指上級公安機關對下級公安機關,上級業務部門對下級業務部門,本級公安機關對所屬業務部門、派出機構及其人民警察的各項執法活動實施的監督。



第三條各級公安機關及其業務部門應當建立執法責任制和執法過錯責任追究等執法制度,制定、完善執法程序,加強對各項公安執法活動的監督制約。




第四條執法監督工作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遵循有錯必糾、監督與指導相結合、教育與懲處相結合的原則。




第五條各級公安機關在加強內部執法監督的同時,必須依法接受人民群眾、新聞輿論的監督,接受國家權力機關、人民政府的監督,接受人民檢察院的法律監督和人民法院的審判監督。


第六條執法監督的范圍:


(一)有關執法工作的規范性文件及制度、措施是否合法;


(二)刑事立案、銷案,實施偵查措施、刑事強制措施和執行刑罰等刑事執法活動是否合法和適毀首當;


(三)有關治安管理、戶籍管理、交通管理、消防管理、邊防管理、出入境管理等法律法規的實施情況;


(四)適用和執行行政拘留、罰款、沒收非法財物、吊銷許可證、查封、扣押、凍結財物、強制戒毒等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措施是否合法和適當;


(五)看守所、拘役所、治安拘留所、強制戒毒所、留置室等限制人身自由場所的執法情況;


(六)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國家賠償等法律法規的實施情況;


(七)國家賦予公安機關承擔的其他執法職責的履行情況。




第七條執法監督的方式:


(一)依照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執法程序和制度進行的監督;


(二)對起草、制訂的有關執法工作的規范性文件及制度、措施進行法拆余歷律審核;


(三)對疑難、有分歧、易出問題和各級公安機關決定需要專門監督的案件,進行案件審核;


(四)組織執法檢查、評議;


(五)組織專項、專案調查;


(六)依照法律、法規進行聽證、復議、復核;


(七)進行執法過錯責任追究;


(八)各級公安機關決定採取的其他方式。




第八條各級公安機關發現本級或者下級公安機關發布的規范性文件和制度、措施與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相抵觸的,應當予以糾正或者通知下級公安機關予以糾正。




第九條對案件的審核可以採取閱卷審查方式進行,就案件的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鑿、充分,定性是否准確,處理意見是否適當,適用法律是否正確,程序是否合法,法律文書是否規范、完備等內容進行審核,保障案件質量。




第十條對公安行政管理執法行為的審核,可以採取查閱台帳、法律文書、檔案等方式,就適用法律是否正確、程序是否合法等內容進行審核,保障公正執法。




第十一條各級公安機關每年應當定期、不定期地組織對本級和下級公安機關的執法活動進行檢查或者評議。


有關公安工作的法律、法規發布實施後,各級公安機關應當在一年內對該項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組織執法檢查,檢查結果報上一級公安機關並在本級公安機關予以通報。


各級公安機關對本級和下級公安機關每年的執法工作情況應當進行綜合考評。考評結果報上一級公安機關並在本級公安機關予以通報。考評結果與獎懲相結合。




第十二條對國家權力機關、人民政府或者上級公安機關交辦復查的案件,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普遍性、傾向性的公安執法問題,應當組織有關部門進行專項調查或者專案調查。在查明情況後,應當寫出調查報旅搜告,提出處理意見和糾正措施,報本級公安機關領導批准後組織實施,並將查處結果報告交辦機關和上級公安機關。




第十三條在執法監督過程中,發現本級或者下級公安機關已經辦結的案件或者執法活動確有錯誤、不適當的,主管部門報經主管領導批准後,直接作出糾正的決定,或者責成有關部門或者下級公安機關在規定的時限內依法予以糾正。




第十四條公安機關辦理聽證、行政復議、國家賠償案件工作依照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進行。

② 公安機關執法細則

公安機關執法細則的針對公安機關從執法前的准備工作、案件辦理、證據管理、復議程序等多個方面。

該細則旨在解決相關突出的執法問題,確保民警嚴格、准確規范執法。對公安執法的各個環節做出了相關規定,尤其是確定了執法主體、執法行為、執法場所、執法信息化等公安執法的基本要求。同時還針對刑事、行政、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案件的相關程序做出了相關行為規范。

1、出警前應當檢查裝備是否齊全。

2、出警過程中應當依照接處警的相關規定進行,依據法律規定處理警情,對於不構成案件的可以當場告知對方權利、義務,或協助調解。

3、如果執法過程中發現有違法嫌疑的,應當依法進行核實。

公安機關對於辦理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有不同的程序。

對於行政案件,公安機關應當在受理後進行調查取證,對於有明確線索或嫌疑人的,應當盡快核實相關情況,通常情況下應當在60日內作出處理決定。

對於刑事案件,公安機關認為有犯罪事實且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立案,案件偵查終結後移送檢察院。對於認為沒有犯罪事實等情況的,應當做出不予立案的決定,已經立案的應當撤銷案件。

1、報告撰寫:詳細記錄執法過程及結果,撰寫執法報告。

2、證據整理:整理收集到的所有證據,確保證據鏈完整。

3、案件移交:按照規定將案件及相關材料移交給有權處理的部門或機構。

4、後續跟進:對於需要進一步處理的案件,應持續關注進展,並按要求配合其他部門工作。

5、總結反饋:對整個執法過程進行總結反思,提出改進建議,並向上級匯報。

《公安部關於印發《公安機關執法細則(第三版)》的通知》(2018修正)進一步細化了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在執法過程中的具體操作指南,確保執法行為規范、統一。

③ 公安執法規范化的重要性

1、公安機關的主要活動是執法活動,公安民警的主要行為是執法行為,執法工作始終是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的最佳結合點,執法規范化建設在整個公安工作中具有全局性、基礎性地位。必須提高思想認識,進一步深化執法規范化建設,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發揮公安機關排頭兵作用。

2、安機關作為國家重要的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部門,建設法治公安是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安法治化水平直接關繫到黨和政府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國家和政府整體法治化水平。

建設法治公安的核心要求是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不作為、亂作為、不公正、不文明等問題,實質上都可歸結為執法不規范。因此,深化執法規范化建設是推進法治公安建設的重要載體和根本途徑,要把深化執法規范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斷提升公安機關依法履職能力和執法公信力。

3、深化執法規范化建設是做好新形勢下公安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落實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迫切需要。

隨著國家民主法治建設的深入推進,人民群眾的法治意識不斷覺醒、維權意識不斷增強,特別是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公眾行使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監督權的能力極大提升,公安機關的執法活動時刻處在媒體聚光燈下,執法行為稍有不當就很可能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輿論炒作的熱點。

因此,新形勢下衡量公安工作的優劣,不僅要看是否體現了執法效率、實現了維穩目標,而且還要看是否促進了社會公平正義、維護了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公安改革是推進執法規范化的動力所在,促進執法規范化是公安改革的重要目標。

(3)公安行政執法規范擴展閱讀

堅持執法為民,讓人民群眾通過執法規范化建設有更多獲得感。之所以存在很多不良現象,主要是沒有真正從思想深處解決好「為誰掌權、為誰執法、為誰服務」這一根本問題。

深化執法規范化建設,必須著力整治和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通過健全執法制度、改進執法管理、強化執法監督,不斷提升執法公信力,讓廣大人民群眾通過每一起案件辦理、每一個執法行為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

熱點內容
企業有道德案例 發布:2025-04-28 22:21:20 瀏覽:568
解決刑法疑難問題 發布:2025-04-28 22:16:22 瀏覽:636
司法考試勞動法在哪裡考 發布:2025-04-28 22:16:19 瀏覽:909
行為道德證明 發布:2025-04-28 22:03:52 瀏覽:947
黃韋博2016行政法 發布:2025-04-28 21:56:12 瀏覽:567
國務院公司法 發布:2025-04-28 21:42:13 瀏覽:438
合同法借款合同變更規定 發布:2025-04-28 21:42:12 瀏覽:641
教育法律責任具有強制性嗎 發布:2025-04-28 21:42:10 瀏覽:190
2016二建法規重點 發布:2025-04-28 21:35:15 瀏覽:254
行政訴訟法第50條 發布:2025-04-28 21:35:15 瀏覽: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