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品管理條例
❶ 賣假軍裝犯法嗎
《軍服管理條例》規定
第十條禁止買賣、出租或者擅自出借、贈送軍服。禁止以「軍需」、「軍服」、「軍品」等用語招攬顧客。
第十一條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制式服裝及其標志服飾,應當與軍服有明顯區別。禁止生產、銷售、購買和使用仿照軍服樣式、顏色製作的足以使公眾視為軍服的仿製品。
第十二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違法物品和違法所得,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違法經營數額巨大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二)買賣軍服、軍服專用材料的;(三)生產、銷售軍服仿製品的。
第十六條穿著軍服或者軍服仿製品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九條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現行裝備的制式服裝及其標志服飾的管理,參照本條例執行。 (2017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的補充規定
十四、將《立案追訴標准(一)》第94條修改為:[非法生產、買賣武裝部隊制式服裝案(刑法第375條第二款)]非法生產、買賣武裝部隊制式服裝,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非法生產、買賣成套制式服裝30套以上,或者非成套制式服裝100件以上的;
(二)非法生產、買賣帽徽、領花、臂章等標志服飾合計100件(副)以上的;
(三)非法經營數額2萬元以上的;
(四)違法所得數額5千元以上的;
(五)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買賣仿製的現行裝備的武裝部隊制式服裝,情節嚴重的,應予立案追訴。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
第九十四條[非法生產、買賣軍用標志案(刑法第三百七十五條第二款)]非法生產、買賣武裝部隊制式服裝、車輛號牌等軍用標志,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成套制式服裝三十套以上,或者非成套制式服裝一百件以上的;
(二)軍徽、軍旗、肩章、星徽、帽徽、軍種符號或者其他軍用標志單種或者合計一百件以上的;
(三)軍以上領導機關專用車輛號牌一副以上或者其他軍用車輛號牌三副以上的;
(四)非法經營數額五千元以上,或者非法獲利一千元以上的;
(五)被他人利用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六)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武裝部隊制式服裝、車輛號牌管理秩序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1〕16號)
為依法懲治妨害武裝部隊制式服裝、車輛號牌管理秩序等犯罪活動,維護國防利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規定,現就辦理非法生產、買賣武裝部隊制式服裝,偽造、盜竊、買賣武裝部隊車輛號牌等刑事案件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武裝部隊公文、證件、印章,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七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以偽造、變造、買賣武裝部隊公文、證件、印章罪或者盜竊、搶奪武裝部隊公文、證件、印章罪定罪處罰:
(一)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武裝部隊公文一件以上的;
(二)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武裝部隊軍官證、士兵證、車輛行駛證、車輛駕駛證或者其他證件二本以上的;
(三)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武裝部隊機關印章、車輛牌證印章或者其他印章一枚以上的。
實施前款規定的行為,數量達到第(一)至(三)項規定標准五倍以上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七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第二條非法生產、買賣武裝部隊現行裝備的制式服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七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的「情節嚴重」,以非法生產、買賣武裝部隊制式服裝罪定罪處罰:
(一)非法生產、買賣成套制式服裝三十套以上,或者非成套制式服裝一百件以上的;
(二)非法生產、買賣帽徽、領花、臂章等標志服飾合計一百件(副)以上的;
(三)非法經營數額二萬元以上的;
(四)違法所得數額五千元以上的;
(五)具有其他嚴重情節的。
❷ 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品出口管理條例第五章 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品出口管理條例第五章中,對於軍品貿易公司的違規行為,有著嚴格的法律責任規定。
第二十四條,若貿易公司未按條例第十一條執行,國家軍品出口主管部門會要求其限期改正並給予警告。逾期未改正的,將面臨2萬至10萬元的罰款,嚴重時會暫停甚至撤銷其軍品出口經營權。
第二十五條規定更為嚴厲。若公司違反第二十二條(四)、(五)項,觸犯刑法,將依據非法經營罪、偽造公文罪等追究刑事責任。若尚不構成刑事處罰,將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3倍罰款,最高可達30萬元,同時可能暫停或撤銷出口經營權。
對於違反第二十二條(一)、(二)、(三)項或其他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行為,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會按照相應法律和法規進行處罰,同時國家軍品出口主管部門可能暫停或撤銷其經營權;觸犯刑法的,同樣將依法追責。
第二十六條規定,如違反第二十條,將面臨取締非法活動。觸犯刑法的,按非法經營罪等追究責任,輕者警告並罰款,重者將面臨高額罰款。
第二十七條明確了,對於不服國家軍品出口主管部門決定的公司,需先申請行政復議,再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對於工作人員的不當行為,無論是濫用職權、玩忽職守還是受賄,一旦觸犯刑法,將依法嚴懲;若僅違法但未構成刑事處罰,將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2)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品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品出口管理條例是1997年10月22日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令第234號發布,根據2002年10月15日《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關於修改的決定》修訂,為了加強對軍品出口的統一管理,維護正常的軍品出口秩序,而制定本條例。
❸ 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品出口管理條例第三章 軍品出口管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品出口實行嚴格的管理措施,以確保國家安全和利益。根據條例第三章,軍品出口項目和合同的處理過程有明確的規定。
首先,第十三條規定,所有軍品出口必須經過許可制度。任何軍品出口項目和合同的簽訂,都需要按照條例的規定,經過國家軍品出口主管部門或其與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相關部門的審查批准。出口軍品必須持有有效的軍品出口許可證,這是出口流程中的重要憑證。
第十四條進一步明確,軍品出口項目由國家軍品出口主管部門負責初步審查,重大項目和合同還需與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共同審批。一旦項目獲得批准,軍品貿易公司才能簽訂合同,隨後向主管部門申請合同審查,該部門應在20日內做出決定,合同獲得批准後才正式生效。
在申請過程中,軍品貿易公司需要提交接受國的有效證明文件。第十七條中,軍品出口前,貿易公司需憑合同批准文件和軍品出口許可證申請文件,向國家軍品出口主管部門申請軍品出口許可證。對於符合條件的申請,主管部門將在10日內簽發許可證。
軍品出口的申報和驗放由海關負責,他們依據軍品出口許可證進行操作,並依據國家相關法規進行貨物的驗放工作。出口項目和合同的審批辦法以及許可證的簽發流程,由國家軍品出口主管部門制定詳細規則。
最後,第十九條強調,軍品出口的實施由國家軍品出口主管部門與相關部門共同制定出口通知。各相關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在接到通知後,必須嚴格遵守國家規定,確保軍品出口過程的安全、高效和准確無誤。
(3)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品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品出口管理條例是1997年10月22日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令第234號發布,根據2002年10月15日《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關於修改的決定》修訂,為了加強對軍品出口的統一管理,維護正常的軍品出口秩序,而制定本條例。
❹ 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品出口管理條例第二章 軍品貿易公司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品貿易活動管理由《軍品出口管理條例》第二章詳細規定。該章節明確了軍品貿易公司的定義與經營許可。
第七條中,規定軍品貿易公司是指那些依法獲得軍品出口經營權的企業法人,這些公司專門在經過國家軍品出口主管部門批準的經營范圍內從事軍品的出口業務。
第八條強調了軍品出口經營權的審批流程,由國家軍品出口主管部門負責審查並制定具體的操作辦法。
第九條保障了軍品貿易公司的自主經營權,它們需自負盈虧,自主決定業務策略。
第十條規定了公司應遵循商業誠信,確保出口商品質量,並提供完善的售後服務,以維護消費者權益。
第十一條強調了軍品貿易公司的義務,它們需根據國家軍品出口主管部門的要求,准確提交與出口活動相關的文件和資料。同時,主管部門有責任保護公司的商業秘密,維護其合法權益。
第十二條進一步細化了操作,允許軍品貿易公司委託經批準的軍品出口運輸企業處理出口運輸及相關業務,具體操作辦法由國家軍品出口主管部門制定。
(4)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品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品出口管理條例是1997年10月22日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令第234號發布,根據2002年10月15日《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關於修改的決定》修訂,為了加強對軍品出口的統一管理,維護正常的軍品出口秩序,而制定本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