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水路交通條例
『壹』 湖北省水路交通條例(2021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水路交通活動,促進水路交通事業發展,建設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水路交通活動。
本條例所稱水路交通活動,包括水路交通發展規劃,航道建設、養護與保護,港口建設與經營,水路運輸,水上交通安全與環境保護和其他相關管理等活動。第三條水路交通事業應當遵循科學規劃、綜合利用、生態環保、安全暢通、便民利民的原則。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地實際,將水路交通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鼓勵、引導和支持水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航運、港口、產業、城市互動,形成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水路交通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所屬的港航管理、地方海事、船舶檢驗機構(以下統稱水路交通管理機構)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水路交通工作,對水路交通活動依法實施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水路交通管理的相關工作。第二章規劃第六條省人民政府應當科學規劃和統籌建設資源高度集聚、服務功能齊全、市場環境優良、現代物流便捷高效的水路交通體系,形成通江達海、輻射中西部、面向全國的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第七條水路交通發展規劃應當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按照適度超前、功能完善、產業聯動、協調推進的原則編制。
水路交通發展規劃應當符合綜合交通發展規劃,與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區域發展規劃、江河流域規劃、湖泊保護規劃、防洪規劃等相互銜接、協調。
水路交通發展規劃包括航道規劃、港口規劃和航運規劃等。
經依法批準的水路交通發展規劃是水路交通建設的依據,未經法定程序不得修改。第八條全省地方航道規劃由省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依法組織編制,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實施,並報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備案。
列入國家高等級航道網的長江、漢江、江漢運河等航道的規劃按照國家規定編制、審批。
具備開發通航條件和已通航的河流、湖泊、水庫、人工運河應當編制航道規劃。第九條港口規劃包括港口布局規劃、港口總體規劃。
港口規劃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及其有關規定組織編制、審批和公布實施。
編制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應當優化港區水域、陸域總體布局,統籌安排港區內鐵路、公路、航空、管道等集疏運,以及給排水、供電、通信、安全監督、口岸管理、環境保護等設施。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應當按照港口規劃,建設布局合理、層次分明、便捷高效、環境友好的現代化港口體系。第十條省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相關部門對本省岸線資源使用情況進行普查、登記、清理。
省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發展改革、自然資源等相關部門結合普查情況,依據港口布局規劃、港口總體規劃,編制全省港口岸線利用規劃,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實施。
全省港口岸線利用規劃應當明確港口岸線范圍的具體界線,對與港口岸線相連的陸域應當留足港口建設用地。嚴格控制港口岸線開發建設,促進岸線合理高效利用。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依據水路交通發展規劃,統籌港口物流、倉儲和臨港工業布局,科學規劃物流園區、保稅港區,拓展港口配送、加工、商貿、金融、保險、電子口岸、船舶貿易、航運交易等現代綜合服務功能,發展港口綜合運輸樞紐。第三章航道第十二條省人民政府應當推進航道體系建設,構建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水運大通道,加強與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等相關部委的合作共建,加快長江中游深水航道建設,滿足萬噸級船隊常年通行長江中游的需要。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加快漢江、江漢運河、清江及其他重要支流、大型湖泊水庫等航道的建設、養護,形成區域成網、干支相聯、江海直達的航道體系。
嚴格限制在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水生生物重要棲息地水域實施航道整治工程;確需整治的,應當經科學論證,採取有效保護措施,並依法辦理相關手續。
『貳』 國內有幾種法律
樓上回答的比較完整了,另外還有一類類規范性文件也是普遍適用的: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及他們的所屬部門對於專門問題做出的批復,這些批復裡面有一部分是具有普遍適用性的,一部分則不具有普遍適用性。
『叄』 湖北省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辦法的正文
湖北省為深入貫徹落實《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91號)要求,省人民政府以政府規章的形式頒布《湖北省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辦法》(第364號政府令)。《辦法》共8章57條,包括總則、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和使用安全、危險化學品經營安全、危險化學品運輸安全、危險化學品園區安全、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法律責任和附則等內容。
該《辦法》既注重將《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具體化,更注意結合湖北實際,突出解決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面臨的實際問題,並增加了新規定、新內容。一是專職人員配備新規定。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不少於從業單位總人數的2%,至少配備2人。從業人員500人以上的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和使用單位,應當按照不少於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30%比例配備危險物品安全類注冊安全工程師或注冊助理安全工程師;從業人員500人以下的,至少配備1名危險物品安全類注冊安全工程師或注冊助理安全工程師。二是提高本質安全新規定。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氣體的場所應當裝設氣體泄漏監測報警裝置,配備至少2套以上全封閉防化服;構成重大危險源的,應當設立氣體防護站(組)。三是危險化學品園區安全新規定。對園區基礎建設原則、園區內單位布局、園區建立一體化安全生產管理平台等提出明確要求。四是部門協作新規定。要求供電、供水企業不得向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危險化學品單位提供生產經營用電、用水。
該《辦法》自2013年11月1日起實施,將進一步規范湖北省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行為,對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督促企業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起到重要作用。
《湖北省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辦法》正文全文可參閱我國環境保護部官方網頁信息:
http://hndczx.mep.gov.cn/pub/doc_view.jsp?newsid=4f70bd1f-0141-1000-e000-1858c0a8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