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治超條例
1. 國家對物流行業的政策
法律分析:一、2021年1月1日起逃避治超檢測最高罰款3萬元
2020年7月30日,陝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納巧知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了《陝西省治理貨物運輸車輛超限超載條例》,該條例將於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主要內容包括:維修經營者不得擅自改裝貨運車輛;貨物運輸源頭不能協助或強令駕駛人超載超限運輸;貨運車輛駕駛人逃避治超檢驗或者擾亂治超檢測秩序的,最高將面臨30000元罰款
二、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新版國家危險廢物名錄
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交通運輸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修訂發布了《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
三、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機動車年檢新規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批准發布了新的強制性國家標准——GB 38900—2020《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項目和方法》。新規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四、2021年1月1日起拉綠通跑高速須先預約
2020年6月24日,交通運輸部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高速公路車輛通行費優惠預約通行服務工作的通知》,決定將高速公路通行費優惠預約通行政策過渡期延長至2020年12月31日。按照相關規定,自2021年1月1日開始,拉綠通必須要安裝ETC且提前實現預約。
未安裝ETC車載裝置且未提前完成互聯網預約,以及已安裝ETC車載裝置但在入口收費站未使用或無法正常使用(如被列入ETC用戶信用黑名單),領取CPC卡通行的車輛,均不再享受免費通行政策。
法律依據:《交通運輸部關於進一步做好高速公路車輛通行費優惠預約通行服務工作的通知》 一、延長預約通行過渡期。鑒於鮮活農產品、跨區作業聯合收割機運輸車輛普及ETC和熟悉預約方式還需要一定時間,為確保預約通行政策平穩順利實施,充分發揮社會效益,部決定將高速洞消公路通行費優惠預約通行政策過渡期延長至2020年12月31日。在過寬唯渡期期間,運輸鮮活農產品、跨區作業聯合收割機(插秧機)的車輛,未安裝ETC車載裝置,或者安裝ETC車載裝置但未通過互聯網預約,經出口收費站查驗,符合條件的,也可免收車輛通行費。
過渡期結束後,運輸鮮活農產品、跨區作業聯合收割機(插秧機)的車輛,通過安裝ETC車載裝置並預約通行方式,享受通行費優惠政策,並依據信用記錄逐步降低查驗頻次;未安裝ETC車載裝置且未提前完成互聯網預約,以及已安裝ETC車載裝置但在入口收費站未使用或無法正常使用(如被列入ETC用戶信用黑名單),領取CPC卡通行的車輛,不再享受免費通行政策。因收費系統原因,導致安裝ETC車載裝置的鮮活農產品、跨區作業聯合收割機(插秧機)運輸車輛只能領取紙質通行券通行的情形除外。
2. 湖南省治理貨物運輸車輛超限超載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對貨物運輸車輛超限超載的治理,保障公路完好、安全和暢通,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國務院《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貨物運輸車輛(以下簡稱貨運車輛)超限超載的治理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超限,是指貨運車輛外廓尺寸、軸荷、總質量超過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準的限制或者超過公路交通標志標明的限載、限高、限寬、限長標准。
本條例所稱超載,是指貨運車輛載物超過車輛行駛證核定的載質量。第三條貨運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堅持政府領導、部門聯動、源頭管控與通行監管相結合的原則。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貨運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的領導,將貨運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納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標考核內容,推進科技治超,建立貨運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協調機制和聯合執法機制,實行責任倒查追究制度,並將治理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協助有關職能部門做好本轄區內貨運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
各類園區管理機構在各自區域范圍內做好治理貨運車輛超限超載的相關工作。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公安機關按照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貨運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所屬的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機構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具體履行治超行政執法職責。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和改革、工業和信息化、財政、自然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城市管理、水行政、應急管理、市場監督管理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貨運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治理貨運車輛超限超載信息化建設,提升治理貨運車輛超限超載工作的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
省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建設全省統一的治理貨運車輛超限信息平台(以下簡稱省貨運車輛治超信息平台),並與省道路交通安全監管雲平台對接,實行信息共享。設區的市、自治州、縣(市、區)貨運車輛治超信息應當接入省貨運車輛治超信息平台。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利用省貨運車輛治超信息平台、省道路交通安全監管雲平台,及時登記、抄告、公示貨運車輛超限超載違法行為及處罰情況。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建立超限超載嚴重違法失信人名單,並依法納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定期向社會公布。超限超載情節嚴重的,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實施聯合懲戒。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公布舉報電話、電子信箱、通信地址。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權舉報貨運車輛超限超載的違法行為。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到舉報後,應當及時調查處理,並將處理結果反饋給舉報人且為舉報人保密。對查證屬實的,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給予舉報人獎勵。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治理超限超載法律法規的宣傳,引導貨物運輸經營者和車輛駕駛人依法裝載、安全運輸。
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大眾傳播媒介應當加強治理超限超載法律法規的公益宣傳。第二章源頭管控第十條企業生產、銷售的貨運車輛的外廓尺寸、軸荷和質量等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機動車安全技術標准。
貨運車輛生產、改裝企業應當按照國家《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中公告的本企業產品種類和參數生產、改裝,加強車輛一致性管理,不得虛假標定。第十一條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不符合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準的貨運車輛。
禁止拼裝或者擅自改裝貨運車輛。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不得為拼裝或者擅自改裝的貨運車輛辦理注冊登記;對拼裝或者擅自改裝的貨運車輛,按照規定責令恢復原狀或者強制報廢。第十二條煤炭、鋼材、水泥、混凝土、砂石、土方等貨物裝載地以及物流園區、貨運站(場)、港口碼頭的規模化經營者(以下統稱貨運源頭單位)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明確本單位有關從業人員職責,建立並落實責任追究制度;
(二)按照規定安裝符合國家標準的稱重設備並確保計量准確;
(三)按照規定配置符合國家標準的監控設備並保持正常運行;
(四)按照貨運車輛裝載要求裝載、配載貨物,如實計重、開票,出具裝載、配載證明,並由貨運車輛駕駛人隨車攜帶;
(五)對貨運車輛、駕駛人和貨物名稱、重量、尺寸等貨物裝載、配載信息進行登記、保存,並實時、准確傳輸至省貨運車輛治超信息平台;
(六)接受監管部門的監督檢查,如實提供相關資料。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公布貨運源頭單位,並定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