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注冊會計師法律法規

注冊會計師法律法規

發布時間: 2020-12-18 02:37:59

Ⅰ 有關注冊會計師與會計師的法律責任

經濟法方面:
1.《公司法》第二百零八條新增了以下內容:承擔資產評估、驗資或者驗證的機構因過失提供有重大遺漏的報告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情節較重的,處以所得收入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並可以由有關主管部門依法責令該機構停業、吊銷直接責任人員的資格證書,吊銷營業執照。
承擔資產評估、驗資或者驗證的機構因其出具的評估結果、驗資或者驗證證明不實,給公司債權人造成損失的,除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外,在其評估或者證明不實的金額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
2.新《證券法》第一百七十三條規定:證券服務機構為證券的發行、上市、交易等證券業務活動製作、出具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財務顧問報告、資信評級報告或者法律意見書等文件,應當勤勉盡責,對所製作、出具的文件內容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進行核查和驗證。其製作、出具的文件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給他人造成損失的,應當與發行人、上市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但是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
3.新《證券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上市公司、證券公司、證券交易所、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證券服務機構,未按照有關規定保存有關文件和資料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隱匿、偽造、篡改或者毀損有關文件和資料的,給予警告,並處以三十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稅法方面:(稅法不會規范注冊會計師的,管不著!其法律責任主要是涉及到納稅人或扣繳義務人的違法行為,當然納稅人裡面處理納稅業務的直接經手人一般都是企業的會計人員)
1.對違反稅收管理基本規定行為的處罰下列行為之一,:①、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申報辦理稅務登記、變更或者注銷稅務登記的②、未按照規定設置、保管賬簿或者保管記賬憑證和有關資料的③、未按照規定將財務會計處理辦法、會計核算軟體報送稅務機關備查的④、未按照規定將全部銀行賬號向稅務機關報告的⑤、未按規定安裝使用稅控裝置,或損毀、擅自改動稅控裝置的⑥ 未按照規定辦理稅務登記證件驗證或換證手續的,限期改正,處2 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以2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的罰款
2.納稅人不辦稅務登記、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的,由工商局吊銷執照
3.未按規定使用稅務登記證件,或轉借、塗改、損毀、買賣、偽造稅務登記證件的處以2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4.扣繳義務人違反賬簿、憑證管理的處罰扣繳義務人未按規定設置、保管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賬簿、稅款記賬憑證及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2 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以2 000元以上5 000元以下的罰款
5.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的和報送納稅資料的,或者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向稅務機關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和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以2 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以2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的罰款。
6.偷稅(對多次偷稅、未作處理的,按累計數計算)納稅人採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A、偷稅1萬元以下、或偷稅額不到應納稅額10%的,追繳稅款及滯納金,並處50%以上5倍以下罰款(沒有構成犯罪,由征管法規定)B、偷稅1-10萬元、且10%~30%的,或二次處罰又偷稅的,(不追繳了),3年以下徒刑,1~5倍罰金(構成犯罪,由邢法規定)C、偷稅10萬元以上、且大於30%的,3~7年徒刑,1~5倍罰金(邢法規定) 注意一點:犯罪的是罰金、不犯罪的罰款
扣繳義務人偷稅同上
7.虛假申報或不申報的法律責任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虛假申報的限期改正,並處5萬元以下罰款
不進行申報的不繳或少繳的追繳稅款、滯納金,並處少繳部分50%~5倍罰款
8.對逃避追繳欠稅行為納稅人欠繳應納稅款,採取轉移或隱匿財產的手段,妨礙稅務機關追繳欠稅款的a追繳稅款、滯納金,並處欠繳部分50%~5倍罰款b數額1~10萬元,構成犯罪,3年以下徒刑或拘役,並處或單處1~5倍罰金c.10萬元以上,3~7年徒刑,並處1~5倍罰金
9.騙取出口退稅以假出口或其他欺騙手段,騙取國家出口退稅①、追繳騙取的退稅款,並處1~5倍罰款,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②、在規定期限里,停止辦理出口退稅③、處罰A、數額較大的,處5年以下有期或拘役,並處1~5倍罰金(區別偷稅)B、數額巨大或其它嚴重情節,5~10有期,並處1~5倍罰金C、數額特別巨大或其它特別嚴重情節,10年以上有期或無期,並處1~5倍罰金,或沒收財產
10.抗稅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是抗稅①、情節輕微,未構成犯罪,追、滯、並處1-5倍罰款②、3年以下有期或拘役,並處1~5倍罰金③、情節嚴重的,3~7年徒刑,並處1~5倍罰金
11.在規定期限不繳或少繳稅款的在規定期限不繳或少繳稅款的限期、逾期未繳強制執行,可以處50%~5倍罰款
12.扣繳義務人不履行扣繳義務的……0%~3倍罰款
13.不配合稅務機關依法檢查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逃避拒絕或以其他方式阻撓稅務機關檢查的責令改正,可以處10 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14.其他有關單位(車站碼頭機場郵政企業及其分支機構)在檢查納稅人有關情況時拒絕的責令改正,可以處10 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15.非法印製發票非法印製發票銷毀非法印製的發票,沒收違法所得和作案工具,並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16.偽造出售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3年以下徒刑、拘役或管制,並處2萬~20萬罰金A 數額較大的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10有期,並處5萬~50萬罰金B、數額巨大或有其它特別嚴重情節,10年以上有期或無期,並處5萬~50萬罰金或沒收財產C、數額特別巨大,特別嚴重情節,嚴重破壞經濟秩序的,無期或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17.單位偽造出售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對單位處以罰金,並對 對主管人員、責任人3年以下徒刑、拘役或管制數額較大的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10有期數額巨大或有其它特別嚴重情節處10年以上有期或無期
18.偽造、擅自製造或出售偽造、擅自製造的可以用於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3年以下徒刑、拘役或管制,並處2萬~20萬罰金A 數額巨大的,處3~7有期,並處5萬~50萬罰金B、數額特別巨大,7年以上有期,並處5萬~50萬罰金或沒收財產
19.偽造、擅自製造或出售偽造、擅自製造的可以用於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以外的其他發票2年以下徒刑、拘役或管制,並處或單處1萬~5萬罰金情節嚴重的,處2~7有期,並處5萬~50萬罰金
20.非法印製、轉借、倒賣、變造或偽造完稅憑證的責令改正,處以2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Ⅱ 注冊會計師有哪些措施來避免法律責任

注冊會計師如何避免承擔法律責任?以下就是注冊會計師如何避免承擔法律責任等等的介紹,希望對您有幫助。

1、嚴格執行審計准則
判別注冊會計師是否有故意欺詐或過失行為的關鍵在於注冊會計師是否遵照審計准則的要求執業。因此注冊會計師應熟練掌握准則的各項規定及其操作辦法,嚴格依據審計准則的要求執行業務,出具報告。遵循「獨立、客觀、公正」的審計准則規范,不從事不能勝任的委託業務,不對未來事項的實現程度作出保證。

2、不代行委託單位管理決策的職能

注冊會計師不得以被審計單位一名管理人員的身份開展工作,不得代行管理決策的職能。注冊會計師接受委託從事相關業務,是運用自己專業和經驗的優勢,指導被審計單位進行會計核算,或向被審計單位提供更為合理、更為科學的建議或方案,對其經營結果進行鑒證,而不是代為行使相關職能。

3、完善事務所內部控制制度建設

會計師事務所是注冊會計師的執業場所,也是對注冊會計師進行監督管理的基層責任機構。事務所的經營宗旨、管理制度、質量控制理念等對注冊會計師都有重大影響。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是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高水平的審計報告的機制保障,也為注冊會計師創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因此,應當健全事務所的內部控制管理規范,通過嚴格的內部控制活動加強對執業活動的各個環節的質量和誠信管理最大限度的消除和防範出現的弊端和風險,不斷提高注冊會計師的執業水平。

4、加強對事務所質量控制制度的外部監督

事務所質量控制制度的完善與執行效果不僅僅是事務所自身的問題,其對內服務的屬性決定了其在獨立性方面的缺陷,所以實行有效的外部監督顯得至關重要。目前國際上流行的外部監督的形式主要是同業復核,是指由另一家事務所或職業團體指定的檢查人員對一家事務所質量控制系統的健全性及其執行情況進行調查和評估,據以確定該家事務所是否嚴格執行了審計標准,進而保證和提高整個審計行業的執業水平。我國對事務所的執業質量檢查,主要是由地方注冊會計師協會每年組織開展常規性檢查,但每年檢查

的次數和覆蓋面都非常有限,許多問題難以發現,監督作用的發揮、檢查人員的獨立性、檢查的制度化規范化等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完善。

Ⅲ 下列事項( )中,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中規定為重大過失。

D. 明知委託單位的會計報表有重大錯報,卻出具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Ⅳ 注冊會計師 經濟法考試涉及哪些法律法規

網上搜搜經濟法教材目錄就知道。民法基礎、物權法、合同法、公司法、證券法、企業破產法、票據與支付結算。還有點企業國有資產法律制度、反壟斷法、涉外經濟法律制度、合夥企業法律制度,不是很重要。

Ⅳ 我國對注冊會計師監管問題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公司法><證券法><刑法><民法通則>

Ⅵ 目前為止我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同學你好,很來高興為自您解答!


關於我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的法律法規,我國只在2009年頒布過一次,並且沿用至今。如果您想了解關於法規的具體內容您可以點擊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守則進行查看。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如您滿意,請採納為最佳答案喲。


感謝您的提問,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Ⅶ 會計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加強經濟管理和財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條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下統稱單位)必須依照本法辦理會計事務。
第三條各單位必須依法設置會計賬簿,並保證其真實、完整。
第四條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第五條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照本法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其他會計資料,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本法規定行為的會計人員實行打擊報復。
第六條對認真執行本法,忠於職守,堅持原則,做出顯著成績的會計人員,給予精神的或者物質的獎勵。
第七條國務院財政部門主管全國的會計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會計工作。
第八條國家實行統一的會計制度。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本法制定並公布。
國務院有關部門可以依照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制定對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有特殊要求的行業實施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具體辦法或者補充規定,報國務院財政部門審核批准。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可以依照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制定軍隊實施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具體辦法,報國務院財政部門備案。
第二章會計核算
第九條各單位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會計核算,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任何單位不得以虛假的經濟業務事項或者資料進行會計核算。
第十條下列經濟業務事項,應當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
(一)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
(二)財物的收發、增減和使用;
(三)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
(四)資本、基金的增減;
(五)收入、支出、費用、成本的計算;
(六)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
(七)需要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的其他事項。
第十一條會計年度自公歷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第十二條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
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定其中一種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是編報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
第十三條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其軟體及其生成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也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及其他會計資料,不得提供虛假的財務會計報告。
第十四條會計憑證包括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
辦理本法第十條所列的經濟業務事項,必須填制或者取得原始憑證並及時送交會計機構。
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必須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對原始憑證進行審核,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有權不予接受,並向單位負責人報告;對記載不準確、不完整的原始憑證予以退回,並要求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更正、補充。
原始憑證記載的各項內容均不得塗改;原始憑證有錯誤的,應當由出具單位重開或者更正,更正處應當加蓋出具單位印章。原始憑證金額有錯誤的,應當由出具單位重開,不得在原始憑證上更正。
記賬憑證應當根據經過審核的原始憑證及有關資料編制。
第十五條會計賬簿登記,必須以經過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並符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會計賬簿包括總賬、明細賬、日記賬和其他輔助性賬簿。
會計賬簿應當按照連續編號的頁碼順序登記。會計賬簿記錄發生錯誤或者隔頁、缺號、跳行的,應當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方法更正,並由會計人員和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在更正處蓋章。
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其會計賬簿的登記、更正,應當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第十六條各單位發生的各項經濟業務事項應當在依法設置的會計賬簿上統一登記、核算,不得違反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私設會計賬簿登記、核算。
第十七條各單位應當定期將會計賬簿記錄與實物、款項及有關資料相互核對,保證會計賬簿記錄與實物及款項的實有數額相符、會計賬簿記錄與會計憑證的有關內容相符、會計賬簿之間相對應的記錄相符、會計賬簿記錄與會計報表的有關內容相符。
第十八條各單位採用的會計處理方法,前後各期應當一致,不得隨意變更;確有必要變更的,應當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變更,並將變更的原因、情況及影響在財務會計報告中說明。
第十九條單位提供的擔保、未決訴訟等或有事項,應當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在財務會計報告中予以說明。
第二十條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根據經過審核的會計賬簿記錄和有關資料編制,並符合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關於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要求、提供對象和提供期限的規定;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財務會計報告由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註和財務情況說明書組成。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其編制依據應當一致。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註和財務情況說明書須經注冊會計師審計的,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應當隨同財務會計報告一並提供。
第二十一條財務會計報告應當由單位負責人和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簽名並蓋章;設置總會計師的單位,還須由總會計師簽名並蓋章。
單位負責人應當保證財務會計報告真實、完整。
第二十二條會計記錄的文字應當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方,會計記錄可以同時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民族文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和其他外國組織的會計記錄可以同時使用一種外國文字。
第二十三條各單位對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應當建立檔案,妥善保管。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和銷毀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
第三章公司、企業會計核算的特別規定
第二十四條公司、企業進行會計核算,除應當遵守本法第二章的規定外,還應當遵守本章規定。
第二十五條公司、企業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確認、計量和記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成本和利潤。
第二十六條公司、企業進行會計核算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隨意改變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確認標准或者計量方法,虛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二)虛列或者隱瞞收入,推遲或者提前確認收入;
(三)隨意改變費用、成本的確認標准或者計量方法,虛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費用、成本;
(四)隨意調整利潤的計算、分配方法,編造虛假利潤或者隱瞞利潤;
(五)違反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其他行為。
第四章會計監督
第二十七條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記賬人員與經濟業務事項和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的職責許可權應當明確,並相互分離、相互制約;
(二)重大對外投資、資產處置、資金調度和其他重要經濟業務事項的決策和執行的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程序應當明確;
(三)財產清查的范圍、期限和組織程序應當明確;
(四)對會計資料定期進行內部審計的辦法和程序應當明確。
第二十八條單位負責人應當保證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不得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違法辦理會計事項。
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對違反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會計事項,有權拒絕辦理或者按照職權予以糾正。
第二十九條會計機構、會計人員發現會計賬簿記錄與實物、款項及有關資料不相符的,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有權自行處理的,應當及時處理;無權處理的,應當立即向單位負責人報告,請求查明原因,作出處理。
第三十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對違反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行為,有權檢舉。收到檢舉的部門有權處理的,應當依法按照職責分工及時處理;無權處理的,應當及時移送有權處理的部門處理。收到檢舉的部門、負責處理的部門應當為檢舉人保密,不得將檢舉人姓名和檢舉材料轉給被檢舉單位和被檢舉人個人。
第三十一條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經注冊會計師進行審計的單位,應當向受委託的會計師事務所如實提供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以及有關情況。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或者示意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不實或者不當的審計報告。
財政部門有權對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審計報告的程序和內容進行監督。
第三十二條財政部門對各單位的下列情況實施監督:
(一)是否依法設置會計賬簿;
(二)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是否真實、完整;
(三)會計核算是否符合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四)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是否具備從業資格。
在對前款第(二)項所列事項實施監督,發現重大違法嫌疑時,國務院財政部門及其派出機構可以向與被監督單位有經濟業務往來的單位和被監督單位開立賬戶的金融機構查詢有關情況,有關單位和金融機構應當給予支持。
第三十三條財政、審計、稅務、人民銀行、證券監管、保險監管等部門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職責,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實施監督檢查。
前款所列監督檢查部門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依法實施監督檢查後,應當出具檢查結論。有關監督檢查部門已經作出的檢查結論能夠滿足其他監督檢查部門履行本部門職責需要的,其他監督檢查部門應當加以利用,避免重復查賬。
第三十四條依法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實施監督檢查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對在監督檢查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和商業秘密負有保密義務。
第三十五條各單位必須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接受有關監督檢查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檢查,如實提供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以及有關情況,不得拒絕、隱匿、謊報。
第五章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
第三十六條各單位應當根據會計業務的需要,設置會計機構,或者在有關機構中設置會計人員並指定會計主管人員;不具備設置條件的,應當委託經批准設立從事會計代理記賬業務的中介機構代理記賬。
國有的和國有資產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導地位的大、中型企業必須設置總會計師。總會計師的任職資格、任免程序、職責許可權由國務院規定。
第三十七條會計機構內部應當建立稽核制度。
出納人員不得兼任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
第三十八條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擔任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除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外,還應當具備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或者從事會計工作三年以上經歷。
會計人員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規定。
第三十九條會計人員應當遵守職業道德,提高業務素質。對會計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工作應當加強。
第四十條因有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做假賬,隱匿或者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貪污,挪用公款,職務侵佔等與會計職務有關的違法行為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人員,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除前款規定的人員外,因違法違紀行為被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自被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之日起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第四十一條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者離職,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
一般會計人員辦理交接手續,由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監交;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辦理交接手續,由單位負責人監交,必要時主管單位可以派人會同監交。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四十二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對單位並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不依法設置會計賬簿的;
(二)私設會計賬簿的;
(三)未按照規定填制、取得原始憑證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憑證不符合規定的;
(四)以未經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登記會計賬簿或者登記會計賬簿不符合規定的;
(五)隨意變更會計處理方法的;
(六)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編制依據不一致的;
(七)未按照規定使用會計記錄文字或者記賬本位幣的;
(八)未按照規定保管會計資料,致使會計資料毀損、滅失的;
(九)未按照規定建立並實施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或者拒絕依法實施的監督或者不如實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及有關情況的;
(十)任用會計人員不符合本法規定的。
有前款所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會計人員有第一款所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有關法律對第一款所列行為的處罰另有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辦理。
第四十三條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前款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予以通報,可以對單位並處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對其中的會計人員,並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第四十四條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前款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予以通報,可以對單位並處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對其中的會計人員,並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第四十五條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及其他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或者隱匿、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可以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
第四十六條單位負責人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本法規定行為的會計人員以降級、撤職、調離工作崗位、解聘或者開除等方式實行打擊報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對受打擊報復的會計人員,應當恢復其名譽和原有職務、級別。
第四十七條財政部門及有關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實施監督管理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或者泄露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八條違反本法第三十條規定,將檢舉人姓名和檢舉材料轉給被檢舉單位和被檢舉人個人的,由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九條違反本法規定,同時違反其他法律規定的,由有關部門在各自職權范圍內依法進行處罰。
第七章 附 則
第五十條本法下列用語的含義:
單位負責人,是指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代表單位行使職權的主要負責人。
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是指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本法制定的關於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以及會計工作管理的制度。
第五十一條個體工商戶會計管理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本法的原則另行規定。
第五十二條本法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Ⅷ 有什麼是關於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的法律法規

據了解,抄我國相關法律對追襲究會計師事務所與注冊會計師的行政責任的相關規定較為完善現狀, 但還沒有關於注冊會計師民事法律責任的相關規定, 因此注冊會計師的違規行為在民事賠償方面,處於無法可依的尷尬情形。另外,在很多案件中,由於注冊會計師的造假行為判決都需要較高的專業知識和較准確的職業判斷,因此很多法官都很難判決,專業性質的法官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對於會計師造假的懲處方面的法律便難以落實,使其成了表面文章。在我國,《獨立審計准則》被當作行業規范,但是,從目前審計人員的素質和會計師事務所的構成及總體的執業環境來看,僅僅通過行業自律很難達到預期效果。

Ⅸ 注冊會計師防範法律責任風險的措施有哪些

1.減少過失行為, 防止欺詐行為

注冊會計師要避免法律責任,就必須在執行審計業務時盡量減少過失行為,防止欺詐行為。而要盡可能不發生過失、防止欺詐,注冊會計師就應當達到以下基本要求:

①增強執業獨立性。我們知道,獨立性是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生命。

②保持職業謹慎。在所有注冊會計師的審計過失中,最主要是由於缺乏認真而謹慎的職業態度引起。

③強化執業監督。許多審計中的差錯是由於注冊會計師的失察或未能對助理人員或其它人員進行切實的監督而發生的。

2.消除 「審計期望差距」

消除 「審計期望差距」 ,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由於 「審計期望差距」 是會計師事務所面臨法律訴訟、承擔法律責任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在 「審計期望差距」 中,有一部分是注冊會計師本身的原因造成的實際執業與專業標准之間的差距,這部分差距要靠事務所及注冊會計師的自身努力來消除。

「審計期望差距」 中還有一部分是社會公眾對審計工作的要求過高造成的,他們基於自身利益,或者是對審計工作的不甚了解,從而對社會審計工作的要求達到了一種近乎完美的地步,但實際上是不可能實現的。

對於這一部分的 「差異」 只能通過對社會公眾進行審計專業知識的普及宣傳,使他們能夠對審計職業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來實現。這需要國家、審計界、廣大媒體的大力協助。

(9)注冊會計師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注冊會計師協會應當將准予注冊的人員名單報國務院財政部門備案。國務院財政部門發現注冊會計師協會的注冊不符合本法規定的,應當通知有關的注冊會計師協會撤銷注冊。

注冊會計師協會依照本法第十條的規定不予注冊的,應當自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申請人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國務院財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申請復議。

Ⅹ 對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認定有哪些

對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認定為故意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驗資報告。相關法律法規如下:

《注冊會計師法》

第三十九條 會計師事務所違反本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規定的,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可以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暫停其經營業務或者予以撤銷。

注冊會計師違反本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規定的,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可以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暫停其執行業務或者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

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違反本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的規定,故意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驗資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0)注冊會計師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注冊會計師法》

第二十二條 注冊會計師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在執行審計業務期間,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買賣被審計單位的股票、債券或者不得購買被審計單位或者個人的其他財產的期限內,買賣被審計的單位的股票、債券或者購買被審計單位或者個人所擁有的其他財產;

(二)索取、收受委託合同約定以外的酬金或者其他財物,或者利用執行業務之便,謀取其他不正當的利益;

(三)接受委託催收債款;

(四)允許他人以本人名義執行業務;

(五)同時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會計師事務所執行業務;

(六)對其能力進行廣告宣傳以招攬業務;

(七)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其他行為。

熱點內容
抗疫中的道德 發布:2024-09-17 04:16:32 瀏覽:89
道德經二十九章 發布:2024-09-17 04:07:42 瀏覽:411
公安執法規范化講話 發布:2024-09-17 03:51:16 瀏覽:162
道德無力論 發布:2024-09-17 03:37:34 瀏覽:695
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依法治國 發布:2024-09-17 02:39:34 瀏覽:648
黨員交通違法規定 發布:2024-09-17 01:56:11 瀏覽:777
2020年婚姻法離婚協議離婚 發布:2024-09-17 00:42:59 瀏覽:499
判緩刑後司法局的流程 發布:2024-09-16 23:00:30 瀏覽:969
漢川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4-09-16 22:45:52 瀏覽:772
勞動法18周歲 發布:2024-09-16 22:44:13 瀏覽: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