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人和股東法律責任

法人和股東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0-12-19 02:34:17

⑴ 公司的法人與股東的法律責任區別,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的主要回負責人,或者換種說法答就是公司的一種職務,可以是股東也可以不是股東。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49條規定: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法定代表人有權直接代表本單位向人民法院起訴和應訴,其所進行的訴訟行為,就是本單位(或法人)的訴訟行為,直接對本單位(或法人)發生法律效力。法定代表人與法人的代表是有一定區別的,代表人的行為不是被代表人本身的行為,只是對被代理人發生直接的法律效力,而法定代表人的行為,就是企業、事業單位等本身的行為。
股東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有權出席股東大會並有表決權,也指其他合資經營的工商企業的投資者。股東與公司的關繫上,股東作為出資者按其出資數額(股東另有約定的除外),享有所有者的分享收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
股東的有限責任是對於公司的而不是對於公司債務的。股東對公司的有限責任是指認繳出資,而對於公司債務,公司是以屬於自己的全部資產為總擔保的。

⑵ 法人與股東責任問題

總的來說,法定代表人的行為可分為代錶行為和個人行為,代錶行為的後果由公司版承擔,個人行為的法律後果權由個人承擔,與公司無關。2005年公司法第13條規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所以說,法定代表人和普通股東並不是相並列的概念,大多情況下,法定代表人由董事長擔任,公司法對於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權利和義務都有詳細的規定,董事會主要負責主持公司的經營活動,決定經理人選等,但同時要向股東會負責,還要受監事會和監事的監督,要盡到忠實和勤勉的義務,不得損害公司利益。普通股東權益可以通過公司章程和法律來得以保護。
公司股東都是以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⑶ 股東和法人分別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股東和法人在法律責任上的承擔是不同,股東是按出資額承擔民事責任,法人責任是廣泛的。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解決的是什麼是法人獨立,下面筆者就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第一、法律地位上的獨立。這種獨立是法律所規定的,應當區別於自然人,公司法人在公司取得營業執照時即取得獨立的法人主體身份,可以獨立的對外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但自然人因為其行為能力受制於是否能夠正常表達其意思,所以自然人在對外使權利和履行義務時往往出現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不一致的情形。而公司法人在取得營業執照時即同時取得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所以也就具備了完整的獨立法人資格,只要公司存續期間,其獨立承擔責任的主體身份不會發生改變。
第二、財產獨立。財產是公司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的物質基礎。公司法人的初始財產來源於股東的出資,股東完成出資後,股東的財產轉化為公司的財產,公司對股東已完成的出資享有完整的支配權,股東個人財產和公司財產實行分離,股東無權以個人名義對公司的財產進行處分,所以在實踐中個別股東認為公司財產是自己出資的,自己有權利支配,甚至有的股東在公司成立後將公司財產占為已有或挪用,該行為涉嫌侵犯公司的財產權,嚴重的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所以非經法律規定和公司章程規定,任何人、任何組織不得處分公司財產。
理解了公司法人獨立的含義後,可能有讀者會說,即然公司成立後已經取得了獨立的法人地位,股東的財產也成為公司財產,股東是不需要對外承擔法律責任的。按常理說,這種理解是正確的,但在例外情況下股東需要對外承擔法律責任。
第一種情況是股東未按章程約定出資,債權人有權主張股東在未出資范圍內對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第二種情況,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身份,不正當行使權利,導致公司負債。
公司成立後,雖然取得了法人主體身份,但並非股東可以任意行使權利,實踐中相當一部公司大小事情一個人說了算,公司雖然有很多股東,但從來不召開股東會,大股東一言九鼎。公司在這種決策機制中,很容易出現股東權利濫用,並造成相關方的損失,主要表現:
第一、造成其他股東損失。如果大股東濫用權利造成公司內部其他股東損失的,受損失股東有權要求大股東賠償。
第二、造成公司損失。如果大股東濫用權利造成公司損失,其他股東有權行使股東代表訴訟權要求大股東賠償。
第三、造成債權人損失。如果因大股東濫用權利造成的公司負債,債權人有權向股東要求承擔債務連帶清償責任,這是公司法人獨立的地位被破壞即通常所講的「揭開法人面紗」原則,由法律強制性的作出規定,否認法人獨立地位,由股東和公司共同承擔責任。
綜上所述,公司股東在什麼條件下需要透過公司對外承擔法律責任,各位讀者應該有所了解,但如何規避股東對外承擔法律責任,筆者建議公司在成立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避免個人意志代替公司法人意志,特別是大股東的意志凌駕公司法人之上,如果期待公司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大股東需要重新回規到規范化經營上來,否則可能因小利失大利,甚至導致公司關閉解散,負擔民事責任事小,如果被追究刑事責任,則悔之晚亦!

⑷ 法人和股東有什麼連帶責任

法人代表和法定代表人是兩個不同的法律概念。 法人代表一般是指根據法人的內部規定擔任某一職務或由法定代表人指派代表法人對外依法行使民事權利和義務的人,它不是一個獨立的法律概念。法人代表依法定代表人的授權而產生,沒有法定代表人的授權,就不能產生法人代表。作為民事權利主體的法人,其法人代表可以有多個。法人代表對外行使權力都要受到法定代表人授權的限制,他只能在法定代表人授權的職責范圍內代表法人對外進行活動,他的行為不是法人本身的行動,而是對法人發生直接的法律效力。
責任和義務
責任和義務
1、企業的法人代表在不同的場合要承擔不同的法律責任,種類多樣。
譬如,在代表該企業的場合,其個人簽名即導致企業承擔責任的後果;如果企業破產並負有個人責任,法人代表會受到將來再辦企業時的諸多限制;如果企業觸犯了有關法律的規定,可能法人代表的人身會受到限制,例如拒不執行法院判決法人代表被拘留;法人犯罪,法定代表人會受刑事處分,等等,以上只是列舉,不完全。
2、該法人如無成立上的缺陷(譬如出資瑕疵),其虧損責任應由法人自己承擔,既不是股東也不是法人代表。當然如果是國有企業,法人代表如有失職行為,嚴重程度達到刑法追究的程度或應給予行政處分時除外;
3、個人獨資的法人,只要能分清法人財產與個人財產,亦不需法人代表承擔民事責任。有限公司形式的法人在負債時,由公司以全部財產承擔,不需股東個人承擔,成立時有出資瑕疵的情形除外。
發生矛盾糾紛時
公司的法人代表是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成為法人代表後,其自然人格即被法人吸收,其以法人代表的身份進行的民事行為所承擔的責任都由法人承擔。但行使與法人代表身份無關的民事行為而承擔的責任由自己承擔,法人代錶行使代表權違法法律法規存在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
我國民法通則第四十五條規定了六種情況:
(1)超出登記機關核准登記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活動的;
(2)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3)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4)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後,擅自處理財產的;
(5)變更、終止時不及時早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6)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這些非法行為仍然由法人來承擔責任,法定代表人由此而引起的其他責任,法律並不免除,也就是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等處罰,構成犯罪的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當然法定代表人還有以下的權利:
(1)企業法定代表人在國家法律、法規以及企業章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行使職權、履行義務,代表企業法人參加民事活動,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全面負責,並接受本企業全體成員和有關機關的監督。
(2)企業法定代表人可以委託他人代行職責。
(3)企業法定代表人在委託他人代行職責時,應有書面委託。法律、法規規定必須由法定代表人行使的職責,不得委託他人代行。
(4)企業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得同時兼任另一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因特殊需要兼任的,只能在有隸屬關系或聯營、投資入股的企業兼任,並由企業主管部門或登記主管機關從嚴審核。
(5)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代表企業行使職權的簽字人。
(6)法定代表人的簽字應向登記主管機關備案。法定代表人簽署的文件是代表企業法人的法律文書。
股東是股份制公司的出資人或叫投資人。
以股東主體身份來分,可分機構股東和個人股東。機構股東指享有股東權的法人和其他組織。機構股東包括各類公司、各類全民和集體所有制企業、各類非營利法人和基金等機構和組織。個人股東是指一般的自然人股東。
股東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有權出席股東大會並有表決權,也指其他合資經營的工商企業的投資者。
相關義務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
二、按時足額繳納出資,不得抽逃出資;
三、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四、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⑸ 有限公司出事,法人與股東承擔什麼責任。

股東的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規定:

第二十條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

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第二十一條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其關聯關系損害公司利益。

違反前款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法人的責任:

《民法通則》43條: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

《民法通則》第107條規定:「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民法通則》第130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民法通則》49條規定:「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擔責任外,對法定代表人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 超出登記機關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的;

(二) 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三) 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四) 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後,擅自處理財產的;

(五) 變更、終止時不及時申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六) 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5)法人和股東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公司法人和股東的區別

法人是企業的負責人,股東只是公司的資金投入者。而一般的公司的法人都是由董事長(即股份持有最多的人)來擔任的。法人享有經營管理的權力,而股東只是投資者,享有收益等權利。在跟其他公司簽合同時,只有企業法人簽字才有效。

股東是以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並享有收益分配權、重大經營決策權、選擇經營管理者的權利。而法定代表人是代表公司行使職權的負責人,其行為構成公司的代錶行為,並在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規定的許可權范圍內從事活動,可以由董事長、經理擔任。

由此可知,法定代表人權利來源於公司,公司執行的決議來源於股東會,若法定代表人按合法許可權及規定執行董事會、股東會決議,最終公司發生經濟損失是由公司承擔責任;若決議違法且構成刑事犯罪,法定代表人作為直接經濟責任人需要承擔責任。

⑹ 法人和股東分別需要負哪些責任

您好,中華人民復共和國民事訴制訟法》第49條規定: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法定代表人有權直接代表本單位向人民法院起訴和應訴,其所進行的訴訟行為,就是本單位(或法人)的訴訟行為,直接對本單位(或法人)發生法律效力。法定代表人與法人的代表是有一定區別的,代表人的行為不是被代表人本身的行為,只是對被代理人發生直接的法律效力,而法定代表人的行為,就是企業、事業單位等本身的行為。
股東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有權出席股東大會並有表決權,也指其他合資經營的工商企業的投資者。股東與公司的關繫上,股東作為出資者按其出資數額(股東另有約定的除外),享有所有者的分享收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
股東的有限責任是對於公司的而不是對於公司債務的。股東對公司的有限責任是指認繳出資,而對於公司債務,公司是以屬於自己的全部資產為總擔保的。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⑺ 企業法人和股東的責任和義務是什麼

一、企業法人股東的權利義務分別是什麼?
企業法人股東擁有可以分紅等的權利和需要繳納注冊資金的義務,我國民法通則第四十五條規定了六種情況:
(1)超出登記機關核准登記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活動的;
(2)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3)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4)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後,擅自處理財產的;
(5)變更、終止時不及時早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6)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這些非法行為仍然由法人來承擔責任,法定代表人由此而引起的其他責任,法律並不免除,也就是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等處罰,構成犯罪的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當然法定代表人還有以下的權利:
(1)企業法定代表人在國家法律、法規以及企業章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行使職權、履行義務,代表企業法人參加民事活動,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全面負責,並接受本企業全體成員和有關機關的監督。
(2)企業法定代表人可以委託他人代行職責。
(3)企業法定代表人在委託他人代行職責時,應有書面委託。法律、法規規定必須由法定代表人行使的職責,不得委託他人代行。
(4)企業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得同時兼任另一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因特殊需要兼任的,只能在有隸屬關系或聯營、投資入股的企業兼任,並由企業主管部門或登記主管機關從嚴審核。
(5)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代表企業行使職權的簽字人。
(6)法定代表人的簽字應向登記主管機關備案。法定代表人簽署的文件是代表企業法人的法律文書。 股東是股份制公司的出資人或叫投資人。 以股東主體身份來分,可分機構股東和個人股東。機構股東指享有股東權的法人和其他組織。機構股東包括各類公司、各類全民和集體所有制企業、各類非營利法人和基金等機構和組織。個人股東是指一般的自然人股東。 股東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有權出席股東大會並有表決權,也指其他合資經營的工商企業的投資者。
二、上市公司法人股東的權利包括哪些?
1、資產收益權
投資者購買上市公司股票的重要目的之一,就在於獲得收益。股東獲得資產收益的方式主要包括公司分配股利、轉讓所持有的公司股票以獲得差價收益(即資本利得,也就是在二級市場買賣股票的收益)和參與公司解散結算清算後的剩餘財產分配等。
2、知情權
股東行使該項權利應以不影響公司正常運營為限。股東有權查閱、復制公司章程、股東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和財務會計報告。股東可以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股東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的,應當向公司提出書面請求,說明目的。
3、異議股東回購請求權
當股東會做出對股東利害關系產生實質影響的決定時,對該決定持有異議的股東有權要求公司以合理的價格回購他們手中的股份,從而退出該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中,只有在對股東大會作出公司合並、分立決議持異議的情形下,異議股東才可以要求公司回購其股份。
4、重大事項決策權
重大事項決策權的主要內容包括表決權、提案權、召集權和質詢權。上市公司股東有權查閱上市公司章程、股東大會會議記錄、董事會和監事會會議決議、財務會計報告等文件,並對公司的經營提出建議或質詢,以進一步了解公司運營狀況及相關業務活動。這有助於股東更有效地參與上市公司重大事項決策。
5、選擇管理者的權利
股東有權參與股東大會,選舉出其信任且能夠代表其利益的公司董事、監事。為防止「大股東」利用持股優勢操作上市公司董事、監事的選舉,矯正「一股一票」表決制度存在的弊端,《公司法》規定了累積投票制。
6、股東派生訴訟權
訴訟權,是指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和應訴,請求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以保護其權益的權利。股東的訴訟可分為直接訴訟和派生訴訟。派生訴訟是指股東代行公司的權利,以自己的名義起訴損害公司利益的侵害人的訴訟。
7、臨時提案權
股東提案權,是指股東向股東大會提出議題或議案的權利。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股份達到3%以上的股東,可以在股東大會召開前十日提出臨時提案並書面提交董事會。董事會應當在收到提案後二日內通知其他股東,並將該臨時提案提交股東大會審議。
公民在履行繳納足額的注冊資金等的義務之後,是可以享有公司股東的身份的,此後只要是該公司自存續期間,股東就一定可以享有知情權以及分紅等的權利。並且這些權利是任何的股東都具有的,若是大股東侵犯了小股東的權益,此時可以控告其侵權。

⑻ 法人和股東的責任

法律定義的有限公司中有一條「企業以其全部資產對企業債務承擔責任」。是專指企業的資產,跟法人代表屬沒有關系。
法人代表是企業的代表人,就是說他的行為代表了公司行為,再白話點解釋就是企業的委託人了。
只要股東的出資全部到位,債權債務關系跟股東沒有關系,大家都是以出資額承擔擔保責任的,既然你們都是25%,那麼責任是一樣的。
但是法人代表要承擔企業的其它責任。譬如說企業違法犯罪的話,或者違法工商稅務法律規定的話,法人代表都是要承擔責任的。
另外,企業違反關停的,法人代表也是承擔責任的。譬如說5年內不能再做法人代表等。

熱點內容
2018按勞動法加班費 發布:2025-01-16 08:14:47 瀏覽:992
2017四川二建法規真題 發布:2025-01-16 08:13:00 瀏覽:476
深圳勞動法是不能超幾號發工資 發布:2025-01-16 08:10:44 瀏覽:90
司法考試粉筆 發布:2025-01-16 07:23:31 瀏覽:77
依法治企自查 發布:2025-01-16 06:57:55 瀏覽:509
保護水資源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6 06:12:31 瀏覽:303
武大國際經濟法研究生 發布:2025-01-16 06:00:44 瀏覽:559
國家和經濟法的關系 發布:2025-01-16 05:57:13 瀏覽:423
國際經濟法判斷題 發布:2025-01-16 05:29:31 瀏覽:739
兩會民法典草案 發布:2025-01-16 05:25:29 瀏覽: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