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造法性條約對第三方的法律效力

造法性條約對第三方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0-12-17 02:35:25

Ⅰ 電子合同中使用到的「電子公章」有法律效力

電子印章是電子簽名的其中一種表現形式,我國《電子簽名法》第3條明確規定民事活動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單證等文書,當事人可以約定使用或者不使用電子簽名、數據電文。當事人約定使用電子簽名、數據電文的文書,不得僅因為其採用電子簽名、數據電文的形式而否定其法律效力。

一、以下情形不適用電子印章:

1、涉及婚姻、收養、繼承等人身關系的。

2、涉及土地、房屋等不動產權益轉讓的。

3、涉及停止供水、供熱、供氣、供電等公用事業服務的。

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不適用電子文書的其他情形。

5、電子簽名是基於國際PKI標準的網上身份認證系統,數字證書相當於網上的身份證,它以數字簽名的方式通過第三方權威認證有效地進行網上身份認證,幫助各個主體識別對方身份和表明自身的身份,具有真實性和防抵賴功能。

6、與物理身份證不同的是,數字證書還具有安全、保密、防篡改的特性,可對企業網上傳輸的信息進行有效保護和安全的傳遞。

二、電子簽名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視為可靠的電子簽名:

1、電子簽名製作數據用於電子簽名時,屬於電子簽名人專有。

2、簽署時電子簽名製作數據僅由電子簽名人控制。

3、簽署後對電子簽名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4、簽署後對數據電文內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以微簽為例,微簽支持國家權威機構頒發的CA數字證書,Ukey證書即支持RSA國際標准,也支持SM2國密標准,可查看簽章有效性,真實身份。

Ⅱ 第三方對物業造成損失,法律規定怎麼解決

依據侵權責任法,由具體侵權人承擔賠償責任,如果物業有過錯,需要承擔過錯責任。採納謝謝

Ⅲ 我國是大陸法系國家,法官不應具有造法的權力,為什麼司法解釋卻有法律效力呢

司法造法是各國司法實務中的一個普遍現象,是成文法本身所存在的局限性與社會發展的需要之間張力作用的結果。一定條件下的造法職能的存在,也是我國司法裁判的必然要求,但這並不意味著司法機關就可以不斷地擴張其造法職能,侵入立法領域。司法權的性質決定了其基本的職責是裁判案件、解決法律糾紛,造法不過是特殊情況下的一種權宜之計而已。

司法解釋「立法化」的成因
第一,長期以來法制的不健全與立法的粗陋、缺乏預見性,是導致司法解釋泛立法化的客觀基礎。共和國的法制建設幾乎是從零開始的。1949年2月,中共中央發布了《廢除國民黨的六法全書與確立解放區的司法原則的指示》,要求以蔑視和批判的精神廢除國民黨的「六法全書」,1949年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第17條也明確要求:「廢除國民黨反動政府一切壓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護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但是,舊法已去,新法卻未隨之而立。除建國初期有限的立法外,此後的20餘年裡基本上未進行任何有效的立法。然而實際社會生活中的各種法律糾紛卻並不因此而不發生或自然而然地得到解決,為了因應審判工作之需要,最高人民法院不得不通過發布一些具有規范性文件性質的司法解釋來填補立法上的欠缺與不足。盡管這些文件嚴格地說可能不屬於司法解釋的范疇,而是屬於「政策性」解釋——以司法機關文件的形式表述的國家的民事、刑事政策。經年之下,逐步形成了以司法解釋替代立法機關代行立法權的習慣性做法。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這也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權宜之計」。1978年以後,國家對立法的重視及立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本應使這種「權宜之計」逐步消失,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由於長期以來法制建設「欠賬」太多,也由於政治經濟體制正處於轉型期的劇烈變動之中,立法機關為了回應各個領域內立法的要求,不得不採取「宜粗不宜細」、「先制定、後修改」的策略,使得大量立法從其制定時起就具有粗陋、滯後於社會發展等不足之處,法律規范不能適應社會生活變化需要的情況大量存在。在這種情形下,系統性的、「立法化」的司法解釋自然也就成為彌補法律漏洞以因應一時之需的便宜工具。因此,如果說立法機構長期的虛位導致法律的空白進而滋生大量法律解釋的訴求是司法解釋「立法化」產生的客觀根源的話,那麼,當前仍然普遍存在的立法內容的簡單化、立法技術的粗劣則是導致在法制相對完備的情況下,司法解釋立法化現象不斷強化的重要原因。
第二,轉型期非持續性社會政策的影響。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的政治經濟體制改革,從根本上沖擊和改變著建國數十年來一成不變的計劃經濟體制和高度集權化的政治體制,社會開始進入了劇烈變動的轉型時期。在這一時期里,國家的政治、經濟、教育等各項計劃經濟體制模式下形成的社會制度安排,都需要重新審視、重新構建。問題的復雜性與經驗的不足,決定了新體制的建立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其間必然有失誤、有反復。法律的穩定性與嚴格的立法過程使得本不完善的法律無法適應劇烈變動的社會生活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政策也就成為推進這一進程的最好手段。為了順應政策的需要,法律隨政策劇烈變動也就日益彰顯,本來就沒有真正確立的國家立法的穩定性、權威性明顯減弱。「由於政策具有靈活性,而法律具有穩定性,在政策變動時,很多法律條文不可能得到及時的修改。這種現象使人們產生一種心理,即法律在一定時間和程度上是可能被忽視甚至被突破的」,認為「國家機關的一些舉措雖然違背當時憲法的個別條文,但卻是有利於發展社會生產力,有利於維護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有利於社會的行為」,屬於「良性違憲」,因而是可以接受的。相對於忽視或突破現有法律而言,通過司法解釋也就不失為一種較為穩妥而又具有一定「合法性」的權宜之計,並得到理論界的普遍認同。
第三,司法體制的影響。司法裁判本身是一種親歷性的活動,只有親自參加全案的審判工作,才有可能對各種證據,特別是對證人證言做出准確、合理的判斷,而個案的特殊性與復雜性、解釋方法的多樣性以及事物本身屬性的多樣性決定了對法律文本做出不同解釋的可能性。審判委員會、個案監督、錯案追究等制度的不合理性就在於它無視司法裁判的特點,抑制了法官在審判活動中所理應發揮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從主觀上斬斷了法官解釋法律的努力,法官獨立解釋法律文本既不被認同和允許,更不被提倡。盡管法官完全可以基於自身對憲法文本(甚至不需要藉助對憲法文本的解釋)的理解而得出大體相同的結論,卻仍不得不尋求最高人民法院的指示———「司法解釋」。
第四,司法職業平民化的影響。司法職業的平民化嚴重削弱了法官解釋和運用法律的能力,不得不將法律的解釋權進行高度的集中,以試圖維護法律在全國范圍內的「統一性」和「一致性」。建國初期,在全面廢除國民黨「六法全書」的同時,舊司法機構中的一大批專門法律人才也在自1952年開始的「司法改革」運動中被逐出司法隊伍,代之以大批既無法律專門知識又缺乏法律職業訓練的「國家法律工作者」。本來應當加強的法學教育也一直處於低迷狀態,法學知識的傳播與法律技能的訓練也被政治運動所取代。在20世紀70年代末重建法制及司法機關時「無將可用」,不得不從其他機關或事業單位抽調大批非法律專業的人才充實司法隊伍。另一方面,由於過分強調法律的階級性與工具性,法律並不被視為一種專門的職業,而是解決失業問題、安置復轉軍人乃至精簡政府機構的分流人員等的途徑之一,平民化、泛政治化因而成為我國當前並將在今後相當長時期內繼續成為法官、檢察官人員結構的基本特徵。司法職業的平民化不但是日益嚴重的司法腐敗問題的重要根源,也嚴重削弱了法官解釋法律、正確適用法律的能力,從而在相當程度上增長了法官希望權威機構對法律進行系統解釋的需求。即使法官偶爾在個案處理中對法律文本進行解釋也常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甚至出現荒謬的結論,而這又反過來導致決策層對法官解釋法律文本能力的不信任,並成為不斷強化司法解釋的作用與地位的心理基礎與理論依據。
此外,不可否認的是,理論上對司法解釋的肯定和認同,也是司法解釋日益擴張、越來越「立法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綜觀近年來關於司法解釋的討論,大多數學者都傾向於贊同。例如,孫笑俠先生將我國的司法解釋分為三類:(1)最高人民法院按規范性形式所進行的普遍性司法解釋,創造性地解釋了法律;(2)地方人民法院針對地方特點對法律、法規進行規范性解釋,在一定程度上也創造性地解釋了法律、法規;(3)法官個人依主觀意志針對具體案件所做的個別性司法解釋。孫先生認為:「前兩種情況應當認為是可行的。後一種情況就不屬於法官造法的范圍,應予否定。」孫先生還明確指出:「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權力在今天並沒有產生什麼副作用……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法院是否應當享有較自由的解釋權,而是在於如何促使司法解釋的理性化。」再如有的學者認為,新刑法中的許多條文僅屬「引申性解釋」而沒有刑罰規定,因而理應在相關條文中「以適當文字概括進去」或者「以司法解釋處理」。鄭戈在評論我國的司法解釋體制時曾非常明確地指出:「我們的法理學教科書上所稱的『法律解釋』,都是一種創製法或試圖創制新規則的活動,在這種活動中,法律規則或者說人的理性不斷擴大其疆域,將其原先所未及的與法律有關的事實納入其中。」理論上的這種局限性不可避免地會對實務上的操作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尤其是當理論上的「研究成果」迎合了有關當局的需要時,它就不可避免地成為有關當局積極行動的根據,強化其業已存在的某種操作習慣或做法。

Ⅳ 當事人對法援委託第三方出的工程造價不滿意該怎麼辦

仲裁與訴訟是相互排斥的,當事人只能選擇其中任一種方式。仲裁稱之為委託第三方鑒定,而不是鑒定。
當事人應當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仲裁裁決;拒不履行的,對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仲裁法》摘錄:
第四條 當事人採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應當雙方自願,達成仲裁協議。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第五條 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
第六條 仲裁委員會應當由當事人協議選定。仲裁不實行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
第七條 仲裁應當根據事實,符合法律規定,公平合理地解決糾紛。
第八條 仲裁依法獨立進行,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九條 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裁決作出後,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裁決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銷或者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就該糾紛可以根據雙方重新達成的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二十條 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或者請求人民法院作出過裁定。一方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另一方請求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應當在仲裁庭首次開庭前提出。
第四十四條 仲裁庭對專門性問題認為需要鑒定的,可以交由當事人約定的鑒定部門鑒定,也可以由仲裁庭指定的鑒定部門鑒定。
根據當事人的請求或者仲裁庭的要求,鑒定部門應當派鑒定加開庭。當事人經仲裁庭許可,可以向鑒定人提問。

Ⅳ 偽造證據的司法解鐸不具備法律效力。

偽造證據屬於違法行為,不僅不具備法律效力。而且還要受到相關處專罰。根據《民事屬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規定,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Ⅵ 什麼是契約型條約和適法型條約

適法型條約是指締約各方為創立新的行為規則確認、改變現有行為規則專而簽訂的條約。屬這類條約通常是多邊的、開放性條約,如《維也納條約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契約型條約是指締約國之間為在某一具體事項上確立一種權利義務關系而締結的條約,如有關邊界、通商條約等。但在實踐中,這兩類條約往往是很難嚴格區分的。

(6)造法性條約對第三方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條約、協定、協約的區別為:意思不同、側重點不同、出處不同。

一、意思不同專

1、條約:屬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確定的,關於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相互權利和義務的各種協議。

2、協定:條約名稱之一。一般指國家間就某方面問題經協商訂立的共同遵守的條款,如停戰協定、貿易協定和文化協定等。

3、協約:雙方或多方協商簽訂條約。

二、側重點不同

1、條約:條約一般具有時間性,如果期滿不再續簽即失效。

2、協定:協定締結的手續較簡便,除必須經過一定部門批准外,一般簽字後即可生效。

3、協約:指國家間協商訂立的條約,有協商過程,是條約的一種。

Ⅶ 按照條約的法律性質可以把條約分為哪兩種條約

按照國際條件的法律性質化分,條約可以分為:A雙邊條約和多邊條約;B造法性條約和契約性條約;C平等性條約和不平等條約;D政治條約和經濟條約、文化條約等.

Ⅷ 單方面解除合同對第三方造成損失 如何解決 要法律條款

您的事情有些小復雜,但是縷清裡面的法律關系就簡單了,首先酒店同傢具城之間屬於房屋租專賃合同關系,屬由於酒店老闆欠債跑路,無法繼續履行雙方的租賃合同,傢具城房東單方解除租賃合同是合法的、有效的;其次酒店老闆同其債主間屬於債權、債務關系,其繼續經營酒店不是不可以,必須經過雙方都同意以酒店的經營權抵銷債務,否則就是非法經營。因此在找到原酒店老闆之前,你可以先起訴房東和現酒店老闆,因為他們都是你方裝修工程的受益人,當然他們可以向原酒店老闆進行追償。
以上是我的個人意見,你也可以咨詢其他律師,至於法律條文那些東西都是死的,具體要看個人的法律修養。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到您

Ⅸ 請你辨析有人說犯罪對社會造成的危害性嚴重,必須承擔法律責任而一般違法行為對社會危害性不大不負法律責任

------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比較嚴重,自然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但如果具有某種法專定情節的,也可以屬免於追究法律責任。
------一般違法行為的社會危害性較小,一般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有可能侵害到相應主體的人身、財產權益,還是應當承擔民事法律責任的。另外,像違反交通法,情節輕微的,會承擔罰款等行政處罰;打架斗毆、小偷小摸等行為,會被處以治安處罰。
------所以說,文題說法錯誤。

Ⅹ 什麼是造法性公約

你從哪兒來聽說這個的,了解源這個的人不多啊。造法性公約:多數國家參加的以制定共同遵守的行為准則為目的並載有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的條約。通俗一點就是,許多國際法主體參加或承認的能夠對國際法原則、規范生產創立、確認、補充或修訂意義的國際條約。舉兩個例子就是:《聯合國憲章》《海洋法條約》《維也納條約法公約》,因此,造法性公約構成直接的國際法淵源。
為了方便你理解,給你再講一個它的對立的性質的公約,叫做契約性公約,它是指國家之間所訂立的特定事項具體權利義務的條約。比如:交通運輸協議、邊界條約、貿易協定等,一般屬於雙邊條約。都會對具體事務的協議,在處理完問題後即告終止,但是僅僅對締約國有約束力,不具有普遍約束力,不直接產生一般國際法規范。
他們都是國際法條約的兩個不同性質。

熱點內容
不適用合同法的協議 發布:2024-12-23 11:41:16 瀏覽:92
職業道德是通過 發布:2024-12-23 11:13:46 瀏覽:683
法院訴訟費發票 發布:2024-12-22 22:58:22 瀏覽:189
法院判決離婚的標准 發布:2024-12-22 20:50:42 瀏覽:546
由法院 發布:2024-12-22 19:37:59 瀏覽:940
中央十二社會與法重播時間 發布:2024-12-22 19:33:12 瀏覽:333
法碩轉考法學 發布:2024-12-22 18:17:45 瀏覽:407
山東法官員額最新消息 發布:2024-12-22 18:15:48 瀏覽:758
執行分公司的法律依據 發布:2024-12-22 17:58:30 瀏覽:201
法律法規宣傳材料 發布:2024-12-22 17:30:52 瀏覽: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