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知識對大學生

法律知識對大學生

發布時間: 2020-12-19 12:19:56

❶ 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看法

1、必備的法律素養,已成為現代市民特別是大學生立足社會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要件。
2、法律意識,它是社會意識的一種形式,「是人們的法律觀點和法律情感的總和,其內容包括對法的本質、作用的看法,對現行法律的要求和態度,對法律的評價和解釋,對自己權利和義務的認識,對某種行為是否合法的評價,關於法律現象的知識以及法制觀念等。」
3、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識能驅動公民積極守法。公民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法律意識,才能使守法由國家力量的外在強制轉化為公民對法律的權威以及法律所內含的價值要素的認同,從而就會嚴格依照法律行使自己享有的權利和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
4、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識就會充分尊重他人合法、合理的權利和自由。
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識就會積極尋求法律途徑解決糾紛和爭議,自覺運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和利益;
5、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識就會主動抵制破壞法律和秩序的行為。另外,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識能驅動公民理性守法,實現法治目標。理性守法來自以法律理念為基礎的理性法律情感和理性法律認知。法律意識,一般由法律心理、法律觀念、法律理論、法律信仰等要素整合構建,其中,法律信仰是法律意識的最高層次,也是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核心。所謂法律信仰,就是人們對法律的無限信服與崇拜,並以之為行為的最高准則。

❷ 大學生學習法律的意義和重要性

大學生學習法律的意義和重要性
(1)作為當代的大學生,作為未來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者,作為21世紀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高素質人才,如果沒有相應的法律知識,沒有較強的法制觀念和較高的法律素質,就不能適應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2)培養良好的法制觀念和法律素質,有助於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公民意識,增強公民權利義務和當家作主的責任感,為將來投身到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並在社會生活中帶頭學法、守法、用法,減少犯罪起到重要作用。對於改變我們民族多年來形成的輕視法律的心理、為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有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現在的大學生不僅要了解法律知識,更要增強法制觀念和法律素質。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其法律素質的高低對於國家的長治久安、實現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傢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大學生法律素質的提高,法制觀念的樹立,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學校法制教育。一個人的法律素質不會自發的形成,必須進行有意識的培養,其培養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灌輸和宣傳馬克思主義法律觀、價值觀;二是普及法律常識。對於高校學生來說,應該把重點放在馬克思主義法律觀、價值觀教育方面。在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教育。
高校培養各類專門人才,以滿足社會的不同需要。當今社會需要具備各種素質的人才,法律素質是現代公民必不可缺少的一種素質,現代法制社會要求每個社會成員都應該學法、知法、守法,依照法律從事生產和生活,一切活動必須納入法制的軌道。

❸ 大學生應掌握的基本法律常識有哪些

大學生應掌握的基本法律常識有:
首先,應培養學生依法辦事的思想觀念,不僅要遵紀守法,而且要監督社會主義法律的遵守和執行, 堅決同一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使社會主義法製得以真正實現。
其次,培養憲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權威的觀念。樹立法律權威即尊重憲法和法律的權威。任何個人和機關、組織都不具有超越干法律之上的權力,都必須依法辦事,堅決反對「權大幹法」,「人情大幹法」的法律虛無主義觀念。使大學生認識到自己在國家生活中所處的地位,無條件地服從和遵守國家的憲法和法律。
再次,也即最重要一點,即培養大學生權利義務相一致的觀念。法律最主要的精神即強調權利與義務的統一性。公民要正確對待權利義務關系,既要依法行使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也要履行法律賦予公民的義務,讓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公民意識,以社會主義法律為武器,捍衛自己的正當權利,在享有個人所擁有的權利時,不忘記尊重和承認他人的合法權益,不忘履行對國家,對社會,對他人的義務。同時,應杜絕一切不勞而獲的錯誤思想,培養只有付出才有收獲的良好觀念。
另外,應培養大學生法律與自由相統一的觀念。我國憲法和法律從各個方面規定了公民的權利義務,人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以內,有著極為廣闊的自由活動天地。公民在行使自己權利時要慎重考慮自己的言論、行為的社會效果,不得損害國家、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全民的合法權益。大學生應樹立與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密切聯系的自由現,珍惜和維護安定團結的局面。
最後,應培養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指公民不分性別、民族、種族、職業等一律平等地享有法律規定的權等地承擔法律規定的義務,不管是什麼人,只要是犯了法,都要依法受到追究。公民在運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享有特權。平等原則是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律的精髓,也是鄧小平同志一貫強調的法制原則,所以要教育大學生樹立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

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
(一)進行普法教育
要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必須採取多種途徑和靈活多樣的方法。1998年教育部關於「兩棵」課程設置意見中提出,「法基」課通過讓大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法學的基本理論觀點和鄧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基本的法律基礎,理解憲法和法律的基本精神、基本規定,理解和實踐十五大報告中提出的「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提高對法的重要性的認識,從而增強大學生法律意識。根據這一規定,在實際大學教育中則要堅持高校的普法教育。現今高校課程中也幾乎都沒有法律基礎課,但在開展普法教育及開設法基課程時,應注導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現今雖多數高校均已開設法律課程,但由於是公共課,課時少,學生多不加以重視,許多學生只求在期考中成績合格,這與當初教育部關於設置此課程的初衷相違背。作為一名法學教師,筆者從「教「這方面談談在對學生進行普法教育的幾點建議。第一,教學內容選擇:如前所述,法基課屬大學課程中的公共課,課時少因此在教學中,法學內容的選擇尤為重要。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與需要,有針對性地突出重點,在『少而精」方面作文章,應講授與學生有一定聯系的部門法,如民法、刑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勞動法等,由干與學生密切相關,因此也容易提高學生興趣,增強普法效果,從而也使學生通過普法教育了解法律,值得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第二點即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以往的普法教育,法學教師多採用講.授這一單一的教學方法,使學生上課提不起精神,更不用說去努力學習法,以法保護自己。因此,加強對教學方法的改進也是真正提高普法效果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在教學中因採用多種方式方法,比如課堂討論,多進行案例分析,結合錄像等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使普法達到我們所要達到的效果。
(二)多組織學生進行與法律有關的活動
只是通過開設法基課程,進行普法教育,不足以使學生真正提高法律意識。普法教育畢竟過於抽象,要真正喚醒學生的法律意識,應採取一些更具體,更行之有效的辦法,針對大學生年齡及性格特點,把法律意識的培養同組織活動相結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組織學生開展「模擬法庭」活動。學生通過自己模擬法官律師、檢察官、被告等角色,能更加深刻地把我國一些訴訟法程序掌握,也通過模擬對犯罪分子的審判,對旁聽的學生起到震懾作用,提高他們守法的警惕性,從而自覺守法。
2.組織一些有關法學方面的知識智力競賽,如前所述,我們的法學課程由於課時少,在教學;中,我們只能採用「少而精」的方法,在部門法選擇上,磨刀能控與崇全有密切共連的幾門部門法,但中國法學精深,我們要全方位了解我國法律,從而更全面提高我們的法律意識。則可通過開展以「某法」為主題展開知識智力競賽,學生通過這一活動,能主動去學習合同法內容,提高學法興趣,何樂而不為。
3,可組織學生去法院旁聽。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很多是課一堂——宿舍——食堂三點一線,大學生涯極為枯燥,通過組織學生去校外分聽法庭審理,能開拓視野,也能深入社會,了解社會的某方面,從而使學生能更深切地體會到用法律保護自己的重要性。另外,對於現今社會上的一些著名案例,諸如「胡長青受賄案」、「遠華特大走私案」等一些重大復雜案例,可組織學生看錄像,或請有關辦案人員或著名法學專家來校開講座,既能讓學生了解時事,也能更深切體會法律的權威,樹立「法大於權」的論點,從另一層面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
4,要徹底培養學生法律意識,轉變大學生某些錯誤觀念,也要重視提高大學生的文化思想道德水平,特別要同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結合起來,一個人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就為其法律意識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主觀要件。(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培養大學生法律素質,並把法律素質作為現代人素質的主要方面。大學生是未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骨幹力量,不學法,不懂法,沒有相應的法律知識.就不適應時代需要。因此,我們應努力提高法學教學質量,真正培養出一批具有全面法律意識的大學生。

❹ 大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意義

在大學期間,通過學習法律只是,可以使自己的法律意識有所提高,能夠領悟到法律的深層內涵,處理事情一般會理性些,從而可以使大學生思想產生質的轉變。
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老師講解很多鮮活生動的案例,使我們理解到馬克思主義法學的基本理論、觀點和鄧小平的民主法制思想,掌握了基本的法學知識,理解憲法和法律的基本精神、基本規范,理解和實踐黨的十五大報告提出的依法制國的基本方略,提高對法的重要性的認識,增強法律意識,另一方面,做為新一代的大學生,作為21世紀的中國的建設者,通過學習這門課程,加強自我修養,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
通過學習經濟法規,學習合同法,學習婚姻法等。可以使大學生深刻理解到我們的權利和義務,使我們能夠在日後的學習工作生活過程中正確的行使我們的權利,正確的履行我們應盡的義務。在學習工作過程中,更能正確地遵守法律規定,使我們更能夠在工作生活中免受困擾,保護自身生命財產安全。
法律知識是大學生必備素質之一,我們必須通過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和規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正確的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問題。公平交易,平等……,在生活過程中,遵守法律,享受個人權利,履行義務。
同時還能學到國與國之間的法律,這些法律所規范的范圍不僅僅在國內,而是規范國際關系。了解如何處理國際關系。
作為新世紀大學生,是中國社會主義國家的主人,也是先進文化技術水平的先進代表,所以大學生要樹立國家主人翁的責任感和人民公僕的義務感。在畢業後走上工作崗位之前,努力家強公民意識,法律意識的培養,樹立人民公僕的法律義務感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以備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通過學習,在心中重新建立了法的概念,全面認識了法的功能,懂得了法律是整個社會的調解器的功能。懂得了法律在社會中的全面調解功能,我國法律的調解范圍已經涉及民主保障、社會管理、經濟協調、文化科技發展、生態平衡、環境保護、人口控制、資源節約以及權利制約、國際糾紛仲裁等十分廣闊的領域,成為了整個社會的調解器。但是我國法律相對來說還並不是很完善,完善法律也將成為新一代大學生的工作。
學習法律常識,普及法律,刻不容緩。

❺ 大學生為什麼要了解法律知識

.法律知識欠缺
法律知識是法律意識的一個基礎內容,是衡量法律意識高低的一個重要依據。一般來說,一個人掌握的法律知識多則他的法律意識就強,反之,法律意識就弱。雖然我國高校的大學生學習過一些法律知識,但通過課上的提問和調查可知,大學生的法律知識還是比較欠缺的。比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發生各種糾紛,在問到「如果張三和李四發生涉及財產的糾紛時該怎麼辦」,很多學生認為應該上訴到法院。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上訴」是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或裁定,在法定期間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的,也就是說上訴是要有一審判決或裁定為基礎的。在發生民事糾紛後向法院提起相關訴訟被稱為「起訴」而非「上訴」。概念的混淆說明學生對某些法律知識比較欠缺的,而沒有相應法律知識為基礎,何談法律意識的提升?
另外,有些大學生雖然了解了一些法律知識,但並未將法律知識轉化為法律意識用以指導自己的行為,從而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清華大學學生劉海洋先後兩次把摻有燒鹼和硫酸的飲料,倒在北京動物園飼養的狗熊身上和嘴裡,造成多隻狗熊受傷的案例就是明證。劉海洋在被拘留後說,自己學了法律基礎知識,知道民法、刑法等,但卻不知道傷害狗熊是違法犯罪。
2.法制觀念不強
法制觀念同樣是法律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法律意識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據。法律知識是法制觀念的基礎,並對後者起著直接的制約作用。由於當前大學生的法律知識比較欠缺,法律基礎知識薄弱,造成他們的法制觀念不強甚至出現一些錯誤的法律觀點。
這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第一,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對違法與犯罪的界限分不清,以為違法就是犯罪,犯罪就是違法,因此造成一些人已經觸犯刑法卻還以為自己只是簡單的違法,從而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上述劉海洋案就是例證;第二,把握不住權利和義務的界限,往往過分地強調權利,而忽視了行使權利的同時不得侵犯國家、集體、社會和他人權益的義務;第三,體會不到法律的作用,有一部分學生只知道法律是用來制裁犯罪的,而沒有體會到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保障作用;第四,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不懂得用法律手段來維護或者不相信法律的作用,從而放棄法律武器,採用報復手段,「以牙還牙」討回公道。2003年,浙江大學學生周一超在公務員錄用過程中因身體攜帶乙肝病毒被拒之門外後,對當地人事局的工作人員實施報復,造成一死一傷,結果被依法判處死刑。憤怒的周一超在法庭上當庭撕毀判決書,但是,判決書並不因為撕毀而失效。我們國家的行政訴訟制度已經確立並在不斷完善,拿起法律的武器才能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一年發生在安徽蕪湖的張先著訴蕪湖人事局一案,則是乙肝病毒攜帶者運用法律武器成功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行政訴訟第一案,給我們很多啟示與思考。
3.違法犯罪現象時有發生
大學生是一個知識水平較高的群體,也應該是一個較好的遵紀守法的群體。但是根據以上分析我們知道,當前大學生的法律知識水平、法律觀點、法制觀念都遠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因此出現了較多大學生違法犯罪的情況。據統計,近幾年,青少年犯罪佔到社會刑事犯罪的70%到80%,其中大學生犯罪約佔17%,在大學生犯罪率17%中,盜竊罪約佔70%。[2]而有些學生已經犯罪了還沒有認識到,
在這種狀況下,提升大學生的法律意識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

❻ 學習法律知識對大學生順利成長成才的重要性

大學生學習法律知識,其目的不僅僅在於使之了解一些法律知識,根本的目的是培養大學生的法律素養、增強大學生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從而弘揚法治精神。大學生學習法律知識,有助於當代大學生明確權利義務關系,樹立社會責任感;有助於為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養大量合格的法律工作者和社會責任感強的公民,有助於大學生減少其犯罪的機率,有助於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有助於大學生培養法治思維,從而使大學生成為國家棟梁之才。可以說,大學生學習法律知識,是培養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法律意識、增強社會主義法制觀念的重要途徑。大學生學習法律知識,在踐行依法治國方略、構建和諧社會、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義。
在全球化市場經濟背景下,我國現代化進程加速前進,信息產業的日新月異,社會各行業產業結構不斷升級,正逐步向國際化的軌道上發展,知識技術是國際化發展的關鍵因素,而高校大學生則是推動這一發展進程的主要力量。但是,我國在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由於對法律的淡漠,導致在追求自身利益的過程中,容易觸犯法律。這些因法制觀念淡薄而產生的問題,正有形無形的沖擊著我國大學生的順利健康成長成才,因此,探討適應歷史發展進程的大學生法制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名合格的大學生不僅要有出色的專業才能,優秀的思想道德素質,還要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護法。當代大學生群體作為社會機體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被捲入和直面各種社會問題的漩渦之中,在面對許多社會現象、社會問題時,不得不開始進行艱苦、獨立的思考,十分需要有豐富而深厚的法學理論知識作為基礎,其中包括正義與公平、自由與法律,道德與法律,守法與違法,權利與義務,法律責任等。因此,大學生學習法律知識不僅是個人健康成長成才的需要,也是時代的需要,國家建設發展的需要。
一、大學生學習法律知識,有助於實現依法治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當今社會是經濟高速發展的社會,我國已經正式確立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治國方略。實現依法治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最根本的方法是樹立法制觀念、培養公民的法律意識、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質。這就要求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深入、持久法制教育。大學生學習法律知識,不僅可以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法律意識、明確自身的權利與義務,還使他們養成守法、護法、用法的良好習慣,用自身良好的法律行為影響周圍群眾,有助於帶動全民法律素質的提高。這不僅是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需要,也是降低大學生違法犯罪率,維持社會秩序穩定的重要基礎。
大學生是未來希望,也是實現「依法治國」的重要主體,一個具備法治思維的大學生必將是國家棟梁之才,因此,大學生必須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
二、大學生學習法律知識,有助於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其全面發展。
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指大學生的知識水平、道德修養以及各種能力等方面的綜合素養。人的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是社會發展的一般要求和趨勢,尤其是當前人類即將邁入知識經濟社會,提高人的綜合素質尤為迫切。但是,我國大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是參差不齊的,表現為有的大學生自我調節能力較差、遇事不冷靜、法律意識法律觀念淡薄等。這與時代的發展是極不相稱的,大學生學習法律知識,不僅可以了解和掌握與自己的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基本知識,增強法律意識,樹立法制觀念,提高辨別是非能力,同時也能培養大學生的邏輯判斷能力,從而不僅可以做到自覺守法,提高他們判斷問題的准確性和處理問題的全面性,也使他們擁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為發展綜合型人才做鋪墊。同時,大學生學習法律知識,可以使其更加深刻地了解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從而使大學生從憲法和法律的高度認同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的方略,確立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法治社會不僅意味著法律向社會結構的各個方面和層次的擴張和滲透,而且意味著法律是人們生存和發展的必備知識和技能,是人們用於創造新型社會的重要手段。增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是全面落實我國民主法治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程。因此,大學生學習法律知識,是培養大學生具備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必由之路。
三、大學生學習法律知識,有助於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
大學時期,是一個人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的重要階段,我國教育法規定:國家在受教育者中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教育,進行理想、道德、紀律、法制、國防和民族團結的教育。教育應當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吸收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切優秀成果。使當代大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程的同時,實現思想、道德、法制等方面的共同發展。但是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西方腐朽、墮落的思想充斥著當代大學生,從而產生了一些不良影響,例如:部分大學生不同程度的存在著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會責任感缺乏、心理素質欠佳等問題,甚至一些大學生不惜鋌而走險觸犯了法律底線。目前大學生違法事件發生的數量日益增多,就充分說明了當代大學生法制教育的缺失,嚴重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因此,加強大學生法律知識的學習,已經成為一種現實的需要,有助於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
大學生學習法律知識,其目的不僅僅在於使學生了解一些法律知識,根本的目的是培養大學生的法律素養、增強大學生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從而弘揚法治精神,使法律服務於我們的生活。大學生學習法律知識,有助於當代大學生明確權利義務關系,樹立社會責任感;有助於為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養大量合格的法律工作者和社會責任感強的公民,有助於大學生減少其犯罪的機率,有助於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有助於大學生培養法治思維,從而使大學生成為國家棟梁之才。

❼ 當代大學生應該具備怎樣的法律知識

當代大學生應該具備怎樣的法律知識:
首先,應培養學生依法辦事的思想觀念,不僅要遵紀守法,而且要監督社會主義法律的遵守和執行, 堅決同一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使社會主義法製得以真正實現。
其次,培養憲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權威的觀念。樹立法律權威即尊重憲法和法律的權威。任何個人和機關、組織都不具有超越干法律之上的權力,都必須依法辦事,堅決反對「權大幹法」,「人情大幹法」的法律虛無主義觀念。使大學生認識到自己在國家生活中所處的地位,無條件地服從和遵守國家的憲法和法律。
再次,也即最重要一點,即培養大學生權利義務相一致的觀念。法律最主要的精神即強調權利與義務的統一性。公民要正確對待權利義務關系,既要依法行使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也要履行法律賦予公民的義務,讓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公民意識,以社會主義法律為武器,捍衛自己的正當權利,在享有個人所擁有的權利時,不忘記尊重和承認他人的合法權益,不忘履行對國家,對社會,對他人的義務。同時,應杜絕一切不勞而獲的錯誤思想,培養只有付出才有收獲的良好觀念。
另外,應培養大學生法律與自由相統一的觀念。我國憲法和法律從各個方面規定了公民的權利義務,人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以內,有著極為廣闊的自由活動天地。公民在行使自己權利時要慎重考慮自己的言論、行為的社會效果,不得損害國家、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全民的合法權益。大學生應樹立與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密切聯系的自由現,珍惜和維護安定團結的局面。
最後,應培養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指公民不分性別、民族、種族、職業等一律平等地享有法律規定的權等地承擔法律規定的義務,不管是什麼人,只要是犯了法,都要依法受到追究。公民在運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享有特權。平等原則是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律的精髓,也是鄧小平同志一貫強調的法制原則,所以要教育大學生樹立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

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
(一)進行普法教育
要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必須採取多種途徑和靈活多樣的方法。1998年教育部關於「兩棵」課程設置意見中提出,「法基」課通過讓大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法學的基本理論觀點和鄧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基本的法律基礎,理解憲法和法律的基本精神、基本規定,理解和實踐十五大報告中提出的「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提高對法的重要性的認識,從而增強大學生法律意識。根據這一規定,在實際大學教育中則要堅持高校的普法教育。現今高校課程中也幾乎都沒有法律基礎課,但在開展普法教育及開設法基課程時,應注導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現今雖多數高校均已開設法律課程,但由於是公共課,課時少,學生多不加以重視,許多學生只求在期考中成績合格,這與當初教育部關於設置此課程的初衷相違背。作為一名法學教師,筆者從「教「這方面談談在對學生進行普法教育的幾點建議。第一,教學內容選擇:如前所述,法基課屬大學課程中的公共課,課時少因此在教學中,法學內容的選擇尤為重要。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與需要,有針對性地突出重點,在『少而精」方面作文章,應講授與學生有一定聯系的部門法,如民法、刑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勞動法等,由干與學生密切相關,因此也容易提高學生興趣,增強普法效果,從而也使學生通過普法教育了解法律,值得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第二點即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以往的普法教育,法學教師多採用講.授這一單一的教學方法,使學生上課提不起精神,更不用說去努力學習法,以法保護自己。因此,加強對教學方法的改進也是真正提高普法效果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在教學中因採用多種方式方法,比如課堂討論,多進行案例分析,結合錄像等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使普法達到我們所要達到的效果。
(二)多組織學生進行與法律有關的活動
只是通過開設法基課程,進行普法教育,不足以使學生真正提高法律意識。普法教育畢竟過於抽象,要真正喚醒學生的法律意識,應採取一些更具體,更行之有效的辦法,針對大學生年齡及性格特點,把法律意識的培養同組織活動相結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組織學生開展「模擬法庭」活動。學生通過自己模擬法官、律師、檢察官、被告等角色,能更加深刻地把我國一些訴訟法程序掌握,也通過模擬對犯罪分子的審判,對旁聽的學生起到震懾作用,提高他們守法的警惕性,從而自覺守法。
2.組織一些有關法學方面的知識智力競賽,如前所述,我們的法學課程由於課時少,在教學;中,我們只能採用「少而精」的方法,在部門法選擇上,磨刀能控與崇全有密切共連的幾門部門法,但中國法學精深,我們要全方位了解我國法律,從而更全面提高我們的法律意識。則可通過開展以「某法」為主題展開知識智力競賽,學生通過這一活動,能主動去學習合同法內容,提高學法興趣,何樂而不為。
3,可組織學生去法院旁聽。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很多是課一堂——宿舍——食堂三點一線,大學生涯極為枯燥,通過組織學生去校外分聽法庭審理,能開拓視野,也能深入社會,了解社會的某方面,從而使學生能更深切地體會到用法律保護自己的重要性。另外,對於現今社會上的一些著名案例,諸如「胡長青受賄案」、「遠華特大走私案」等一些重大復雜案例,可組織學生看錄像,或請有關辦案人員或著名法學專家來校開講座,既能讓學生了解時事,也能更深切體會法律的權威,樹立「法大於權」的論點,從另一層面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
4,要徹底培養學生法律意識,轉變大學生某些錯誤觀念,也要重視提高大學生的文化思想道德水平,特別要同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結合起來,一個人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就為其法律意識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主觀要件。(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培養大學生法律素質,並把法律素質作為現代人素質的主要方面。大學生是未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骨幹力量,不學法,不懂法,沒有相應的法律知識.就不適應時代需要。因此,我們應努力提高法學教學質量,真正培養出一批具有全面法律意識的大學生。

熱點內容
律師免費咨詢平台 發布:2025-01-17 22:05:02 瀏覽:708
上海市司法行政 發布:2025-01-17 21:16:34 瀏覽:361
杏花嶺區法院 發布:2025-01-17 20:20:07 瀏覽:881
銅仁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7 18:27:24 瀏覽:131
特工殺法官 發布:2025-01-17 18:10:34 瀏覽:469
深圳沙井律師 發布:2025-01-17 17:02:14 瀏覽:438
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 發布:2025-01-17 16:40:52 瀏覽:607
魔法學院游戲下載 發布:2025-01-17 16:19:20 瀏覽:634
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後保險公司 發布:2025-01-17 15:51:32 瀏覽:960
刑法修正案的溯及力 發布:2025-01-17 15:12:29 瀏覽: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