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知識論文

法律知識論文

發布時間: 2020-12-19 15:15:51

① 關於法律知識的論文300字

學術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預測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學研究成果、創新見解和知識的科學記錄。學術論文也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於實際上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用以提供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討論或學術刊物上發表,或用作其他用途的書面文件。學術論文就是用系統的、專門的知識來討論或研究某種問題或研究成果的學理性文章,具有學術性、科學性、創造性、學理性。按寫作目的,學術論文可分為交流性論文和考核性論文。

學術論文是對某個科學領域中的學術問題進行研究後表述科學研究成果的理論文章。
學術論文的寫作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衡量一個人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標志。在學術論文撰寫中,選題與選材是頭等重要的問題。一篇學術論文的價值關鍵並不只在寫作的技巧,也要注意研究工作本身。在於你選擇了什麼課題,並在這個特定主題下選擇了什麼典型材料來表述研究成果。科學研究的實踐證明,只有選擇了有意義的課題,才有可能收到較好的研究成果,寫出較有價值的學術論文。所以學術論文的選題和選材,是研究工作開展前具有重大意義的一步,是必不可少的准備工作。
學術論文,就是用系統的、專門的知識來討論或研究某種問題或研究成果的學理性文章。具有學術性、科學性、創造性、學理性。
基本類別
按研究的學科,可將學術論文分為自然科學論文和社會科學論文。每類又可按各自的門類分下去。如社會科學論文,又可細分為文學、歷史、哲學、教育、政治等學科論文。
按研究的內容,可將學術論文分為理論研究論文和應用研究論文。理論研究,重在對各學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研究;應用研究,側重於如何將各學科的知識轉化為專業技術和生產技術,直接服務於社會。
按寫作目的,可將學術論文分為交流性論文和考核性論文。交流性論文,目的只在於專業工作者進行學術探討,發表各家之言,以顯示各們學科發展的新態勢;考核性論文,目的在於檢驗學術水平,成為有關專業人員升遷晉級的重要依據。

② 法律論文的寫作意義

1、法學論文寫作是對法學知識的檢閱和消化。
法學論文寫作的過程,就是法學知識辯證運用和實際運用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作者要充分熟悉、加深理解法學知識,要善於調動法學知識、消化法學知識,並將這種外在的法學知識內在化,成為自己知識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這就是法學知識的鞏固過程,也是法學知識再生產的過程。通過法學論文的寫作,你將會發現你在法學知識的擁有者隊伍中,獲得了一定范圍內的話語權,或者你就成為了這個領域中的專家之一。
2、法學論文寫作是提高能力的重要方面。
法學學位論文的寫作,是法學研究生最主要的科研實踐活動,是培養研究生獨立科研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能力培養是法學學位論文寫作的根本目的或基本目的。法學論文寫作是一項具有刺激性和挑戰性的事務和活動,它是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一種全方位訓練。包括理論判斷能力、命題確定能力、資料搜集能力、系統思維能力、發現問題能力、批判和創新能力、寫作能力、組織安排能力、反思能力、對理論的鑒賞能力、整合能力、合作能力等。
3、法學論文是文化的一個載體。
法學屬於廣義的文學范疇。法學論文寫作也是文學創作。所以,通過法學論文的撰寫和思考過程,將對人類文化有一個新的理解,同時你奉獻的論文,也是對人類文化的一個貢獻,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人類文化的進步;人類文化就是這樣在無數人的點滴積累下進化、升華的。對於人類文化的發展,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份責任,也可以說,人類文化發展,匹夫有責。

③ 關於法律的作文800字

法律來是維護社會秩序源的重要途徑,與道德相比,法律更客觀,范圍較窄,並且以強制手段發揮作用。當維護社會秩序的道德力量不夠的時候,需要用法律手段解決。

在公共生活中,法律具有指引作用,強製作用,預測作用和評價作用。所以每個公民都應該知法守法,這樣社會才能更穩定,經濟才能更好更快地發展。

有人認為學法是一件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的事。其實,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當今我們的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以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法。我們身邊的學多問題都要依法解決。所以,一個合格的公民必須是一個知法,懂法,且要守法的公民。要有法制觀念,要懂法律知識。要養成依法辦事的習慣。對於香港這個有名的法制社會,大家都不會陌生。可是大家知道嗎?香港的法律是多麼的井井有條。無論是在生活中,學習中,還是在工作中,人們都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所以,香港的經濟處於領先地位。人們的文化素質也很高。可見,法律是多麼的重要!

④ 如何通過學習法律知識提高自身法律修養並運用到現實生活中的一篇小論文

通過學習法律知識,使我們更進一步懂得了法律的意義,真正領會了法律的精神,在今後工作中,我們要以維護一方平安為目標,真正做到把矛盾控制在基層,消滅在萌芽狀態,為促進經濟發展,讓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⑤ 求一篇法律意識與法律常識的論文 要求3500字。 在線等啊 !謝謝 急求!!

學習《未成年保護法》的一點體會

2007年6月1日起,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將要實施,這次修訂是從我國現階段的國情出發,針對未成年人保護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明確了未成年人的權利和保護未成年人的原則,凸顯了政府執法主體的地位,全面充實了家庭、學校、社會和司法四大保護的內容,強化了法律責任

關注青少年兒童成長,維護青兒童少年的合法權益,已成為我們這個社會的共識,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在我們的社會中還存在著大量侵害青少年合法權益的現象,維護青少年兒童的合法權益還有許多需要我們的社會努力去做的事。

作為高中學生,一、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增強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二、通過自己學習法律知識來影響帶動家人,傳播法律知識。三、通過學習法律知識,糾正自己的不良行為和習慣。

我認為要從幾個方面落實未成年人保護法:

一是要提高學生自身的法律意識,使學生們自覺遵守法律規定。了解法律並遵守法律,應落實到在日常生活的具體行動中。

二是要教師了解並尊重未成年人的客觀需要,不以教師的主觀意願去要求孩子。未成年人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有其自身的需要和特點。比如孩子好動,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樣長時間安靜地坐著不動。

因此,教師應充分認識和理解未成年人發展的客觀規律,不能憑者自己的主觀意願去看待孩子、要求孩子。

三是要充分認識不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嚴的危害性。不尊重為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會使學生未成熟的心靈受到殘害,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如受侮辱的幼兒會形成懦弱或強烈逆反的性格,將來可能成為對自己和社會都不利的人;受體罰的孩子為了躲避受罰,可能會養成說謊的惡習。因此,教師對孩子人格尊嚴的侮辱,可以說是殘害兒童幼小心靈的無形殺手,必須堅決予以杜絕。

四是教師在對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要講求合理有效的方法,促進未成年人的健康發展。教師既要嚴格管理,又要耐心教育,對學生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在師生之間建立一種互相尊重、信任、平等的關系,以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五是對於存在缺點、錯誤的未成年人,教師更應對其進行耐心細致地做思想工作,鼓勵和幫助他們改進。

未成年人是中華民族未來的脊樑,教育培養好他們是關繫到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事。黨和政府歷來重視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針對未成年人身心發育過程和思想行為特點,開展了大量的工作,進行了有效的教育。未成年人保護以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婚姻法等相關法律的實施,使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納入了法制化軌道。《未成年人保護法》是我國第一部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實施這些法律,能夠幫助未成年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發展,促進未成年人全面發展,有利於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發展,對於確保國家長治久安,興旺發達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認真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使我對有關未成年人保護的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對未成年人有哪些權益受到國家的保護、當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該怎麼辦有了一定的了解。未成年人處於身心發育的特殊階段,決定了其始終處於一種被撫養、被監護、被教育、被保護的地位。

在生活中,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常常受到監護人、及其他成年人的侵犯,嚴重傷害了未成年人的人格和自尊心。在此,我只想談一談關於學生考試自己的一點想法:應試教育下的學生們一心只為學習,一直以來,學生們考完試後的輕松完全被等待排名揭曉的緊張所代替。

因此,對於考試他們總有著本能的畏懼。考得好則萬事大吉,考得不理想則像「過街老鼠」到處喊打。

長期以往下來,學生們飽受學習壓力的折磨,無論從身心和心理健康方面受到了不良的影響,最近幾年從媒體方面看到多起未成年學生因承受不了過重的壓力而自殺的事件。由此充分體現了現行社會或多或少的忽視了對未成年學生的心理健康的保護。家長們在給孩子提供富裕的生活物質方面的前提下,一味的要求孩子在學業上出人頭地,處處爭優,對孩子的期望過高。而學校的老師也因為工作性質等因素對學生也採取的態度是喜優厭差。無形之中對一部分學生的心理造成了打擊,其實這樣後果很嚴重。

學習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後,我從思想上有了一定的改觀,作為一名學生,我們要從各個方面各個角度去發現和實踐法律精神。社會復雜的,人總會受環境影響,因此我們要重視道德修養,「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自覺遵守法律,謹慎交友,防微杜漸,防患與未然,即使如此,如果我們面對犯罪時,利用法律武器對付他們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了。法律具有保護作用,日常生活中里不開法律,法律是我們的「衛士」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維護人們的合法權益。我們享受權益,需要法律的保護。贊同0| 評論

⑥ 如何增強法律知識,做守法公民論文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一個國家的法律體制完善與否也日益成為衡量這個國家現代化程度高低的標志。我國法律法規也日趨完善,只要留意不難發現我們身邊無處不存在法律的氣息。《未成年人保護法》、《教育法》、《教師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現代社會是一個法制社會,作為一名中學生應該學法、懂法、守法。
然而,根據管家有關數據表明:我國青少年犯罪率呈大幅度增長趨勢,可見增強法律意識、提高法制觀念對我們來說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青少年違法犯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律意識淡薄、受社會不良習氣的影響。比如在社會不講社會公德,惹事生非、打架斗毆、偷竊敲詐。在學校不遵守中學生守則、違反校紀校規。這些青少年學生雖然也知道自己所作所為是違法違紀的,但他們無法真心地體會到事態的嚴重性。因此校園中違紀的現象屢見不鮮。有的同學認為違紀與違法是兩碼事,違反校規校紀大不了被老師批評,沒什麼大不了的,殊不知習慣成自然,違紀就會逐步成違法,以後到社會就有可能作為法的事。有的同學認為如今是追求個性化的社會,如果被學校這個規那個矩束縛,不利於自己發展,作了違紀的事才能體現自己的瀟灑,但是,設想一下,如果學校沒有了校規校紀,那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如何保障?一個從小沒有遵紀守法的意識與習慣的人,長大了很難說他能成為一個守法的公民。
遵紀守法是一種被人們公認的美德。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校有校紀,遵紀是守法的基礎,青少年時代是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黃金時代,我們青少年學生要認真學習《中學生守則》、遵守校紀校規,遵紀守法,嚴以律己,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自強、自尊、自重、自愛,爭當一個文明的新時代青少年。

⑦ 八年級下冊政治 關於法律知識的議論文

法國啟蒙思想大師孟德斯鳩指出:" 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如果一個公民能夠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為其他人也同樣會有這個權利。 " 可見,人們要獲得真正的自由,就應該學習法律,掌握法律,以法律來規范自己的行為。
法的表現形式問題實質就是法的效力等級問題。我國法律的主要形式有: 憲法: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是我國一切法律、法規的母法。法律是依據憲法的原則和規定製定的,其地位低於憲法,但高於其他的法律淵源。其他法律、法規是憲法的子法。子法如與母法的內容相違背,子法則無效。
法律並不是多麼神秘的,只是以一種不可抗拒的強行措施來規范人們的基本行為。他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就拿交通來說吧,走路看上去是最簡單的事,可是還是有法律在規范我們。比如說,紅綠燈。這看起來很簡單,但又有幾個人敢說生下來就沒違反過一次呢?所以說,法律時時刻刻都在我們身邊。我們不能因為一步不小心而發生不安全的事故,那是極其不值得的。其實,遵守法律也不是那麼難,只要我們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這些事故就不會發生。而中學生需要遵守的也極其簡單,只要我們聽父母老師的話,遵守中學生守則。但是違反法律更簡單,現在不僅僅是小孩子迷戀於網路,不少大人也沉迷其中,其實網路不僅促使未成年人進入犯罪的道路,而且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發展。這是多麼可憐的事啊!我們絕不能被虛擬世界的快樂牽著鼻子走,一定要認清網路的危害,不因一時之快而走入了犯罪的道路,遺憾終生!
正是因為有了法律,社會才能如此和平和安定,正是有了法律,我們的基本權益才能得到保障。我們應該感謝法律給我們帶來的良好環境,並努力遵守他們。最後,讓我們學法,守法,用法,共建美好的明天!

⑧ 如何在職業中運用法律法規知識解決糾紛論文2000字

一、《誠信與職業道德》假如我對一株沙漠里的小草允諾:我要去灌一壺水,滋潤你焦渴的心靈!然而四周沙黃,看不到海市蜃樓,更不見綠洲那麼,我會默默離開,放棄對一棵小草的承諾嗎?不,不會。我將用自己的眼淚去實現,即使生命枯竭。因為我懂得誠信:一諾千金心,早已伏在赤兔馬背上,隨它馳騁。誠信是脊樑的支柱,心有誠意,也能感天動地那頂禮膜拜的朝聖者,以信念為食。雨墜落大地,並不因為雲的拋棄是為履行對江河湖海的誓言:將清新甘甜博大無私地送予萬物;日月輪回,斗轉星移誠信始終是歷史長河裡不滅的明珠照亮人間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長輩們用一生的平安快樂告戒我:做人要講誠信!曾子信守妻言,殺豬教兒流傳至今小時侯學習列寧,勇敢地承認打破了花瓶;老人出海,即使沒有捕回大白鯊也為了脫口的一句話,拚命帶回令人咂舌的魚骨架臨刑的囚徒,向天主懺悔罪惡的謊言。事實上,誠信哪止兌現簡單的承諾誠信是人格的金外衣,裹著感恩的心!萬人景仰的主教,玷污了愛斯米拉達背著真相的重擔,張貼虛偽的面孔,比卡西魔多更丑惡行走在光天化日之下的,是天使還是魔鬼?品牌,積聚著誠信的含金量和職業人的心血擁有品牌,便擁有無堅不摧的力量然而,沒有長年累月誠信的守護與職業道德的監督,哪會有異口同聲的贊許,誰又始終堅持選擇?當人們嚼出了陳年餡,看也不看一眼冠生圓;看著掙扎在死亡線上的病人,親友們無數次詛咒始作俑者的喪盡天良!在這物慾橫流的世界裡少人把工作當樂趣,有人視金錢為目標利慾的誘惑好比伊甸園的禁果一旦沖破道德底線,便開始了苦難為何心起伏不定,何不淡泊寧靜哲人說:令人疲憊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穿上道德的外衣吧,騎上赤兔馬用寬容的心,去欣賞的風景!二、《職業道德「誠信」在先》丁平準秘書長在總會計師培訓班上的講授的課題是——誠信與會計職業道德建設,誠信從2001年開始強調至今似乎有點老生常談,但是還是單設出來做為教學內容,不難看出不論是主單位還是總裁自己對總會計師接班人寄予的希望。孔子說: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如果把誠信解釋為誠實守信,還不夠積極;但若把誠信解釋為真誠與自信,那麼誠信一詞就大放異彩。因為我們發現誠信一詞的最大秘密就是真誠和自信!盡管誠信與靈魂的答案還差一級,但是就職業道德這一層面上來說,誠信就是最核心的答案。那麼作為會計人員的我們應該在誠信上作些什麼呢?怎樣淋漓盡致的在會計工作中體現這一人格魅力呢?這似乎還沒有一個定性的結論。讓我們先明確一下概念什麼是會計職業道德,所謂會計職業道德,就是會計人員在會計事務中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經濟關系的行為規范總和,即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應遵循的道德標准。它體現了會計工作的特點和會計職業責任的要求,規定了財會工作者在履行公職中「應當怎麼樣」、「不應當怎麼樣」。這些道德標準是財經法規、財會政策制度所不能替代的。非法行為肯定不道德,但合法行為也可能存在著不道德問題。而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會計人員的道德水準要求更高,所以如此,首先是有利於社會,因為它關系著各行各業、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在行業間誠信更是重要,建立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是對會計人員強化道德約束、防止和杜絕會計人員在工作中出現不道德行為的有效措施。會計人員既是會計工作的具體組織者,又是會計制度的具體執行者。執法是會計人員的光榮職責,守法是會計人員應盡的義務,在職業工作中要做到廉潔、正直、誠實,不得為謀取私利而弄虛作假。會計人員應當熟悉財經紀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按照會計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程序和要求進行會計工作,保證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合法、真實、准確、及時、完整。會計人員在會計核算的各個階段必須符合會計真實客觀的要求。會計確認必須以實際經濟活動為依據。會計計量、記錄的對象必須是真實的經濟業務。會計報告必須如實反映情況,不得掩飾,做到會計信息正確可靠,而且要對不真實的會計數據予以堅決糾正。會計人員還應當恪守信用,除得到特殊許可或由於法律責任、職業責任等方面的需要以外,不能用於私人目的或向第三者泄漏本單位的會計信息。會計人員應當遵照《會計法》及有關職業技術標准進行業務工作,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使自己的業務能力始終保持在應有的水準上,以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會計人員應當始終如一地使自己的行為保持良好的信譽,不得有任何有損於職業信譽的行為,不參與或支持任何可能有負職業信譽的活動。財政部2003年先後批文關於開展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工作上反復提到:要引導廣大會計人員積極參與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同時發揮思想文化陣地在職業道德建設中的作用,營造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氛圍。財政部門會計管理機構和中央會計從業資格管理部門要進一步完善會計從業人員資格准人、考核、獎懲、培訓、退出等法,研究完善將會計職業道德納入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范疇,同時結合會計從業資格發證、注冊等工作,研究建立和實施會計人員誠信檔案管理制度,制定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體系,推動和完善會計職業道德的規范化、法制化。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提高會計公信力的現實要求,有利於發揮會計工作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基礎性作用。各級財政部門會計管理機構和中央會計從業資格管理部門要積極開展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和方法,把本地區、本部門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行業自律是會計職業道德管制上的基本形式,會計職業道德的實施主要靠會計人員的道德感和良心,而不是受制於外力。但會計職業道德准則專業性很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任務不會自行實現,道德品格也難以在每個人員身上自發形成。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準和道德決策能力只能依靠會計職業道德教育來形成並提高。未來會計事業的建設者,他們必須有德有才,德才兼備。因此,不僅要向他們講授會計專業知識,訓練專業技能,還必須向他們傳授會計職業道德知識,陶冶職業道德品質、情操,把職業道德教育與文化知識、專業技能的培訓有機結合起來。無論是愛情、生活、工作與學習的哪一個場合,缺乏誠信就沒有公信力,就沒有真正的「身價」。外在的財富、容貌和職位可以影響別人對你的評價,但人若無誠信,行業無誠信,只能遭人棄恨;你若有誠信,行業有誠信、企業以誠信為本,將會加倍地放大你的未來收益。海爾總裁張瑞敏說:一個企業要永續經營,首先要得到社會的承認、用戶的承認。企業對用戶真誠到永遠,才有用戶、社會對企業的回報,才能保證企業向前發展。所以我們要牢記老子的一句話: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三、《職業道德與誠信建設》誠信作為一個具有哲學意義的命題,在不同階段、不同層面及不同行業的具體含義和作用是有所區別的。注冊會計師作為專業服務行業,是提供誠信產品的,應該對職業道德與誠信建設進行客觀、深入的研究、探討和分析,推動行業誠信建設,更好地為公眾利益服務。這也是我們面臨的緊迫責任和義務。誠信問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與現實物質利益聯系如此緊密在自然經濟和傳統文化層面上,誠信是道德文化的核心,強調的是內在品德修養,追求的是人格高尚,境界崇高,更側重於精神方面的追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誠信」二字具有極其重要的分量。「忠義禮智信」是人們提倡並力求遵守的行為准則。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說過:「人而無信,未知其可也。」又說:「信則人任焉」。荀子認為:「養心莫善於誠」。老子也把誠信作為人生行為的重要准則:「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莊子把「本真」看作精誠之極至。這些聖賢哲人的論述,生動顯示了誠信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價值和地位。在當時社會經濟處於自然經濟狀態,以自給自足為主要生產方式的條件下,市場交往不發達,誠信停留在「自省」、「自律」程度。因此,重農輕商,重義輕利是其主要特徵,誠信的形式和內容都比較簡單。但如今的情況截然不同了。1.市場經濟條件下,誠信既是道德資源,又是經濟資源,誠信在保障交易正常進行中具有重要作用。進入市場經濟以後,社會分工的細化和交換方式的發展,人們很難再游移於社會經濟之外,而具有了更為明顯的社會性和現實性。誠信也被賦予了的物質內容,從道德追求進入到物質生活領域。這種誠信理念推動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如果傳統文化的誠信強調「克己復禮」,那麼現代誠信則強調「互利」和「雙贏」。因此,誠信在倫理學家看是道德資源,在經濟學家看則是經濟資源,是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基礎。在經濟活動中,若道德缺失,信用遭破壞,就會導致市場秩序混亂,交易鏈條中斷。在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環節上,生產、運輸、賒購、賒銷等都存在委託代理關系。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使交易鏈條中斷。如作為市場經濟核心的銀行,信用就是其發展的基礎。離開信用,股票、債券及其他金融衍生工具也都無法發展。而且市場經濟越發展,誠信的作用越重要。2.誠信是企業取勝的法寶。縱觀中外的成功企業,都把誠信作為追求和必備的品質之一,無一不是以誠信為本而發展壯大的。如被譽為「腌菜之王」的海因茨,他成功的哲學就是「忍耐加誠實」。在1875年全美國經濟大蕭條的情況下,為了守信,他賠本收購,後來連自己的企業也破產了,但他堅信「一個誠實的人不會在商場上倒下」,仍在四處借債履行合約。後來他成為商場巨人,他的腌黃瓜、番茄醬全球聞名。他的成功是經營理念的成功,也是品質的成功。3.「立信,乃會計之本。沒有信用,也就沒有會計。」誠信在會計行業尤為重要,正像中國現代會計先父潘序倫先生指出的那樣,「立信,乃會計之本;沒有信用,也就沒有會計」,把信用作為會計工作的生命線,誠信不僅是一種責任,更與重大利益相關。守信者得到利益,失信者必將付出成本。對執業會計師而言,誠信既是財富,誠信又是財源,誠信還是財力。誠信是財富,是指它有助於注冊會計師業務的開拓,市場的佔有;誠信是財源,是指它不僅可以使客戶增多,擴大實力,而且可以使同行合作者增多,在合作中取得利潤;誠信是財力,是指誠信品牌是一種極大的無形資產。誠信一旦缺失,就意味著失去了走向市場化與國際化的通行證。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受到重視2001年以來,「安然」等事件在美國證券市場和會計市場引發了誠信危機,引起了全球的廣泛關注,可以說會計師行業的信用危機是全球性的。這些問題說明,會計師行業作為誠信鑒證者和實踐者的責任越來越重大,同時隨著公眾誠信意識的覺醒,對會計師行業的誠信監督也越來越廣泛,而隨著法律的健全,社會對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監督和監管越來越規范。1.注冊會計師行業是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注冊會計師行業作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生存資本是自身的誠信,也與其他中介行業的本質區別,在於其最終的服務對象是社會公眾,而不單純是審計對象或客戶本身。注冊會計師的工作不僅體現自身與客戶的關系,同時還直接影響市場經濟各方面利益。特別是在資本市場越來越發達的情況下,會計審計的重要作用在於提供真實的會計信息,決定著資本市場上企業和投資者信息的對稱性。2.注冊會計師是證券市場中各種矛盾的聚集點。因為證券市場中各種經濟活動,諸如資產重組、置換、關聯交易等,其會計信息最後都要由注冊會計師予以審計,並直接引導和影響市場投資者的決策行為。因此,注冊會計師作為市場經濟中不可缺少的職業,從某種意義上講,具有社會經濟活動公證的職能,為社會、大眾所信任和依靠。由於其責任重大,其失信後對社會公眾產生直接影響。從美國的安達信、中國的中天勤,都可以看到這一點。從這一點上說,注冊會計師行業誠信受到的挑戰無異於行業生命受到挑戰。正如一些會計師所說的,「作為中介機構的會計師事務所如果不公正,整個市場何談公正,會計師不誠信,市場又談何誠信」。講誠信、講職業道德是市場經濟對注冊會計師的客觀要求誠信問題的核心,是在追求自身利益時如何顧及他人和社會的利益。注冊會計師誠信的核心則是保持較高的職業道德水準。市場經濟是建立在誠信基礎上的法制經濟,而誠信又是建立在誠實理念和高尚操守上的自律規范。一方面市場制度要求運用價值規律和價格杠桿優化資源配置,追求利潤最大化。另一方面,市場的本質又要求追求利潤最大化不傷及他人和社會的利益。這正是誠信作為市場經濟基石的意義所在,也是推動誠信建設的動力。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注冊會計師行業不斷發展壯大,社會公眾對會計師職業的認識和了解也在逐漸加深,對執業會計師的服務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執業會計師對客戶和同行保持勝任能力、專業水平、獨立性以及避免利益沖突等愈顯重要,保持較高的職業道德水準已成為注冊會計師行業誠信的核心。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對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建設的要求,規范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行為,提高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水準,維護注冊會計師的職業形象,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在1996年制定了職業道德基本准則,對注冊會計師職業遵循的獨立、客觀、公正原則、專業勝任能力與技術規范、與客戶及同行關系等進行了規范,同時還制定了旨在控制執業風險的質量控制准則及旨在保持注冊會計師專業勝任能力的職業後續教育基本准則等制度,並在日常行業管理中積極推進這些制度的實施。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誠信建設仍然面臨很大挑戰。在特定的時期和條件下,由於有非常復雜的原因(不僅僅是道德問題,還包括經濟、管理、教育和信息的充分性等很多原因),失信能夠不付或只付少量成本,而獲取巨大利潤,經濟活動中的商業欺詐、不平等交易以及惡性競爭會大量存在。注冊會計師作為會計信息的鑒證者,為在社會誠信建設中充分發揮作用,自身就必須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不斷提高誠信水平,才能為投資者以及社會公眾提供更加優質的專業服務。注冊會計師行業誠信問題的解決,既需要客觀的態度,更需要創新的思路誠信不只是理論問題,更是實踐問題;不只是一個行業的問題,也是一項緊密聯系的社會系統工程。誠信與注冊會計師職業的融合,是一般社會公德在注冊會計師職業中的具體體現。注冊會計師作為一種職業,既要遵循一般社會公德,也要遵循與職業相關的特殊要求。這種特殊要求來自兩個方面:一是隨著注冊會計師職業的演進而逐漸形成的、為社會公認並為多數注冊會計師自覺遵守的習慣、規則、紀律;二是政府有關部門制定的關於注冊會計師行為和活動要求的法律法規等。這也是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形成的兩種機制,即自律與他律。注冊會計師是社會職能專業化和人的角色社會化的統一。在此過程中,注冊會計師將與他人、社會結成一些特殊的社會關系,包括職業主體與職業服務對象之間、團體之間、職業團體內部的個體之間以及職業主體與國家之間的關系。為了維持並協調這些復雜的、特殊的社會關系,除了依靠法律、政治、經濟的規范外,還需藉助適應職業生活特點並用以調節職業社會關系的道德規范。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就是以協調注冊會計師個人、職業團體與社會關系為核心的職業行為准則和規范系統,是注冊會計師責、權、利的有機統一。總之,誠信的核心問題是:在謀求個人利益時,如何對待他人利益。誠信問題的根本解決在於用誠信的道德規范約束從業人員的動機,用誠信的法律規范約束從業人員的行為。當前,要做到以下這幾個方面尤其需要運用發展的眼光和創造性思維。1.誠信需要調控。正像市場經濟需要宏觀調控一樣,誠信建設同樣需要整體調控。因為誠信與市場制度的其他條件有密切聯系,不能孤立看待。行業誠信問題也不可能單獨解決。現代社會建立信譽機制的主要手段是現代組織,包括企業組織、社會組織、中介組織。一個人的生命有限但組織生命可以無限,如果個人利益取決於組織價值而組織價值又依賴於誠信,則個人就會注意信譽。因此,誠信調控就是要用非市場的力量通過組織和個人提高誠信水平。這些力量可以分為三種:一是法律和行政力量,二是社會力量,三是行為人的良知。加強法制和政府監管,是用非市場力量抑制市場制度的弊端。主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改進會計的法制建設,明確具體的懲處標准和懲處范圍,即明確哪些是會計的責任,哪些是審計責任,保證對失信的查處發現及時,懲處到位,責任到人。二是明確監管責任。注冊會計師行業、審計對象與服務對象是平等的三者關系。即使行業間也是平等的,相互不具備制衡能力,其中任何一個環節,一個單位的虛假行為得不到及時查處,都可能導致下一家或幾家造假行為的出現。對此,政府必須負起責任。政府監管部門的責任就是要解決防止造假,懲處造假,以及嚴格執法問題。還要發揮社會力量,主要是增加執業透明度。要在法律上明確,根據公開的財務報表對上市公司所作的分析,屬於言論自由,不構成名譽侵權。應當建立和培植揭露虛假會計信息的市場力量,以改變目前造假力量大於抑制力量的失衡狀態。同時,更要啟發行為人的良知,主要是加大教育力度。誠信在多大范圍和什麼程度上為人們所接受,取決於誠信的宣傳和教育。要讓人們認識到,誠信是重要並且有益的,誠信是必然趨勢,不誠信的人終究要付出代價,是為眼前利益犧牲長遠利益。2002年以來,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加強了對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後續教育力度,目的就在於提高注冊會計師對誠信執業的認識水平。2.誠信需要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解決行業誠信問題的武器。創新就是要針對注冊會計師執業失敗暴露出的競相壓價,不顧質量惡性競爭,為保收益不計後果「接下家」,面對干預和壓力不能保持應有的獨立性和謹慎原則而違心出具不實審計報告等問題,通過制度創新、體制創新和觀念創新逐步加以解決。要制定相應的制度和規范,使從業人員不能違反;建立相應的體制,使從業人員不敢違反;通過深入的教育,使從業人員不願違反。創新需要把握三點:一是緊緊依靠公眾,包括業內人員和社會大眾,充分發揮他們的實踐創造和聰明才智。二是緊緊抓住體制創新,通過改制把利益和風險捆在一起。三是狠抓行業監管,查處虛假行為,增加失信者的成本。誠信說到底是一種機制而不是口號。2002年以來,針對注冊會計師行業行業誠信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出台了一系列誠信建設措施。比如,制定行業誠信建設綱要,制定職業道德規范指導意見,實施重要領域的業務報備制度,把非常規更換事務所作為業務監管的突破口等,這些制度的實施,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3.誠信需要發展。誠信無論作為經濟資源還是道德資源,其內在規定性都需不斷充實和發展。特別是作為社會中介行業的注冊會計師行業,在保障經濟平衡運行、降低因信息不對稱造成的交易成本、保障社會公眾切身利益、實現資源有效配置等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職業道德和誠信的發展依賴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其次,職業道德和誠信的發展是執業實踐發展的必然要求。第三,職業道德和誠信發展是社會公眾對中介機構的基本要求。因此,我們只有不斷提高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素質和專業勝任能力。不斷深化會計師事務所內部監控制度,進一步加強行業協會的作用,轉變觀念,改進作風,提高服務意識,提升服務水平,才能促進職業道德和誠信建設深入發展,以滿足社會和公眾的需要,在推動市場經濟發展中實現自身價值,樹立良好形象。自上個世紀以來,潘序倫先生就在中國會計界最早倡導了誠信理念。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處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當必有誠」的誠信精神,已深深植根於會計執業界人士的心中,成為忠誠敬業的座右銘。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這一思想將會進一步發揚光大。(在「海峽兩岸會計師行業職業道德暨誠信建設研討會」上的演講摘要)

⑨ 求法律基礎知識論文今天需要

淺談案例教學法在《法律基礎知識課》中的應用
論文關鍵詞:案例教學 法律基礎知識課 應用
論文摘要:中等職業教學校《法律基礎知識》課在運用案例教學法時,要注意恰當使用案例。在法律基礎課教學中要注意案例應用於系統講授相結合,案例教學要與法規相統一,並精心設計案例的教學模式。
法律基礎知識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旨在對中職學生進行相關法制教育,使學生了解和掌握與自己密切相關的法律基礎知識,提高法律素養。而中職法律基礎課在培養學生自覺樹立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方面發揮著主渠道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法律基礎課的教學效果,是使之真正發揮主渠道作用的重要環節。而案例教學對提高法律基礎課教學效果的有效性是普遍關鍵在於如何合理安排並應用案例教學。
一、案例教學法釋義
所謂案例,就是在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中發生的典型事件,是圍繞事件而展開的故事,是對事件的描述。所謂案例教學,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要求,組織學生對案例的調查、閱讀、思考、分析、討論和交流等活動,教給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道理,進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學生對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種特定的教學方法。
二、思想政治課教學中使用案例教學法的意義
(一)案例教學法有助於激發學生對法律基礎課的學習興趣。
知識的獲得依賴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情境。案例教學適時地引入案例,可以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這樣會使學生感到回答法律概念和條文比較枯燥,但學起來並不乏味,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之由被動的接受型學習狀態轉為主動進取型學習狀態。生動有趣的案例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產生新鮮感從而使課堂教學更加活躍豐富。
(二)案例教學法符合一般性的認知規律,有助於學生對法律的理解。
法律法規的規定既抽象又原則,案例是理解法律的基礎,案例教學以具體的案例進行教學,使得抽象的規則具體化,原則的法律生動化。課堂上運用的案例有助於學生認識事物的本質和特徵,使學生把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結合起來,有助於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這也恰恰為學生理解法律提供了基礎。因此,案例教學符合認識由感性到理性規律,即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認識規律。
(三)案例教學法可以培養學生運用法律知識處理問題的能力。
法律基礎課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基礎的法律知識,是為了在生活中不斷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在處理和判斷有關問題時,能夠活學活用所學的法律基礎知識做出相應的分析和判斷。在教學中採用案例教學法,學生可以接觸到大量的案例,通過教學不但培養了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而且使學生了解了法條指定的初衷,這樣就能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律條文的具體含義。
三、法律基礎課教學案例的選擇
法律基礎課教學案例, 要在吃透教材精神的基礎上, 根據教學目的, 教學任務, 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選擇案例。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圍繞教材所闡述的基本法學理論和法律知識。
教學實踐中, 教師不應為迎合學生的心理、提高學生的興趣片面選擇一些熱點問題或現實性、針對性強但卻脫離教學目的、教學內容的案例, 防止偏離教材基本思想和基本原理的現象。應當在教學基本要求的指導下, 選擇成熟、典型、針對性強的案例, 盡量避免選擇尚不成熟或自己把握不準的案例, 以免誤導學生。
(二)貼近現實生活。
許多學生對法律基礎課興趣不大。老師講到的案例大多成了調劑學生情緒的平衡器, 缺乏對學生的吸引力。其原因之一就是貼近現實生活不夠, 導致學生在心理上缺乏親切感。法律是在動態中運行的, 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選擇貼近社會、貼近生活, 包括發生在學生自己身邊, 哪怕是很小的事件都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 培養他們自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或他人合法權益的意識。
(三)點、線、面相結合的原則。
由於法律是一個以法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則為主線, 各知識點和各基本原理相結合的知識體系。所以教學實踐中, 選擇案例應注意知識點與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則的結合。
四、案例教學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 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和針對性。
要考慮整個法律基礎 課的教學內容, 因為不是任何法律知識均可以採用案例教學法的, 案例教學法也不是研究法律的唯一方法, 因此教師應首先確定哪些教學內容適合運用案例教學法。同時, 案例並不能代替系統理論和法律知識的學習和研究, 案例應與系統講授相結合, 分析案例必須服從於教學內容的需要,使之成為系統介紹法律知識的良性載體, 使學生在掌握系統知識的基礎上去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目的性。
案例教學只是一種教學手段, 不是為了嘩眾取寵、博得學生暫時的關注, 因此不能為了講案例而講案例。運用案例教學是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內容, 從而達到法制教育的目的。應始終將教學目的貫穿於案例教學的整個過程中, 否則可能會出現學生記住了案例的故事情節, 卻不甚了解或忘記了其中要說明的法律原理。
(三)法律基礎。
課課時較短, 一般為32學時左右。在運用案例教學法時, 教師一定要注意課時的安排, 所選擇的案例、所設計的問題及教師對學生的引導都要充分的推敲, 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發揮出案例教學法的優點。
參考文獻:
[1]魏敏.淺談法律基礎教學中的案例教學法.東船舶工業學院學報(社科版), 2001(3)
[2]喬中國.」法律基礎」課案例分析教學法淺議.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2 (3).

熱點內容
新婚姻法必須有四樣東西歸男方 發布:2024-11-19 01:39:13 瀏覽:255
甘肅學院法學院 發布:2024-11-18 23:56:53 瀏覽:44
規章制度專項管理制度 發布:2024-11-18 23:46:34 瀏覽:26
吵架講的話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4-11-18 22:37:13 瀏覽:795
西安高新區法院 發布:2024-11-18 21:56:50 瀏覽:182
法學邏輯起點 發布:2024-11-18 21:46:49 瀏覽:11
最高法下發的通知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1-18 21:34:38 瀏覽:538
寄ems不帶回執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8 21:17:25 瀏覽:979
2016勸酒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18 21:15:59 瀏覽:907
昂承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4-11-18 20:17:30 瀏覽: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