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違背誠信原則的民事法律效力

違背誠信原則的民事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12-08 10:01:16

Ⅰ 生活中違背誠信原則的事有哪些

誠信原則在私法領域尤其是在民法債權理論中被視為「帝王條款」、「最高行為准則」,其基本語意是要求人們在民事活動中行使民事權利和履行民事義務時應當講究信用,嚴守諾言,誠實不欺,在不損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否則將獲得不利的法律評價。中國《民法通則》第四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
1.工作中的不負責,是對工作單位的不成信。2.欺詐他人是對自己和對社會的不負責。3.對他人答應的事不兌現,是對他人的不誠信。4.學習或者考試抄襲作弊,是對學校,對同學的不誠信。5.買賣東西時,賣方對買方有隱瞞自己所賣物品的真實信息或者誇大所賣物品的功能,這是對買方的不誠信。6.建築商對建築的偷工減料是對百姓對社會的極度不誠信。這些都是生活中通常發生的違背誠信的事。我的回答,如果對您有用,請採納!謝謝!

Ⅱ 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的民事行為有效嗎

如果違反真實性原因的話,這種民事行為來說是一種失效的行為,因為他們在權利和義務的履行過程中間是不對等的,是否必然會對另外一方會造成相應的損失,所以說必須要遵守這種原則,否則的話是無法進行。

Ⅲ 違背誠信原則要受到法律制裁嗎

是的,誠信原則是法律的帝國條款,不誠信的事肯定是違法的事。以下內容摘自:摘自《ICE8000信用知識入門》(方邦鑒著),除了下面的內容外,我再補充一點,普通法系國家違反誠信原則的事,只要有人起訴,就會受到法律制裁的。
誠信是一種處理各類社會關系的行為規范,它要求人們善意地處理各類社會關系,積極遵守人類普適價值原則。比如: 「誠實無欺」、「講信用」、「守信譽」、「信賴保護」。誠信,也可以理解為一種行為標准、一種價值觀。
一些專家學者從倫理的角度分析,認為」誠信」是一個道德范疇,這無疑是正確的,但並不全面。因為「誠信原則」已成為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法律所接受的基本原則,成為民法及其它法律的一個通用原則,也被人們稱之為「帝王」條款,違反該原則的法律行為也當然被認定為無效法律行為或可撤銷的法律行為,所以說「誠信」同時也是一個法律范疇。
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條: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與此原則相對應,該法第五十八條第三款規定:下列民事行為無效:(三)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
合同法》和《公司法》也有類似的規定。
上述法律條款說明:誠信不僅是一個道德規范,而且是一個法律規范。
誠信原則不但體現在民商法領域,而且也體現在行政法與刑事法領域,比如:誘供與誘犯都是非法的。
因某一個行業假冒偽劣、坑蒙拐騙等失信行為泛濫,媒體上稱該行業發生了「信用危機」或「信用喪失」,如:重慶火鍋出現用工業臘作底料的事件被曝光後,該行業「信用喪失」的情況被揭露,繼而該行業出現了「信用危機」(一段時間內,人們因不信任該行業而減少了購買行為)。在這里,「信用危機」或「信用喪失」表達的意思是「誠信危機」或「誠信喪失」,應將這里的「信用」理解為廣義的信用。行為人假冒偽劣、坑蒙拐騙的行為,既違反了道德,也違反了法律。
認識到誠信同時屬於法律規范,對人們有著重要意義,可以使人們樹立這樣的信念:只要是失信行為,不但是不道德的,不但應受到道德譴責,而且大多都是違法的(它違反了法律的帝王條款誠信原則),還應受到法律的制裁。當然,我們也要同時注意,追究失信行為的法律責任,受法律環境等因素的制約。客觀上,也存在一些不良的法律條款,直接違反了誠信原則這一帝王條款。但是,只要越來越多的人們樹立誠信至上的信念和價值觀,違反誠信原則的法條或行為會越來越少。

Ⅳ 欺詐行為的法律認定

欺詐行為的法律認定如下:
1、欺詐人有欺詐故意,欺詐故意是指行為人具有故意欺詐他人的意思,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使被欺詐人陷入錯誤認識,並且希望這種結果發生的一種心理狀態;
2、欺詐人有欺詐行為,欺詐行為,指欺詐人語言、文字或活動有隱瞞事實而告知虛假情況的行為。即使被欺詐人陷於錯誤、加深錯誤或保持錯誤而虛構事實、變更事實或隱瞞事實的行為,欺詐行為可體現為作為和不作為兩種方式;
3、被欺詐人因欺詐而產生錯誤認識,被欺詐人的錯誤非因自己疏忽大意之故,而是因欺詐人的欺詐所致。所謂錯誤,是指對合同內容及其他重要情況的認識缺陷;
4、被欺詐人因錯誤而為意思表示,被欺詐人的錯誤非因自己疏忽大意之故,而是因欺詐人的欺詐所致。所謂錯誤,是指對合同內容及其他重要情況的認識缺陷,意思表示,是表意人將欲成立法律行為的意思表示於外部的行為可見,意思表示是一種行為,是表意人將心理狀態表示於外部的行為,由三個要素構成,即效力意思、表示行為、表示意思,意思表示人慾使其表示內容引起法律上效力的內在意思要素,即效力意思,用以表達行為人內在意思的方式,即表示行為,通過表示行為表示於外部的意思,即表示意思;
5、欺詐違反法律違反誠實信用原則,誠信原則是民事法律的最基本原則,其要求當事人應當以善意的、誠實的、自覺的方式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這一原則的規定是為了平衡當事人與當事人、當事人與社會之間的利益關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Ⅳ 誠信原則在民事訴訟中的體現


書上的東西,望採納

Ⅵ 民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屬於什麼原則

誠實信用是民法的基本原則之一。

誠信原則在司法審判中主要適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1、避免具體規則可能導正的不公正裁決。在適用現行法律中的具體規定將導致明顯不公正裁決時,若適用誠信原則能導正判決結果,此時法官應適用誠實信用原則,而不適用具體規定。

2、對合同進行解釋,填補合同漏洞。對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地方,法官可依誠信原則來探求當事人的真實意思,使合同在維系當事人權益平衡的基礎上履行。

3、對法律進行解釋,填補法律漏洞。法律在制定過程中,不可能對現實生活中錯綜復雜的一切事物,對適用法律的各種具體條件作出萬無一失、詳盡無遺的規定,因此,應用法律處理案件的過程就是一個對法律規范進行解釋的過程。

(6)違背誠信原則的民事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具體適用時應注意:

1、回歸最初補充功能。在法律適用時,如果存在具體的法定規則,則需首先適用該規則,只有在法律適用由於具體情況的特殊性而對合同當事人一方明顯不公正的情況下,才以誠實信用原則予以平衡,在這個意義上,誠實信用原則具有次位性。

2、限制權利的濫用。一般認為,禁止權利濫用已經變為同誠實信用一樣的民法基本原則,應當與誠實信用原則進行區分,其實誠實信用與禁止權利濫用屬於一體兩面,

如失效被視為權利濫用的限制,以訴訟時效為例,法律保護的實質是債務人對債權人長期不履行權利的一種信賴利益,這是對債權人不誠實信用的限制。

Ⅶ 違反最大誠信原則的表現和法律後果

保險原理與實務考試大綱

一、保險原理

該部分包括保險概述、保險合同、保險的基本原則、保險費率釐定原理、保險公司業務管理、保險市場和保險監督管理。其知識點如下:

(一)保險概述

1.保險的概念

保險的含義;保險的要素;保險的特徵;保險與相似制度比較。

2.保險的種類

按照實施方式分類;按照保險標的分類;按照承保方式分類。

3.保險的功能

保險保障功能;資金融通功能;社會管理功能。

(二)保險合同

1.保險合同的特徵與種類

保險合同的含義;保險合同特徵;保險合同種類。

2.險合同的主體與客體

保險合同主體;保險合同客體。

3.保險合同的內容與形式

保險合同的內容;保險合同的形式。

4.人壽保險合同中的常見條款

不可抗辯條款;年齡誤告條款;寬限期條款;復效條款;自殺條款;不喪失價值條款;貸款條款;自動墊繳保費條款

戰爭條款;保險單轉讓條款。

5.保險合同的一般法律規定

保險合同的訂立;保險合同的效力;保險合同的履行;保險合同的變更;保險合同的解除;保險合同的終止;保險合同的解釋;解決保險合同爭議方式。

(三)保險的基本原則

1.保險利益原則

保險利益及其成立的條件;主要險種的保險利益;保險利益的時效;保險利益原則存在的意義。

2.最大誠信原則

最大誠信原則及其存在的原因;最大誠信原則的基本內容;違反最大誠信原則的表現和法律後果。

3.近因原則

近因原則的含義;近因認定與保險責任的確定。

4.損失補償原則

損失補償的基本原則;損失補償的派生原則。

(四)保險費率釐定原理

1.財產保險的保費釐定原理

保險費和保險費率;釐定保險費率的原則;純保險費率的確定;附加保險費率的確定;營業保險費率的確定。

2.人壽保險的保費釐定原理

影響人壽保險費率的因素分析;生命表;基本利息的計算;確定年金的計算;生命年金的計算;人壽保險躉繳純保費的計算;人壽保險年繳純保費的計算;人壽保險營業保費的計算;人壽保險責任准備金的計算。

(五)保險公司業務管理

1.保險公司的投保業務管理

投保服務;投保選擇。

2.保險公司的承保業務管理

承保的內容;承保工作的程序;續保。

3.保險公司的防災業務管理

保險防災的概念;保險防災的內容;保險防災的方法。

4.保險公司的理賠業務管理

保險理賠的含義;保險理賠的原則;保險理賠的程序。

(六)保險市場

1.保險市場概述

保險市場的含義;保險市場的特徵;保險市場的模式;保險市場的機制。

2.保險市場的供給與需求

保險市場供給的概念;影響保險市場供給的因素;保險商品的供給彈性;保險市場需求的概念;影響保險市場需求的主要因素;保險商品需求彈性。

3.保險市場供給主體

保險市場的供給者;保險公司業務范圍與核定;保險市場中介。

4.再保險市場

再保險市場概述;我國再保險市場;國際再保險市場。

5.中國保險市場的歷史沿革

新中國保險業的誕生;國內保險業的恢復;我國保險市場的開放;加入世貿組織與中國保險業發展。

(七)保險監督管理

1.保險監督管理概述

保險監督管理的概念;保險監督管理的必要性;保險監督管理的目的;保險監督管理的原則;保險監督管理的方式與監督管理目標模式。

2.保險監督管理內容

償付能力監督管理;市場行為監督管理。

3.保險監督管理方法

現場檢查;非現場檢查。

二、保險實務

該部分包括財產保險實務、運輸工具保險實務、貨物運輸保險實務、責任保險實務、信用和保證保險實務、工程保險實務、特殊風險保險實務、人壽保險實務、意外傷害保險實務、健康保險實務和再保險實務。其知識點如下:

(一)財產保險實務

1.財產保險概述

財產保險的概念;財產保險的特徵;財產保險的種類。

2.企業財產保險

企業財產保險的保障范圍;企業財產保險的保險責任和附加責任;企業財產保險基本險的除外責任;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的除外責任;企業財產保險的保險金額;企業財產保險保險費率的影響因素;企業財產保險的賠償處理。

3.家庭財產保險

家庭財產綜合保險;家庭財產兩全保險;家庭財產附加險(盜搶險)。

4.機器損壞保險

機器損壞保險的概念;機器損壞保險的特點;機器損壞保險的保險標的;機器損壞保險的保險責任;機器損壞保險的除外責任;機器損壞保險的保險期限;機器損壞保險的保險金額;機器損壞保險的保險費率;機器損壞保險的賠償處理。

5.利潤損失保險

利潤損失保險的概念;利潤損失保險的特徵;利潤損失保險的保障項目;利潤損失保險的除外責任;利潤損失保險的賠償期;利潤損失保險的保險金額;利潤損失保險的保險費率;利潤損失保險的賠償處理。

(二)運輸工具保險實務

1.機動車輛保險

機動車輛保險及其特徵;機動車輛保險的險別;機動車輛保險的保險責任;機動車輛保險的除外責任;機動車輛保險的保險金額和賠償限額;機車輛保險的保險期限;機動車輛保險的保險費;機動車輛保險的無賠款優待;機動車輛保險的核保;機動車輛保險的賠償處理。

2.船舶保險

遠洋船舶保險的保險責任;遠洋船舶保險的除外責任;遠洋船舶保險的保險期限;遠洋船舶保險的免賠額規定;遠洋船舶保險海運條款;遠洋船舶保險的賠償處理;沿海內河船舶保險的保險標的與保險責任;沿海內河船舶保險的除外責任;沿海內河船舶保險的保險金額;沿海內河船舶保險的賠償處理。

3.飛機保險

飛機保險及其種類;飛機機身(零備件)一切險;旅客(行李、貨物、郵件)法定責任保險和第三者責任保險;飛機保險的保險金額;飛機保險的保險費率;飛機保險的賠償處理。

(三)貨物運輸保險實務

1.國際貨物運輸保險

海上運輸貨物保險基本險的保險責任和除外責任;海上運輸貨物保險附加險的保險責任;海上運輸貨物保險的保險期限;海上運輸貨物保險的保險金額;海上運輸貨物保險的保險費;海上運輸貨物保險的賠償處理;陸上運輸貨物保險;航空運輸貨物保險;郵包運輸保險;國際多式聯運保險。

2.國內貨物運輸保險

國內貨物運輸保險概述;國內水路、陸路(公路、鐵路)運輸貨物保險;國內航空運輸貨物保險。

(四)責任保險實務

1.責任保險概述

責任保險的概念;責任保險的種類。

2.產品責任保險

產品責任保險的概念;產品責任保險的內容。

3.僱主責任保險

僱主責任保險的概念;僱主責任保險的內容。

4.公眾責任保險

公眾責任保險的概念;公眾責任保險的內容。

5.職業責任保險

職業責任保險的概念;職業責任保險的內容。

(五)信用和保證保險實務

1.信用保險

信用保險的概念;一般商業信用保險;投資保險;出口信用保險的概念;出口信用保險的經營特點;出口信用保險的種類;短期出口信用保險;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

2.保證保險

保證保險的概念;保證保險與信用保險的區別;合同保證保險;產品質量保證保險;忠誠保證保險。

(六)工程保險實務

1.工程保險概述

工程保險及其特徵;工程保險的類型。

2.建築工程保險

建築工程保險的適用范圍;建築工程保險的保障對象;建築工程保險的保險責任;建築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建築工程保險的附加險;建築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建築工程保險的保險金額;建築工程保險的保險費率;建築工程保險的賠償處理。

3.安裝工程保險

安裝工程保險物質損失部分的保險責任與除外責任;安裝工程保險第三者責任部分的保險責任與除外責任;安裝工程保險保險金額的確定。

(七)特殊風險保險實務

1.航天保險

航天保險的保障范圍;航天保險的保險種類;航天保險的保險責任;航天保險的除外責任;航天保險的保險金額;航天保險的保險費率;航天保險的保險期限;航天保險的賠償處理。

2.核電站保險

核電站保險及其特點;核電站保險的種類;核電站保險的保險責任;核電站保險的除外責任;核電站保險的保險金額;核電站保險的賠償處理。

3.海洋石油開發保險

海洋石油開發保險及其種類;海洋石油鑽井平台保險;井噴控制費用保險。

(八)人壽保險實務

1.人壽保險概述

人壽保險的概念;人壽保險的特點;人壽保險的分類。

2.普通人壽保險

定期壽險;終身壽險;兩全保險;年金保險。

3.新型人壽保險業務

分紅保險;投資連接保險;萬能保險。

4.團體人壽保險

團體保險概述;團體人壽保險的主要險種。

5.人壽保險的核保與核賠

人壽保險核保;人壽保險核賠。

(九)意外傷害保險實務

1.意外傷害的界定

意外傷害的定義;意外傷害的特徵;意外傷害保險的可保風險分析。

2.意外傷害保險的種類

個人意外傷害保險;團體意外傷害保險

3.意外傷害保險的內容

意外傷害保險的保險責任;意外傷害保險的給付方式。

(十)健康保險實務

1.健康保險概述

健康保險的概念;疾病成立的條件;健康保險的特徵。

2.健康保險的種類

個人健康保險;團體健康保險。

3.健康保險的常用條款

個人健康保險的常用條款;團體健康保險的常用條款。

(十一)再保險實務

1.再保險概述

再保險的概念;再保險的特徵;再保險的作用。

2.再保險的業務種類

比例再保險;非比例再保險。

3.再保險業務的安排方式

臨時分保;預約分保;合同分保。

4.再保險合同

再保險合同的概念;比例再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非比例再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

5.再保險業務管理

分入再保險業務管理;分出再保險業務管理。

保險經紀實務考試大綱

一、保險經紀人概述

(一)保險經紀人的概念

保險經紀人的定義;保險經紀人的組織形式;保險經紀人的產生與發展。

(二)保險經紀人的特點及分類

保險經紀人的特點;保險經紀市場的特徵;保險經紀人的主要分類。

(三)保險經紀人的作用

保險經紀人的宏觀作用;保險經紀人的微觀作用。

二、保險經紀業務運作

(一)保險經紀業務內容

保險經紀業務范圍;財產保險經紀業務;人身保險經紀業務;再保險經紀業務

(二)保險經紀業務程序

展業宣傳;確定客戶基礎,簽訂委託協議書;提供防災防損,風險管理與咨詢;制定保險方案;詢價並確定最終保險人;投保實務操作;協助索賠;客戶關系管理。

(三)保險經紀人對保險人的選擇與評估

保險經紀人對保險人的評估;對保險公司財務穩定性的評估

三、保險經紀機構的監管

(一)保險經紀機構監管概述

監管目標和監管主體;監管手段;監管方式。

(二)機構監管

設立監管;變更和終止監管。

(三)資格監管

從業資格和執業證書;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監管。

(四)經營規則和監督管理

經營規則;監督管理。

(五)保險經紀機構的法律責任

保險經紀機構的行政責任;保險經紀機構的民事責任;保險經紀機構的刑事責任。

四、保險經紀從業人員職業道德與執業操守

(一)職業道德概述

職業道德的含義;職業道德的特徵。

(二)保險經紀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

守法遵規;誠實信用;專業勝任;勤勉盡責;友好合作;公平競爭;保守秘密。

(三)保險經紀從業人員的執業操守

執業准備;執業過程;執業活動的重要方面。

五、風險管理基礎

(一)風險概述

風險的含義;風險的種類;風險的特徵

(二)風險與保險

風險的構成要素;風險與保險的關系;大數法則在保險中的應用。

(三)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的含義和歷史演變;風險管理的目標和范圍;風險管理的成本;風險管理的方法。

(四)風險管理過程

風險識別;風險估測;風險評價;選擇風險管理技術;評估風險管理效果。

六、個人和家庭風險管理

(一)個人和家庭風險管理實務

風險的識別和估測;運用非保險工具進行風險管理;運用保險工具進行風險管理。

(二)個人和家庭風險管理案例

家庭基本情況分析;風險管理分析。

七、企事業單位風險管理

(一)企事業單位風險管理實務

風險的識別;風險的估測;運用非保險工具進行風險管理;運用保險工具進行風險管理。

(二)企業風險管理案例

案例一:某音樂劇的風險管理案例;案例二:某廣告公司團體投保案例;

八、保險業務風險管理

(一)保險業務風險管理概述及流程

保險業務風險;保險業務風險管理流程。

(二)我國保險公司保險業務風險管理

保險公司整體風險管理概述;我國保險業務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保險業務風險管理現狀對我國保險業發展的影響。

(三)再保險業務風險管理

再保險業務風險管理概述;再保險整體風險管理的主要技術;再保險分出業務的風險管理;再保險分入業務的風險管理。

九、市場營銷基礎知識

(一)市場營銷概述

營銷的基本概念;市場營銷管理;市場營銷信息系統與營銷調研;市場營銷環境。

(二)市場細分與目標市場選擇

市場細分的基本概念;市場細分的步驟;目標市場選擇策略。

(三)市場營銷戰略與策略

市場營銷戰略;市場營銷策略。

(四)保險營銷概述

保險營銷的基本概念;保險產品定價與客戶管理;保險營銷戰略與策略;保險營銷渠道。

十、財會基礎知識

(一)會計核算基礎

會計的定義與作用;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會計要素與會計等式。

(二)會計核算的一般過程

會計科目的設置;借貸記賬法。

(三)財務會計報告

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要求;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利潤分配表。

(四)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概述;保險公司的財務管理。

十一、稅收基礎知識

(一)稅收概述

稅收的定義;稅收的特徵。

(二)稅制要素

稅制的基本要素;稅制的其他要素。

(三)稅收體系

稅收分類;我國現行稅收體系。

(四)保險企業相關稅收

營業稅;印花稅;企業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

十二、金融基礎知識

(一)金融基本概念及范疇

貨幣與信用;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金融工具;證券定價。

(二)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

銀行體系;非銀行金融機構;金融市場的分類;金融市場的功能。

(三)利息與利率

利率的含義與種類;利率的作用;利率風險。

(四)外匯與匯率

外匯基本概念;外匯市場與匯率制度;匯率的決定;匯率的作用與匯率風險。

十三、法律基礎知識

(一)民事法律制度

民法的一般規定;民事主體制度;代理制度;民事責任概述。

(二)合同法概述

合同法的一般規定;合同的訂立及效力;合同的履行及違約責任;合同的變更、轉讓及終止;相關合同類型。

(三)保險法概述

保險法的概念及適用;保險合同與相關責任;保險市場經營與規范。
還有什麼法律問題可以直接咨詢我們的律師
醫療糾紛律師http://china.findlaw.cn/yiliao/
交通事故律師http://china.findlaw.cn/jiaotongshigu/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Ⅷ 某一具體民事法律行為違反了民法的公平原則,其法律效力是什麼

某一具體民事法律行為違反了民法的公平原則,其法律效力自始無效。不具有法律效力。

Ⅸ 論民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

我國民法通則第4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原則」,從而使我國成為第一個誠實信用原則寫進法律中的社會主義國家。這一舉措的意義是多方面的,它賦予司法者根據這一適用性很強的原則條款創建一定的自由裁量權,以適應協調各種復雜多變的社會矛盾和調節紛繁多樣的社會經濟關系的需要。

1、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及其作為民法原則的依據

民法通則中提到的誠實信用原則,原本是人類社會繼承久遠的道德規范,它有兩層基本含義:誠實,是指言行真實,合符情況,無虛假、欺詐之意;信用,是指信守約定或承諾的規則,履行和承擔由約定或承諾的規則所確定的職責。這兩層含義既有獨立性,又有關聯性。信用來自誠實,誠實見諸於信用。兩者結合,相互支持、包容,成為人際交往中普遍遵循的道德准則。誠實信用原則的這種普遍適用性,是基於它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因而其內涵和外延均有著較大的不確定性。但這並不妨礙其作為是一般的道德規范而發揮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范圍逐步擴大,從單純的人際關系、社會倫理領域擴展到社會經濟、政治活動領域,它的內涵和外延也隨之不斷發展。它僅僅作為道德准則來發揮作用已經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了。這是因為:

(1)社會需要將經濟活動的道德准則上升為強制的法律規范

自古今中外,人們在經濟活動中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一定的道德意識的制約或影響。誠實信用作為最一般的道德准則,自然會對人們由經濟活動產生一定的約束和影響作用。不過這種約束和影響作用,是以當事人的自律或習慣氛圍為必要條件的,並不具有外在的強制性。因此對於經濟活動中的背信棄義、爾竇我詐、坑蒙拐騙,以謀取不義之財的丑惡行徑還不足以構成有力的約束。這也表明單純的道德制約還不能保證人們行為的誠實信用和社會的公正、公平。在這種背景下,要求把某些一般的道德准則上升為人人都必須遵守、具有強制約束力的法律規范,就成了社會的客觀需要。將誠實信用這一道德准則列為民法的一項原則條款,正是適應社會這種需要的邏輯結果。

(2)是克服成文法,滯後性的需要

社會生活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新情況、新問題總是層出不窮,在一定時期制訂的成文法,無論怎樣完備,周詳,相對於不斷變化的社會生活實際而言,總難免存在某些滯後性。這表現為已有的法律條文在適用復雜多樣的案件時,往往處於捉襟見肘的窘境。走出這種窘境的最佳途徑是:立法賦予司法者在現有成文法條文的基礎上具有不失社會公平、公正的一定自由裁量權。將具有普遍意義的道德准則一誠實信用,列為民法的一項一般性指導原則,這就為民法條文的實施規定了一個實現社會公平、公正的法律准則。當司法者(法官)在遇到現有法律條文不能充分適用案情的條件下,可以為貫徹這一指導原則而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以保證裁決的結果能夠符合社會公平、公正的宗旨。在這里,誠實信用原則既是成文法進行必要延伸、擴展的法定依據,又是這種延伸、擴展的合理界限。在貫徹誠實信用原則的司法過程中,應當把克服成文法的滯後性,與維護法律的權威性和排除司法的隨意性結合起來。

2、誠實信用原則在民法中的作用

首先,指導當事人正確從事民事活動。誠實信用原則作為一項廣泛適用性的民事行為規范,向當事人清晰地警示了什麼行為受到法律保護,什麼行為是法律所不容許;當事人應如何正確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才不致對他人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損害,這就為當事人如何從事民事活動起著指導和規范的作用。

第二解釋、評價和補充法律行為的作用。誠實信用原則作為民法的一項基本指導原則,可以對當事人的法律行為進行裁量和判斷,決定其法律效力以及引起的法律責任,從而補充和完善已有的法律行為,使之更符合社會公正與公平。

第三解釋和修正法律的作用。一般而言,法律條文都有一定的抽象性,在適用於具體案件時,有必要作一些細化的、有針對性的診釋。以誠實信用原則為指導來解釋法律,有助於維護法律公平正義。這就是誠實信用原則在法律解釋上的作用。如前所述,由於現有法律的滯後性與社會發展的變動性之間的矛盾,有時會使得法律在適用上遇到難以確准裁量的困難,以誠實信用原則為准繩,可以對法律中不盡人意之處進行合理的修正和補充,使當事人的利益及責任公平分配,從而實現法律的公正與公平。

第四對疑難案件起輔助定性的作用。案件的定性是適用法律的前提。現實生活中某些案件的性質含混隱密,一時難以作出准確的法律判斷。運用誠實信用原則,對這些案件的案情進行分析,有助於發展其中的真偽善惡,對正確判定案件性質和應適用的法律,以及當事人權利義務的合理公平分配,都將起著重要作用。

第五彌補法律漏洞的作用。相對於不斷發展變化的社會生活而言,已有的成文法律難免存在漏洞。對法律尚未有規定的地方,可以按誠實信用原則的要求加以彌補,以便對具體案件進行恰當處理,這就是司法者造法的表現。對法律漏洞的彌補,為日後的立法、修法提供了依據和條件,這對法律制定的健全、完善有重要的意義。

第六追求個別正義和社會公正的作用。法律不可能窮盡不斷變化著的社會方方面面,在司法活動中,將一般性的成文規定適用各種不同的情況,可能導致個別案件裁決的有非正義性。這里,根據現代意義上的誠實信用原則。在當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一方面可以指導市場主體誠實信用地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塑造市場主體的誠信精神;另一方面,通過賦予司法者一定的解釋、補充和修正法律的自由載量權,彌補已有法律的某些不足,為日後法制的進一步完善積累經驗和創造有利條件。

綜上所述,誠實信用原則是一項非常有價值的民法指導原則。在當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一方面可以指導市場主體誠實信用地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塑造市場主體的誠信精神;另一方面,通過賦予司法者一定的解釋、補充和修正法律的自由裁量權,彌補已有法律的某些不足,為日後法制的進一步完善積累經濟和創造有利條件。

3、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條件

誠實信用原則的作用情況表明,其發揮作用要依賴業已存在的法律行為和法律條款。以此原則為指導,或對當事人雙方具體利益進行公平考量,作出公平的結論;可對法律規定不明的予以診釋;或對有漏洞的予以彌補;或對某一具體義務加以擴張,以維護雙方當事人的正當權益,等等,其根本目的就是實現法律的公平、公正。

總之,正確運用誠實信用原則,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而又不使其被濫用,既是民法實施中一個重要課題,也是檢驗司法者執法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准。

熱點內容
廣西社區矯正條例 發布:2025-02-11 14:58:38 瀏覽:250
農民工維權法律知識講座信息 發布:2025-02-11 14:52:20 瀏覽:498
行政法適用從舊兼從輕 發布:2025-02-11 14:09:13 瀏覽:648
入選區黨委法律顧問 發布:2025-02-11 13:50:16 瀏覽:453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尋親路 發布:2025-02-11 13:34:31 瀏覽:770
刑法的私塾pdf 發布:2025-02-11 13:12:04 瀏覽:923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公開的事項應當 發布:2025-02-11 13:10:08 瀏覽:116
捅人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11 13:06:14 瀏覽:508
法律碩士可以參考博士嗎 發布:2025-02-11 13:00:16 瀏覽:448
勞動法有毒有害工種 發布:2025-02-11 12:41:36 瀏覽: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