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滬杯法律知識競賽2015
❶ 初一級進行法律知識競賽,共有30題,答對一題得4分,不答,答錯一題均倒扣2分
設答對x題
方程:4*x-2*(30-x)=96
解得:x=26;
則小明答對26*4=104分
方程:4*x-2*(30-x)=100
解得:x=80/3
所以不可能拿100分
❷ 新滬杯青少年法律知識競賽高中組樣題試題答案
「新滬杯」青少年法律知識競賽高中組樣題參考答案 一,單選 1.C2.C3.B4.C5.B 6.D7.B8.D9.B10.C 11.A12.B13.D14.B15.B 16.A17.D18.B19.C20.A 21.B22.B23.A24.C15.D 16.B27.D28.C29.B30.B 31.A32.C33.C34.D35A 36.D37.B38.C39.C40.A 二,多選 1.ABCD 2.BC 3.ABC 4.ABC 5.CD 6.CD 7.ABD 8.AB 9.ABCD 10.AC 11.AB 12.ABC 13.ABD 14.ABD 15.ABC 16.ABCD 17.ACD 18.ABC 19.ABD 20.ABD 21.AC 22. BD 23.AC 24.ABD 25.AB 三,判斷 1.對 2.錯 3.對 4.對 5.錯 6.對 7.錯 8.錯 9.對 10.對 11.錯 12.錯 13.錯 14.錯 15.對 16.對 17.對 18.對 19.錯 20.錯 四,案例分析(一)法律評析: 我國刑法中認定的正當防衛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防衛行為。法律鼓勵公民實施正當防衛以保護公共利益以及本人或他人的人生財產安全。 但是法律中所講的正當防衛也是存在一定的要求的。必須是實際存在的和正在進行的不法侵犯,所謂「實際存在」即是指該不法侵犯是客觀的,而不是防衛人主觀猜測或是臆想出來的,而所謂「正在進行中」是指不是已經結束或尚未開始的步伐侵害,這也強調了正當防衛的時間性。 本案中,丁繼光所實施的對於王小剛的侵害行為雖然實際存在,但是卻不是正在進行中的。也就是說,王小剛的合法權益索然遭受到了侵害,但是這種侵害已經過去,王小剛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在他實施所謂的「正當防衛」時並沒有直接處於危險狀態。對於已經過去的侵犯行為,如果要追究必須通過司法機關的法律程序,不允許任何人實施報復。本案中王小剛所實施的就不是正當防衛,而是一種典型的報復,這是我們國家法律所不允許的。所以,王小剛造成他人重傷的行為不是合法的正當防衛,而是已經構成了故意傷害罪,應當承擔吸相應的刑事責任。 法律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正當防衛)「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法律小貼士: 通過本案,我們發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一些本來是受害者的青少年,到最後卻成為了被告人。究其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他們不懂得依法來保護自己,而是採取了私下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實施報復行為時,他們似乎理由十足,甚至還認為自己是「主持公道」、「伸張正義」、「為民除害」,殊不知,這種行為都是法律所禁止的。我們廣大的青少年應當認真吸取本案的教訓,時刻注意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通過法律的途徑來預防和制止外界對自己人身和財產的不法侵害。 (二)法律評析: 在我國刑法中,有關於侵犯財產性質的犯罪發生比率是相當高的,本案就是一個典型的財產詐騙案件。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所謂詐騙罪,就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欺騙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一般的詐騙行為分為以下幾個步驟:首先是行為人實施了欺騙的行為,其次是受騙者產生了錯誤的認識,而正是基於這種錯誤的認識受騙者處分了財產,使得行為人或者第三者取得了,而被害人為此遭受了財產的損失。本案中,行為人瞿仁光編造了可以為李荷華調動工作的謊言,使李荷華的母親誤以為這是可以幫助女兒招到更好工作的機會,為此李荷華的母親為了順利地辦成此事交給了行為人瞿仁光三萬五千元,而瞿仁光在拿到這筆錢款後就逃之夭夭,這一系列的行為模式符合了刑法關於詐騙罪的基本構造。故而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瞿某的行為已經構成詐騙罪,應當受到刑事處罰。 法律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法律小貼士: 近些年來,侵犯財產類案件,特別是詐騙犯罪在社會上發生的還是比較多的,層出不窮的騙術讓我們許多的老百姓防不勝防。歸根結底,我們認為許多人民被騙的原因主要是貪圖小便宜、警惕心不強。犯罪分子騙取錢財不管是採取老手段,還是使用新伎倆,其最終都是通過人們貪小便宜、鑽空子的心理達到騙取他人錢財的目的。因此,我們如果遇到有人以各種借口和理由討要錢財的,我們都要提高自己的警惕心,認真分析,切不可因為貪一點小便宜,鑽一點空子而造成大損失,更不可讓自己的善良被別人所利用。 在本案中,李荷華的母親正是因為為女兒的工作著想,才會誤入騙子的圈套。其是要找一個好工作無可厚非,但關鍵應當通過自己的努力,走正當的程序,而不應當依靠一個多年未成謀的老同學的花言巧語。 所以作為我們一般群眾,尤其是青少年,應當努力他提高自己的警惕意識,對於陌生人或是不甚了解的人,不應當輕易相信;要培養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判斷能力,豎立起堅定的法律意識和防範意識,不要給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機。
❸ 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動法律知識競賽試題中學組答案
2012年「新滬杯」青少年法律知識競賽樣題參考答案(初中組)
一、單選題。
DDBAC BBBCB ACCBB CBBB
二、多選題
1.ABC 2. ABCD 3.ABCD 4.ABC 5. ABCD
6.ABCD 7. AC 8.AC 9.ABC 10. ABCD
11. BC 12. ABCD 13. AC 14. ABC 15. ABCD
16. ABCD 17. ABCD 18. ABCD 19. ABCD 20. ABCD
21. ABCD 22. ABCD 23. ABCD 24. ABCD 25. ABCD
三、判斷題
錯錯對錯對 錯對對對
四、簡答題
(1)根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的規定,未成年人的列行為屬於不良行為:1)曠課,逃學;2)未經家長同意,擅自外出夜不歸宿;3)攜帶匕首、三棱刀、彈簧刀等管制刀具;4)打架斗毆、辱罵他人;5)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6)盜竊財物,故意毀壞財物;7)賭博或者變相賭博;8)觀看、收聽、閱讀色情淫穢的音像製品、書刊等;9)進入法律、法規規定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營業性歌舞廳等場所;10)吸煙、酗酒;11)其他嚴重違背社會公德的不良行為。
(2)對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責任,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
五、案例題
1.(1)甲的肖像權受到了侵犯。肖像權是指公民通過各種形式在客觀上再現自己形象而享有的專有權。
(2) 《民法通則》第100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3)是的。雖然商場已經支付了照片使用費,但沒有經過甲本人或作為其監護人的父母的同意,因此也侵犯了甲的肖像權。
(4) 是的。影樓未經甲本人或作為其監護人的父母的同意,擅自將照片使用權賣給商場,違反了合同的約定,應當承擔違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