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效力具有

法律效力具有

發布時間: 2020-12-19 22:11:20

1. 憲法具有什麼的法律效力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規定一個國家的社會制度和國家制度的基本原則、國家機關的組織和活動的基本原則,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等重要內容,有的還規定國旗、國歌、國徽和首都以及統治階級認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國家生活的各個方面。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據,一切法律、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的法律效力高於一般法律。

1、憲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礎和依據,任何普通法律、法規都不得與憲法相抵觸;

2、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准則。

我國《憲法》第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1)法律效力具有擴展閱讀:

憲法的意義: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規定一個國家的社會制度和國家制度的基本原則、國家機關的組織和活動的基本原則,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等重要內容,有的還規定國旗、國歌、國徽和首都以及統治階級認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國家生活的各個方面。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據,一切法律、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2. 備忘錄的法律效力具有嗎

1、法律上沒有「備忘錄」的概念,備忘錄不一定等於合同,至於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不能一概而論;

2、如果名為「備忘錄」,但符合以下條件,則應視為具有法律效力,雙方均應予以遵守和執行;

(1)備忘錄所約定事項具體、確定,且為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

(2)備忘錄所約定事項不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

3、比較典型的是在建設工程領域,合同雙方經常會以「備忘錄」的形式對雙方之前簽訂的合同進行補充、修改等,應視為雙方達成了新的一致意思表示,雙方之間成立新的合同關系;

4,具體分析備忘錄中的條款,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款如對雙方權利義務的明確約定,保密、獨家談判等;不具有約束力的條款如對某些事實的各自陳述等;

5,無論如何,備忘錄具有證據的作用,可以對訴訟時效、合同履行等事實起到固定證據的作用。

(2)法律效力具有擴展閱讀

用途

個人備忘錄

在今天這個充斥著各種激烈競爭的重壓時代,每個人都在忙碌的生活著。小孩子要上各種輔導班,培養很多特長的同時還要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大孩子學習任務更重,努力考上好學校,在我們的忙碌瑣碎日常生活中,會有很多需要記憶的工作。

但人的記憶是有限的,我們需要一個能提醒和安排我們工作的東西,如何井井有條的處理和安排任務,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最緊急最重要的事情,備忘錄對我們而言尤為重要。

公司備忘錄

買賣雙方磋商過程中,對某些事項達成一定程度的理解與諒解及一致意見,將這種理解、諒解、一致意見以備忘錄的形式記錄下來,作為今後進一步磋商,達成最終協議的參考,並作為今後雙方交易與合作的依據。但不具有法律約束力。

外交備忘錄

對某一具體問題的詳細說明和據此提出的論點或辯駁,以便於對方記憶或查對。使自己所做的口頭陳述明確而不至於引起誤解。

3. 承諾具有法律效力嗎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54條、民事法律行為是指公民、法人為了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義務所實施的合法行為。
56條、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其它形式。法律規定使用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其規定。
57條、民事法律行為自成立之日起具備法律效力,行為人除非依照法律規定或對方當事人同意,不得隨意變更或解除。
綜上所述,口頭承諾系公民、法人為了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義務所實施的合法行為的一種。
根據上述法律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其它形式。
因此,可以認定口頭承諾具有法律效力,其效力自承諾開始,也就是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生效。承諾之人受承諾的約束,除非依照法律規定或對方當事人同意,口頭承諾之人不得對自己的承諾隨意變更或解除。
這亦符合民事法律行為應當遵守誠實信用原則的司法精神之體現。法律的淵源來自於一個國家的社會道德,我國自古就有「人無信而不立」。這亦體現了,社會道德與法律對於信守承諾的看重!
然而,客觀事實與你能夠證明的客觀事實未必一致!接受承諾一方,如果不能證明口頭承諾的客觀存在,恐怕維權方面講面臨巨大障礙。
所以,很多時候,無論是在實踐之中還是法律方面,都盡量主張將相關承諾落實與紙面上。
關於民事法律行為,包括口頭承諾,只要在其行為實施之時,不存在欺詐、脅迫、重大誤解、顯失公平、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等符合無效或可撤銷、可變更的情形下
該民事法律行為依法成立,依法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包括口頭承諾)自成立之日具有法律約束力

4. 「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什麼意思

「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意思是同等的法律效果、作用。

地方性法規高於地方政府規章,而地方政府規章和部門規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可不可以說地方性法規高於部門規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不說具有同等法律地位。

這是因為地方性法規是地方人大立法的而地方政府規章是地方政府制定的,所以地方性法規就高於地方政府規章。地方政府規章與部門規章具有法律效力,是因為省級政府與中央部委是平級的,所以是同等法律效力。

《立法法》還對各種規范性文件之間出現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規定了效力的裁決程序。

《立法法》第85條規定:「法律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行政法規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裁決。」

《立法法》第86條規定:「地方性法規、規章之間不一致時,由有關機關依照下列規定的許可權作出裁決:

(一)同一機關制定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時,由制定機關裁決。

(二)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三)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與法律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4)法律效力具有擴展閱讀:

一般法與特別法、新法與舊法的效力

在一般法和特別法的效力問題方面,法理上適用的是「特別法優於一般法」的原則。在新法和舊法的效力問題方面,法理上適用的是「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

我國《立法法》根據法的效力原理和法理的原則,具體規定了一般法和特別法、新法和舊法的效力關系。《立法法》第83條規定:「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對於由同一機關制定的各種規范性文件,優先適用特別規定而不是一般規定,是因為:一般規定是對普遍的、通常的問題進行規定的,而特別規定是對具體的特定的問題進行規定,有明確的針對性,所以當它們處於同一位階時,當然應當優先適用特別法。

對於由同一機關制定的各種規范性文件,優先適用新的規定而不是舊的規定,是因為:當同一機關就同一問題進行了新的規定,也就意味著對舊的規定進行了修改或補充,當然應當適用新法。

5. 法律和法規具有同等效力嗎

「法律」和「法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二者的立法許可權和法律效力各有不同,不可混淆。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屬立法法》第七條等規定,「法律」只能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立法,由國家主席簽署公布的規范性文件就叫做「法律」,「法律」的法律效力僅次於憲法。

「法規」的法律效力相對低於憲法和法律的規范性文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三章和第四章等規定,共分為「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為依據制定,由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地方性法規」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或者較大的市(省會、首府)的人大及其常委會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須報省、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批准後施行)。「法規」一般用「條例」、「規定」、「規則」、「辦法」稱謂。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八十八條、第八十九條等規定,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

6. 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明書有什麼要求

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明書沒有特殊要求,只要內容真實,形式合法就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效力可以分為規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

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狹義的法律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圍或適用范圍,即法律對什麼人、什麼事、在什麼地方和什麼時間有約束力。證明書屬於狹義的法律效力。

(6)法律效力具有擴展閱讀:

一、第五十四條 民事法律行為是公民或者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

二、第五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1)意思表示真實;

2)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三、第五十六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取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規定用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

四、第五十七條 民事法律行為從成立時起具有法律約束力。行為人非依法律規定或者取得對方同意,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

五、第五十八條 下列民事行為無效: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

3)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

4)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5)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6)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2009年8月27日,刪去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六項:經濟合同違反國家指令性計劃的,第七項:「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變更為第六項)

7)無效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

六、第五十九條 下列民事行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者撤銷: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顯失公平的。被撤銷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無效。

七、第六十條 民事行為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八、第六十一條 民事行為被確認為無效或者被撤銷後,當事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給受損失的一方。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雙方惡意串通,實施民事行為損害國家的、集體的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的,應當追繳雙方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集體所有或者返還第三人。

九、第六十二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附條件,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在符合所附條件時生效。

7. 行政行為通常具有的法律效力是什麼

專業人士解答:

一、首先,行政行為分為具體行政行為和抽象行政行為。抽象行政行為,是指國家行政機關針對不特定管理對象實施的制定法規、規章和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等行政規則的行為,其行為形式體現為行政法律文件,其中包括規範文件和非規範文件。
具體行政行為是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就特定事項單方對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作出的影響其權利義務的行政職權行為。具體行政行為主要包括:行政給付、行政許可、行政確認、行政徵收、行政處罰、行政強制措施、行政裁決等。

二、抽象行政行為的法律效力主要包括一下方面:
1、對象的普遍性。抽象行政行為以普遍的、不特定的人或事為行政對象,即它針對的是某 一 類人或事,而非特定的人或事。
2、效力的普遍性和持續性。首先,抽象行政行為具有普遍的效力,它對某一類人或事具有 約 束力;其次,抽象行政行為具有後及力,它不僅適用於當時的行為或事件,而且適用於以後 將要發生的同類行為或事件。
3、准立法性。抽象行政行為在性質上屬於行政行為,但它具有普遍性、規范性和強制性的法律特徵,並須經過起草、徵求意見、審查、審議、通過、簽署、發布等一系列程序。
4、不可訴性。抽象行政行為不能成為行政訴訟的直接對象。如果相對方對抽象行政行為有異議,認為它們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三、、通常所講的行政行為的效力指的是具體行政行為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1、確定力:具體行政行為一旦作出,任何人和任何機構不得隨意更改。
2、拘束力 :具體行政行為生效後,相對人必須按照已經確定的內容實施行為,即相對人必須遵守和履行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
3、執行力:當事人若不實際履行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國家有權強制其履行行政行為所要求的義務。

8. 法律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生效的區別

我猜你的意思應該是「具有法律效力」和「生效」的區別。
「具有法專律效力」是指受法律約屬束,但不等於「生效」。這個區別在《合同法》上尤為明顯,合同法司法解釋就有「成立但不生效」的規定,一般限於
需要經過批準的合同或雙方約定有生效條件的合同。
「成立」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它不是「生效」。
「成立」的法律效力體現在: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變更合同約定內容,但任何一方不得要求另一方履行合同,因為合同還未生效。

熱點內容
新鄭律師援助 發布:2024-11-19 19:04:40 瀏覽:708
印刷廠裝訂車間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19 19:03:11 瀏覽:247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由規定 發布:2024-11-19 18:48:34 瀏覽:987
24條婚姻法北京電視台 發布:2024-11-19 18:48:29 瀏覽:373
履行查對制度的規章制度和程序 發布:2024-11-19 18:19:19 瀏覽:18
阜平法院 發布:2024-11-19 18:18:19 瀏覽:951
法院體庭 發布:2024-11-19 18:17:35 瀏覽:896
關於心道德事的心得 發布:2024-11-19 17:14:24 瀏覽:202
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七條規定 發布:2024-11-19 16:51:51 瀏覽:748
經濟法中半數以上是含半數嗎 發布:2024-11-19 16:38:46 瀏覽: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