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知識文化

法律知識文化

發布時間: 2020-12-19 23:53:56

⑴ 名詞解釋:法律文化

法律文化:指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積累起來的,關於法律調整的理論、觀念和有內關法的制定、法的適容用等方面的法律技術的總和。

法律文化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法律長期以來所形成的知識、意識、技術和調整方法等內容的總和,一般可分為:物化的層面,指法律文化通常以某種物化的形式表現出來。制度的層面,指法律文化表現為與傳統相關的各種具體的制度。觀念的層面,指人們思想意識中關於法的種種看法。

(1)法律知識文化擴展閱讀:

歷史發展的趨勢表明,未來世界的競爭主要是文化的競爭,其焦點又將會主要地表現在法律文化的競爭上,即不同淵源和不同性質的法律文化的競爭與沖突,其主要表現是西方資本主義法律文化與東方社會主義法律文化的激烈較量。面對這種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特別是在中國加入WTO之後,中國要建成強大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高瞻遠矚,從未來發展的高度認識和構建當代中國法律文化,以搶占未來世界發展的最佳起跑點和制高點。

⑵ 宣傳文化系統黨員幹部需要了解哪些法律知識

例如行政法,公務員法,民法等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國家版權局加強對外合作出版管理的暫行規定,進口影片管理辦法太多了。

⑶ 國學常識之法律文化篇:什麼是「法」,「律」

甲骨文中未發現「法」字,西周銅器銘文中「法」字的古體是「」。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刑也。平之如水,從水。所觸不直者去之,從去。」「」在傳說中是生性正直的神羊 獨角獸;「去」就是斷案時由神羊觸審,被神羊所觸的人敗訴;「水」代表神意裁判公平、不偏不倚、平之如水,描述了一幅神羊裁判的圖畫。盡管戰國時期已有了簡化的「法」字,但其古體一直保留到秦漢時期。周代已經有「法」的存在,《禮記·月令》:「命有司修法制」,《周禮》「以八法治官府」。但現代意義上的「法」的大量使用是在戰國時期法家學派誕生以後,晉國有「被廬之法」、「夷搜之法」,魏國有「法經」、「國法」,燕國有「奉法」。

「律」出自原始社會黃帝時代「師出以律」(《周易·師》)的故事。黃帝命伶倫把竹竿截成竹筒,鑽上眼,用嘴吹,發出各種聲響,用來指揮軍隊的前進和後退。竹筒的聲響「律」體現了軍隊的紀律,有軍法、戰時號令的作用,又延伸出「規范」的含義,「范不一而歸於一」,以後帶有軍刑意義的都稱為律。後來,商鞅變法「改法為律」,以「律」為新制定的法律的總稱,但其影響並不限於秦國。雲夢秦簡《為吏之道》摘有魏安釐(x )王時的戶律和奔命律,說明至少在秦始皇統一前,魏國已經使用了律的名稱。律既表現為綜合性法典,也表現為單行法規。此後,中國歷代的正式法典都稱律,秦律被漢朝繼承,號稱「九章律」;漢律被改編為曹魏的「新律」;西晉「泰始律」被東晉及南朝沿用;北朝有「北魏律」、北周的「大律」、「大齊律」;隋朝有「開皇律」;唐朝有最具代表性的唐律及其疏議;明朝有「大明律」,清朝繼之改稱「大清律例」。但民國時的立法,法典又改「律」為「法」了。

司法考試只考法律知識嗎沒有文化課程嗎

考司考是個很特殊的考試。
首先,作為一名從事法律工作的人,我欣賞你對法專律的熱誠屬與積極的態度。
其次,如果你真想考司考,從你目前所說的以前只有很少的法律知識來說一定得花大力氣,你要做好准備。
再次,其實考司考的過A證的人中,不乏沒有什麼法律功底的人。原因我分析了下,主要是因①自身的刻苦努力。這是我一直強調的,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情發生,這種事情同樣不會發生在考司考的人群中。②要學好一門學科最好的方法不是單憑自己的理解和死記硬背,應該更注重總結前人所留下的經驗,比如說上封閉式的學校或者專心攻讀法條、三大本之類的。③考司考和習武有共通之處就是,若想學習一門上乘的武功,就得將自己原先的招式先忘掉。同理,司考的復習過程中,我們要想到面對的將是如何考好一場考試,並不是在法律上研究如何運用。所以,記住了,老師教授說的如何應試就是硬道理,沒有必要去深究。否則,自己會暈倒在苦苦專研的死胡同里。綜上,我的意見是,你要想在一年裡考過司考,並不是非常難的事情,我身邊的朋友就有很多是一次過的。關鍵是看你要考試的決心和在復習考試上花費的功夫。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希望你能在有高人點撥的情況下,輕松一次搞定司考。

⑸ 用法律文化知識分析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調解法》的現象

你可以從中國人的抄厭訟、息訟,習慣民間鄉里解決糾紛的傳統文化,
以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所應具有的和諧法律文化的角度,
來談《調解法》的通過帶給社會的重要意義。
如果寫得時髦一些,還可以引入國際上流行的ADR機制(替代性糾紛解決機制),ADR所帶來的法律文化與中國傳統的調解文化的交互作用,催生了《調解法》的頒行。
中間再穿插一下,這些年法律界與社會學界對中國訴訟爆炸與執行難的反思,
因此要適當重拾、回歸中國固有的民間解決糾紛的法律傳統,
但同時也需要注意依法保障當事人的權益,不能使調解淪為「和稀泥」、「搗糨糊」。

當然,同樣作為一名法律人,在研究了一下《調解法》第三十二、三十三條之後,我同意第二個回答者「四川法律人」的觀點,這部法就是個垃圾。
但是既然你們老師要你寫,你就按照我上面那些說法寫吧,以前寫這種偽社會學/偽法理學,以便迎合老師的文章,我的水平可是一流的。
只恨那些白痴老師,放著真正有價值且實踐部門急迫需要的法社會學問題不深入研究,比如「公序良俗」「自然債務」,整天弄「法文化」這些玄乎而無實益的東西。說得不客氣一些,中國有資格在「法文化」上弄出些許研究成果的人屈指可數,大多數人都只能跟風混飯吃。

⑹ 運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我國應怎樣推進法治文化

一是要切實加強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
弘揚法治文化,重在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法治建設的重要指針,是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核心內容.要通過普法活動,教育引導全社會特別是領導幹部和執法人員深刻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要求,圍繞"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等內容,確立和實現以憲法和法律治理國家的最具權威價值的取向,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樹立和維護法律權威,確立法律是人們生活的基本行為准則的觀念,嚴格依法辦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要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貫穿於法治建設的實踐,在全體黨員、幹部和廣大群眾特別是在立法、執法、司法等部門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堅持社會主義法治的正確方向,把推進法治建設的過程作為學習和實踐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過程.
二是要強化普法宣傳教育,著力培養公民的法治精神.
法治文化的形成以公民具有一定程度的法治意識和法治素質為前提,法制宣傳教育應以切實提升公民的法治理念為中心目標,將法治"口號"內化為公民自願自覺的行動,培養公民對法律發自內心的尊敬,形成法治文化和法律觀念的現代化.普法的功能和目的不僅僅是法律知識的傳播,而是法治理念的滲透和法治文化的深入,更重要的是在於法律信仰的建立.強化普法宣傳教育,推進法治文化建設要堅持做到三個結合:法治文化與機關文化有機結合.加強機關法治文化是推進依法行政的重要前提,要以領導幹部和公務人員為普法教育的龍頭,著力建設以"法治、民本、廉政、陽光"為核心的機關法治文化.法治文化與校園文化有機結合.深化校園普法,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法治建設的一項基礎工程和戰略任務,要深入開展法治文化進校園活動,創新校園普法載體,增強校園普法效果.法治文化與企業文化有機結合.市場經濟要求企業依法誠信經營,企業文化需要融入法治文化,法治文化與企業文化有機結合,實現普法效果一企業效益同步增長,法治理念與法人理念同步增強,從而提升企業誠信守法的形象.
三是推進公正司法、依法行政,著力構建以公平正義為核心的法治價值體系.提高公民的法治素質,促進全社會知法、守法、用法、尊法,依靠法制宣傳教育可以實現.但是以公平正義為核心的法治價值文化觀的真正形成,從根本上講要通過公正司法和嚴格執法,提高司法公信度,而逐步培育形成."一次不公正的判決比多次不公正的舉動禍害尤烈,因為後者不過是弄臟了水流,前者卻破壞了水源."法律只有在實施中滿足了人們的安全、正義和秩序的需要,使損害得到救濟,利益分配的扭曲得以矯正,其威信才能樹立,其權威性、公正性和神聖性的價值才得以彰顯.司法公正起到了公平正義法治價值體系形成的巨大潛在作用.法治文化的建立不但要以良法存在為前提,更要以良法的公正實施為目的、為保證、為重點.

⑺ 通過學習法律法規文化知識技能知識對你的知識水平有哪些提高!對工作有什麼改進

通過學習法律法規文化知識技能知識對你的知識水平有哪些提高的論文可以結合你自己的實際!~~~

⑻ 要認真學習文化知識,學習法律法規後面怎麼寫

知識就是力量,就是財富,是人類文明的積累.
讀書是為了獲得知識,上學是為了更好的讀書回.
人類要文明,社會要發展答,技術要進步,生活要改善,大計是學習,義務教育已立法.
學習是人類自古以來獲取知識和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傳授和發揚知識的最有效的途徑.人類的進步和社會的文明都需要學習.
實際些說,有大學文憑才能從事工程師,醫師,會計師,老師等技術崗的工作.
我將我自己寫的評論介紹給你,希望對你有用
給你說句大實話吧
上學就是為了掙錢!
你要是不上學,沒有那張紙(文憑),就有很多公司連翹都不瞧你一眼
這就是中國教育的弊端,但是沒有辦法,我們生存在這個年代!!
而且你上學可以使你以後的空間更大
相信自己,加油!

⑼ 如何提升罪犯的文化程度和法律知識觀念

加強學法用法工作,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舉措,是提高農民法律版素質和依權法辦事能力的重要途徑。深入宣傳憲法和與農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不斷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依法處理各種利益關系,依法維護合法權益,依法參與農村基層經濟和社會事務的管理.總的來說多看法律書籍,讓他從根本認識自己的錯誤,從而改正。

⑽ 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談談我國的法制文化建設應具有怎樣的"中國特色

1.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的領導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實踐,專推動屬工作,武裝頭腦。
2.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法治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借鑒國外法治的有益經驗。
3.立足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遵循法治文化建設規律;讓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積極開展健康豐富的法治文化活動。

熱點內容
行政規章和行政法規 發布:2025-01-20 01:15:10 瀏覽:924
11月14日社會與法頻道怎麼回放 發布:2025-01-20 01:09:25 瀏覽:444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出境配偶 發布:2025-01-19 23:58:12 瀏覽:181
新工商法保留工商前置許可 發布:2025-01-19 23:13:26 瀏覽:280
行政立法擴張體現在 發布:2025-01-19 23:07:19 瀏覽:238
旅遊法律責任名詞 發布:2025-01-19 23:05:34 瀏覽:553
德治比法治更重要辨論賽 發布:2025-01-19 22:42:34 瀏覽:638
新勞動法加薪 發布:2025-01-19 22:41:23 瀏覽:725
寧夏郵政條例 發布:2025-01-19 21:48:58 瀏覽:810
經濟法要約邀請例題 發布:2025-01-19 21:10:22 瀏覽: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