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
A. 行政決策的構成要件
行政決策構成的三個要件
1、目標-基於決策問題的需求而產生的一定的目標
2、行動方案-為實現這一目標而提出的多項行動方案
3、結果-不同的行動方案及其具體實施所達到的不同結果
B. 簡述行政責任的構成要件
行政責任的構成要件
(1)存在違反行政法律義務的行為。(2)存在承擔責任的法律依據。(3)主觀方面是否要求有過錯依法律具體規定。
C. 行政責任構成要件有哪些
行政責任是指經濟法主體違反經濟法律法規依法應承擔的行政法律後果,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行政責任是指因為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規定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法律規范要求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在行政活動中履行和承擔的義務。
構成要件
行為主體
行政違法是行政責任的前提,如果行為主體的行為尚未構成行政違法,行政責任就沒法產生。這就是說,並非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所有行為都產生行政責任,只有有行政違法存在時行政責任才會產生。
行政責任
現代法治社會,不僅要求權力(權利)、職責(義務)的法定,而且要求對責任的承擔也必須有法律依據。因此,承擔行政責任的方式、內容等都應當由法律規定。否則承擔責任就很難做到。
責任能力
行為主體不具有法定的責任能力,即使其行為構成了行政違法,也不被追究或者承擔行政責任。對行政主體來說,其責任能力的確認沒有特殊的要求,只要是國家行政機關或者是被法律、法規授權具有行政主體資格就行;而對行政相對人中的公民而言,法定責任能力的認定,必須是達到法定的年齡、具有正常的智力等,否則即使有行政違法行為存在也不能追究行政責任。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有對行政相對人中公民責任能力的規定。
行為過錯
行為的作出是主觀和客觀的統一,行為主體不承擔主觀上無過錯的行為的責任。
D. 行政違法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行政相對人復行政違法的構製成要件有:
1)行政相對人具有責任能力;
2)行政相對人從事了違反行政法規的禁止性義務的行為;
3)行政相對人的違法行為侵害了行政法所保護的行政關系;
4)行政相對人的違法行為主觀上有過錯。
E. 試述行政責任的構成要件
行政責任構成要件與實施條件
(-)行政責任的含義
行政責任,是指政府及其公務員因為其公權地位和公職身份,對授權者和法律以及行政法規所承擔的責任。其中包括的內容(構成要件)主要是;
1.應為行政責任與不應為行政責任。這包括兩層含義:其一,政府及其公務員依據憲法和法律法規進行政府行政活動時,有做一定事情的義務,即負有應為行政責任;其二,政府及其公務員在依法進行公務活動時有不超越行政許可權和不侵害公民權益的責任,這種責任稱為不應為行政責任。
2.廣義行政責任與狹義行政責任。廣義行政責任是指政府作為行使行政權力的整體,在實施政府職能時對國家權力主體承擔的行政責任;狹義行政責任是作為政府構成主體的公務員個體,在代表政府實施行政行為時所承擔的責任。
3.國家行政責任與個人行政責任。這主要是指行政責任所包含的兩種責任主體:其一,政府作為執掌公共行政權力的主體所承擔的行政責任表現為國家責任,在通常情況下,由國家承擔政府公務人員在公務活動中所造成的後果;其二,政府公務人員作為具體執行行政職能的個體,所承擔的行政責任表現為個人行政責任。在特定條件下,則要追究公務人員個人在直接行政行為後果中的責任。
(二)行政責任的特徵(實施條件)
行政責任作為一種國家現象,是具有廣泛政治、社會、道德的內容及含義的責任體系。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和把握行政責任的特徵(實施條件)。
1.行政責任是一種責任
這包含幾個方面的內涵:(1)行政責任首先是一種責任:它規定政府及其官員有作為或不作為的義務,要求他們對自身的所作所為承擔行為責任,如果出現違背義務的行為,還將受到追究和制裁。(2)行政責任是一種政治責任:政府由國家權力主體賦予行政權力,因而要對廣大國民負責,工作人員則因其公務員身份也必須分擔政府承擔的責任。(3)行政責任是一種法律責任:政治責任的落實由法律的規定性和強制性保證,任何違背行政責任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制裁。(4)行政責任是一種道義責任:政府及其公務員根據社會普遍的道德原則行使公共行政權力,並為公務活動中出現的失誤向國民道歉、負責。
2.行政責任是一種義務
這主要表現為:國家行政主體對國家權力主體承擔依法行政、盡職盡責的義務,這種義務具有法律的性質;而行政系統內的下級對上級承擔忠於職守、努力工作的義務,這種義務具有行政法規的性質。
3.行政責任是一種任務
要把作為一種義務的行政責任落到實處,需要國家權力主體以憲法和法律的形式向政府規定行政任務,而政府組織將這些任務分解委派給具體的公務員個體。因此,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行使職能完成具體任務的過程就是落實行政責任的過程。
4.行政責任是一種制度
在國家整體制度內部,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的行政責任由憲法和法律明確規定,並對違背責任的行為進行追究和懲罰;同時,行政機關又在系統內部用法規和規章以及行政紀律,將行政責任進一步明確化和具體化,並以此作為追求行政責任的依據。
5.行政責任是一種監控
行政責任的核心在於如何保障國家權力主體對政府行政行為的有效監督和控制。凡違反法律或違背職守的行政行為都要受到相應的懲處。因此行政責任實質上是對行政主體的監控。
F. 簡述行政賠償責任得構成的要件
行政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由行政主體、行政賠償起訴書、行政違法行為、損害後果和因果關系四個部分構成:
一、行政主體
所謂行政主體是指執行行政職務的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其中「行政機關」包括中央行政機關(如國務院及其所屬部門)與地方行政機關(如地方級政府及其所屬部門)。「工作人員」則既包括行政機關中的工作人員,也包括受上述機關委託從事公務的人員。
二、職務違法
所謂職務違法行為是指違法執行職務的行為。它是行政賠償責任中最根本的構成要件。在這個概念中,需要說明的是:
1、什麼是違法;
2、什麼是「執行職務」。
(1)「違法」應包括違反憲法、法律、行政法規與規章、地方性法規與規章以及其他規范性文件和我國承認與參加的國際公約等。
(2)「執行職務」的范圍應既包括職務行為本身的行為(如工商管理部門違法吊銷許可證和執照),亦包括與職務有關連而不可分的行為。
三、損害後果
確立行政賠償責任的目的在於對受害人受到的損害進行賠償。因此,損害的發生是行政賠償責任產生的前提。損害包括人身損害與財產損害、物質損害與精神損害、直接損害與間接損害。
四、因果關系
因果關系是聯接違法行為與損害後果的紐帶,是責任主體對損害後果承擔賠償責任的基礎與前提。如果缺少行政賠償這種因果關系,則行為人就無義務對損害後果負責。
(6)行政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擴展閱讀:
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財產權的違法行政行為及其賠償方式:
(1)處罰款,罰金,追繳、沒收財產或者違反國家規定徵收財物,攤派費用的,返還財產;
(2)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解除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造成財產損壞或者滅失的,能恢復原狀的恢復原狀,不能恢復原狀的,按照損害程度給付相應的賠償金;
(3)應當返還的財產損壞的,能夠恢復原狀的恢復原狀,不能恢復的,按照損害程度給付相應的賠償金;
(4)應當返還的財產滅失的,給付相應的賠償金;
(5)財產已經拍賣的,給付拍賣所得的價款;
(6)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的,賠償停產停業期間必要的經常性費用開支;
(7)對財產權造成其他損害的,按照直接損失給予賠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行政賠償
G. 行政補償責任的構成要件
(1)補償的主體是國家,義務機關是國家行政機關或者其它行政主體。這就使得行政補償區別於其他主體的補償。
(2)能夠引起行政補償發生的,須是國家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執行公務的行為。這使得行政補償與行政賠償相區別。
(3)能夠引起行政補償發生的,必須是基於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使得公民、法人或其他社會組織的合法權益遭受損失。這符合憲法的規定,也說明了行政補償作為公益與私益平衡機制的本質屬性。
(4)補償的范圍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社會組織的合法權益所遭受的特別損失。只要是損失了合法的權益(包括實體權益和程序權益),就應予以補償,不限於目前國家行政賠償中的人身權和財產權范圍。
H. 行政處罰行為構成要件
行政處罰行為構成來要源件
(1)必須已經實施了違法行為。違法事實已經客觀存在。
(2)違法行為屬於違反行政法規范的性質,行政處罰只能針對違反行政法規范的行為。
(3)實施違法行為的人是具有責任能力的行政管理相對人;
(4)依法應當受到處罰。只有法律明確規定應受到處罰的違法行為,才能適用行政處罰。
I. 行政違法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ABC行政違法的構成要件是什麼?
什麼是行政違法的構專成要件屬?
行政違法的構成要件是指行政法律規范所規定的,構成行政違法所必須具備的條件:
(1)行為主體須是行政法主體。行為人具備行政法主體資格,是行政違法的前提,是構成行政違法的首要條件。
(2)行政法主體負有相關的法定義務。
(3)行政法主體具有不履行法定義務的行為。
(4)行政違法的主觀要件依法律的具體規定。一般只要行為人實施了違法行為即視為主觀有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