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調解法律效力
A. 人民調解對雙方有法律約束力,仲裁、法院調解作出的調解書具有法律效力(法律效力意思是有強制執行力)
我的理解是,和解想要獲得強制執行力必須是經過法院判定或者確認的才行。其他的專雖然有法律效力,屬但想要獲得強制執行力,還需要法院起訴,才行。(仲裁裁決因為和法院判決是同等法律地位的,所以可以直接申請法院執行)而,法院判定或者確認過的,可以直接申請強制執行。
B. 什麼是仲裁調解,勞動仲裁調解書有何法律效力
勞動仲來裁調解是勞動爭議各方自當事人,在勞動仲裁委員會的主持下,自願就勞動爭議事項進行的協商,其目的在於促成各方達成協議、解決勞動爭議。
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發生法律效力;一方不履行調解書的,對方可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42條仲裁庭在作出裁決前,應當先行調解。
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製作調解書。
調解書應當寫明仲裁請求和當事人協議的結果。調解書由仲裁員簽名,加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發生法律效力。
調解不成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當事人反悔的,仲裁庭應當及時作出裁決。
第51條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
C. 仲裁調解書是否有法律效力
仲裁調解書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雙方當事人應當履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版議調解仲裁法》第權十四條 經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製作調解協議書。
調解協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經調解員簽名並加蓋調解組織印章後生效,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
D. 調解屬於仲裁嗎
調解不是仲裁。
簡單地說,調解就是拿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然後雙方簽字認可。
而仲裁是在其中一方不同意的情況下,調解不成而採取的強制性措施。
E. 仲裁調解書和仲裁裁決書的法律效力有哪些異同
相同:1、調解書抄和裁決書都襲具有執行力,2、當事人不得再以同一理由、同一事實向 仲裁機關申請仲裁,3、確定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
不同:1、生效的時間不同。「調解書自送達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仲裁裁決書並不是送達後立即生效,而是當事人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2、提起訴訟的權利不同。當事人雙方或其中一方不得就調解書的內容向人民法院起訴,而對裁決書,當事人對其不服或有異議,可在法定的期限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F. 仲裁調解書和仲裁裁決書的法律效力有何異同
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書和仲裁裁決書的法律效力,既有相同的方面又有不同之處。
;相同的方面表現在:(1)結束仲裁程序。仲裁調解書和仲裁裁決書送達後,均表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已從仲裁法律程序上解決了雙方當事人的爭議,即意味著仲裁程序的結束。(2)確定了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產生了實體法上的後果,雙方當事人應自覺履行。(3)當事人不得再以同一理由、同一事實向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如有上述情況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仲裁機關不予受理。但對確有錯誤或經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可向仲裁機關提出,按仲裁監督程序處理。(4)具有強制執行效力。《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31條規定 ,「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和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人民法院為執行調解書和裁決書而發出的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和人員必須執行。
不同之處表現在:(1)生效的時間不同。「調解書自送達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仲裁裁決書並不是送達後立即生效,而是當事人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2)提起訴訟的權利不同。當事人雙方或其中一方不得就調解書的內容向人民法院起訴,而對裁決書,當事人對其不服或有異議,可在法定的期限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G. 調解,仲裁,訴訟三者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一、調解,仲裁,訴訟三者之間的聯系為三者作為社會民事糾紛的解決機制相互輔佐、交相並存,又以其各自相對獨特的調整機制而相互獨立,是現代社會民事糾紛解決機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社會成員提供了多種可供其自由選擇的解決民事糾紛的途徑和方法。
二、調解,仲裁,訴訟的區別如下:
1、概念不同
調解是中立的第三方在當事人之間調停疏導,幫助交換意見,提出解決建議,促成雙方化解矛盾的活動;
仲裁是由雙方當事人協議將爭議提交(具有公認地位的)第三者,由該第三者對爭議的是非曲直進行評判並作出裁決的一種解決爭議的方法;
訴訟是指國家審判機關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解決訟爭的活動。
2、特殊性不同
調解員可以採用其認為有利於當事人達成和解的方式對爭議進行調解。這種方式包括但不限於:調解程序開始之後,調解員可以單獨或同時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進行調解;
調解員單獨會見一方當事人的,可向他方當事人通報單獨會見的情況,當事人另有要求的除外;調解員可以對爭議進行面對面的調解,也可以進行背對背的調解;在調解過程中,調解員可以要求當事人,提出書面或口頭的建議或方案。
仲裁異於訴訟和審判,仲裁需要雙方自願,也異於強制調解,是一種特殊調解,是自願型公斷,區別於訴訟等強制型公斷;
對於訴訟,平等主體當事人之間發生經濟糾紛提起訴訟,適用《民事訴訟法》解決紛爭。
3、形式不同
調解主要有四種形式:訴訟調解(法院在訴訟過程中的調解)、行政調解(行政機關在執法過程中的調解)、仲裁調解(仲裁機關在仲裁過程中的調解)和人民調解(群眾性組織即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
人民調解是人民調解委員會主持進行的調解;法院調解是人民法院主持下進行的調解;行政調解是基層人民政府或者國家行政機關主持下進行的調解;
仲裁調解是在仲裁機構主持下進行的調解。在這幾種調解中,法院調解屬於訴內調解,其他都屬於訴外調解。
仲裁一般是當事人根據他們之間訂立的仲裁協議,自願將其爭議提交由非司法機構的仲裁員組成的仲裁庭進行裁判,並受該裁判約束的一種制度。仲裁活動和法院的審判活動一樣,關乎當事人的實體權益,是解決民事爭議的方式之一。
H. 仲裁調解與仲裁和解如何區別
仲裁法第51條第一款規定:仲裁庭在作出裁決前,可以先行調解。當事人自版願調解的,仲裁庭應當調解。權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作出裁決。
經仲裁庭調解,上訪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製作調解書。
調解書要寫明仲裁請求和當事人協議的結果,並由仲裁員簽名,加蓋仲裁委員會印章。仲裁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發生法律效力。如果在調解書簽收前當事人反悔的,仲裁庭除了可以製作仲裁調解書之外,也可以根據協議的結果製作裁決書。調解書與裁決書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仲裁和解是指仲裁當事人通過協商,自行解決已提交仲裁的爭議事項行為
。仲裁和解是只能剛才當事人行使處分權的表現。仲裁法第49條規定 ,當事人申請仲裁後,可以自行和解。
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的,可以請求仲裁庭根據和解協議作出裁決書,也可以撤回仲裁申請。
I. 和解,調解及仲裁的區別
1,和解:一般是指當事人之間就爭議的事項,自願達成協議、解決糾紛。
2,調解:一回般是指答當事人之間就爭議的事項,在第三人或組織主持下,自願協商或通過教育疏導,促成各方達成協議、解決糾紛。
3,仲裁:一般是當事人根據他們之間訂立的仲裁協議,自願將其爭議提交仲裁機構進行裁判,並受該裁判約束的一種制度。
區別:1、從當事人上講:「和解」一般是爭議當事人之間;調解要有第三人或組織主持;仲裁的主體是仲裁機構。
2、從自願性來看:和解是當事人主動自願達成某種合意,調解要有第三人或組織主持,仍是以當事人自願為前提,仲裁則是可以依法強製做出。
3、從法律效力上講:和解沒有法律強制力,當事人可以反悔;調解經司法確認,有法律強制力,可以憑此申請強制執行,普通的調解協議雖然有法律效力,但是不能以此申請強制執行;仲裁有法律效力,可以憑此要求強制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