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經營者的法律責任

經營者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0-12-20 04:00:37

Ⅰ 經營者的法律責任是什麼應承擔哪幾種法律責任

經營者的義務是相對消費者的權利而言的,只有經營者履行了義務才能保障消費者權利的實現。《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了10種經營者的義務。

Ⅱ 委託實際管理經營者有什麼法律責任

委託人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1、只要受託人是在委託許可權范圍內、以委託人的名義實施的行為,應由委託人承擔一切責任、享有一切權利。作為受託人,不承擔什麼責任。
2、如受託人有實施委託行為時有故意或重大過失時,委託人在承擔一切責任後,才可以向受託人追究責任。

Ⅲ 商業賄賂法律責任

商業賄賂法律責任:
首先,對什麼人可以構成反商業賄賂中規定的商業賄賂主體?根據新《反不正當競爭法》對於商業賄賂本身的規定,商業賄賂是經營者為了銷售或者購買商品而利用財物對其他單位或者個人進行賄賂的行為,因此,商業賄賂發生在經營者的經營活動中,而經營者是指從事商品經營或者營利性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因此反商業賄賂中所規定的商業賄賂的主體只能是從事商品經營和營利性服務的經營者,而不包括國家工作人員或單位,也就是說,如果商業賄賂行為構成犯罪,罪名也只能是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或者對公司、企業人員行賄罪。
其次,如果構成反商業賄賂中所規定的商業賄賂行為,企業經營者將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呢?商業賄賂行為根據危害程度的不同,存在違法和犯罪兩個層次,分別應當承擔民事,行政,刑事責任。第一,承擔民事責任。根據新《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經營者違反法律規定,給被侵害的經營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賠償損失屬於民事責任的一種。
第二,承擔行政責任。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經營者違反法律規定,以行賄的手段銷售或者購買商品的,應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據新《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根據情節的輕重對經營者處以1萬元以上20萬以下的罰款,如果有非法所得的,應當予以沒收。這里的沒收非法所得和處以罰款的行為都屬於行政責任。第三,承擔刑事責任。刑事責任依照我國《刑法》進行處罰。如果商業賄賂行為本身構成了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對公司企業人員行賄罪、受賄罪、單位受賄罪、行賄罪、單位行賄罪、對單位行賄罪、介紹賄賂罪等罪名的話,依照刑法分則對不同罪名規定的刑事責任進行處罰。
總之,商業賄賂行為是我國法律所明確禁止的,尤其在新《反不正當競爭法》發布實施之後,商業賄賂行為,更是成為我國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所打擊的重點領域,並且由上述文章內容可以看出任何企業經營者從事商業賄賂,都要承擔法律責任,輕則是行政責任,重則有可能是刑事責任。因此希望企業經營者能夠明確反商業賄賂中所規定的商業賄賂行為的范圍,也能夠明確一旦構成商業賄賂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十分巨大,在企業經營者具備這樣的意識之後,就能夠提前做出行之有效的應對辦法,規避商業賄賂行為,避免成為反商業賄賂的執法對象。

Ⅳ 農葯經營者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和證件無關,你觸犯了非法經營罪和危險品肇事罪!農葯經營者有告知安全及注意事項的義務,如果標簽上沒有標識安全注意事項,是廠家違法,也要負連帶責任。但是大部分農葯廠址都是假的,你只有追溯上級批發商!

Ⅳ 個體戶應當承擔那些法律責任

  • 民法通則中,對個體工商戶的民事責任做了規定。

  • 對個體工商戶來說,該公民個人是個體經營的民事責任的承擔者,他應該以個人的全部財產承擔經營活動中的民事責任。他的個人財產包括作為投資經營的全部資本和家庭共有財產中的應有份額。清償的順序首先以投資經營的資本清償,不足的部分以共有財產的應有份額清償。

  • 目前我國規范個體工商戶的專門法規是國務院頒布的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和國家工商局制訂城鄉個體工商戶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 城鄉個體工商戶暫行條例實施細則根據條例對於個體工商戶的法律責任作出如下規定:

  1. 未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准登記頒發營業執照擅自開業的,屬非法經營,應予取締,沒收非法所得,可以並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

  2. 個體工商戶轉借、出賣、出租、塗改營業執照及其副本和臨時營業執照的,沒收其非法所得,可以並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應吊銷其營業執照及其副本或臨時營業執照。

  3. 對持假營業執照或假營業執照副本或臨時營業執照經營的,沒收其假照和非法所得,可以並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

  4. 構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5. 對擅自改變經營者名稱和指定的經營場所,不服從監督管理的,給予警告,或處以1000元以下的罰款。

  6. 對擅自改變經營方式或者超越核準的經營范圍的,沒收其非法所得,可以並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

  7. 對擅自經營不準個體工商戶經營的商品的,沒收其非法所得,可以並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及基副本或臨時營業執照。

  8. 個體工商戶逾期不辦理驗照手續且無正當理由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收繳其營業執照及其副本。

  9. 異地經營的個體工商戶逾期不辦理驗照手續的,由經營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收繳其營業執照及其副本,並退回原登記的縣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注銷。

(5)經營者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 產品質量法中規定,經營者對於以下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1. 生產銷售不符合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2. 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Ⅵ 什麼情況下,經營者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應當承擔行政責任

現實問題

某市市衛生防疫站接到群眾舉報,從某個體糧油門市部購買的食用豆油有異味,食品衛生監督員迅速赴現場調查並采樣,經檢驗發現該市某集團公司植物油廠生產的食用豆油中的浸出溶劑(6#汽油)含量超過國家規定的衛生標准8倍。造成購買該食用油的消費者多人出現不同程度的不適症狀。後該廠受到了責令停產、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罰款等行政處罰。那麼,什麼是行政責任呢?

律師解答

行政責任是指經營者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法規規定所必須承擔的行政法律後果。具體表現為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國家行政機關,對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所作的各種行政處罰。經營者具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的十種情形的,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五十六條 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四)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篡改生產日期,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五)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

(六)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的;

(七)拒絕或者拖延有關行政部門責令對缺陷商品或者服務採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侵害消費者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對損害消費者權益應當予以處罰的其他情形。

經營者有前款規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處罰機關應當記入信用檔案,向社會公布。

第五十九條 經營者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Ⅶ 根據產品質量法等相關法律,經營者承擔的行政責任有哪些

違反《產品質量法》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呢?《產品質量法》第五章法則教前面的規定內了對產品容質量負有義務的市場經濟主體及行使管理監督職責的地方政府行政監督部門違反該法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於產品質量有關的其他社會組織的法律責任。

Ⅷ 如何認定《消法》中經營者「欺詐行為」及法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障法》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6年3月15日發布的《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的有關規定,判斷經營者的行為是否構成欺詐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首先,根據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時所採用的手段來判斷。一般來說,經營者的下列行為屬於欺詐消費者:⑴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⑵採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銷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⑶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謊稱是正品的;⑷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價格表示銷售商品的;⑸以虛假的商品說明、商品標准、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的;⑹不以自己的真實名稱和標記銷售商品的;⑺採取僱傭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的;⑻作虛假的現場演示和說明的;⑼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報刊等大眾傳播媒介對商品作虛假宣傳的;⑽騙取消費者預付款的;⑾利用郵購銷售騙取價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條件提供商品的;⑿以虛假的「有獎銷售」、「還本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的;⒀以其他虛假或者不正當手段欺詐消費者的行為。
其次,根據經營者的行為是否屬於誤導消費者來判斷。判斷經營者的行為是否誤導消費者,應當採用一般標准,即以一般消費者的認知水平和識別能力為准。如果該行為足以使一般消費者發生誤解,即構成欺詐。如果該行為不足以使一般消費者發生誤解,則個別消費者不得以證明自己確實發生誤解來主張欺詐行為的成立。經營者實施欺詐行為,一般都會造成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損害。這種損害並不意味著要求有實際的損失或者損害發生,只要經營者的行為按其性質足以誤導消費者,就可以被認定為欺詐。
第三,從經營者行為的主觀方面來判斷。我國法律並未明確規定構成欺詐行為的主觀要件是故意,但從文義上來理解,欺詐是掩蓋事實真相,誤導消費者上當受騙的行為應無疑義,因此,並非經營者主觀故意狀態不需具備,而是「欺詐」二字本身已經包含或者揭示了經營者的故意心理。所以,在下列情況下,經營者「不能證明自己確非欺騙、誤導消費者而實施此種行為的,應當承擔欺詐消費者行為的法律責任」:⑴銷售失效、變質商品的;⑵銷售侵犯他人注冊商標權的商品的;⑶銷售偽造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的商品的;⑷銷售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商品的名稱、包裝、裝潢的商品的;⑸銷售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的商品的。經營者能夠證明,就不是欺詐行為;不能證明,則構成欺詐。
法律責任:
根據《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法給予如下處罰:
1、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2、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3、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1]

Ⅸ 經營者的民事責任包括哪些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八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應當依照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一)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的;
(二)不具備商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時未作說明的;
(三)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裝上註明採用的商品標準的;
(四)不符合商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
(五)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六)銷售的商品數量不足的;
(七)服務的內容和費用違反約定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情形。
經營者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四十九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第五十條 經營者侵害消費者的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應當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賠償損失。
第五十一條 經營者有侮辱誹謗、搜查身體、侵犯人身自由等侵害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權益的行為,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第五十二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財產損害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承擔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第五十三條 經營者以預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按照約定提供。未按照約定提供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並應當承擔預付款的利息、消費者必須支付的合理費用。
第五十四條 依法經有關行政部門認定為不合格的商品,消費者要求退貨的,經營者應當負責退貨。
第五十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並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第五十六條 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四)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篡改生產日期,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五)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
(六)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的;
(七)拒絕或者拖延有關行政部門責令對缺陷商品或者服務採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侵害消費者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對損害消費者權益應當予以處罰的其他情形。
經營者有前款規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處罰機關應當記入信用檔案,向社會公布。
第五十七條 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八條 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和繳納罰款、罰金,其財產不足以同時支付的,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第五十九條 經營者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六十條 以暴力、威脅等方法阻礙有關行政部門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拒絕、阻礙有關行政部門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未使用暴力、威脅方法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

熱點內容
新疆司法拍賣網 發布:2025-01-20 18:27:06 瀏覽:509
噪音擾民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20 18:10:15 瀏覽:906
刑事案件法院旁聽 發布:2025-01-20 17:42:50 瀏覽:486
職業衛生法律知識櫥窗資料 發布:2025-01-20 17:37:23 瀏覽:497
simple語法規則 發布:2025-01-20 17:12:52 瀏覽:442
法院掃描錄入 發布:2025-01-20 16:52:17 瀏覽:708
民法典橫幅 發布:2025-01-20 16:40:47 瀏覽:667
勞動法頒布和實施 發布:2025-01-20 16:30:34 瀏覽:411
合同法翻譯中的錯誤 發布:2025-01-20 16:23:15 瀏覽:688
B站講刑法 發布:2025-01-20 15:53:42 瀏覽: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