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受託責任
㈠ 公司治理與法律治理環境
牽涉公司治理原則的問題: ·個體的財政決算的准備的失察 ·內部控制和個體的審計員的獨立 ·為首席執行官和其它高級主管作出報償安排的回顧 ·董事會內職位的提名方法 ·可以供給董事會運用的資源 ·失察及風險管理 ·股息政策 企業管治帶來的問題 對資訊需求的問題,因為處理資訊成本的問題,股東往往難以取得良好的資訊,對於小股東來說,情況更甚。對於這種問題,效率市場假說可以提供答案。這個假說認為市場是有效率的,市場上許多投資者是理性且追求最大利潤,所以建議小股東看重較大專業投資者的決定。 在監察的成本方面,為了要影響董事,股東應該聯合其他股東組成有影響力的投票小組,促使在決議中或者在全體大會委任董事的時候產生真正的威脅。 提供會計資料方面,各種財務帳目能夠讓股東了解資金的來源與流動,並且以此來監察董事的運作。財務報告過程中的瑕疵導致企業管治的有效性產生了瑕疵。最理想的情況,就是通過外部審計來改善問題。 我國正處於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時期,現代企業制度尚不健全,與此相適應的公司治理結構也很不完善。長期以來,世界范圍內同時並存著兩種主要的公司治理結構——外部控制模式和內部控制模式。正處於轉軌經濟中的我國企業應該選擇怎樣的公司治理結構,直接關繫到我國企業的生存發展和資本市場的健康成長。 很多關於公司控制的理論認為,外部模式比內部模式有更高的效率。本文從公司治理結構與法律環境的關系入手構造模型,得出結論:在不同的法律環境下,雖然這兩種治理模式存在很大差異,但卻可以是同樣有效率的。從而能夠解釋即使是在所有其他條件(產品市場、勞動力市場等)完全相同的不同國家中,也可能存在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 本文的模型同時也啟發我們:雖然內部控制模式可以在封閉的國家中良好運作,但是,資本市場的整合尤其是公司控制市場的整合,將最終使得外部控制模式盛行。然而,模型也告訴我們,即使外部控制模式超越內部控制模式,也沒有必要進行迅速的改革,傾向於外部控制模式的法律環境的建設至關重要。外部控制模式是一個自然演化的過程,只有當法律環境健全時它才會是有效率的。 第一章 導論7-13 1.1 研究背景7-8 1.2 文獻綜述8-11 1.3 本文的寫作目的、研究結構及創新之處11-13 第二章 兩種不同公司治理模式的特徵13-35 2.1 公司治理結構的相關概念13-16 2.2 公司治理結構的兩種模式16-20 2.3 制度和法律的主要作用20-22 2.4 分散控制:基於市場的公司治理模式22-28 2.5 集中控制——基於聲譽的公司治理模式28-33 2.6 資本市場的網路效應33-35 第三章 模型的構建35-52 3.1 模型的意圖35 3.2 模型的建立35-38 3.3 公司治理模式的選擇38-44 3.4 法律的制訂和公司治理模式的選擇44-49 3.5 實證49-52 第四章 模型的啟示52-59 4.1 改革的次序安排52-55 4.2 資本市場整合的效應分析55-57 4.3 結論57-59 第五章 中國企業的選擇59-69 5.1 傳統國有企業的治理結構59-60 5.2 國有企業的改革進程60-65 5.3 我國公司治理結構的制度缺陷65-66 5.4 我國公司治理結構的制度完善66-69 第六章 結束語69-71 參考文獻71-74 致謝74 公司治理一詞意味許多東西。它也許描述: ·公司指揮和控制的過程 ·鼓勵遵照公司手則(嚴如公司治理指南內所定的) ·根據活躍擁有投資技術(和在公司治理資金) ·在經濟方面它意味學習許多出現在分離擁有權和控制上的問題。 公司治理是指諸多利益相關者的關系,主要包括股東、董事會、經理層的關系,這些利益關系決定企業的發展方向和業績。公司治理討論的基本問題,就是如何使企業的管理者在利用資本供給者提供的資產發揮資產用途的同時,承擔起對資本供給者的責任。利用公司治理的結構和機制,明確不同公司利益相關者的權力、責任和影響,建立委託代理人之間激勵兼容的制度安排,是提高企業戰略決策能力,為投資者創造價值管理大前提。公司治理如同企業戰略一樣,是中國企業經營管理者普遍忽略的兩個重要方面。 在最寬廣的層面,公司治理包含了規則、關系、制度和程序,都在這個框架之內由信託當局在公司中行使和控制。恰當的規則包括了當地可適用的法律和公司的內部規則。而關系包括了所有相關人士之間的關系,最重要是那些擁有者、經理、董事會董事、管理當局、雇員和整個小區。制度和程序則要應付一些事態譬如當局、工作指標、保證機制、報告要求和責任的代表團。 這樣公司治理結構明白解說為在公司事務上做出決定的規則和方法。它並且提供可以設定公司宗旨的結構,並且獲得和監測那些宗旨如何表現的手段。 在公司治理框架里受託責任和責任的問題經常被談論。 雖然這個言詞有一個描寫性的內容,但常被注入渴望的感覺,就是為了給予"實踐是應該尋求看齊"這么樣的一個模型。就此公司治理原則或指南的各種各樣的聲明、勸告和規定就成了參考。 由於利益相關者影響從現代組織的控制中分離,為了代表利益相關者要求減少代辦費用和信息非對稱性而實施了公司管治控制制度。公司治理用來監測結果是否與計劃符合;並且為了維護或修改組織活動鼓勵充分地通知整個組織。雖則主要,公司治理是鼓勵個體的實際行為依著整體公司方針的一個機制。
㈡ 信託剛兌寫進法律嗎
剛兌不會寫進法律,信託不允許承諾本金及收益保證,也不承諾剛兌。只是現回在信答托公司都很愛惜自己的聲譽,而且信託業整體風險不高,所以信託公司幾乎都剛兌了。就好比你在銀行買的非保本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最後能拿到本金及預期收益。信託也是這樣。
一、職業道德的概念
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徵的、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准則和規范。
會計職業道德的含義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會計職業道德是調整會計職業活動利益關系的手段。在市場條件下,會計職業活動中的各種經濟關系日趨復雜,這些經濟關系的實質是經濟利益關系。在我國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各經濟主體的利益與國家利益、社會公眾利益時常發生沖突。會計職業道德可以配合國家制度,調整職業關系中的經濟利益關系,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會計職業道德允許個人和各經濟主體獲取合法的自身利益,但反對通過損害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而獲取違法利益。
2.會計職業道德具有相對穩定性。會計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經濟學科,是為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維護社會公眾利益服務的。市場經濟的客觀性是通過價值表現出來的。任何社會和個人,對於客觀經濟規律,只能在認識的基礎上,去主動適應、掌握和運用它,而不能去改造它,更不能違背它。在市場經濟活動中,作為對單位經濟業務事項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會計,會計標準的設計,會計政策的制定,會計的選擇,都必須遵循其內在的客觀經濟規律和要求。正由於人們面對的是共同的客觀經濟規律,因此,會計職業道德主要依附於繼承性和經濟規律,在社會經濟關系不斷的變遷中,保持自己的相對穩定性。沒有任何一個社會制度能夠容忍虛假會計信息,也沒有任何一個經濟主體會允許會計人員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單位的商業秘密,會計人員在職業活動中誠實守信、客觀公正等是會計職業的普遍要求。
3.會計職業道德具有廣泛的社會性。會計職業道德是人們對會計職業行為的客觀要求。從受託責任觀念出發,會計目標決定了會計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尤其是隨著產權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會計不僅要為政府機構、企業管理層、機構等提供符合質量要求的會計信息,而且要為投資者、債權人及社會公眾服務。醫生職業道德的優劣的是一個或幾個患者,而會計因其服務對象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提供的會計信息是公共產品,所以會計職業道德的優劣將影響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廣廈(銀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銀廣廈)會計造假丑聞就是一個典型例子。該上市公司通過偽造購銷合同、偽造出口報關單、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偽造免稅文件和偽造金融票據等手段,虛構巨額利潤7.45億元。該公司的股票在其會計造假丑聞敗露後股價大幅下跌,使廣大股東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嚴重干擾了社會經濟的正常秩序。可見,會計信息質量直接影響著社會經濟的和社會經濟秩序的健康運行,會計職業道德必將受到社會關注,具有廣泛的社會性。
二、會計職業道德的作用
會計職業道德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會計職業道德是對會計法律制度的重要補充。會計法律制度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最低要求,會計職業道德是對會計法律規范的重要補充,其作用是其他會計法律制度所不能替代的。例如,會計法律只能對會計人員不得違法的行為作出規定,不宜對他們如何愛崗敬業、提高技能、強化服務等提出具體要求,但是,如果會計人員缺乏愛崗敬業的熱情和態度,沒有必要的職業技能和服務意識,則很難保證會計信息達到真實、完整的法定要求。很顯然,會計職業道德可以對此起很重要的輔助和補充作用。
2.會計職業道德是規范會計行為的基礎。動機是行為的先導,有什麼樣的動機就有什麼樣的行為。會計行為是由內心信念來支配的,信念的善與惡將導致行為的是與非。會計職業道德對會計的行為動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如誠實守信、客觀公正等,引導、規勸、約束會計人員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遵循職業道德要求,從而達到規范會計行為的目的。
3.職業道德是實現會計目標的重要保證。從會計職業關系角度講,會計目標就是為會計職業關系中的各個服務對象提供有用的會計信息。能否為這些服務對象及時提供相關的、可靠的會計信息,取決於會計職業者能否嚴格履行職業行為准則。如果會計職業者故意或非故意地提供了不充分、不可靠的會計信息,會嚴重背離會計目標,造成會計信息嚴重失真,使服務對象的決策失誤,甚至導致秩序混亂。因此,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約束著會計人員的職業行為,是實現會計目標的重要保證。
4.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提高素質的內在要求。社會的進步和,對會計職業者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素質的重要體現。一個高素質的會計人員應當做到愛崗敬業、提高專業勝任能力,這不僅是會計職業道德的主要,也是會計職業者遵循會計職業道德的可靠保證。倡導會計職業道德,加強會計職業道德,並結合會計職業活動,引導會計職業者進一步加強自我修養,提高專業勝任能力,有利於促進會計職業者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
㈣ 如何區分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會計界和法學界對此有何分歧
其實,這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個論題。推薦下面兩篇論文。
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的區別
張連起
在業務約定書中,一般都會談到審計師按什麼審計准則來做審計和出具報告,也會談到被審計企業應該按什麼會計准則來編制其會計報表。我就對這個做一下解釋。
首先說一下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的區別。所謂會計責任,就是說企業自己要能夠做出一份完整的會計報表,包括按照會計准則要求做出的各種披露和注釋,並且能提供有關的總賬、明細賬和其他會計記錄。而審計責任,指的是審計師根據企業提供的會計報表和會計記錄來驗證其正確性。審計師的這種「驗證」工作做到什麼程度,保留什麼樣的檢查記錄,是由審計准則來規定的。審計師一旦負有審計責任,就不應該再擔當任何會計責任,否則,就成了自己檢查自己的正確性了。這種自己檢查自己,從來都是「老鼠看倉,看個精光」。
理想中的審計,應該是客戶將會計報表及附註都准備好,然後審計師開始審計。注冊會計師審計的審計報告只有一頁紙,就是審計意見那一頁。後面的會計報表及其附註等,都應該是被審計企業的作品。現實中能這樣做的客戶不是太多,所以審計師只好既做裁判員,又做運動員,自己先把會計報表及附註做完,再開始審計。當然,做報表的原料都是客戶的。這算不算「自己審計自己的工作」,因而違反獨立性原則呢?
不同國家對此規定不同。美國的審計准則認為這樣做是違反審計師獨立性的,企業自己的會計人員應該將會計報表及附註做好。我國的審計准則,可能是考慮到國內會計人員的總體水平還不高,就沒有禁止這種做法。也許正因為如此,國家領導人題詞的那一句「不做假賬」,就說不清楚是在提醒那些企業里做賬的財務人員,還是在提醒不做賬只審賬的審計師了。
由此,理解審計准則和會計准則的區別就很容易了。會計准則首先是規范企業做賬和出報表的,審計師也要學習會計准則,這是為了能夠檢查企業的會計記錄。而審計准則,是規范審計師的工作的。
有的企業因為海外上市的原因,要按照國際會計准則做會計報表。企業事實上沒有能力遵守國際會計准則。但這是企業不得不完成的會計責任,不能一下子推給審計師就了事呀。於是,企業就按照中國會計准則的要求,套用國際會計准則的格式,做一份非常粗淺、漏洞百出的所謂符合國際會計准則標準的會計報表給審計師來審計。審計師一旦指出這里不對,那裡不對,企業就可以說,那你審計師就給我做審計調整唄!這事實上是變相地將會計責任推給審計師了。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情況還不少。最近,美國證交會要求,只要出現重大審計調整,就可以認為企業會計方面的內部控制有問題,就要將這一問題披露出來。這對於那些自己沒有能力按照國際會計准則或美國會計准則做會計報表的上市企業是一個噩耗,不知道他們將如何應對這一挑戰。
作為審計師,不光要學會會計准則,還要把審計准則掌握透。審計准則不僅規范了審計報告的措詞,還規定了其他一些業務的執行標准,例如會計報表審閱、事先約定程序的審閱等工作應該如何做以及出什麼樣措詞的報告。有了這些規定,審計師在做任何一件事時,就有章可循。在美國,法律觀念更強,成立任何一個機構都要有章、有法可循才行。
審計師平時做一般的業務,可能體會不到按審計准則做事、凡事有章可循的重要性。但一旦遇到特殊的業務,或者可能會跟人打官司的業務,就意識到自己做事有法可依的好處了。比如,在2003年底,國家外匯管理局發文要求審計師要為被審計企業填寫外匯情況表並對所填寫表格發表審計意見。很多會計師事務所就照著外管局的要求做了。認真論起來,這個要求一是沒有分清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二是所要求發表的審計意見不是審計准則任何一條規定過的,要發表這樣的意見需要做什麼樣的檢查工作,外管局也沒有規定,審計准則也沒有規定。所以外管局的這個文件,就是一個邏輯不嚴密、很難執行的文件。至於一些地方政府機構要求審計師出具意見的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報告,就更是沒什麼依法辦事的精神,也沒什麼邏輯,純粹是欺負審計師了。
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的界定
許昕
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是一對聯系緊密的概念,兩者通過受託經濟責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同時,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是注冊會計師審計中兩個不同的概念,它們涉及到注冊會計師和被審計單位的責任劃分和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縱觀世界各國歷史,由於兩者界定不清,曾經引起了一系列的訴訟案件。例如:1931年的阿爾特邁公司(Ultramares Corp)訴塔契會計師事務所案件;1938年初的羅賓斯公司破產事件(1)。都與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的界定不清有直接關系。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我國注冊會計師事業也在不斷地發展與完善,如何對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科學合理地界定,對於強化會計核算,發展我國注冊會計師事業,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本文試從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的概念不同來區分兩種責任,以期為我國注冊會計師實務中的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的科學劃分提供理論依據。
一、 會計責任的理論追溯
任何一個從事某項活動的主體,之所以對其活動及結果負責,是由於社會賦予其特定的權利來完成特定的目標。權利與責任是統一的,社會同時要求該主體對行為結果負責。會計人員利用組織賦予的職權從事會計工作,也要承擔一定的會計責任,保證實現會計目標。所以,不妨選取這樣的角度來認定會計責任,即:會計本質-->會計目標-->會計責任
1. 會計本質-->會計目標
會計是一種管理活動,這一點,可以從管理的定義以及會計職能的發展來證實。
管理是維系人類組織(集體)中個體的紐帶,能使組織力量大於組織中個體力量之和,放大每一個體的功效,並產生個體力量不具備的功效,從而實現組織目標。管理由五個基本功能組成;預測和計劃,組織和指揮,監督和控制,教育和激勵,挖潛和革新。會計從近乎原始的結繩記事開始,發展至現代會計,職能不斷拓寬,涉及到預測、計劃、決策、監督、控制、激勵等各個領域。會計不是被動地適應各方面對會計信息的需要,而是通過提供會計信息,能動的影響決策行為。會計處理經濟業務,對其合法性、經濟性作出判斷,從而直接履行對經濟活動的決策、控制等職能,成為現代決策管理系統中最為靈敏、有效的控制系統。因此可以說,會計是一個開放管理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本身所從事的活動就是一項管理活動。
會計既然是一項管理活動,其整個活動過程所表現出的職能就是反映、監督、控制、預測、分析、決策六大項。會計不僅記錄過去,反映現在,更注重預測未來(這並不取決於會計人員是否要求這樣,而是由會計本質決定)。會計的反映、監督職能,旨在對過去所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記錄、報告,以提供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其著眼於經濟活動的過去和現在。而會計的預測、分析、決策職能則是對未來經濟活動進行有目的、有傾向的引導,使其向符合決策者意願的方向發展。可見,會計行使其職能,是為了達到以下目標:①滿足宏觀經濟管理的需要,②為企業外部各有關方面了解其財狀況和經營成果提供信息,③為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提供信息。
2. 會計目標-->會計責任
對於會計責任,可以從外部責任和內部責任來劃分,即會計的外部責任在於: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合法、完整;保護資產的安全與完整;而會計內部責任則在於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無論內部責任,還是外部責任,都是為了保證會計目標順利完成。
同時,會計作為一項管理活動,根據事先確定好的標准來編制財務報告,對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記錄、報告並由審計證明其公正性,以提供給社會公眾真實、公允的會計信息,從而會計應向公眾負起財務責任。會計活動,在對過去和現在進行記錄的同時,提出預測性的指導方針用以影響未來經濟活動,保護各種資源得到經濟有效的利用,從而導致了會計的管理責任。
可以看出,無論是從財務責任、管理責任角度,還是從內部責任、外部責任角度,會計責任都是會計作為管理活動應承擔的。與會計責任對應的是一種會計權利正因為從事會計工作的會計主體要向公眾承擔如此諸多的會計責任,才應比其他人更有權依據法律、法規、以及職業判斷,來對會計信息進行處理,從而使其具有真實完整性,更加有利於管理。
綜上所述,會計責任是指與會計目標相對應的,會計活動應承擔的責任是保證會計目標的實現。根據我國獨立審計准則的要求,被審計單位的會計責任涉及以下三方面的內容。(1)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隨著企業規模、業務量逐步加大,交易處理逐步復雜,掌握企業經濟命脈的財務部門,在會計核算程序上可能發生的錯誤、舞弊現象也逐步增多。因此,建立健全企業內控制度,才能保證企業有效運營。(2)保證資產的安全、完整。只要兩權分離,所有者將經營權交與經營者,經營者就應責無旁貸地保證資產安全、完整,因此會計不只是簡單地核算,還要承擔起對企業資產保值增值監督的責任,防止企業資源(對於國有企業,就是國有資產)流失。(3)向企業外部各方提供真實、公允的會計信息。正確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可靠的會計信息。國家宏觀經濟決策部門、企業管理者、投資人、債權人需要了解企業真實的會計信息以供決策。企業集團要從總體上反映整個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也要求獨立核算的部門提供真實、合法、完整的會計資料,從而保證集團整體決策需要。
二、 審計責任的理論追溯
1. 獨立審計行為的演進
獨立審計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於一定時期的社會生產力水平、政治體制、法律制度、經濟發展、社會文化等諸多因素密切相關,其中經濟環境的變化是審計行為演進的直接動因。考查獨立審計發展的歷史,可以看出,獨立審計行為的演進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1721年至20世紀初。股份公司的產生和發展,使經營者對所有者負有直接的受託責任。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直接導致了獨立審計的產生。在這一時期,審計的目標主要是查錯防弊,通過對公司會計科目的詳細審計來評價受託經濟責任的完成情況。審計的外部關系人主要是股東。
(2)20世紀初至30年代。金融資本向產業資本滲透,使經營者的受託責任復雜化,責任對象既有股東,也有債權人。因此,審計目標是判斷信用狀況。在審計方法上,引入抽樣審計,對企業資產負債表進行審計。其外部關系人也發展為股東、債權人。
(3)20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這一階段,沉重的經濟危機使全社會承受了巨大損失,從而,對經營者的受託責任更加關注。在會計、審計人員看來,會計信息失真,審計質量低下,是導致1929年經濟危機的重要原因。因此,審計目標變為對報表的可信性發表意見。要求不僅對資產負債表,而且要對利潤表進行審計。審計方法發展為以內部控制制度為基礎的抽樣審計。審計的外部關系人范圍更加廣泛,除股東、債權人外,還包括證券交易機構、金融機構和潛在投資者。
(4)20世紀30年代至今。經濟國際化趨勢加劇,跨國公司空前發展,使經營者受託責任進一步復雜化。審計的外部關系人已發展為全社會。審計目標在於對報表的合法性、真實性、公允性發表意見。利用制度基礎審計、EDP審計等多種方法,對全部報表進行審計。國際審計准則已出現並逐步趨於完善。
2. 審計行為-->審計責任
通過對獨立審計行為演進的分析,可以看出,外部經濟環境對審計行為的影響取決於一定階段經營者受託經濟責任的特性。生產力的發展引起受託經濟責任的變化,是推動審計行為演進的根本原因。審計的目標在於評價受託經濟責任。實施審計是為了審查評價受託方所負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從而確定或解除其應負的受託經濟責任,以確保其切實履行。如何實現審計目標則是審計責任。
經濟發展至今,受託經濟責任的對象已擴展為全社會,責任范圍進一步擴大,責任強度也進一步加強,注冊會計師要負的審計責任就在於審計報告。《獨立審計具體准則第7號》指出:「注冊會計師應對出具的審計報告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審計報告的真實性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審計報告要如實地反映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范圍、審計依據、實施的審計程序和應表示的審計意見; (不偏不倚、不受任何偏見的影響,對影響會計報表公允表達的所有重大方面都應予以披露;(r)具有可驗證性,即事後如需驗證,可按相同的審計程序,獲得相同的審計結論。審計報告的合法性,是指出具的審計報告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和獨立審計准則的規定。對審計報告合法性所負的責任,根據《注冊會計師法》第二十一條、三十九條規定,「注冊會計師……必須按照執業准則、規則確定的工作程序出具報告。」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如果不按照執業准則、規則的要求執行業務,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所以說,審計責任是注冊會計師對自己的評價和鑒證所承擔的責任。
由此可見,在內容及性質上,審計責任有別於被審計單位的會計責任,兩者不可以互相代替或免除。
三、 會計責任、審計責任界定的國際比較
現有的中外審計准則,對會計、審計責任的界定,並沒有給出一個精確的解釋。各國歷史、文化背景不同,在審計目標、審計責任上還存在著分歧。本文選取幾個有代表性的國家進行比較、分析。
第一類:以瑞士為代表的歐洲國家,對審計師查找重大差錯和舞弊方面的責任極少規定。在瑞士,審計目標是使審計師能夠對財務報表的合規性發表意見。審計師的職責是對向股東大會提交的賬目提出同意或不同意的意見。瑞士審計師並不鑒證賬目的真實性與公正性,而是鑒證賬目的合法性、合規性。根據瑞士審計職業慣例,審計師不必系統地查找舞弊。因此,審計師即使找出非法行為,也不需承擔在審計中是否採取應有的謹慎責任。在這一點上,瑞士同德國幾乎一樣。
第二類:嚴格規定了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與查找舞弊的責任。這類國家主要有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日本,以美國為代表。美國財務報表審計的目標是:「對財務報表的公正性發表意見,表述財務狀況與一般公認的會計原則相一致」。將確定財務報表的公正性作為審計目標是從早期審計目標發展演變而來的,這就是查找舞弊。雖然審計不是專門查找舞弊的,但是,審計師對能導致財務報表重大差異的舞弊和差錯負有責任。至於查找舞弊和差錯的法律責任,如果審計師因疏忽造成損失,就要對客戶和第三者負責。
第三類:沒有具體准則與法律規定。主要是中東一些國家,如約旦、科威特等。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各國對於會計責任、審計責任界定不同,分歧的焦點在於對審計師是否有責任查找舞弊的認定不同。國際審計准則在協調各國分歧的基礎上,指出:「注冊會計師應能為檢查出對會計報表有重大影響的舞弊和錯誤,提供合理的保證。」同時也指出:「未檢查出會計報表的重大錯誤和舞弊,並不表示審計工作未按一般公認審計准則執行,而將承擔相應的責任和後果」。可見,只要注冊會計師嚴格按照審計准則執業,就不應負審計責任。對於報表中的虛假信息所造成的影響,由被審計單位承擔會計責任。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起步較晚,在兩者界定上,更多的借鑒了國際審計准則的意見。
四、 兩概念在實務中難以界定的原因分析
可能引起的審計責任,主要有:(審計人員自身的原因,比如注冊會計師未完全嚴格遵照《獨立審計准則》和《注冊會計師法》的要求執行,或是缺乏良好的職業道德。「深圳原野」案件、「長城案件」、「衡水詐騙案」舊三大案件, 以及「瓊民源」、「紅光實業」、「東方鍋爐」新三大案件,均是由於審計人員未按獨立審計准則的要求去做;(被審計單位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客戶的錯誤、舞弊、違法行為以及客戶的經營失敗。
在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中還存在一些現實問題,引起了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的界定不清,主要原因如下:
(一) 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不足
獨立審計的主體是處於超然獨立地位的注冊會計師,是一種受託審計,而非強制性審計。因此,獨立審計應具備雙重獨立性,既要獨立於委託人,又要獨立於被審計單位。目前,會計師事務所的「掛靠制」(盡管「脫鉤」工作正在進行)和行政干預問題仍然十分突出,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難以實現真正的獨立,打破行業和地區壟斷。這是造成實務中會計責任、審計責任界定不清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二) 兩概念理解上的分歧
我國目前主要在兩方面對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的理解存在著分歧。
1. 會計執業界同公眾之間理解上的分歧
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目的在於通過其審計,合理保證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的可靠程度,以供會計報表的使用者做出合理判斷和決策。但注冊師審計並不是對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的正確性、合法性、完整性作出百分之百的承諾,對被審計單位未來發展和經濟效益與效率做出肯定性的保證。然而,注冊會計師事業在我國發展的時間並不長,公眾對民間審計行為的性質,審計報告的意義存在著某種程度的誤解,公眾審計期望與審計實際作用之間也存在著一些差距,這也是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界定不清的又一個客觀原因。
另外,注冊會計師行業在我國起步較晚,公眾對於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理解與協助作用也有很大程度的欠缺。例如,在審計業務中,需要用函證的方法來獲取審計證據,事務所向與被審單位相關聯的各方發出函證,卻並不能保證有效地收到回函。公眾界對注冊會計師行業潛意識的不配合無疑給審計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從而影響到審計質量。
2. 企業與事務所之間的分歧
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難以界定、兩者互相轉嫁風險的原因之一,是由於兩責任的承擔者的角度不同,代表的是不同的利益主體,被審計單位同事務所之間存在著利益上的沖突。
被審計單位總是以「審計單位理應檢查出存在的問題」為由推脫會計責任。然而,現代審計由詳細審計發展到抽樣審計,從審計取證的廣度上而言,不可能涉及到企業的所有憑證、帳簿;從審計取證的深度而言,審計工作只是短時間內對企業會計信息真實公允性的一個再認定,審計人員只是從原始憑證中去推理業務發生的起因、經過,了解的程度非常不全面。若企業管理者、會計人員及相關方面串通舞弊,審計風險將會大大增加。因此,只可能承擔由於審計失誤而造成的審計責任。
在目前我國普遍存在會計人員素質偏低的情況下,一些事務所從事的業務,諸如代理記帳、代編報表等,也確實造成了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界定的困難。注冊會計師進行代理業務時,身為審計人員,但代表的是會計主體,事務所再對以錯誤、甚至虛假的會計信息為根據編制的報表進行審計,兩者的責任界定就會變得非常含糊。
(三) 法律上的不完善
1. 會計准則的不確定性
會計准則對許多交易及事項採用可選擇的會計方法,這種選擇性以及准則外業務的會計處理,是誘發會計與審計責任不清的動因。這種選擇性使得公司據以編制會計報告的備選會計方法很多,獨立審計人員在評價會計方法的選用上又缺乏明確的標准,使得會計責任容易向審計責任轉嫁,從而引起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
2. 責任對象不明確
我國現行准則中,對審計人員責任對象無明確規定,也沒有相關的法律對企業管理當局的會計責任對象明文規定。既然無責任對象,在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的界定上就可能模糊。
3. 職業判斷無明確依據
獨立審計過程中,經常需要運用注冊會計師的職業判斷,在區分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時具有較強的主觀性。例如注冊會計師對「重要性」進行的評估,會計准則、審計准則,都對此做出了規定,但均需會計人員、審計人員運用職業判斷。由於所處環境與各自目標不同,兩者所做出的職業判斷不可能完全相同,而對重要性原則的判斷又是影響審計質量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一旦涉及到兩者的責任,很難去界定到底是會計人員誤用會計政策,還是審計人員未保持應有職業謹慎。
再例如,公司改組上市的審計中,也同樣存在這一問題。目前上市公司大多是在原來的國有企業基礎上改組而成,在上市之前所進行的公司整體改制、分立式改制或合並式改制中,需要對改組之後的企業的前三年的會計報表進行模擬。盡管模擬的會計報表也經過注冊會計師審計,但由於目前沒有與報表模擬有關的會計准則及審計准則,這使得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更多地依賴其職業判斷,在出現問題時,難以分清會計責任、審計責任和資產評估責任。
除以上因素以外,引起兩者責任相互混淆,還有部分原因是雙方在一些比較容易模糊的概念上大下文章。諸如「錯誤與舞弊」、「經營失敗與審計失敗」、審計的「真實性」、「合法性」與會計上的「真實性」、「合法性」的不同含義等等。實務操作上主觀性較強,很難嚴格界定。
五、 界定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的實務做法
目前審計實務中,比較可行的方法有簽定審計業務約定書和實行會計資料承諾制,還可以通過強化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和加強社會監控力量,建立健全良好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和會計師事務所的質量控制制度,以提高會計工作和審計工作質量,盡可能地去避免引起注冊會計師法律訴訟的發生。
總之,要想嚴格界定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並不容易。我們只有盡量完善各種制度、體制,以求得公平與公正,促進企業的發展和保護注冊會計師和事務所的合法權益。
1931年,阿爾特邁公司(Ultramares Corp)訴塔契會計師事務所一案:阿爾特邁公司根據經塔契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證明的資產負債表向弗萊德·斯特恩橡膠進出口公司發放貸款,後來後者破產,貸款人因此蒙受巨大損失。於是,公司老闆遷怒於會計師事務所,控告其未能查出借款企業虛構應收帳款的欺詐行為,審計存在過失,要求其賠償損失。這一事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界之不清所帶來的隱患。1938年初,羅賓斯公司破產事件,也在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的界定上大下文章,羅賓斯公司的破產使許多股東和債權人慘遭損失,損失最重的是作為該公司最大債主的湯普森公司。於是,湯普森公司將將怨氣出在審計人員身上,指責普賴斯·華特豪斯會計公司的審計存在過失,要求其賠償全部損失。在證交會於紐約舉行的聽證會上,華特豪斯會計公司拒絕了湯普森公司的指責和要求,辯解道:他們是按美國會計師協會於1936年頒布的《獨立公共會計師對財務報表的檢查》所規定的各項規則執行審計的,並沒有過失;羅賓斯公司的破產是由於經理人員串通舞弊引起的,審計人員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最終,案件以會計公司退回歷年收取的50萬美元審計費用,作為對湯普森公司遭受巨額損失的一種「安慰」來了結。
㈤ 會計的職業判斷與法律責任之間有什麼聯系
】長期以來,人們逐漸認識到職業判斷是處理會計事務與編制會計報告的一個關鍵因素。但對職業判斷的含義、所起的作用以及與會計准則的關系等問題很少准確地澄清,本文就此作一討論。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資本市場高度集中、經濟業務日趨復雜,會計作為一種信息管理系統,目的是如實反映管理層受託責任的履行情況、向涉及會計信息利益的相關方面提供有助於經濟決策的可靠信息。會計和它所處的環境在不斷地變化,會計准則保持不變是不可能的,這樣就有越來越多的准則發布,由於無法制定出適合於所有情形的通用准則,在特定的情形下,職業判斷的作用無可替代。
一、職業判斷的含義及組成要素
(一)職業判斷的含義
判斷是思維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一個選擇決策並導致行動的過程。
職業判斷要求判斷者具備相關的專業技能和准則知識,它是由有經驗和有知識的人進行的,在適用的職業准則框架內,以必要的關注、客觀正直的態度作出的判斷。
會計職業判斷是會計人員在從事會計工作時,按照準則和制度的要求,根據理財環境和經營特點,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職業經驗,對會計事項的處理和會計報表的編制應採取的原則、方法、程序等方面進行判斷和選擇的過程。會計職業判斷貫穿於會計工作的全過程。
(二)職業判斷的組成要素
職業判斷的組成要素包括環境、經驗知識、數據事實、准則規則、人、過程和結果等七個方面。
1.環境:判斷過程發生於法律、財務、風險、競爭和其他因素組成的環境中。環境既有確定的一面,也有不確定的一面。確定的一面有助於日常、常規的判斷;不確定的一面將使日常、常規的判斷面臨挑戰,環境不確定的程度時刻影響著判斷過程的執行和判斷結果的質量。
2.經驗知識:經驗和知識可以使職業人士能夠隨時應對出現的問題,在一次判斷中學到的經驗可以影響下一次判斷,經驗和知識也使判斷職業化。
3.數據事實:數據事實是具體的信息和判斷最基本的依據。數據事實盡管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它們在判斷中所起的作用需要通過人的感知來實現。
4.准則規則:在職業判斷過程中,准則規則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准則規則構成職業判斷框架的一部分,職業判斷受到准則規則的限制,離開了准則規則的職業判斷是沒有指導的、理由不充分的、非職業化的,最終將毫無用處。
5.人:判斷是人為的過程。根據在判斷中的作用,人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判斷的執行者(如會計主管,財務總監等),他們是判斷的主體,他們的知識、經驗、悟性和對事實的感知等對判斷起著關鍵的作用;另一部分個人或團體則構成判斷的背景(如監管者,投資人等),他們盡管不直接進行判斷,但卻是判斷的重要影響因素。
6.過程:包括信息的確定和收集、信息的評估、未來結果的預測、對發生特殊結果概率進行評價和修正、對信息加以衡量和綜合,以便從可供選擇的行動過程中作出選擇。
7.結果:判斷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人們總是從經驗中學習,以不斷提高認知和判斷的能力。對判斷的結果給予反饋,反饋的頻率越高、越具體、越及時,學習的效果越好二、准則存在的原因
廣義的來看,准則是職業判斷的一種。准則是准則制定者的集體判斷,准則通過限制選擇、提供依據等為職業人士的個人判斷建立一個框架。准則與職業人士的個人判斷共同構成了職業判斷的整體。
(一)職業判斷本質上意味著風險。職業人士在判斷時,面臨著從被選方案後果的不確定到決策信息模糊或缺乏等不同的風險,這些風險同時也是整個職業界和信息使用者面臨的風險。所有這些風險都要求共同關注、共同制定準則,以解決共同面臨的問題。
(二)准則的制定過程遵循了嚴格的程序,各式各樣有經驗和學識的人參與其中形成一個職業組織,准則制定者的判斷按照應循的程序,並通過分析、咨詢、驗證等一系列過程,以一種重要的方式高效地傳達了在共同判斷問題上凝結的集體智慧,因此准則的判斷比職業成員個人的判斷更好,減少了由不完美的人為判斷帶來的風險,通過判斷設定了一個底線,提高了職業判斷的平均質量。
(三)准則代表了解決普遍存在問題的有效方法。由准則制定者這樣的職業組織來分析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做出決策,並將其傳達給職業界,這樣做的成本比成千上萬的職業成員獨立判斷的成本要低得多。
(四)准則是職業界的集體智慧,代表了共同認可的處理方式和判斷結果。已獲批準的准則往往具有合法地位,通過監管部門的權利支持,而得以高效推行並以其合法性、合理性向職業成員提供保護與支持,減少了個人判斷被質疑的可能。
三、會計准則中職業判斷的作用
(一)准則依賴於職業判斷
1.人們要求准則試圖涵蓋所有的情況和所有企業的活動是不實際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就有了對判斷潛在的要求,需要通過判斷將准則與遇到的情形結合起來。
2.准則為了傳達制定者對情形的判斷和運用方法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含有判斷意味的詞語,例如「如果…則…」和「重大」「必要」等判斷修飾詞,這都需要職業判斷。
3.准則無需涉及不重大的問題,所以准則往往伴隨著或明確或隱含的重要性判斷,需要應用職業判斷。
4.許多准則中的建議都需要職業判斷才能實施,例如對於事項的估計、適用的情況等必須根據具體情況作出判斷。准則的執行效果與判斷的質量密切相關。
(二)准則改變了職業判斷
1.准則通過澄清判斷的標准、明確判斷的結果、提出解決的方法,限制了職業判斷的選擇,設定了職業判斷的框架和范圍,甚至對職業判斷進行了強制性的約束,減少了職業判斷的需求。
2.准則並非盡善盡美,由於准則的不完善、提供建議不明確或不充分、偶爾的自相矛盾增加了職業判斷的需求。只有通過判斷才能確定如何遵循准則的建議,才能解決不同規范的沖突。
會計及其所處環境在不斷地演化,會計准則保持不變是不可能的。隨著新事物的出現,准則還可能會出現空白。在這樣的環境下,如果一個准則系統不允許判斷,它將很快會失去作用,在舊准則出現空白、新准則發布以前的空隙,職業判斷給出暫時的解決辦法,新准則因此而得以提煉。准則給職業判斷一個柔性的空間,從而使得准則可以經受環境變化的考驗,同時職業判斷所作的嘗試與創新也推進了准則的演進
㈥ 財務會計的相關法律 法規 制度 准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行為,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准則。
第二條 本准則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企業(包括公司,下同)。
第三條 企業會計准則包括基本准則和具體准則,具體准則的制定應當遵循本准則。
第四條 企業應當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又稱財務報告,下同)。財務會計報告的目標是向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託責任履行情況,有助於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
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包括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社會公眾等。
第五條 企業應當對其本身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
第六條 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以持續經營為前提。
第七條 企業應當劃分會計期間,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會計期間分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於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的報告期間。
第八條 企業會計應當以貨幣計量。
第九條 企業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
第十條 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特徵確定會計要素。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
第十一條 企業應當採用借貸記賬法記賬。
第二章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第十二條 企業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
第十三條 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有助於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對企業過去、現在或者未來的情況作出評價或者預測。
第十四條 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清晰明了,便於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第十五條 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具有可比性。
同一企業不同時期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採用一致的會計政策,不得隨意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在附註中說明。
不同企業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採用規定的會計政策,確保會計信息口徑一致、相互可比,
第十六條 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應僅以交易或者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
第十七條 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反映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項。
第十八條 企業對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低估負債或者費用。
第十九條 企業對於已經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及時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後。
第三章 資產
第二十條 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前款所指的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包括購買、生產、建造行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項。預期在未來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不形成資產。
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是指企業享有某項資源的所有權,或者雖然不享有某項資源的所有權,但該資源能被企業所控制。
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間接導致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企業的潛力。
第二十一條 符合本准則第二十條規定的資產定義的資源,在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確認為資產:
(一)與該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二)該資源的成本或者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
第二十二條 符合資產定義和資產確認條件的項目,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符合資產定義、但不符合資產確認條件的項目,不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
第四章 負債
第二十三條 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
現時義務是指企業在現行條件下已承擔的義務。未來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義務,不屬於現時義務,不應當確認為負債。
第二十四條 符合本准則第二十三條規定的負債定義的義務,在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確認為負債:
(一〕與該義務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
(二)未來流出的經濟利益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第二十五條 符合負債定義和負債確認條件的項目,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符合負債定義,但不符合負債確認條件的項目,不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
第五章 所有者權益
第二十六條 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後由所有者享有的剩餘權益。
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又稱為股東權益。
第二十七條 所有者權益的來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留存收益等。
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是指不應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
利得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
損失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第二十八條 所有者權益金額取決於資產和負債的計量。
第二十九條 所有者權益項目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
第六章 收入
第三十條 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第三十一條 收入只有在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從而導致企業資產增加或者負債減少、且經濟利益的流入額能夠可靠計量時才能予以確認。
第三十二條 符合收入定義和收入確認條件的項目,應當列入利潤表。
第七章 費用
第三十三條 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第三十四條 費用只有在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從而導致企業資產減少或者負債增加、且經濟利益的流出額能夠可靠計量時才能予以確認。
第三十五條 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等發生的可歸屬於產品成本、勞務成本等的費用,應當在確認產品銷售收入、勞務收入等時,將已銷售產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等計入當期損益。
企業發生的支出不產生經濟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夠產生經濟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在發生時確認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企業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導致其承擔了一項負債而又不確認為一項資產的,應當在發生時確認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第三十六條 符合費用定義和費用確認條件的項目,應當列入利潤表。
第八章 利潤
第三十七條 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利潤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後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
第三十八條 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是指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
第三十九條 利潤金額取決於收入和費用、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金額的計量。
第四十條 利潤項目應當列入利潤表。
第九章 會計計量
第四十一條 企業在將符合確認條件的會計要素登記入賬並列報於會計報表及其附註(又稱財務報表,下同)時,應當按照規定的會計計量屬性進行計量,確定其金額。
第四十二條 會計計量屬性主要包括:
(一〕歷史成本。在歷史成本計量下,資產按照購置時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或者按照購置資產時所付出的對價的公允價值計量。負債按照因承擔現時義務而實際收到的款項或者資產的金額,或者承擔現時義務的合同金額,或者按照日常活動中為償還負債預期需要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二)重置成本。在重置成本計量下,資產按照現在購買相同或者相似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負債按照現在償付該項債務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三〕可變現凈值。在可變現凈值計量下,資產按照其正常對外銷售所能收到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扣減該資產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後的金額計量。
(四)現值。在現值計量下,資產按照預計從其持續使用和最終處置中所產生的未來凈現金流入量的折現金額計量。負債按照預計期限內需要償還的未來凈現金流出量的折現金額計量。
(五)公允價值。在公允價值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量。
第四十三條 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一般應當採用歷史成本,採用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當保證所確定的會計要素金額能夠取得並可靠計量。
第十章 財務會計報告
第四十四條 財務會計報告是指企業對外提供的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會計信息的文件。
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及其附註和其他應當在財務會計報告中披露的相關信息和資料。會計報表至少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報表。
小企業編制的會計報表可以不包括現金流量表。
第四十五條 資產負債表是指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
第四十六條 利潤表是指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
第四十七條 現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和流出的會計報表。
第四十八條 附註是指對在會計報表中列示項目所作的進一步說明,以及對未能在這些報表中列示項目的說明等。
㈦ 法律英語翻譯
不管收購要約有多受歡迎,適用(下列)禁止:即便非管理層的股東獲得85%(甚至100%)的股票,也並不允許收購要約人進行商業合並,盡管在特拉華州法律下是可以這樣做的。
㈧ 獨立審計准則的法律地位
在國外,獨立審計准則也叫一般公認審計准則(GAAP),是由民間機構(一般是執業會計師協會)制訂的行業標准。在中國,獨立審計准則是否僅是一種民間機構頒布的行業標准呢?《注冊會計師法》第35條規定:「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依法擬訂注冊會計師執業准則、規則,報國務院財政部門批准後施行」。可見,中國獨立審計准則的法律淵源是行政規章。同時,從《注冊會計師法》第21條第一款的「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必須按照執業准則、規則確定的工作程序出具報告」,第二款的「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出具報告時,不得有下列行為……」,第三款的「對委託人有前款所列行為,注冊會計師按照執業准則、規則應當知道的,適用前款規定」,以及第42條的「會計師事務所違反本法規定,給委託人、其他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等法律條文中可以清晰看出,《注冊會計師法》已對注冊會計師及會計師事務所的民事法律責任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即如果注冊會計師由於「明知委託人……而不予指明」,則屬於民法上過錯責任原則中的「故意」,應承擔《注冊會計師法》第42條規定的責任;如果注冊會計師「按照執業准則、規則應當知道的,適用前款規定」,則屬於民法上過錯責任原則中的「過失」,也應承擔《注冊會計師法》第42條規定的責任。
對於虛假報告的認定,法律界認為只要是與事實情況不符的報告就是虛假的報告。對於過錯的認定,民法上的過錯可以分為故意與過失。故意不用多言,主要是過失。法律上的過失就是「應該預見到損害結果會發生,因為疏忽大意沒有預見到」或者「雖然預見到但輕信可以避免」。如果注冊會計師應該預見到客戶的財務報告存在虛假記載而因為疏忽大意沒有預見到,就應該承擔法律責任。可見,矛盾的焦點是注冊會計師是否「疏忽大意」。
顯然,法官判定會計師事務所應承擔法律責任的重要依據是注冊會計師在應該預見到損害結果會產生的情況下是否疏忽大意,而正是對這種注冊會計師職業行為中的「是否疏忽大意」作出的自由裁量導致法官偏離了獨立審計准則。
如何確立獨立審計准則在司法實踐中的權威
由於巨大的受託責任,注冊會計師執業必須嚴格遵守獨立審計准則,脫離了獨立審計准則來判斷一個注冊會計師是否盡了應有的職業關注,是否存在過失是與法律的公平精神相背離的,也是與獨立審計這種制度安排相背離的。從這個角度來看,獨立審計准則本身是否作為一種法律淵源(如行政規章)存在似乎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能否作為一個社會規范來衡量注冊會計師是否盡了應有的職業關注,是否存在法律上的過失。因此,確立獨立審計准則在司法實踐中的權威意義重大。
中國的經濟正處於市場經濟的積極階段,迫切需要獨立、客觀、公正的注冊會計師審計來保障。而獨立審計准則正是對注冊會計師執業的保障。雖然《注冊會計師法》對獨立審計准則的法律地位進行了明確界定,但是由於司法實踐對獨立審計准則的無意偏離,導致獨立審計准則對於注冊會計師而言變成了一種可有可無的行業規則,即不管注冊會計師是否遵守獨立審計准則,如果發表了不恰當意見,都要承擔法律責任。如果這樣的話,就是獨立審計制度最大的悲衰。那麼如何確立獨立審計准則應有的法律權威呢?因此,《注冊會計師法》也應對注冊會計師是否存在過錯作出進一步界定,同時應盡快出台關於注冊會計師及會計師事務所在什麼情況下承擔法律責任的司法解釋。隨著注冊會計師在市場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口袋也越來越「深」,在部分司法實踐偏離《注冊會計師法》的情況下,作為一部規定整個獨立審計制度的實體法,沒有相應的司法解釋或者實施細則來保障注冊會計師的權利,獨立審計制度本身作為一種制度安排發揮其應有的社會效率的功能將受到嚴重製約。這一點自從最高人民法院56號文發布後就顯然相當迫切,這也是限製法官濫用自由裁量權最直接的方法。
此外,在司法實踐上,可以借鑒司法會計鑒定、醫療事故司法鑒定設立一個獨立審計司法鑒定,請獨立的專門人士來判斷注冊會計師是否遵循了獨立審計准則,是否盡了應有的職業關注。而在獨立審計准則的制定上,也可從立法、司法角度多加考慮。作為判斷注冊會計師是否保持了職業關注的標准,獨立審計准則應該經得起當庭質證的考驗,而不是簡單地從規范化、標准化的角度來考慮,更不是簡單地為了規范注冊會計師執行獨立審計業務,保證執業質量,明確執業責任。
㈨ 規避法律訴訟的途徑
我國現階段公司內部會計控制相對薄弱,市場公平競爭的環境尚未完全發展成熟,因此,要做到全面、有效的規避企業法律風險,就必須應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
一、規避企業法律風險的內部審計內容
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在其制定並修訂的《內部審計實務標准》及《職責說明》(2001年)中認定:「內部審計是一項獨立、客觀的保證和咨詢活動,其目的在於增加價值和改進組織的經營。它通過系統化、規范化的方法,評價和改進風險管理、控制和管理過程的效果,幫助組織實現其目標。」這是目前較為權威的關於內部審計作用的界定,也是未來內部審計職業發展的方向。
委託代理關系會產生受託經濟責任。而審計的存在正是為了保證受託經濟責任能夠全面有效的履行。內部審計是解決代理問題的控制機制,是監督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信息披露制度和激勵機制的有效運行也離不開內部審計。內部審計作為受託經濟責任的最好計量者、監督者,是受託經濟責任關系中委託人和受託人的橋梁,其最終目標是協調組織成員有效地履行其受託經濟責任,降低各種委託代理成本。企業內部審計可能通過對企業法律風險管理過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進行監控、檢查、評估、報告和提出改進建議來幫助管理者和董事會或審計委員會履行其職責。
二、企業法律風險對內部審計的新要求
(一)保證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
獨立性是保證內部審計人員客觀、公正地或者免除偏見地從事審計活動的先決條件,是內部審計工作的基礎。所謂「獨立性」,是指內部審計人員應與其所審查的活動保持應有的獨立,為其能夠自由和客觀地完成審計任務,取得期望的工作成果提供足夠的保證。然而,在公司的治理結構中,內部審計部門屬於公司行政系統的一部分,在日常的活動中服從公司管理當局的指揮。雖然這有助於審計部門結合公司經營管理的需要進行相應審計,但是同時也形成了內部審計與管理當局及其所實施的內部控制和提供的財務報告交叉混同的現象,不利於內部審計功能的有效發揮。因此,應該提高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使其工作不受管理當局的限制,並確保審計結果受到足夠的重視,進而提高內部審計效率。
(二)擴大內部審計的職能及作用
內部審計作為公司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負有監督與評價內部控制其他部分的職責,因而在強化內部控制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然而,傳統的內部審計只是評估內部控制是否實現經營活動的效率和效果,財務報表是否可靠,是否遵循了相關法律法規等等。只強調了經理人與下屬職能部門之間的委託代理關系,而沒有考慮到外部利益相關者(股東)與經理人的委託代理關系;只注重了企業代理關系中低層次的代理職能與方法,而忽略了高層次代理關系的重要地位。隨著企業規模壯大,股東與高層管理者之間的委託代理關系成為內部審計的關注點。因此,內部審計應該提升治理層次,拓展職能范圍,涵蓋企業所有的委託代理關系。
拓展職能范圍後的內部審計,一方面可以通過戰略管理審計來評價,股東與高層管理者之間的委託代理關系產生的受託經濟責任是否有效履行。通過對企業戰略持續的風險評估,不斷研究提出可能出現風險的應對方案,確保戰略的正確性。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對組織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有效性的績效評估,來評價公司最高管理層受託責任的履行情況,幫助和促進其全面有效地履行受託管理責任,最終目標是實現創造企業價值的目標。同時,對企業最高管理層的審計、評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絕企業經理人的逆向選擇問題和道德風險問題。
三、完善企業法律風險內部審計制度的途徑
(一)組建審計委員會,保證內部審計獨立性
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在其《內部審計實務准則》的中強調:內部審計師必須獨立於其所審核的活動,獨立性可使內部審計師提出公正的不偏不倚的確認和評價。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中,應在董事會下設置內部審計委員。委員會的組成須經董事會批准並成為其常設性機構,審計委員會由不參加董事會的外部董事組成。它從屬於董事會領導並能直接向其報告工作,在組織中獨立於管理層和業務部門,能夠獨立地履行其職責。同時,審計委員會在業務上受監事會的指導,從而可以保證其具有較高的權威性。審計委員會與內部審計機構始終保持著緊密的聯系,對支持和保證內部審計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審計委員會可以充分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從而形成嚴密的內部審計控制系統,在保證內部審計機構獨立性的前提下,由內部審計機構來完成評價公司內部企業法律風險規避制度及其執行的效果,並提出改進性意見。
審計委員會的建立可以在大大提高內部審計的權威性和獨立性,保障內部審計職能的發揮。內部審計機構在董事會審計委員會的領導下,可以相對獨立地、有權威地對公司的各項法律風險規避政策進行審計監督,作為公司內部治理、內部控制體系的一個重要部分參與公司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充分履行檢查、評價職能。從公司的治理角度來看,董事會作為公司的決策機構肩負著保證公司管理行為的合法性和可信性職責。審計委員會對董事會負責的制度安排,能有效減輕董事會職權弱化、內部人控制的局面。同時,審計委員會在業務上接受監事會指導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產生對董事會的制衡。
(二)轉變內部審計職能
目前,我國企業中的內部審計人員將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合法性的審查及監督上,內部審計的主要職能就是「查錯防弊」。但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外部制約機制的加強,內部管理水平的提高,這種有限的職能顯然不能滿足企業經營管理的需要,更不要說在公司治理中發揮作用。因此,內部審計應該及時擴大職能范圍,以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需要。
在職能轉變的過程中,內部審計人員應通過審計委員會對單位的決策、計劃、方案的可行性,經濟活動的效益性進行評價,揭示矛盾、找出差距、分析原因、研究措施並提出建議。對內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進行確認,保證控制措施處於正確的位置以及在關鍵位置建立有效的控制點。將服務意識貫穿於內部審計工作的全過程,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在公司管理和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以促進企業不斷完善自我約束機制,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同時,面對企業法律風險問題,內部審計部門不應該僅僅負責內部經濟責任審計、成本審計、預決算審計等一般性的審計業務,而且還應該運用企業設定的風險預控評價指標,對企業內外部各種經濟現象進行評估和檢測,從而有利於核實法律事務機構部門的工作,對其工作質量和披露信息進行實時監控。有利地保證了企業法律風險規避機制的運行效率和職能的發揮。
(三)拓展內部審計的服務范圍,開展法律風險管理審計
隨著內部審計職能的轉變,其服務領域也將突破傳統的財務審計的局限,參與到公司的經營管理和治理層面之中,其涉足的領域應該涵蓋包括法律風險管理審計等方面。
法律風險管理審計是內部審計機構對組織風險管理流程的設計及運行的有效性、關鍵風險控制的充分性、風險評估和報告數據的准確性進行獨立審查和評價。它既可以保證董事會運用適當的治理和控制來處理企業法律風險,又可以在降低、轉移或承受法律風險等方面為管理者提供建議。在法律風險審計過程中,內部審計應該更多地參與到面向未來的規劃和決策工作中,對企業經營過程中的法律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進行時時關注。法律風險管理審計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應關注以下兩點:
首先,法律風險管理審計的審計計劃制定要與企業的戰略、目標等企業具體情況相結合。只有在制定審計計劃時,充分考慮企業整體的戰略目標,重點關注法律風險對組織目標實現產生的影響程度,才能夠通過對法律風險的監控幫助企業長遠地發展,滿足所有者和利益相關者的願望,增加企業價值。
其次,法律風險貫穿於企業的各個層次,法律風險管理審計要對組織整體的風險管理和職能部門的風險管理全部進行審查和評價,其審計內容包括對法律風險識別、法律風險評估方法、法律風險應對措施、法律風險管理機制的適當性及有效性審查。
轉載自中國集體經濟網所有
㈩ 實際的內部控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發布虛假不實信息,民事賠償責任,行政管理處罰,版刑事法律追責
內部控制權評價
內部控制評價是指企業董事會或類似權力機構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全面評價,形成評價結論,出具評價報告的過程。內部控制評價的主體是董事會或類似的權力機構,是指董事會或類似的權力機構是內部控制設計和運行的責任主體。董事會可指定審計委員會來承擔對內部控制評價的組織、領導、監督職責,並通過授權內部審計部門或獨立的內部控制評價機構執行內部控制評價的具體工作,但董事會仍對內部控制評價承擔最終的責任,對內部控制評價報告的真實性負責。對內部控制的設計和運行的有效性進行自我評價並對外披露是管理層解除受託責任的一種方式,董事會可以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其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審計,但其承擔的責任不能因此減輕或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