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學校的法律責任是

學校的法律責任是

發布時間: 2020-12-20 20:22:13

⑴ 學校是否該承擔法律責任有何法律依據

根據民法,看該學生是否成年,如果成年則不一定得到賠償,如果是未成年,原則上監護人應專該屬承擔責任,學校只是在有過錯的情況下才承擔與其過錯相適應的責任,如果應該是老師到班裡收繳,而安排學生到辦公室的,則老師存在過錯,應該承擔責任,

⑵ 學校人身傷害事故法律責任

一、向教委申訴復 二、向法制院起訴
首先收集好醫院的醫囑,和檢查結果,最好又入院時間,證明學生是在學校期間發生的事故,造成的損害,然後打電話給校方,聽取校方的態度,最好錄音(萬一學校不承認好用錄音作證據,盡量錄下「孩子在學校發生事故」「校方對此的態度」等關鍵語句,錄後保持錄音的完整性,不要剪切,完整的錄音才有法律效力)。然後向教委申訴,請教委出面調節,不行就起訴到法院,校方也要承擔責任的。

⑶ 依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哪些學校事故應當由學校承擔法律責任

第十七條
學生人身和財產發生一般傷害後,學校要及時調查處理,根據當事人或他人的過錯,責令其賠償損失,並給予批評教育或相應的行政、紀律處分。
在校園內,發生學生非正常死亡、重傷或被竊、失火等造成財產重大損失事故後,學校應迅速採取措施進行搶救、保護現場,同時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穩定情緒,恢復秩序,並協同地方有關部門妥善處理。
第十八條
學校對事故調查後認為涉及追究刑事責任的,要及時與公安部門聯系,協助調查處理。
重大事故學校有關領導應親自參與調查工作,並認真研究調查報告,及時處理。
第十九條
在安全管理或事故處理過程中,學校認為有必要搜查學生住處,須報請公安部門依法進行。調查處理案件中要以事實為依據,不得逼供或誘供。
第二十條
重大事故發生後,學校應在一天內向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主管部門報告,並及時通知學生家長。事故處理結束後一周內書面報告有關主管部門。
第二十一條
學生在教學、實習過程與日常生活中,因學校或有關單位責任發生死亡、重傷或殘疾,由學校或有關單位承擔責任,做好處理及善後工作。
在教學、實習過程與日常生活中,學生因不遵守紀律或不按要求活動而發生意外事故,學校不承擔責任。
第二十二條
因忽視安全生產,管理不善;工作不負責任,違章指揮;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等,對學生造成嚴重的人身、財物損害的,由其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視具體情況對有關責任人員分別給予責令檢查、賠償損失、行政處分,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三條
學生未經批准擅自離校不歸發生意外事故的,學校不承擔責任。
對擅自離校不歸,學校不知去向的學生,學校應及時尋找並報告當地公安部門,及時通知學生家長。半月不歸且未說明原因者,學校可張榜公布,按自動退學除名。
第二十四條
學生假期或辦理離校手續後發生意外事故的,學校不承擔責任。
第二十五條
在校內正常生活及由學校在校外組織的活動中,由於不能避免的原因或自然災害而發生的事故,由學校視具體情況處理。
第二十六條
有條件的高等學校可為學生辦理人身保險。
第二十七條
凡經學校指定的專業醫院確診為精神病、癲癇病患者的學生,應予退學,由其監護人負責領回。學生及其監護人不得無理糾纏,擾亂學校教學、生活秩序。
第二十八條
因事故傷殘的學生,經治療後病情穩定,學校認為生活能自理,能堅持在校學習,可留校繼續學習;不能堅持在校學習者,應予退學,由學校按其實際學習年限發給肄業證書,並根據事故性質和傷殘程度一次性給予適當經濟補助。退學學生回其監護人所在地,當地民政等有關部門應協助做好接收、落戶等工作,由當地勞動部門按國家關於殘疾人勞動就業有關規定安置。
第二十九條
學生因病死亡和責任不由學校承擔的意外死亡,學校不承擔喪葬費。如家庭確有困難者,學校可酌情予以一次性經濟補助。
第三十條
因責任不在本人的意外死亡學生,由學校或有關單位參照國家關於事業職工死亡喪葬有關規定處理,負擔喪葬費的全部,學校可一次性給予適當經濟補助。
無論何種情況(事故)給予的經濟補助,一般不超過國家規定的學生在校期間(以四年計)的平均獎學金數。
凡是事故責任由學校以外的其他單位、個人承擔的,學校不再給予經濟補助。
第三十一條
因保護國家財產和他人人身安全,見義勇為而致殘或英勇犧牲的學生,學校應報請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授予榮譽稱號,並給予相應的待遇。

⑷ 學校應承擔多少法律責任

這樣的情況下,學校可以承擔一部分的責任,但責任不是首要的,象徵性的承擔一些管理不當責任。

⑸ 因哪些情形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學校無法律責任

教育部頒來布的《學生傷害事故處自理辦法》中,
第十二條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學校已履行了相應職責,行為並無不當的,無法律責任:
(一)地震、雷擊、台風、洪水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造成的;
(二)來自學校外部的突發性、偶發性侵害造成的;
(三)學生有特異體質、特定疾病或者異常心理狀態,學校不知道或者難於知道的;
(四)學生自殺、自傷的;
(五)在對抗性或者具有風險性的體育競賽活動中發生意外傷害的;
(六)其他意外因素造成的。
第十三條 下列情形下發生的造成學生人身損害後果的事故,學校行為並無不當的,不承擔事故責任;事故責任應當按有關法律法規或者其他有關規定認定: 微信關注國暉律師事務所,掌握更多法律知識
(一)在學生自行上學、放學、返校、離校途中發生的;
(二)在學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離校期間發生的;
(三)在放學後、節假日或者假期等學校工作時間以外,學生自行滯留學校或者自行到校發生的;
(四)其他在學校管理職責范圍外發生的。

⑹ 學校中的法律問題

學校常見法律問題及應對
現行的相關法律如《民法通則》、《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都沒有對學生傷害事故的處理如何認定事實,如何歸結責任作出明確規定,因此在實踐中造成了很大歧見。學生傷害事故的法律調節取決於如何界定學校與學生這對關系的法律性質。「特殊關系說」把學校與學生的關系界定為基於教育與受教育、管理與被管理、保護與被保護的權利與義務關系,稱之為教育法律關系。這種關系是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依據國家教育方針和教育教學標准,在實施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產生的、具有公法特徵的法律關系。
學生傷害事故處理是適用監護責任約定推定轉移還是適用過錯責任是一個引起廣泛爭議的問題,監護責任約定推定轉移既不符合我國立法本意也不符合法理,而且在實踐上有不可克服的弊病,因此只能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學校或教師在履行教育教學職責時如果由於過錯傷害了學生的身體,因而可能構成民事侵權行為,所承擔的是一種基於自己的侵權行為而產生的過錯責任。
教育部學生傷害處理辦法對學生傷害事故的處理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據,有其積極意義。但其法律效力層次過低,某些規定與民事法律相抵觸,對舉證責任、精神損害賠償、學校、學校的舉辦者、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在學生安全方面的責任區分等應規定的內容未作規定,需要進一步加以完善。
學生傷害事故一重預防,二重處理。要從法律角度正確界定學生傷害事故,明確各方在發生學生傷害事故之後的法律責任,並及時、妥善處理損害賠償問題。切實維護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合法權益。解決學生傷害事故問題可供借鑒的思路是把辦學的風險適當分散到社會,使學生傷害事故的賠償責任社會化。
近年來,學生的人身安全和有關人身傷害事故處理等問題,已經成為教育領域的熱點問題之一,在教育領域和社會各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其實,這種事故並不是現今才出現的事故種類,而是早已有之,只是在以前沒有像現在這樣頻繁出現而已。這種事故的不斷發生,不僅給社會造成很多的不安定因素,而且對學校的教學、管理等造成重大影響,對校園正常教學秩序和管理秩序造成沖擊。因此,加強對這種事故及其責任的研究,在法律上提出妥善的處理原則和辦法,對提高教學管理秩序,加強對學生的法律保護,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學生傷害事故的概念及其特徵
(一)學生傷害事故的概念
學生傷害事故實際上就是校園事故。不過,校園事故這個概念較為狹窄,不能概括學生傷害事故的全部。按照現在有限的研究這種事故責任的文章來看,對這種事故概念的界定還不夠全面和准確,需要進一步斟酌和完善。例如,有的學者認為:「學生傷害事故,是指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期間發生的學生人身傷亡事故。」 在《上海市中小學校學生傷害事故處理條例》中,沒有對學生傷害事故概念作出界定,但是從該條例的第2條中可以看出,學生傷害事故應當界定為「在中小學校教育教學活動期間發生的中小學生人身傷害或者死亡事故」。教育部制定的《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也未明確規定學生傷害事故的概念,從第二條的規定中可以看出,該辦法所稱的學生傷害事故是指:「在學校實施的教育教學活動或者學校組織的校外活動中,以及在學校負有管理責任的校舍、場地、其他教育教學設施、生活設施內發生的,造成在校學生人身損害後果的事故。」
本人認為,對學生傷害事故的界定,除了結合上述一些規范的規定之外,還應當從學生傷害事故的法律特徵方面進行分析,以求對學生傷害事故作出一個准確、完整的界定。
(二)學生傷害事故的特徵
1、學生概念的范圍,不能過於擴大,以至於偏離法律確定學生傷害事故的立意。
學生是學生傷害事故的受害主體,是應當受到救濟的人。正確界定學生概念的范圍,是界定學生傷害事故的最重要的一環。在界定了學生的范圍之後,就確定了學校的范圍。
學生,首先就是在學校學習的在校生。學生傷害事故必須是在校生發生的人身傷害事故,即在校就讀的學生。非在校生發生的事故,不是這種事故。其次,學生所在的學校,究竟是什麼學校,意見較為分歧。有的認為應當是中小學校,有的認為應當包括幼兒園,有的認為還應當包括大學。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頒布的《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三十七條規定:「本辦法所稱學校,是指國家或者社會力量舉辦的全日制的中小學(含特殊教育學校)、各類中等職業學校、高等學校。本辦法所稱學生是指在上述學校中全日制就讀的受教育者。」由此可見,該辦法認定的學校包括了高等院校,學生也應包括高等院校在校大學生。但是本人認為,法律確定學生傷害事故概念,其立意不在於保護一般的學生,而是著意保護在校學習的未成年人,以及被在校學習的未成年人侵害權利的其他人。
因而,界定「學生」概念的時候,應當從這一基本立意出發進行考慮。所以,學生傷害事故的學生,應當是中小學和幼兒園在讀的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其中,中小學的未成年學生是學生傷害事故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的主要保護對象;幼兒園的兒童雖然不是學生,但是由於其是未成年人,且在國家規定進行幼兒教育的幼兒園中就讀,應當視為學校學生;中小學校中已經成年的學生,不是學生傷害事故的主體,但是考慮到學生傷害事故以及中小學生的特點,可以准用確定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的有關規定。至於大學學生,既不是義務教育的對象,又都是成年人,沒有特別加以保護的必要,高等院校發生的學生傷害事故可以包含在學生傷害事故的概念之中,但不是法律保護的重點。
2、學生傷害事故發生的范圍,應當限於學校、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之中。
對於這一點,學者和有關立法的認識都是一致的。學校的基本活動,就是教育和教學活動。將學生傷害事故界定在這一范圍之中,是正確的。
但是需要明確的是,教育和教學活動的范圍究竟應當有多寬,還要有明確的說明。在現實中發生糾紛的,很多就是在這個問題上發生不同的分歧意見。首先,教育教學活動應當是學校組織的,一般發生在校園,但是學校在校外組織的這類活動,也應當包括在內。因而,學生傷害事故不局限在校園。這也是將學生傷害事故稱之為校園事故不甚妥當的原因之一。其次,學生參加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應當採用「門至門」的原則,就是學生從進校門到出校門期間參加的學校教育教學活動。其例外的情況是,學校組織的校外的活動不在此限;有學校或者幼兒園的接送班車的,應當以班車的門為限,包括上下車的安全保護。在一個案例中,幼兒園班車在送幼兒回家的時候,停車不當,接送的老師疏於注意,幼兒在下班車的時候,造成傷害。這屬於「門至門」規定的范圍,是幼兒園的責任范圍之內的事故。
在這里必須注意一點,在學校、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之中發生的學生傷害事故並不一定是學校(幼兒園)應負責任的學生傷害事故。換句話說,一個事故是學生傷害事故,但學校(幼兒園)對該事故不一定有責任。就好象發生在中國領域內的人身傷害案件,中國政府不能全部負責賠償一樣。
3、事故的種類,包括學生本人的人身傷害事故和死亡事故,以及學生造成的他人的人身傷害事故和死亡事故。
在對學生傷害事故的一般界定中,僅僅包括學生本人的人身傷害事故和死亡事故,不包括學生本人造成他人的人身傷害事故和死亡事故。這種界定,僅僅從學校對學生的保護責任的角度考慮的,沒有從侵權行為法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在本人看來,侵權行為法重視對學生安全的保護,同時也重視學生實施侵權行為對他人權利造成損害的人身傷害事故的救濟。而且後一種情況不能說與學校無關,而是學校也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的事故。不規定後一種人身傷害事故的處理,這樣的辦法是不完善的,當然,前一種事故是重點,這也是不容置疑的。
至於造成學生財產損害的事故,以及學生造成他人財產損失的事故,其處理辦法應當與學生傷害事故的處理辦法是一致的,但是既然說的是學生傷害事故,就不包括這種財產損害的事故,因而可以不將它包括在其中。
根據以上分析,可以認為,學生傷害事故是指中小學校在校學生以及幼兒園在讀兒童在學校或者幼兒園就讀期間,參加學校或者幼兒園組織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受到人身傷害或者死亡,以及對他人造成人身傷害或者死亡,學校應當承擔相應民事責任的事故。本文主要在這個意義上研究學生傷害事故,適當顧及到高等院校發生的學生傷害事故。
二、學生傷害事故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的構成
究竟怎樣才能構成學生傷害事故人身損害賠償責任?有的學者認為,應當具備的要件是:一是事故必須發生在學校與學生之間,二是事故必須發生在學生在學校接受教育的環境,三是事故必須發生學生在學校接受教育期間,四是事故必須與育人密切相關,五是構成事故必須存在學生人身傷殘或死亡的較為嚴重的後果。
這種看法基本上說出了學生傷害事故人身損害賠償責任構成的要求,但是在一些方面還不夠准確。
本人認為,既然學生傷害事故人身損害賠償責任是過錯責任,那麼構成學生傷害事故人身損害賠償責任,應當具備以下要件:
(一)須學生在校期間發生人身傷害事故,或者學生在校期間致害他人造成人身傷害事故
這個要件應當具備以下要素:
1、學生傷害事故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的構成局限在學生人身傷害事故。人身傷害事故,就是造成人身傷害或者死亡的事故,不包括財產損害事故。受到傷害的應當是學生,或者學生致他人人身傷害事故。在前者,學生是受害主體,是受害人;在後者,學生是致害人,是實施行為致人損害的加害行為人。
2、學生傷害事故應當發生在學生在校期間。這里的在校期間,應當作廣義理解,即不是僅僅指形式意義上的在校期間,而是在學校對學生教育、管理和保護的期間。前述「門至門」的原則,應當是確定這一界限的標准。其基本含義,就是學生確實是在學校的管理之下,脫離學校的管理,學校不再對學生的傷害事故負責。例如,在學校組織的校外活動中,也是學校對學生的管理之中,並沒有因為學生不在學校,而喪失學校對學生的管理,對這種校外活動引發的學生傷害事故,學校有過錯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在期間問題上,人們最常發生的錯誤就是:只要學生在校期間出現人身傷害事故,學校就有過錯,就應當負賠償責任。
3、僅僅指學生受到的傷害事故,還要包括學生在校期間給他人造成的人身傷害事故。這兩方面的人身傷害事故,都是學生傷害事故,都是學生傷害事故的責任范圍。
人身傷害事故的表現形式,是傷害和死亡。從侵權行為法的角度研究,這種損害事實還應當表現為財產的損失,例如,醫療費的支出、護理費的支出、喪葬費的支出,等等。在人身傷害事故的損失中,要不要包括精神損害的損失,有人持反對態度。這種意見是不對的。在人身傷害的損害中,精神損害是客觀存在的,不是由人的主觀意志決定的,不能憑著人的主觀好惡而取捨。在立法和司法上,已經確立了對人身傷害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沒有理由認為在學生傷害事故的場合不實行精神損害賠償制度。因此,對學生傷害事故中的精神損害,也要予以確定。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十八條也對此予以明確:「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確定。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請求權,不得讓與或者繼承。但賠償義務人已經以書面方式承諾給予金錢賠償,或者賠償權利人已經向人民法院起訴的除外。」
(二)學校的教育、管理和保護行為違反《教育法》規定
學校在學生傷害事故中的行為,原則上是實施教育、管理和保護中,沒有正確履行或者違背《教育法》關於學校履行的這種職責的行為。
在具體的行為方式上,有以下三種表現形式:
1、學校疏於管理的行為
學校在教育和教學活動中,疏於管理義務,致使在這個過程中,造成學生遭受人身損害後果,以及學生傷害他人後果的發生。這種管理,是對學校活動的管理,不是指對學生的管理。這種行為是學校自己的行為,是自己的行為致人損害,因而屬於普通的侵權行為,學校應當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例如,江西某小學的廁所年久失修,險象環生,但是學校疏於修繕,致使某日倒塌,68名學生落人糞池,造成28人死亡。這就是學校自身疏於注意義務,是自己的不作為行為造成了未成年學生的死亡和傷害後果。該學校應當對自己的行為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責任。應當說明的是,學校的這種行為,是對自己本身行為的不注意,是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是對學生所負的那種管理、教育和保護的注意義務。
2、學校疏於保護的行為
學校對在校學生負有保護的義務,尤其是對未成年的學生,負有其安全的保護義務。學生在校接受教育,學校雖然不是承擔的監護義務,但是仍然應當承擔其安全的保護義務。負擔這種義務,就應當善盡職守,不能因為自己的疏忽和懈怠而使學生受到人身傷害。學校疏於這種對學生安全的注意義務,致使學生受到人身傷害,學校的行為構成違法。例如,在學校遭遇的意外事故中,學校應當並且有條件救助學生,卻不救助,教師率先躲避災害,造成學生人身傷害,學校就是疏於對學生的保護,對損害的發生,應當承擔適當的責任。
3、學校疏於教育的行為
這種教育行為,是專指對學生的教育,而不是指廣義上的教育活動。在對學生的教育中,沒有盡到教育職責,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造成他人的人身傷害,應當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責任。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教師在對學生教育後,學生拒不服從而導致學生傷害事故發生的,可以免除學校和教師的責任。
學校的上述行為,包括學校的行為,也包括負該種責任的教師的行為。學校的疏於職守行為,學校應當承擔責任。學校的教師在教育和教學活動中,其行為疏於執行職務,其行為的後果屬於職務行為。當其行為不當,違反法律規定的義務,造成學生傷害或者學生傷害他人,學校應當承擔轉承責任(替代責任)。
在對學校行為違法性的判斷上,應當違反《教育法》和民法的規定。《教育法》規定的標准,是學校承擔的教育、管理和保護義務,民法規定的標准,是對學生人身權利不得侵犯義務。違反這些法律規定,就構成學生傷害事故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的違法性要件。
(三)學校的違反《教育法》規定的教育、管理和保護行為與事故發生有因果關系
學校疏於教育、管理和保護義務的行為,須與學生傷害或者學生傷害他人的損害事實之間有客觀的因果關系,即前者是原因,後者是結果。兩者之間具有引起與被引起的因果關系。
在學生傷害事故人身損害賠償責任中的因果關繫上,在一般情況下,學校的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只有一種因果聯系,即學校的行為就是損害後果發生的原因,沒有其他原因。這樣的行為就是結果發生的惟一原因。具有這樣的因果關系,學校就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在很多時候,學校的行為並不是損害結果發生的惟一原因,而是由於多個行為引起了損害結果的發生,而學校的行為僅僅是其中的原因之一。這時候,應當認真判斷,研究學校的行為究竟是損害結果發生的原因還是條件。如果是原因,則與其他原因構成損害發生的共同原因,學校應當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自己應當承擔的那份責任,或者承擔連帶責任。如果僅僅是條件,並不是原因,則學校不承擔責任。
如果學校有疏於教育、管理和保護的行為,但是其行為不是損害發生的原因,與損害結果的發生不具有因果關系,則學校不承擔責任。
(四)學校在實施教育、管理和保護行為時有疏於職責的過失或者重大過失
學校承擔學生傷害事故的後果責任,還必須具有主觀上的過失。只有學校在主觀上具有過失,學校才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賠償責任,不具有主觀上的過失,則不承擔責任。
確定學校過失的標准,是學校的注意義務。學校的注意義務,就是《教育法》規定的教育、管理和保護的職責。這種義務的性質,應當是善良管理人的注意,是一種很高的注意義,高於與處理自己事務為同一的注意和普通人的注意。學校作為一個謹慎人,對自己學生的安全和健康保持高度的注意,防止發生損害事故。對這種注意義務的違反,就是過失。學校存在這種過失,就應當對造成的損害後果承擔侵權責任。
三、學生傷害事故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的性質
學生傷害事故是近年來人民法院受理的侵權案件中一種常見、多發的案件類型。研究學生傷害事故,最重要的是要研究學生傷害事故的人身損害賠償責任。對學生傷害事故的人身損害賠償責任承擔,審判實踐中存在較大爭議。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七條規定:「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第三人侵權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這使得學生傷害事故人身損害賠償責任具有了統一、明確的規范。
在研究學生傷害事故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的時候,最重要的有兩個問題,一是學校承擔學生傷害事故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的基礎,二是學生傷害事故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的性質是過錯責任還是無過錯責任。
(一)學校為學生傷害事故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的基礎
學校究竟以什麼樣的基礎為學生傷害事故承擔民事責任,有不同的主張。
一種主張認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精神病醫院學習、生活或者治療時,受到傷害或者給他人造成損害,由於這些單位對這些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負有一定的監護性質的職責,因此,可視情況決定這些單位適當地承擔賠償責任。這一主張的直接來源,就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 (試行)》第一百六十條規定。這條規定的內容是:「在幼兒園、學校生活、學習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療的精神病人,受到傷害或者給他人造成傷害,單位有過錯的,可以責令這些單位適當給予賠償。」這種主張認為,學校為學生傷害事故承擔責任的基礎,就是學校是未成年學生的監護人,對未成年學生承擔監護責任,當未成年的學生在教育或教學活動中受到傷害或者給他人造成傷害,學校沒有盡到監護責任的,就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另一種主張認為,學校為學生傷害事故承擔責任的基礎,不是學校與學生之間的監護關系,而是在於學校依照《教育法》的規定,承擔的對學生負有的教育、管理與保護職責。因而,學校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不是民事關系,而是一種發生在育人過程中的特殊的教育法律關系,只有遵循教育的規律和《教育法》的規范,才能夠正確理解和處理這類事故。依據《教育法》關於學校對學生承擔的教育、管理和保護職責的規定,未盡到教育、管理和保護的職責,具有過失,學校就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法律關系究竟是什麼法律關系?可以選擇的,一是民法上的監護關系,二是教育法上的教育、管理和保護關系。
首先,應當確定的是,我們研究的不是一般的學校和學生的關系,而是中小學包括幼兒園與未成年學生之間的關系。在這一關系中,絕大多數是處於國家義務教育的范圍之內,而不是其他的教育關系。誠然,在其他的教育關系中,有些教育關系具有合同關系的性質,屬於民事法律關系中的合同關系,例如某些「貴族學校」依據委託教育合同成立學校與學生的關系,某些依據合同成立某種專業培訓的教育關系,以及其他的類似教育關系。在這些關系中,雙方當事人之間簽訂合同,確定權利義務,雙方按照合同的約定享有合同權利履行合同義務。對於這些教育關系,應當適用民法調整。在大學的教育中,國家按照招生計劃招生,學生在被錄取成為大學生以後,在學校享受大學教育,既有教育關系的性質,也有合同關系的性質。這些,與我們所研究的中小學校(包括幼兒園,下同)與學生的關系是不一樣的。值得研究的是,在中學的已經成年的學生中,他們與學校之間的關系,是什麼樣的法律關系。在這些關系中,雖然學生已經成年,但是尚未超出了義務教育的范圍,其基本性質沒有根本的改變,仍然可以按照基本的義務教育法律關系對待。
其次,中小學校包括幼兒園與在校學生的關系,基本性質是依據《教育法》成立的教育關系。其成立的基礎,不是依據民法而成立,而是依據《教育法》而成立,《教育法》是中小學校與在校學生發生法律關系的基礎。學校與學生發生法律關系,不是依據合同,而是依據《教育法》。這種法律關系的基本性質,屬於准教育行政關系,既區別於純粹的教育行政關系,也區別於民事法律關系,是學校對學生的教育、管理和保護的法律關系。教育、管理和保護構成這一法律關系的基本內容,學校對學生有教育、管理的權力,同時對學生有保護的義務;學生有接受教育接受管理的義務,享有受到保護的權利。
再次,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法律關系,適用監護法律關系進行調整,沒有確切的法律依據。在認定學校和學生之間的監護法律關系中,有兩種理論,一種是自然取得監護權說,即在父母將學生送到學校之後,學校自動取得對未成年學生的監護權,應當對未成年學生進行監護。一種是監護權轉移說,認為父母將學生送到學校,父母的監護權就轉移到學校,由學校負擔未成年學生在學校期間的監護責任。這兩種觀點都沒有確切的法律依據。其一,認定學校在未成年學生入校以後產生監護權,沒有任何法律對此作出規定,沒有足夠的法律根據這樣認定。其二,監護權的成立,要麼是法定,要麼是指定,舍此沒有監護權產生的根據。認為學校對未成年學生有監護權,既不是法定監護,又不是指定監護,如何認定學校對未成年學生有監護權?其三,監護權轉移,需要有轉移的手續,即在當事人之間訂立監護權轉移的合同。這一點,在學校與學生之間,以及學校與學生的父母之間是沒有這樣的合同的,因此認定監護權轉移的性質,也沒有確切的根據。
最後,在教育關系中,發生學校履行教育、管理和保護義務的過錯,致使學生受到人身傷害,或者傷害他人,學校產生民事責任。在中小學校學生在校期間遭受人身傷害,是學校未盡保護義務;在中小學校學生在校期間傷害他人,是學校對學生未盡教育、管理義務,對損害的發生應當承擔法律責任。這種責任,有教育法的性質,也有民法的性質,應當以民事責任的性質為主。這一點,類似於行政機關的侵權責任,是發生在公法領域的私法行為,應當受到民法的調整。
因此可以確認,中小學校與在校學生之間的法律關系的性質,是教育法律關系。學校為未成年學生的人身傷害以及造成他人傷害承擔民事責任的基礎,就是學校依照《教育法》取得的對學生的教育、管理和保護的權利與義務。學校未盡這種義務,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七條規定:「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第三人侵權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本條規定在理論和實務上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對學生傷害事故的學校義務究竟是監護義務還是保護義務作出了明確規定,即教育機構依法負有對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和保護義務,如果因過錯沒有盡到相應的義務,致發生學生傷害事故的,學校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民事責任,而不是《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的監護人的責任。這是有重要的意義的,使得對學生傷害事故的學校義務的性質的爭論得以平息,還可以指導司法實踐中法院在審理學生傷害事故的案件中正確對待學校的責任。
(二)學生傷害事故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的性質
學生傷害事故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的性質,一種觀點認為是過錯責任,一種觀點認為是無過錯責任,其中前一種是主要意見。還有人認為學生傷害事故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的性質應當包括公平責任和過錯推定責任。

⑺ 學校應承擔全部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案例一】幼兒園內上廁所排隊時被推倒致傷

【案情】小明,五歲,在新新幼兒園上學。一日小明在幼兒園老師的帶領下和小朋友們排隊上廁所,因排在其後的另外一名朋友小強推了小明一把,小明立即摔倒在地,並將門牙磕破。小明家長認為幼兒園應對小明的傷害承擔賠償,索賠4萬元醫療費、後續治療費、整容費、誤工損失費、車馬費以及精神損失費。經查,新新幼兒園是某駐京部隊的子弟幼兒園。該幼兒園園址位於該部隊大院內,所需辦學經費是由該部隊撥放,並且新新幼兒園的法定代表人也是該部隊的總負責人。

【案例評析】新新幼兒園顯然不具備法人資格,因此無法獨立地承擔民事責任;故小明的家長提出的索賠要求如果成立的話,承擔賠償責任的不是新新幼兒園,而是該部隊。

【案例二】學生在上體育課時玩雙杠摔傷

【案情】小亮,7歲,在樂樂小學上學。一日在上體育課的過程中,距下課十分鍾,體育老師讓同學們自由活動。小亮就去玩操場上的雙杠,小亮由於力氣不夠,不小心從雙杠上摔下來。後陳老師經其他同學報告才得知小亮受傷,在小亮受傷的整個過程中,陳老師正忙著打電話,沒注意到小亮的異常情形。後經醫院診治,發現小亮右腿骨折。

【案例評析】這起事故發生在學校的正常授課階段,是由於體育教師沒有在場,對學生沒有採取相應的管理和保護措施,這確實是教師的失職,教師的應作為而不作為構成了違法行為,且該違法行為與學生的受傷有著法律上的因果關系,且教師在主觀上存在疏忽大意的過失,因此,該體育教師構成了對學生人身權利的侵害。但是,由於教師陳某是在履行職務行為過程中造成小亮的受傷,所以賠償責任主體是學校。而該教師陳某的責任則由學校另行追究。

【相關法律法規】

(1)《民法通則》

第一百零六條第2款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的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百一十九條侵害公民身體造成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都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並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撫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2)《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

第八條第一款學生傷害事故的責任,應當根據相關當事人的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依法確定。【案例三】學校樓道電燈未開集合時造成死傷

【案情】某小學在早晨7時要求全體學生集中舉行周會,於是教學樓上千名學生爭相下樓到操場集合。但由於教學樓兩側的樓梯柵門只開一個,所以學生全部湧入開著的東側樓梯。當學生來到一樓和二樓的拐角時,因為樓道電燈未開,樓道里人群又非常擁擠混亂,下樓的學生與一些上樓放書包的學生擠到了一起,致使擁擠越來越嚴重,最終造成學生死亡5人,受傷30人的重大事故。事後查明,事故發生時沒有老師在現場維持秩序。

【案例評析】本案中,校方存在嚴重過錯,忽視了學生安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學校的校舍通道不暢,未對學生的規模以及相應的容納能力作足夠的考慮。其次,在事故發生前以及事故發生時,始終沒有負責人員進行疏導,維持秩序。最後,學校只開了個柵門,供1000多學生使用,存在人身安全隱患。《教育法》第73條規定,明知校舍或教育教學設施有危險,而不採取措施,造成人員傷亡或者重大財產損失的,對直接負責的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2條第2款規定,學校、幼兒園托兒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設施、場所中進行教育教學活動。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學校顯然沒有盡到法定的責任義務,沒有確保校舍和其他教育設施的安全,過錯明顯。在本案,由於學校的過錯,致使發生學生死亡的重大惡性事故,對此,學校應賠償傷亡學生的損失。有關責任人若構成犯罪的,還應追究刑事責任。

【相關法律法規】

(1)《民法通則》

第一百零六條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第一百六十條在幼兒園,學校生活、學習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療的精神病人,受到傷害或者給他人造成損害,單位有過錯的,可以責任這些單位適當給予賠償。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解釋》

第七條第一款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

(4)《教育法》

第七十三條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學設施有危險,而不採取措施;造成人員傷亡或者重大財產損失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案例四】學生被老師辦公室花盆砸傷

【案情】高某(16歲)是某高中高一學生,2003年10月9日,高某下課去操場休息,當天風大,當高某從教室跨出教學大樓時,正巧被大風刮落的原擺在三樓老師辦公室陽台的花盆砸中頭部。學校立即將其送往醫院治療,經診斷為開放性顱腦損傷,法醫鑒定高某為八級傷殘。治療期間花去醫療費、鑒定費共計2萬元。事後高某的父母要求該高中賠償高某的治療費、傷殘補助金、護理費、精神損失費、教育補償費共計20萬元。該學校認為該起事故屬於意外傷害事件,學校既不存在主觀上的故意,也不存在主觀上的過失;高某受傷後,學校發揚人道主義精神,採取了及時的救護措施,因此高某父母的索賠是沒有任何法律依據的。最終雙方未能達成一致,高某的父母將該校告上了法庭。

【案例評析】根據《民法通則》第126條的規定,學校應該承擔賠償責任。值得注意的是,該案採取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原告只要證明有損害事實存在,損害事實的發生是由該校教師辦公室陽台的花盆墜落所致,不必就被告是否是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被告如不能證明自己無過錯,就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相關法律法規】

(1)《教育法》

第七十三條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學設施有危險,而不採取措施,造成人員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刑法

第一百三十八條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學設施有危險,而沒採取措施或者不及時報告,致使發生傷亡事故的,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案例五】學生從教學樓二層陽台上樓梯摔傷

【案情】韓某就讀於北京某民辦大學國際商務英語專業。2002年7月11日凌晨2時許,韓某與其他同學在教學綜合樓二樓的教室內看書,聽到教學綜合樓旁邊的男生宿舍樓傳來吵鬧聲,於是韓某便與其他同學來到二層走廊盡頭的陽台觀看。當走到陽台時,韓某一腳踩入陽台上的樓梯孔,從二層陽台跌至一層地面,失去知覺。隨即韓某被送進搶救中心,經過二十多天治療後出院,此後又轉至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醫院就醫。經科學技術鑒定研究所鑒定,韓某雙下肢完全性癱瘓,大小便失禁;遺有開顱術後顱骨缺損等症,傷殘程度為二級(傷殘度為90%)。韓某及其律師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學校賠償韓某醫療費、護理費、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精神撫慰金共計2400567.54元。法院受理此案後,經查:該學校的教學樓是從北京某機械廠租來的,在二、三、四、五層陽台上均有一個三米長、1米寬的樓梯孔,學校為了解決樓梯孔的安全隱患問題, 曾經將通往陽台的門用鎖鎖上,陽台上的洞用床板覆蓋。但是因為陽台與教室走廊相連,門上的鎖經常被學生打開,開始學校還及時鎖上,後來學校放鬆了警惕,放任門鎖被撬及床板被掀。當夜發生事故時,二層陽台上通往陽台的門並沒有封閉,而且樓梯孔也沒有任何覆蓋物,使得韓某摔成二級傷殘。2003年6月15日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判令學校賠償韓某護理費、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營養費、就醫交通費、殘疾生活補助費、今後治療費、殘疾用具費、精神撫慰金合計1191154元。判決後雙方當事人均沒有上訴。

【案例評析】本案所發生的學生傷害事故屬於一起學校責任事故,符合《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九條第1款的情形。提供符合安全要求的教育教學設施是學校的一項最基本義務。而本案中韓某所在的學校沒有嚴格履行自己的法定義務,將存在安全隱患的建築物作為教學設施,沒有有效地採取防範措施,直接導致韓某傷害事故的發生。故學校應該對韓某所受傷害承擔賠償責任。

【相關法律法規】

(1)《教育法》

第二十六條設立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必須具備下列基本條件……(三)有符合規定標準的教學場所及設施、設備等……

【案例六】學生陳某上體育課被老師踢傷

【案情】唐某系某縣第二中學老師,曾因情感問題受到重大刺激,有時候情緒極易沖動,且在情緒失控時傷害過同事多人。但是唐某仍然擔任該校五個班的體育教學工作 。2003年10月,高二某班的同學在唐某的指揮下,排隊做操。學生陳某因身體不適蹲在地上,捂著肚子。唐某看後,以為陳某不遵守紀律,即上前抓住陳某的衣服,命令陳某站好。陳某被這突如其來的動作嚇壞了,隨後很反感地白了唐某一眼,再次蹲下。這下,唐某突然火冒三丈,認為陳某很反感他惡意對抗,當即狠踢陳某一腳,陳某當即軟癱在地。後經學校校醫急救後,送往正規醫院搶救。經診斷,陳某內臟被踢傷,脾臟腫大,後花費了5000元的醫葯費才平安無事。

【案例評析】學校對學生具有保護責任。學校對學生的保護行為存在於教學活動中和由學校組織的各種文化、體育、社會實踐活動的整個過程中。過錯責任原則是確定學校應否承擔民事責任的主要原則。本案中,肇事者唐某因曾受刺激,時常情緒失控,且傷害同事多次,學校應當預見到其可能患有某種精神疾病,且其行為有可能危及學生的人身安全,然而學校因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對此,學校具有過錯。根據《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9條第5款的規定,學校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本案中學生陳某,蹲在地下是為了緩解身體不適,屬於病人的正常的習慣性動作,並無不妥。唐某突然抓住學生衣領,命令其站好,態度粗暴,以及其後的打人行為是《教師法》和《教育法》以及《未成年人保護法》所禁止的。故學生陳某不承擔事故責任,學校應承擔全部責任。

【相關法律法規】

《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

第九條第五項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學校應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五)學校知道教師或者其他工作人員患有不適宜擔任教育教學工作的疾病,但未採取必要措施的……

【案例七】學生在救火當中被燒死

【案情】2003年4月的一天,某小學校長馮某、教師馬某帶領部分學生在操場勞動。突然附近山坡的小樹林起火,火借風勢越來越大。由於只有學校離樹林最近,所以還沒有人來救火。學生們非常著急,請求馮校長允許他們去救火,馮校長對他們說:「保護國家財產要緊,你們要注意安全,火滅了趕緊回家。」經馮校長同意,十幾名學生帶著掃帚等物朝山坡跑去,而馮校長和馬老師二人依然在操場上遠望著,沒有去火災現場組織和指揮。孩子們全憑一般熱勁沖上去並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不幸的事情終於發生了,由於風向突然改變,孩子們陷入火焰包圍圈,結果造成8名學生死亡,1名學生被燒成重傷的慘劇。

【案例評析】本案中,馮校長和馬老師在帶領學生勞動時,發現附近山坡著火,首先應當想到火勢是否會蔓延到學校,使在校學生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做好疏散學生預防火災的准備。然而,恰恰相反的是,老師沒有考慮到小學生們的智力、體質以及自我保護能力低下等實際情況,同意了同學們去救火,最終導致了慘劇的發生。因此,學校對這起事故的發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同時,應當追究校長和相關老師的刑事責任,其行為已經構成了過失致人死亡罪。在本案中,這顯然不是意外事件,讓小學生去救火,每個人都應想到這意味著什麼。老師組織學生救火,然而自己卻站在操場上遠遠觀察,本身就與為人師表的職業標准相距甚遠,也說明了他們知道山火的危險性。老師雖然沒有傷害小學生的主觀上的故意,然而他們已經意識到學生救火可能會造成人身傷害,由於種種原因輕信這種事情不會發生或者可以避免,放任甚至組織小學生去救火,這種行為已經滿足了主觀上的過於自信的過失的要件,校長和老師應當為自己錯誤的行為而導致的悲劇結果承擔刑事上的責任。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由於學校疏忽過失,未盡到相應的教育、管理、保護的職責和義務而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學校違反了有關規定,同意未成年學生從事不適宜未成人參加的勞動或集體活動。且在活動過程中,相關老師履行職責有違職業道德。因此,學校應當承擔全部民事賠償責任。對於賠償數額,應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處理。

【相關法律法規】

(1)《教師法》

第八條第三項至第五項老師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三)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技術教育、組織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

(四)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發展;

(五)制止有害於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於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七條第一款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

(3)《森林防火條例》

第二十三條第二款撲救森林火災不得動員殘疾人員、孕婦和兒童參加。

【案例八】學生參加越野長跑後猝死

【案情】小強(化名),男,漢族,15歲,湖北省某大學附屬中學(以下簡稱附中)高中一年級學生。

2003年10月,小強經確認患有肥厚性心肌病。2004年7月,小強被附中錄取,入學體檢時,醫生發現其有心臟病,小強如實陳述其心肌病史,體檢檔案對此記載。

2004年12月9日,下午第二節課後,附中組織學生參加冬季越野長跑比賽。小強堅持半個小時,完成約3000米長跑。長跑結束後,小強繼續在學校上完晚自習,騎自行車半小時後回到家,剛一進門對父親說了句:「下午跑得好累啊!」便倒地不醒,小強父親隨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後經醫院搶救無效,於22∶10被宣告死亡,診斷結果為猝死。小強父親與附中多次協商未果,遂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狀告附中及其上級主管單位湖北某大學,索賠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失共計30.6萬元。法院依法受理後經審判後判決:原告的損失為20萬元,自行承擔40%的責任,被告附中承擔60%的責任即賠償原告12萬元,被告湖北某大學不對作為獨立法人的附中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案例評析】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學校明知或者應當知道學生具有特殊疾病,不宜參加某各教育教學活動,應予以必要的照顧而未給予,造成學生傷害的,學校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本案中原告之子小強患有肥厚性心肌病,屬於患有特殊疾病的學生,被告學校出於錯誤的判斷,認為小強進行長跑沒問題,結果導致小強猝死,學校應當依法承擔過錯賠償責任。對於法院的判決,認定小強父母應當承擔部分責任有待商榷,因為小強父母不應當承擔監護不力的責任,因為這種監護缺位,是由於學校沒有履行告知義務而造成的,小強父母沒有過錯,而應當由學校對其過錯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⑻ 教育法律責任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學校的教育法律責任 一、學校的教育法律責任概述 (一)學校法律責任含義和種類 1.學校教育回法答律責任含義 學校教育法律責任是指學校因實施了違反教育法的行為,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應當承擔的否定性法律後果。所謂否定性的法律後果法學上又稱「第二性義務」,即加於違法的法律關系主體的直接強制性義務,包括受制裁、強制和給予補救。這是國家運用法律制裁的方式對規避教育法定義務、超越教育法定權利界限或濫用權利的違法行為所作的法律上的否定性評價和譴責,是國家強制矯正違法者的違法行為,從而補救受到侵害眨憧梢允砸幌隆

⑼ 學校是否該承擔法律責任有何法律依據

學校應該承擔法律責任,學生到學校上學,學校應該提供安全的設施及各種安回全保答障,學生摔倒也許是有台階不合理,或者地太滑,這些都是可以預知並消除的安全隱患,都是屬於學校負責的范圍內,學校是有責任承擔法律責任的,不過這是屬於民事糾紛問題,你可以和學校協商調解,到法院他們也會首先讓你們調解,調解不成才會由法院裁決,我說得不是很清楚,不過我能肯定是學校的責任,建議你去律師事務所讓更專業的人士給你做全面分析,不過我建議你還是找保險公司,因為這樣更利於學生在學校的發展。至於你所說的學生是到辦公室為班級交作業受的傷,這與法律沒什麼幫助

⑽ 什麼情況下學校應承擔學生傷害事故的法律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38條規定的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即十周歲以下的學生在學校受到人身傷害的法律責任。該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在以往的法律規定當中,學校在學生傷害事故中的歸責原則僅僅是過錯責任,即只有在受傷害的學生和家長證明學校在事故的發生當中具有過錯,學校才承擔責任。而在《侵權責任法》中,將其更改為了過錯推定責任,即在學生傷害事故發生之後,首先推定學校具有過錯,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學校如果希望免責的話,必須要提供相應的證據來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否則,就要承擔賠償責任。在這里,學校因為比以前多承擔了舉證的責任,所以在學生傷害事故訴訟中勝訴的難度就相應加大了,承擔賠償責任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了。

《侵權責任法》第39條規定的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即十周歲以上,十八周歲以下學生在學校受到人身傷害的法律責任。該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根據該條的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學生傷害事故的歸責原則為過錯責任,這與以往的法律規定是相同的。在發生了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學生的傷害事故之後,受傷害的學生和監護人必須提供相應的證據來證明學校具有過錯,否則就不能要求學校承擔賠償責任,除非學校主動承認自己在學生傷害事故當中具有過錯。

《侵權責任法》第40條規定了校外第三人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的法律責任。該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人員人身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在該條當中,歸責原則依然為過錯責任,即如果學校在第三人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當中具有過錯,也應根據自己過錯的大小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即在該造成傷害第三人無力全部賠償或者無法找到該第三人的情況下,如果學校在事故當中沒有盡到自己的管理職責,就要由學校根據自己的過錯大小繼續對受傷害的學生進行賠償。學校是否盡到管理職責,要根據傷害事故發生時具體情況判斷。例如學校門衛管理制度欠缺或者門衛管理不善,導致校外人員隨意進入學校打傷學生,學校就應根據過錯責任原則承擔補充賠償的責任。

熱點內容
道德經女門 發布:2025-01-23 08:29:27 瀏覽:651
經濟法練習題董事會的職權 發布:2025-01-23 08:24:19 瀏覽:510
朝陽幾個法院 發布:2025-01-23 07:57:48 瀏覽:475
商標權利人鑒定結論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3 07:37:58 瀏覽:408
行政法律關系的不對等性 發布:2025-01-23 07:28:29 瀏覽:228
勞動法團建 發布:2025-01-23 06:38:49 瀏覽:868
公司法律顧問年度總結報告 發布:2025-01-23 06:30:36 瀏覽:143
經濟法合同法提綱 發布:2025-01-23 06:30:27 瀏覽:456
陪標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3 06:14:52 瀏覽:15
安全標准化法律法規清單 發布:2025-01-23 05:55:24 瀏覽:658